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鸿鸣 > 正文 第二十三回 九窍

鸿鸣 正文 第二十三回 九窍

作者:北派二爷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泽睡不着,索性盘膝坐起来,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趁着间隙在客房中按照《辛酉周天诀》“观天**”,行气吐纳,催动体内元气运转。

这《辛酉周天诀》分为“观天**”、“如来**”、“灵墟**”三卷。临下山前小道士特意嘱咐杨泽“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道法自然,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下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这三篇**他觉得挺有道理,算是借给杨泽的,将来还要派人取回”。

杨泽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怒道“堂堂一山祖师,真小气,送出去的东西还要要回”。

王承衍也不恼,憨厚一笑,“我又不是像你这样财大气粗,这牛头山缺吃少穿,祖师爷说过节俭…节俭…”,说完头也不回,将药篓挂在那头专吃嫩草,一身腱子肉的青牛角上。

青牛不情愿的晃动着牛头不愿出力,无奈那药篓挂在牛角上越晃越紧。

“兄弟,好歹也该出点力了,天天让我背着药篓,你倒是优哉游哉拣选香花嫩草吃”,他低声骂了几句兀自不肯上山的青牛。

青牛歪着头,似乎听懂了一般,喷着鼻息不情愿的跟着他返回山上。

《辛酉周天诀》观天**开篇记载:“内功筑基,必先开凤池、曲池。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凤池穴。先从涌泉脚底冲,涌泉冲过渐至膝。膝过徐徐至殷门,百汇顶上回旋急。秘语师传悟本初,来时无余去无踪,历年尘垢揩磨净,遍体灵明耀太虚。修真活记有何凭,心死群情今不生。精气充盈功行具,灵光照耀满神京。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降宫室”。

这凤池乃屯居阳气之地,曲池乃元气运行之大关。杨泽元气导入,似水注入池中,源源不绝的元气导入,两大穴位中元气盈盈,似搬海入江河。江河满而自溢,澎湃的元气在体内浩浩荡荡涌向内关穴冲击而去。

想当初魏中丞以盘越密功古籍引导杨泽打开凤池穴,正是将元气汇聚于此,打下扎实的根基。

此刻杨泽感觉体内元气跟随玄珠顺着风池穴、曲池穴、内关穴、环跳穴、足三里穴、殷门穴、百汇穴、涌泉穴、昆仑穴九大穴位依次运行撞击,如两条青龙,冲波逆折,化云为雨,那体内气海元气汹涌澎湃,惊涛拍岸,杨泽不断催动元气去冲击内关穴,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急的内息中的元气抓耳挠腮,无计可施。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畔隐隐似乎有神音大歌,那声音朦朦胧胧听不太真切。

杨泽脑海中映出金龙影子,他想起苍岩峰那几句魔教歌诀,“本是天圣九转功,金龙探爪开九脉,游龙升天阴阳通。合手同结龙虎印,金轮种子吐玄英”,不正是破玄关助蛟龙入海的歌诀吗?于是不自觉的念起来。

那元气在神音相助下似通瓯江滔天洪水,肆虐拍岸,汹涌而至,就在冲关的紧要关头。突然杨泽《破临云帖》中蛟龙突入气海,魔音大起似乎要堵截气海翻腾。龙蛟大战,缠绕千里。耳畔神魔之音此消彼长,攻伐进退,每当神音大涨要压过魔音时,蛟龙啸天,魔音再涨渐渐将金龙逼入角落,神音渐低,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突然耳畔噪杂的声音催动他体内凝气而成的两颗玄珠砰然碎裂,身体一下子犹如置于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炙烤,一会又如坠入万丈冰川寒冷战栗。杨泽眉心中黑色气体郁结,如墨汁般乌黑,杨泽感觉五脏六腑气海翻滚,不受控制。

紧要关头,十二色变化凤翎羽玉佩,悄然飘起,紧贴杨泽眉心。耳畔佛音梵唱“如是我闻,阿难白佛我见如来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我见十方如来同一道,出离生死。从佛转轮,应身无量,越诸尘累”。

那如来九天开真言,金龙蛟龙化作佛光流动,耳畔威肃佛音收神摄魄。刚刚神魔乱舞的声音才逐渐驱退,杨泽感到体内玄珠再凝,气海渐平,不过似乎那内关穴却仍未能冲开,他想不明白该如何冲开玄关?

杨泽重新调匀内息,那凤翎羽玉佩缓缓从杨泽眉心落下。

杨泽起身拿起那块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凤翎羽玉佩,仔细端详起来,他刚刚正是在它佛音的引导下才重新凝结玄珠气海。

“盘越以佛立国,想来这玉佩受过佛法加持?怪不得母亲将它带在我身上,而且还是盘越皇宫圣物”,杨泽自言自语道,等回江州再详细询问母亲关于这玉佩的事情。

此时已近傍晚,雁归楼毗邻的街道上,灯火通明,人声噪杂,有南北小商贩叫卖奇货可居的物品之声,有风流儒雅作诗调戏那些揽客的青楼女子,引起那些女子阵阵喝彩之声,“这徽州毕竟是富饶之地”。

他走到桌旁端起一杯茶,刚要喝一口。客栈地面震颤不已,街道上近百匹骏马轰隆隆踏地之声由远及近,雷霆万钧。

这是徽州重甲骑兵经过。

透过窗楞,他看到为首金甲小将手中擎天旗帜,虎背熊腰,扛起几十斤重的旗杆上迎风招展“潞”字王旗,街道上行人纷纷避让,原本一条喧嚣的街道瞬间安静了下来,掉针可闻。

街道石板传来车辆“咕噜、咕噜”转动之声,两乘马车从旗门开处驶了过来,停在归雁楼门口,王府扈从紧随其后。

第一辆马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的看起来有四十岁左右,精神矍铄,身着明黄九蟒袍,女的身着金银丝鸾鸟朝凤王妃服,两人身后是一袭上等华贵貂裘大衣的少年,约莫十七、八岁。

第二辆马车上一个身着官服的胖子滚下来,慌忙扶了扶官帽,竟然是正三品官服的徽州知府赵蔡。

“草民跪迎潞王、王妃、知府大人”,这小小客栈老板没想到徽州的土皇帝潞王亲临,早已经吓得屁股尿流,匍匐在地,战栗发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大罪,让潞王如此兴师动众,“楼上那一行人莫非是叛逆作乱的流寇?”。

听说当年潞王军马杀起人来那可是绝不手软,这徽州更是深受其害。

“滚一边去,这里没你的事”,徽州知府赵蔡如一头行走的肥猪一般,连滚带爬抢先一步,狠狠踢了掌柜屁股一脚。

那猥琐贼眉鼠眼的掌柜如获重释,连滚带爬到了一侧,“菩萨保佑,不关自己的事就好”,他心里暗暗向菩萨祷告,改天进香,一定不再偷偷从功德池中捞那几文铜钱了。

杨泽没想到潞王携王妃、世子亲自到客栈。

一番寒暄,分宾主坐下。

“贤侄,本王刚刚接到徽州知府上报你刚到徽州就遇到有人行刺?特意前来探望”,杨泽扫了一眼徽州知府赵蔡,只见他额头汗珠直流,却不敢擦拭,也不知道是屋里太热还是过于紧张。

“惊动王爷亲临,小侄倍感不安,区区樵蛇帮几个毛贼都已被我手下解决掉了”。

“樵蛇帮?”,潞王捏在手中的紫檀念珠突然停住,侧目盯着知府赵蔡。

“请王爷赎罪,属下已经打听清楚这个樵蛇帮乃是江湖上一个无名小帮派,常年盘踞在荆州地界,没想到今日竟然来徽州作乱”,知府赵蔡扑通跪下,磕头如捣蒜般。

“这些匪贼简直是胆大包天,竟敢暗害贤侄。赵知府,你马上安排衙役全城通缉樵蛇帮余孽,拿我手札知会荆州知府剿灭这些匪贼”,潞王一脸怒容向知府挥了挥手,知府如获重释,吩咐衙役连夜缉拿。

然后潞王又说了一番“年轻有为”之类的溢美之词,大赞杨泽,又询问了杨老夫人的近况,杨泽一一回答。

杨泽抬头望去,王妃苏婉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眉目传情,貌美如花,虽然不如花魁柳如是那般惊艳,倒也是世间少有的绝色美人。

杨泽看了几眼这位王妃,发现她竟然偷偷撇向自己,双目对视,颇有暗送秋波之意,发现杨泽一直盯着自己赶忙又低下了头,瞧着自己的三寸金莲脚尖,脸色微红,好在潞王一直在与杨泽攀谈并未察觉。

潞王身后两个约莫五十出头的男子,如山似塔、彪悍如牛。右手按在腰间佩剑上,眼中射出缕缕精芒。让人称奇的是这两人腰间各自佩戴黑剑和白剑,一黑一白倒像是地府阎王身侧索命的黑白无常手中黑白招魂幡。

两人目不斜视,一副高傲自负的样子。

不过刚进门时,还是忍不住对杨泽手中的青锋剑扫了几眼,“是把宝剑,剑中寒气逼人”两人嘀咕道。

潞王没想到盛传朝野草包杨府少爷,生的冠面如玉,玉树临风,竟然还腰佩宝剑,估计是跟那些江湖登徒浪子一样,装饰门面用的,就他身边这几个女子长的比王妃还漂亮,难道还有练剑的时间?。

他眯着眼睛,转动手中的佛珠,一副一副虔诚向佛的样子,与杨泽交谈着。

客栈一楼,一个四岁孩童,正蹲在地上找东西。

一身黄衣,手拿青罗伞的女子蹲下来低声道“杨虎这里没有你说的那种竹节虫,来姐姐带你回房间睡觉去吧”。

“姐姐,美……”,他憨厚的笑着,伸出小手放在那冰冷的玉手中,牵着手回到房间。

这照顾杨虎的责任自然也落到了婢女黄衣身上。

临别前,潞王特意邀请杨泽三日后,前往潞王府做客,好让自己尽地主之谊。

杨泽也未推辞。

送出客栈,一番客套,潞王打道回府,重甲骑兵甲胄铮铮作响,整齐划一的跟随其后,颇有一番吓人的阵势。

“三日之后,这地主之谊,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魏中丞站在杨泽身后,望着远去的潞王在亲兵护从下离去的身影,轻摇着手中的羽扇淡淡的说。

想当年,定国公杨万里帮助韩胤取得老国主的青睐,最终将这些虎视眈眈王位的王爷挤到了徽州,他们自然与杨府有很深的敌意。

“去是肯定要去,如果连这个胆量也没有,岂不是让潞王笑话,他这出个门还重甲骑兵开道的阵势,摆明是给我看的”,杨泽将青锋剑放回腰间,抬头看了一眼在客栈屋檐上的丁渭和罗彦环。

柳如是正站在杨泽身后玩弄白狐,白狐的柳如是,白狐探出脑袋机警的看着远去的甲兵,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又向柳如是怀中蜷缩了蜷缩。

柳如是什么也没有说,抚摸着它的小脑袋,转身回了客房。

“潞王身后那两人似乎是西蜀剑棠的左右使”,双叉刀丁渭头枕着双手,倚在客栈门廊上淡淡的说。

“恩”,淄衣和尚转动手中那一串佛珠,缓缓道,“阴阳双剑出鞘时,黑白无常索命来……,不知道我这大如来神拳能不能降服他们这一双恶鬼”。

店老板自从潞王走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楼上这位玉面少年,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历,竟然让潞王和知府屈尊拜访。

听上去送茶的店小二说好像是江州杨家。

“杨家?”,这位老板坐在柜台后自言自语道,“难道是当年震惊七国的北府杨家?”。

一队劲装打扮的家丁护送一辆马车停在雁归楼门口。

丁渭和淄衣和尚顿时紧张起来,“早知道这少爷一出江州就跟捅了江湖的马蜂窝一样,我们何苦接这趟差事”,两个人无奈的看了对方一眼,盯着这帮人的一举一动。

马车上下来一位蓝衫老者,气机流转,似乎不弱于那个老侍卫骆梓。

掌柜打眼望过去,凌云山庄庄主曲风,赶忙迎了出去,躬身哈腰,“我这客栈今日烧的是什么香,潞王和知府刚走这徽州凌云山庄庄主又来了”。

说起凌云山庄,这徽州铜、铁、盐、商几乎有三分之二是这凌云山庄庄主的产业,连徽州知府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不过这庄主似乎很少在城内走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