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五百五十五、一见良翰误终身【求月票!】

从星子坊那边回到浔阳坊,一条长街正好经过监察院。

欧阳戎轻车熟路的在监察院门口的早餐摊子上,买了两块金灿酥脆的油麻饼。

“小郎君,不用给银子,包括前面的账,那位小娘已经付过了,她还垫了一两碎银,说是只要你来吃,就从中扣去,若不再来了,就送俺们。”

欧阳戎动作顿了下,递铜板的手掌收了回去。

“哦,好。”

他面色如常的点头,转身走人。

走了没几步,在街角缓缓停步。

欧阳戎回首,看了眼早餐摊子。

没想到女史大人已付过了。

记得往日他和容真过来吃,都是先记着账,因为她总忘带钱,而欧阳戎又时常“囊中羞涩”。

每次都是等他发了月俸,再过来结账……

欧阳戎目光越过早餐摊子,落在摊子后方那座略显寂静的监察院上。

等妙真她们随胡夫走后,监察院算是空下来了,除了几位留驻女官。

看了会儿监察院的门,并不见某道冷冰冰宫装少女身影从中快步走出。

欧阳戎转身离去,沿着长街走向江州大堂。

她应该是在婶娘生辰礼那两日悄悄付的。

说起来,那会儿,二人还是“好同僚”的关系。

虽然亲自结账有些不太像女史大人身上从不带钱的风格,但又……很符合她性子。

相处时,总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很多事,容真又总是会提前想,提前去做,默默去做,也不主动宣扬,也不告诉别人。

而欧阳戎答应过她的事情,她好像也是悄悄记在心里,平日里却和没事人一样,从不催促。

但是某人最后若是没做到,女史大人总会以“生不可理喻的闷气”、“顶着张欠钱脸”等形式提醒他。

欧阳戎突然想起,当初好像还答应过女史大人,以后若是升迁到了洛阳修文馆为官,在皇城应龙门那边,与她傍晚一起下值,可以夜游洛水,或去白马寺请香。

这事,容真心中肯定是记得的……

隔着油纸,新饼有些烫手。

欧阳戎回过神来,换着手拿它,一个人津津有味的啃吃起来,沿着长街走向江州大堂。

他一袭儒衫走在闹街上,身旁没有六郎等公装随从,除了俊脸日常吸引做生意的大婶大娘和逛街的小姐们游离的视线外,没有引起什么格外关注。

就和普通郎君一样。

但也是让街道两旁固定摊子的大娘们觉得比较熟悉的路人郎君了。

因为经常见他来监察院门口的早餐摊子买吃的。

偶尔身旁还跟着一位脸蛋漂亮却冷冰冰的矮个少女,似是监察院里的小女官……

这一来二去的,再加上这张大娘大婶最爱的清瘦脸庞,自然就熟悉了。

但她们和街上行人们见到欧阳戎的装扮,大多以为他是州学读书的监生,或是匡庐山内某座小书院的学生。

至于更多的细节,就再难看出了。

人之一世,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熟悉的街角经常碰见,擦肩而过,记住了脸庞,却从未打过交道,到后来某一天,见不到了,不知去向,也始终不知底细。

大伙都在忙碌自己的事。

或许正如裴十三娘所言,男儿脸俊面白,确实难以将他“高看”,不令人浮想联翩就够不错了。

另外,浔阳城内,见过刺史欧阳良翰真容的人并不算很多。

并不是这位年轻刺史不够平易近人。

这个时代又没什么大荧幕啥的,哪怕有大场合能见到,大伙只能用肉眼去瞧。

若是上一次东林大佛庆功大典没有临时解散,而是照常进行,倒是能让不少浔阳百姓瞧清楚这位名震江州的年轻刺史尊容……

除此之外,对于这种大贵人大官人,在浔阳百姓间就只能是口口相传的相貌特征了。

欧阳良翰上任之初,倒是有不少从江州大堂传出来的小道消息,说这位长官是个俊郎君。

但市井百姓们茶余饭后聊天时,除花痴小娘、懵懂少女外,大多当它有两三分夸大。

而且,但凡是有点排场的出行,欧阳戎大多是低调坐在马车内,很少去骑高头大马张扬过街。

但并不意味着他脱离了市井百姓。

饼香面香与鸡鸭臭味交融的长街上,欧阳戎咀嚼新鲜烙饼,默默前进。

每日东市的肉价、米价、盐价,还有西市布料价、金银价,他都了如指掌,比大多数浔阳百姓知道的全面。

像此刻这样,欧阳戎早上一有时间经过,都会逛一逛,或摊前停步,问一问。

“明府,您来了!今日有早。”

江州大堂,已有上早班的官员来回忙碌。

欧阳戎刚迈步进门,燕六郎就迎了上来。

燕六郎探头瞧了瞧欧阳戎背后,发现他是孤身一人,也没意外。

蓝衣捕头抱拳禀告:

“明府,李鱼、方抑武求见,他们说,是十三娘让他们来的,您吩咐过。”

“带去正堂,本官换身衣服,六郎每天这么早来,辛苦了。”

欧阳戎路过燕六郎身边,把额外多买的那块油麻饼塞进他怀中,飘洒而去。

燕六郎忍不住看了看自家明府背影,咧嘴笑了下,剥开油纸,啃起热饼,小跑跟上。

其实对于欧阳戎为官风格的转变,一直跟在身边的燕六郎,感受才最为明显。

记得在龙城的时候,明府风格大刀阔斧,事必亲为,喜欢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经常就地视察,在龙城百姓面前露面,嗯,收了不知多少腌萝卜。

那时候,龙城百姓们还给明府取了“萝卜县令”的外号。

可来到了浔阳城,明府却突然换了另一种风格,像是整个沉浸下来了一样。

减少了当众露面的次数,行事都很低调,更多的是像今早这样一个人默默逛了早市来上值。

起初燕六郎以为是当时有王冷然等不怀好意的敌人在,明府在低调蛰伏。

可是后面王冷然和卫氏的人都被明府一一“熬死”。

到了现在,刺史位置易之,江州大堂全都是他们的人了,江州之地的权力也都掌握在了明府手中。

可明府依旧保持这副低调少露面的作风。

燕六郎起初不解,还问过明府。

他记得,明府当时只回答了一句:

“浔阳城和龙城县不一样,治理一州和治理一县之地也不一样,一县与一乡之地更不一样。”

燕六郎记得自己当时脑抽,多问了一嘴:“那治理一国呢?”

明府当时走在前面,好像是笑语了句:

“这可不兴治啊,不过硬要说的话……”

燕六郎聚精会神,本以为明府会来一句书上常说的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却没想到,他笑语过后只丢下寥寥四字:

“大象无形。”

燕六郎当时一知半解,这些日子,他反复揣摩。

直到双峰尖大战后的这段日子,他遵循明府定下的规矩,墨守陈规的主持城中事务,亲自上阵,发现民生恢复的极快,两月时间,浔阳城愈合了大佛事件的伤疤,恢复了往日繁华,甚至更胜以往。

而浔阳城内,近来渐渐兴起一片赞扬之音,赞扬任上的年轻刺史不爱折腾,长治久安。

虽然很多百姓都不曾见过年轻刺史的面,但都能确切感受到他上任之后,官府“事少”了很多,而天下闹的沸沸扬扬的造佛事件,明明江州也是主角之一,有一尊东林大佛要落地的。

可直到后面“东林大佛”都莫名倒塌了,等待雷霆风暴的众人,始终不见年轻刺史有什么折腾的活计,忍不住面面相觑。

这就像是孩童们在冬天堆的雪人倒了,任由它融化,各回各家,无事发生一样。

毫不折腾。

硬要说它“懒”,似乎也成立,但要说喜不喜欢这样的刺史和官府,那肯定喜欢,巴不得如此。

这下子,江州刺史的风评瞬间发酵,就连远在扬州的百姓们都开始耳闻,知道了江州有一位为女帝建造大佛都没怎么劳民伤财的“不折腾刺史”。

燕六郎彻底心悦诚服。

眼下,燕六郎先是吩咐了手下带李、方二人来正堂,旋即跟上了欧阳戎脚步,禀告了下这“不折腾美名”舆论的事。

走在前面的欧阳戎只是“哦”了一声。

“明府,这就是书上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欧阳戎进门前,回过头,一本正经的纠正:

“瞎说,双峰尖、浔阳石窟、星子坊改造,这些功绩还不算大吗,这难道不是赫赫之功?”

自卖自夸的说到一半,他自己都笑了。

没再开玩笑,回过头,步入正堂。

“明府。”

燕六郎忽然喊道。

“怎么了?”

欧阳戎迈出的脚步微微停在空中;

燕六郎安静了下,笑说:

“所以说,明府这次修养暂退的事,咱们也不声张对吗,不需要让满城百姓知道?”

“嗯,一切照旧。”

“好。”

燕六郎转身离开。

正好有小吏带着李鱼、方抑武前来,双方各打了声招呼,擦肩而过。

燕六郎回头瞧了眼背对大门整理作案的年轻刺史背影。

其实他刚刚突然开口想问的是,明府以后若是去了洛阳为官,是不是也和龙城为官、浔阳为官作风不同,那会是如何的“大象无形”呢?

蓝衣捕头离去后,正堂内,

欧阳戎接见了李鱼和方抑武。

李鱼还是老样子,富态面善,弯腰行礼。

欧阳戎偏头,先是问他:

“李兄怎么不直接去槐叶巷找我?或是跟着元长史来,跑去托十三娘作何?”

李鱼摇头:

“公子是忙大事的人,草民之事只能算是小事,岂能随意叨扰公子。

“草民去找裴夫人,也只是想问问有什么能帮上忙的,草民想为公子、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欧阳戎劝了句:

“监察院那边已经撤了你的罪状,已经没有女官看守你了,你现在是自由之身。

“若想留下,寻一份事做,有倒是有,但你可想清楚了,云梦剑泽现在与朝廷势不两立,你此举等同站队,或许会连累你小女儿李姝。”

李鱼沉默片刻,摇摇头:

“非也,草民没有归顺朝廷,想跟随的是公子您,想做的是有益江南百姓的事,并非是与剑泽和元君为敌,更何况元君继承人、越处子阁下与您……”

李鱼凝视了一眼欧阳戎,眼神有些复杂,停顿了下,改口道:

“嗯,草民也相信,二女君她不是心胸狭窄之辈,小女李姝跟着她,不会有什么事。

“草民只望……有一天若真到了那个地步,公子能看着草民微薄情面上,放过李姝。”

欧阳戎大手一挥:

“不用说的这么远,你女儿还未及笄,懵懂无知,算是被人裹挟,哪怕按大周律来,也不会祸及她,你姑且放心。真有那么一天,也只算是你救女儿脱离‘虎口’。”

李鱼深呼吸一口气:

“已无遗憾,多谢公子,草民一定尽犬马之劳。”

欧阳戎又宽慰两句,目光投向了方抑武。

后者连忙抱拳:

“草、草民与李员外一样,也想为公子、为百姓做事,不过草民自知曾有过错,虽公子没再追究,但草民内疚,与贱内商量良久,前来赎罪,希望戴罪立功。”

欧阳戎瞧了眼他:

“方员外言重了……对了,你家两位千金呢,何在?”

方抑武重重抱拳,带些笑意道:

“这俩丫头又跑出去了,不过这回,她俩不算私自离家出走,俩丫头是很诚恳的先和草民与贱内商谈,得了允许,才出门的。”

看见欧阳戎面露好奇,方抑武挠挠头道:

“公子此前不是派人来问,草民这边有没有云梦剑泽消息或渠道吗,那些渠道都已封闭,包括俩丫头手里的云梦令,也找不到地方联络云梦剑泽了。

“此前和公子发生过的误会,她们说有些过意不去,关于越处子阁下的事,她们俩想帮帮公子,这次离家,也是携带云梦令,去天南江湖打探剑泽情报,想看能不能借用云梦令入剑泽,帮公子联络越处子阁下。

“草民与贱内觉得,这次不算是胡闹,也就放她俩去了。当然,前提是让她们保证安全……”

方抑武滔滔不绝后止住,看了看欧阳戎脸色,小心翼翼问:

“明府,草民这边没做错什么吧,若是不妥,草民喊她们回来。”

欧阳戎摇摇头:

“没事,让她们去吧,不管能不能找到,这份好意,本官都心领了。”

方抑武爽朗抱拳:

“得嘞,公子!”

欧阳戎又勉励了下二人。

一盏茶后,他端起茶杯,抿茶送客。

李鱼、方抑武抱拳请辞。

刚走出门,方抑武突然刹住。

“对了,还有件事。”

欧阳戎和曦问:“什么?”

方抑武有些不好意思道:

“是袖儿和胜男出门前留了些话,想我转告给公子。”

欧阳戎点头:

“但讲无妨。”

方抑武回忆道:

“胜男她说……她想明白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与欧阳公子一样,能成为那个所谓的江湖上,那位光芒万丈的主角。

“阿母与长辈们苦口婆心的话,或许也都是对的,但,也没必要丧气,心中的那个江湖,若不自己亲自走上一朝,只是让别人代过、听别人讲过,那多可惜啊。”

欧阳戎有些哑然。

少顷,他冁然而笑:

“不愧是方大女侠,说话都是叉着腰。”

方抑武诧异瞪眼:

“公子怎么知道,这丫头讲这话时是欠揍叉腰的?”

欧阳戎含笑不语,问:

“那方姑娘的呢。”

方抑武脸色有些犹豫:

“袖儿的话,短、短一些。”

欧阳戎见他藏藏掖掖,有点奇怪:

“什么话?”

“袖儿说……说……”

在儒衫青年好奇的视线、还有旁边李鱼的侧目下,一向大老爷们糙汉子的方抑武,竟有些扭扭捏捏的低下头,嘀咕出声:

“不见良翰误终身,一见良翰也误终身。”

——————

(PS:月票抽奖正在进行中,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