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千门八将 > 第一卷 千门令 第二章 诬陷(二)

千门八将 第一卷 千门令 第二章 诬陷(二)

作者:书无来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人驾驹前往来到集庆路总督官府,官府门前卧着两只石狮,府门肃清威严,卫兵轮流放哨把门。来往经过此地的路人也都是避而三尺,都不大愿意靠近官府而行,生怕触怒了门前的卫兵。

那位显得略微中庸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青藏色的绒服,他面容不少皱痕,郃下留着一撮浓密的山羊胡,举止温尔儒雅不失稳重,神态尽显一股平静;见已到了目的地,他毕恭毕敬的先行下马,如同奴仆一般小心翼翼的牵住身前那位贵公子的马匹,并说道:“公子,切勿小心。”

青年下马后径直朝着大门而入,却不料被门前的两名卫兵当下拦住,大声叱喝道:“总府重地,没有通报和手令,闲杂人等一律禁止入内!”

中年男子闻言大喝一声,并从胸前掏出一块黄灿灿的金牌,骂道:“你们好大的狗胆子,连大都的钦使也敢拦?”

两人瞠目而视的看着那块金牌,一瞬间都傻了眼,纷纷立即跪倒在地,惊慌失措的说道:“不知是钦差大人,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大人恕罪!”

青年一脸沉静,似乎并无动怒,他斜眼盯着一名卫兵轻声道:“把你们的行中书省叫来,就说户部尚书司马尚之子司马维前来拜访。”说着,他便负手大摇大摆的走进府门。

待二人走后,两个卫兵你一言我一语,敢直呼行中书省的官衔,此人来头非比寻常。他们立即派人去通报,不一会儿,行中书省李汝之匆忙从家中赶到官府,秘密接见了这两位京上而来的钦使大人。

李汝之方年四十有余,曾中两榜进士,祖辈世代都出生于书生门第的士族背景,在集庆路一带的士族势力中,他们李家影响力甚重,李汝之在大都做过十年副郎中,后来调到老家直接上任行中书省,多年来与色目人暗中勾结,行商人之便,暗中捞取了不少好处。所以他看去肥头大耳,肚子上像是挂着一桶水,走起路来左摇右摆,尽显雍容华贵的姿态。

此刻,三人于正厅议事,李汝之给二人泡上了一壶上好的蜡茶,几人一阵寒暄过后,李汝之坐在下方,开始了对上座司马维的一番恭维,他说道:“下官在大都任职郎中时,曾与户部尚书司马大人有过几次共事,司马大人多次指点迷津,让下官终生难忘,他的为人雷厉风行,像是师长那般亲切。如今见到令公之子,年纪尚轻,就有如此作为,实为家门之光耀,朝廷之荣幸。”

司马维端着茶杯轻抿一口,嘴角似笑非笑的露出一丝笑态,他道:“家父也曾多提及李大人,说大人你为官清廉,忧国忧民,是士族中的领袖,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李汝之呵呵一笑,不作感言,心中却对司马维的这番话感到不悦,不禁暗自骂道:“黄口小儿,若不是有你父亲铺路,何出如此狂言,桀骜不驯,竟敢对本官评头论足。”

随即他放下茶杯,说:“司马公子此番前来有圣上钦差之令,亦是司马公之子,必有大事,下官一定竭尽配合。不过这一路舟车劳顿,下官在本府最好的酒楼订上一桌宴席,为公子接风洗尘。”

“不必了。”司马维这时忽然站起身,他说:“朝廷此次调任我为市泊司,又有家父户部之职,实是为了维系国库的银两。李大人你也清楚,近年义军叛乱,青海已被沦陷,朝廷心忧天下百姓,可耐国库无几,难以维持军营,这都是贪官巨吏的所作所为,我此行的目的已经显然明了,李大人可别让我空手而归,皇上那里我可不好交代。”

“下官明白,只是今年一月开春,本府的赋税就尽数上缴,盐税、地税、商税……等等,笔笔不误,实在无银可出啊!”

司马维走下案桌,带有戏谑的眼神望着李汝之,他笑道:“难道李大人不清楚,各地赋税上缴到朝廷的户部,十分变八分,八分变六分,到了皇上那儿,账面如此难看,迁怒的可是我们六部户部。家父已然年迈,在这个位置战战兢兢的坐了十几二十年,可不想晚年落个守职不份的名声。”

李汝之也不傻,他心知司马维的这番话是在套官话,别看此子年纪轻轻,心中城府颇为甚重,心计异于常人。他稍稍看了一眼旁边的中年男子,脸上作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各府的赋税下官不了解,但也不在下官职责之内。只是集庆路的赋税如数上缴,若有贪墨,司马公子大可秉明,下官一定追究到底。”

“李大人此言差矣,我清楚李大人为人清廉、两袖清风,集庆路的赋税户部早已查明,若有贪墨之事,我等也不会在此地商议。只是集庆路把关着江南咽喉之地,乃进出贸易之重地,商贾如云,朝廷尤为看重。国家现在有难,也该是他们为大元分忧解难的时候到了,李大人,你说呢?”

“是、是!”李汝之不禁感到有些压力,朝廷的赋税本就苛刻,司马维此番前来显然是要拿商贾动刀,自古官商一家,朝廷这一次是把自己放在火炉上蒸啊。他一个堂堂的行中书省,可不想与本地的商贾大户结怨,这等同于伤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但他不竭力配合,恐怕挨刀的可是自己。

看着为难的李汝之,司马维确信他听懂了自己的一番话语,于是朝那中年男子使了个眼色,并说道:“这位是我府中的管家,亦是我良师益友,名叫昭伯,具体事宜,李大人同他商谈。这一路劳顿,本公子也累了,暂且回去歇息。”

“恭送司马公子。”李汝之把司马维迎出官府大门,便折身与那位名叫昭伯的中年男子谈论此事的细节之处。他方才一直有留意这名男子,看似平庸无奇,却给李汝之的感觉有些怪异,此人不动神色,恰巧与自己年纪相当,而司马维又亲口说他是良师益友,这句话分量十足,看来此人定有些许深藏不露的本事。

司马维一路念念不忘之前相遇的那位少女,打瞧她第一眼时,他便被那位少女的清纯相貌深深的吸引;当他来到下榻的酒楼时,在屋中情不自禁的掏出那张纸画,久久沉浸在思念之中。夜黑的空中,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边一处,窗外细水长流,伴随着人群的喧杂声,屋门这时被推开,来人正是昭伯。

昭伯一进屋便看见司马维坐在桌旁,依着桌角借助烛光沉浸在那张少女的画像中,见桌上只放着一壶酒水,他自有先见之明的问道:“公子定是没吃过晚饭,老奴这便去给公子准备。”

司马维背着他,左手一抬,说:“不必了,我不饿。伯老,你看看这画像中的女子,清纯活泼、貌美如花,如同我白日所见到的那名女子一模一样,这画实乃罕见的美妙!”

昭伯闻言一笑,替司马维倒上了一杯酒水,道:“想必公子欣赏的不是这幅画,而是那先前偶遇的少女吧。”

“知我者伯老也。”言毕,司马维收起画像,并喝下昭伯递上来的浊酒,询问道:“你与那李汝之谈得如何?”

昭伯这时立马递上一张名单,并回答道:“这李汝之表面清风,实则老狐狸一条。公子有圣上钦点的市泊司之职,再加上有老爷户部尚书的名衔,他倒也不敢拒绝,所以给老奴写了一张本地较有财力的商贾名单,共计十人,此番国库之续,就从这些名单中的人依次下手。”

司马维打量着名单中的姓名,来此集庆路他就做过调查,李汝之所公布的商贾十人倒是不假,全是集庆府一带的殷实大户,他们大多以商号、店铺、钱庄、赌场为营生,可谓家底厚实,若从这些商贾聚敛财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李汝之有何计划?”

“老奴之所以说他是一条老狐狸,正是因为他不想得罪这群商贾,从而坏了自己的生财之道。这名单中的十人都将由公子出面细谈,他顶多充当一位牵线人,表明公子的身份罢了。”

司马维双唇轻启,脸色微微透露着一股邪气,他把名单凑到烛火中,看着名单慢慢的焚烧殆尽,他冷笑道:“李汝之向来见风使舵,擅于察言观色,他在集庆路为官十多年,不知刮敛多少民脂民膏,想必他的家底不比这群.奸商差上几分,且待本公子布一局,最后在收拾了这个老家伙。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这是他的老本家,还是给李大人一些面子吧。伯老,你明日到官服通知他,把这十名商贾一次传唤,本公子与他们促膝详谈。”

昭伯立即回道:“这事老奴明日一早便去办,只是这十人中有一人却要公子亲自登门拜访。他名叫钱进贤,以钱庄、商铺为营,是公认的商贾巨头,就连李汝之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这是李大人的意思?”

昭伯点点头,说:“老奴细细一想,李汝之的谏言并无道理,此次公子前来虽是皇上钦点的差事,但毕竟不是公事公办,且一来没有更好的理由让他们乖乖奉上钱财,这个钱进贤,务必公子屈尊前往一趟。”

昭伯的话一针见血,也极其嘲讽。朝廷**,国库无银,现在各地又有义军叛乱,大元朝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实在没有良策,现在开始动起了各地商贾的如意算盘,这等事说得好听叫为国奉献,说得难听与强抢有何区别。

司马维见昭伯言之有理,决意道:“那明日你不必去官服,本公子就先去会一会这位商贾巨头,钱老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