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鸿鸣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紫宫

鸿鸣 正文 第二十二回 紫宫

作者:北派二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子在牛头山呆了半载,自觉剑术精进,这一日心血来潮,想游历一番,没想到老夫人欣然同意。

紫宫,斜月湖底。

老夫人在宗祠后扭动一块石头,一座紫宫出现在众人眼前。

大殿中,密密麻麻的牌位,都是七国乱战下王府亡魂,最前面的八个最为特别。

“泽儿,你可知道这八个牌位是谁?”,老夫人拿起一个牌位,感叹道。

“那八位被斩首的悍卒?”,世子想了想,低声道。

老夫人竖起大拇指,赞道“这半年道士没白当,不过你知道吗?当年,这八位是自愿请死的”。

“为了成就王府的忠孝义?”,世子放下手中牌位,叹道。

“恩,他们八位遗孤均是王府义子”,老夫人自信道,“该到他们来的时候了”。

杨泽抬头望去,似乎还能看到斜月湖中锦鲤在四处游动。

原来王府老头没撒谎,湖中真的有一座价值连城的紫宫。

转过几条狭长走廊,三人早已匍匐在地。

一人是伺候老夫人多年的老妪寒瑶,看起年龄似乎已经五六十岁,不过身形矫健,更让杨泽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是富春居评词老儿口中所称二十年前江湖上人称“霓裳血屠”的旁门左道的魔教中人,一身毒功、轻功出神入化,人人自危。

不过让他疑惑的是“霓裳血屠”本应该是个绝色美女,传言毫不逊色于杨泽的“四大婢女”,没成想竟然是烧火做饭的老妪,因此这么多年来,杨泽未想过这位模样奇丑的老妪竟然是当年美艳天下的大魔头。

另外两人杨泽似乎从未见过,不知原来在何处。

这两人一个叫罗彦环,一身淄衣,佛门僧人打扮,年逾五十,衣冠简朴,不染一丝尘埃,背负一个青布包袱。

另外一个叫丁渭,精瘦老儿,一身布衣罗衫,腰悬双叉刀。

这僧人杨泽不清楚武功怎么样,但这双叉刀杨泽倒是知道。他记得翻阅过柳如是誊抄的牛头山武学秘库中一本书叫《春秋卜算子》,书中称“十八般武器中刀如猛虎,走的是刚猛、阴沉路子,必须勇猛彪悍,雄健有力之人才能用”。而这单刀看手,双刀看走,这双叉刀自然在彪悍的同时,更重于游走对敌,想来这精瘦老儿自然有一番高深的轻功配合惊人的臂力,才能使用双刀。

“此次世子的性命就交到你们手中了,事成之后自然少不了答应你们的事”,老夫人不怒自威,众人点头称是,汗流浃背。

老夫人摆了摆手,三人悄悄退出。

三人离去。

老夫人语重心长的道,“你想问王府怎么有这样几位人物?是不是还有更多潜居府邸,听命差遣?”

知子莫若母,世子点了点头。

“泽儿,你可知道你祖父迁来江州,辞官归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老夫人顿了顿,缓缓说道,“杨家当年在关陇汇聚八万悍卒,你以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就没有仇家了吗?且不说杨家偌大的家业,多少人虎视眈眈杨家基业。单是当年八万悍卒攻下的一百多座城池,就不知道有多少遗老遗少恨得咬牙切齿。杨家开天神剑剑谱更是江湖武夫梦寐以求的东西,要是没有点手段掣肘,恐怕杨家早不知道被灭门多少次了。饶是如此小心翼翼,你父亲还是着了道,百密一疏,早逝而亡。这庙堂之上哪有苟富贵勿相忘,当年投靠韩胤时就深知韩胤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享福”。

“母亲,这些老道都跟我讲过,自古功高震主,如不急流勇退,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身败名裂”。

“好,很好。老母亲这些年别的没干成,这笼络人心的事情还是干了不少。他们三个以前受过杨家的恩惠,自然愿意替我杨家卖命,事成之后杨家自然少不了他们需要的东西”。

“既然王朝不给我们杨家退缩的余地,那么我们杨家也没必要再迁就。当年盘越虎贲峰留下的死侍,均已被魏中丞召回,你大可放心前去,一路上自然有人照应你”,老夫人抚摸这些日子更加壮实的儿子,一改往日威严,柔声道“你也该历练历练了,这杨家早晚还是要交到你手里”。

“你既然想练武,那就放心去做就好了。这偌大的江湖也不过一池水而已,任他们什么一清四境,终究也不过是两个肩膀抗着一个脑袋而已,我们杨家还不至于怕了他们”,杨泽从未见过老夫人如今日这般笃定,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

走出紫宫,一阵冷风吹过,一阵寒意,院落中竹叶纷飞,天凉好个秋。

出了江州城,每日杨泽总要跟柳如是单独在一辆马车中呆上几个时辰,这样才能够随时听柳如是讲解牪犇洞内的秘籍内容,婢女黄衣亲自驾车。

寒瑶、丁渭乘马在前,罗彦环、魏中丞骑马在一侧扈从。这次外出,杨泽确保行踪隐秘,一路上并未携带北府兵,除了婢女落霞,仅带了老侍卫骆梓扈从。不过这次叶老爷子破例允许叶青璇一同北上,兴师动众让伤愈的叶家三老扈从,这三位老古董似的,神情木讷独自在后面跟随。

柳如是头上插着金镶玉四蝶珠钗,身穿梅花纹长袍,整个人就像包裹着的花蕊,那样娇嫩动人。特别是那惊人的胸部弧度上方悬挂着一串淡紫色的玉珠,圆润透亮,白狐睡足了,起身用前爪摆弄着那玉珠。

这一幕着实让那些有幸通过珠帘目睹风采的路人心猿意马,不少纨绔子弟差点摔下马来。

杨泽欣赏着眼前这独属于自己的美景。

柳如是坐在马车一角,低头讲着那本《春秋卜算子》,这些书都是下山后柳如是单独誊抄的,俱是少有的孤本。这些孤本誊抄出来,方便杨泽随时可以翻阅。

杨泽发现虽然自己功夫不行,但是如果能从这浩如繁星的武学秘籍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在高手出手之前,就对对方招式了如指掌,那么必定能够跟他们一战,毕竟占了先机就有一半的胜算。

不过《春秋卜算子》不是一本武林秘籍,而是一位不曾出世的高人对于天下武学各门各派的点评,包罗万象,各门各派均有涉猎,大到剑宗,小到旁门左道,对于杨泽这位对于江湖还琢磨不透的处子,确实大有裨益。

柳如是声音糯甜,如银铃一般清脆,杨泽舒服的闭上眼睛听着。

“武学之中能证大道才能成为陆地神仙,但僧、儒、道、能证大道的方法迥异,却殊途同归。如荆州望庭山……”,这些杨泽早就听过魏中丞说过,他睁开眼睛,望着眼前晃来晃去的白狐摆弄玉珠。

杨泽觉得老马夫说的没错,“女人胸前四两肉,足以杀死千人”,而眼前这位胸前更是足足有半斤重,这如花似玉的美人百看不厌。

“要不要试试?”,杨泽看着柳如是掏出香帕,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这车厢中摆放的暖炉确实太热了。

“什么?”,早已额头沁出汗珠的柳如是抬头望了一眼这位放荡不羁的少爷,低下头耳根绯红,轻咬着粉红的嘴唇。

“你不怕青璇妹妹吃醋?”

“试过了才知道……”。

柳如脸色娇红,轻轻推开杨泽搭在自己腰上的手。

一路上四个多时辰,她早已说的口干舌燥,而且是孤男寡女独居一室。她敲了敲车厢,驾车的婢女黄衣听到车厢中动静,勒住马车。柳如是柳腰轻摆,起身钻出车厢,到了后面叶清璇的马车上,看来今日她就说这些了。

珠帘关闭前,她回望了一眼这位纨绔少爷,回眸一笑,眉宇间的那份温柔,美的让杨泽窒息。

名动天下的柳如是岂能那么容易束手就擒?而且还是冠绝王朝的美人。

徽州去的士族子弟都说柳如是的美貌早已超越南梁皇后慕容紫薇。

杨泽定了定神,闭目吐纳气息,气海中那翻滚气息如同一条小蛇不断游走,顺着周身九大要穴运转不息,杨泽感觉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服,渐渐头顶上白雾氤氲,逐渐吐出一口浊气,感觉刚刚倦乏的体力已然恢复。

这是临下牛头山时小道士塞给自己的一本《辛酉周天诀》中记载的气息吐纳之法,据说也是从一丈阁中找到的。

杨泽给魏中丞看过,魏中丞思虑良久,也没有见过。

“道家经藏不下万千,不知名姓的高手如云,只是不愿意到俗世凡尘博取世人赞许罢了。这牛头山想当年是执掌道教牛耳的圣地,或许是哪一代高人留下的也说不定。”

杨泽感觉体内气息比之前更加流畅,似乎周天诀正对玄珠内功的吐纳之路。

杨泽以前在杨家奴仆和这些高手眼中都是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子弟样子,然而经历了通瓯江一战和牛头山练剑的洗礼,虽然还是那副纨绔样子,但显然稳重很多,有时候倒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如今,徽州景最出名的景致当属慕容世家未出阁的女子慕容涟漪,年仿十六,早已脱俗出尘,成为街头巷尾大家称道的美人,据说当初有一游方的道士见到尚在襁褓之中的慕容涟漪,赞叹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也”。

慕容世家本要没落,听闻游方道士之言自然极为重视,这慕容涟漪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年纪轻轻就出落的亭亭玉立,落落大方,那姿色如初雪,或皎月,足以让江湖武夫冲冠一怒为红颜。

就在王朝荆州稷下学宫,王朝唯一登顶伯仲楼九层的青衫客听闻此言,曾经作诗一首: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乘兴在徽州”。

一路上,金翅大鹏不断有消息传送而来,不过始终没有老马夫的消息,似乎他就这么凭空失去踪影。

“想当年他在巅峰时就被人捅出那么多窟窿,现在垂垂老矣又能怎么样呢?难道十年不动,剑意更胜从前?”。

“老马夫这样的老江湖,行踪飘忽,不住客栈,走在路上恐怕无人认识,行踪自然难以把握。但他既然蛰伏十年,既然下定决心要回去,那必定是件大事,说不定一时兴起,又跟年轻的时候一样,将这个江湖搅个天翻地覆”,魏中丞摇着羽扇。

杨泽看到魏中丞面前如蝌蚪一般的一本古籍。

“师傅这是道家符箓吗?”,杨泽看着那密密麻麻,如同天书一般的道家卷轴,好奇的问。

“此乃梵宗密语,这一路上山川险要记于此”,经魏中丞这么一说,杨泽才发现那些确实不是字,而是曲曲折折的地形图,只是藏于那些如蝌蚪一般的文字中而已。

途经莽牯山大道,一座偌大的亭子浮现在半山腰。山中隐隐有猛兽嚎叫,杨泽从马车中探出头,附在黄衣耳畔低语几句,黄衣勒住马车。

杨泽下车,黄衣跟随身后提着一坛酒向山上走去。

马上双叉刀丁渭茫然的看着这位令人费解的少爷。这位成名已久的刀客,乃是西凉飞天刀派的绝顶高手,十年来飞天刀技一直停滞在太清境界不能前进半分。他早听说这位少爷在江州的放浪形骸,要不是老夫人答应自己要把梦寐以江湖双叉刀祖师爷写的武学秘籍《飞天刀术》还给飞天刀派,他才不愿意趟这浑水。

望着已经远去的众人,他翻身下马跟了上去。

先知先觉的寒瑶早就看出来了,这位少爷是要上山给那位“一人守一国”的知府扫墓。

墓碑前发黄的枯草足有一人多高,在秋风中瑟瑟抖动,杨泽紧了紧身上的貂裘大衣。

这位黄宏才虽然立碑在此,是王朝为了笼络南梁有骨气的遗老遗少的心,给活人看的。而躺在这坟墓里的那位毕竟是前朝的余孽,能有这么一尺地埋骨就算不错了,不可能奢望其他的。

大理石雕琢的墓碑正面写着“天赐徽州知府黄宏才之墓”,墓碑前面有几个东倒西歪的供奉小碟,都是普通的果饯。石碑后面则是黄宏才生平记载。

整个坟墓放眼望去,满眼荒芜,毫无生机。

那些自诩南梁门阀士族,都削尖了脑袋往王朝上挤,谁还能记起,这位曾经一人挡一国的“余孽”呢?倒是市井百姓反而不时有人记起,前来扫墓。

蹲坐在坟前,杨泽将一坛酒尽数洒在坟前,沁入干燥的泥土中,酒香四溢。

此时一阵秋风起,天上涌起乌云,竟然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

婢女黄衣紧走两步,撑起青罗伞为少爷挡雨。

世子起身,刚走两步,伸手将淋雨的黄衣也拉进来,两人共撑一把伞。

黄衣原本想挣脱出去,踟蹰半天终还是拗不过世子。

柳如是跟在身后,抬起娇美的双眸,看着雨中走在前面的两人,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波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