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风云变 > 新人写作必读

三国风云变 新人写作必读

作者:念红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5:50 来源:小说旗

作者:不详

修订:血酬先生

序言

为了什么而写作?

这不是套话,也不是老调长谈。不少新人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境况,因为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就容易意外栽倒;此外,好大喜功也不可取,在以前担任网编时,我们就发现很多新书的简介里就写上绝不太监或者自己会写多少万字;然而到了今日,再看那时放出大话的新人,不是中途夭折,就是草草封坑,坚持完整写到最后的实在是寥寥无几;这种网文中独特的“放卫星”现象不仅让读者痛苦,作者的心情肯定也不好受,一方面为了兑现承诺去玩命,最后坚持不了还会挨骂,所以好大喜功不可取,量力而行能走的更远一些。

不管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money,如果读者不买账(出版与否要看商家和市场的定位,实际上基础还是读者),成功率就会很低。另外,传统的差异非常大,从事网文创作之前对网文的特殊性必须有个总体上的正确认知。写作的门槛并不高,它所需要的只是一颗能坚持下去的心。

人在河边走,湿鞋是常有的,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是由数以千万计的网民大军撑起的,有人的地方便有纷争更何况是网络这个大江湖;作者和读者之间、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矛盾是最危险的,而不少作者会互相起冲突,有的破口大骂,喊打喊杀,有的怀恨于心,暗中使坏,还有的就把冲突引发到书内,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郑渊洁的魄力,尤其是双方都是作者的情况下,用《战争之王》之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军火贩子之间开战有个麻烦,就是双方都有数不清的弹药”,除非实力悬殊,否则双输的可能性会非常大(读者一般不会喜欢一个没有头绪的书评区)。冲突还会很容易的把网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现实之中,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思考,而且对身体也不利。

网文的生命力所在在于原创,没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有了让人抓狂的精彩故事网文便失去了它的元生命。作为一位写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抄袭都是不可取的,抄袭是这个圈子里最遭人鄙视的行为,窃书不算偷这个歪理在这里是讲不通的。一旦发现抄袭,就会断送掉本来可能十分大好的前程,不要以为事发之后换个笔名就可以了,除非把习惯、联系方式都改掉,而且做好了放弃长期以来了解并熟知的人际圈子的准备,否则打这个主意一经发现将会万劫不复(别指望买断和推荐了,开新书都不一定能开成)。

取材

首先从最基本的一点说起,取材。

这要分几个方面来说,简而言之,命题、简介、大纲等牵扯文章立意的部分都与取材相关。

首先应该提到的就是文章的命题和简介了。

故事内容是否吸引人与个人功力是分不开的,而文章的成功与否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体现,可是在读者没有看到故事的时候,他们首先会看到什么?对,标题和题材,包括一个简明扼要的简介,都是读者判断是否好书的标准。不厚道的比喻一本后来人气十分红火的明末历史架空《大汉龙腾》,起初的时候就因为名字而被无数架空fans误以为为是架空三国或者汉朝,当发现被愚弄之后就将此书弃如敝履,直到写到中期,随着推荐的跟上才一炮而红,作者淡墨青衫在书的取材上显然十分的有眼光,可是这种取材并没有体现在读者可以看到的位置上,没有让读者一开始就产生一个明确的印象,虽然最后仍然成功了,不过随着同样很多类似的书牌一个个抱憾触礁,事实证明了依靠侥幸所能成功的几率有多小。所以,一个通俗的书名,以及一个通俗吸引人的简介都是一本书初闯天下的时候应该具备的要素。

这里也不是排斥比较文学化的命名模式,如果对自己有信心,还是可以深沉一些的,不过往往新人都对这个方面有些掌握偏差,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建议采取稳妥一些的的命名,这样更容易吸引读者,同时编辑在选书的时候也会优先看这些,因为一目了然,比较方便。而且在人的心理上,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做生意讲究门面,如果门面十分的不起眼,顾客上门的也就相对的少的多,在现实中,好的门面往往很贵,可是在网文圈子里,一个好的书名和简介并不会花一分钱,一旦一开始没有考虑好就匆匆上阵,所耗费的将会是更多的精力和最少数万的码字劳绩。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一开始选好适合自己的路子,作为网编,我们也不希望看到无尾文、烂尾文、短尾文,可是在作者的角度上,为了让自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作为极有可能付出的代价,在注定失败的时候尝试新书也未尝不可。

现在说说大纲,大纲就是情节的树化设定,以便于给自己的情节方程式加上一个合适的轨道而不是随处跑。实际上,明面上的大纲并非给自己看的(有时候准备给编辑看),而是一个简单的汇总;有些作者的大纲字数可以超过正文,而有些作者则是无大纲写作,一时说不出孰优孰劣,不过作为个人意见,有大纲写作应该是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如果没有了大纲,作者就很容易忘掉前面的内容,而且很容易造成逻辑混乱的情况;而对于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文章,讲究的是天马行空,大纲相对而言就成了束缚,毕竟方程式对路面的要求非常高,可是如果开了辆越野车还用方程式的标准,那么就显得有些苛求了。

这里当然不是鼓励无大纲写作,对于新手而言,无论写什么作品,在自己自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还是打一个大纲玩玩吧!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到了关键的情节突然卡住了,然后后续的情节就被迅速忘掉的这种超小瓶颈状态。

选择题材的时候,有两个选择:冷门和跟风。一般来说,冷门的如果被读者认同,就容易赚名声,不过难度相对大一些,而跟风的风险较小,可是被读者记住的几率就会小的很多,其实注意观察一些,不少写废的书实际上也可以给新手一些题材方面的帮助,毕竟有些书仅限于水平问题没有冒尖,而题材还是好的。遗传学不是有个说法么?第一胎与第二胎之间,第二胎会占很多优势,不少书就是走这路子红起来,而最初借鉴的原版还在历史的废墟里近乎于无人知晓。

破题

刚才已经选择了一个题材,现在该干什么了?写?为时尚早,现在应该思考从何处入手,纵然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人来写会有不同的效果和读者反馈,对于新手来说,建议还是按照:读者的意愿永远是正确的,不要抱怨,不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毕竟,他们往往代表着读者倾向(仅限于网文),新手没有多少资源值得挥霍,所以就应该多注意读者的倾向,才能在初期就取得优势。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指的是行文一定要流水一般顺畅,对于长篇和现在最流行的超长篇来说,这个要求未免有些苛求,可是这句话用在破题的部分当最合适,一个巧妙的早期情节构思能够让新作者省下不少力气,毕竟就如同一个子弹的装药一般,即便是枪造的多么豪华多么的性能优越,子弹如果装药不足定量,也打不到应有射程。这个装药就是自己脑子中积蓄的情节构思,而枪管和螺旋导轨就是自己释放这些构思的通道,至于撞针,自然是一种随时酝酿迸然爆发的激情了。

可以想象,当一篇文章开始时,脑子里一片充盈的感觉(希望不会是“空明”),悬腕下笔,如同行云流水,自己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那是一种多么爽快的事情啊!

总而言之呢,磨刀,还是不误砍柴工的。

文首

现在便到“写”这个主题上了。

找到切入点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开场顺利地铺展开来是件需要反复斟酌的事情,由于网文数量庞大的原因,读者要在浩瀚书海寻找自己想要看的书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短暂且随机的过程,所以文首成功与否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快速脱颖而出。

淘书的读者一般都是通过网站各类推荐以及各类榜单作为首要的选书依旧,而这些榜单大部分是被老人占据的,作为新手本身就处于一个相对的劣势之中,如何扳平这种不平衡,一个处理得益的文首,持之以恒的更新,既能够逐渐地积攒读者,也能够快速引起网编的注意。

下面就新手的文首中较常犯的几个错误逐一分析。

1、罗列式

为了防止读者错误理解文章内容,一般来讲都会在开篇对文中的大时代背景作一个相对细致的交代,或者对文中一些设定详细地交代一遍。如果能够做到言简意赅,三言两语便点清楚了,这显然是相当成功的,对读者阅读后面的章节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但如果弄地太长太复杂,罗列出清单一般长的材料,恨不得先将主角三大姨七姨妈是谁都交代个一清二楚,这样下来没几个读者会有那个耐性将你这些东西详细看完的,既起不到解释的作用,反而让人生起不快。如果真的要介绍的背景或设定比较多,却又不能省去的,建议还是在文首只作粗略介绍,细节性的东西可留在后文中自然带出。

2、意识流

这是一种思维走到哪笔头便指向哪的风格,人物一个个出场了,画面一幅幅地在切换,空间在不停的跳跃,这是神识的交流,写者兴奋地喊叫着朋友你跟上来了吗,你跟上来了嘛,未曾等人回应他又开始进入下一个场景了,在那里将有更加精彩的故事等着你呢。看这种文的读者为了不让自己神经错乱,一般看了两章便会收眼。

3、恢宏混杂

这是一种激烈矛盾碰撞的开篇,人物繁多是它的特点,大场景对读者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但这种文首需要很高的水准才能写的好,驾驭不来的话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

4、思维定势

文首的情节走势切忌俗套,什么是俗套,主角死光了亲人,然后被高手收为徒弟,再来个深山大练功,这便是俗套,原创的东西最怕没特性,读者见着文首的教科书式情节线路发展,已经流失了一大部分了,新颖好看的故事永远是网文的生命张力所在。

总之,一个好的文首便是让读者华丽地出场,让情节顺利地发展,让读者慢慢地给你带入书中那想象中的天地,不一定要刻意地求诡异,吓人咩!

延展

当文章终于展开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会遇到瓶颈,这个时候往往就在考验你的勇气和毅力了,上前一步就是晴空万里,千万不要自认水平不足而放弃,那样是极其可惜的。

在情节的进行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就是形容词的使用,过多的形容词会造成行文晦涩难读,而形容词过少则会导致缩水感严重,考虑到表面观感也是查书时一个重要参考,形容词存于必要非常重要。

情节的发展可以归于一条线,多个面,将矛盾和发展绑在一起,在主线附近留下相互连同的支线,这样很容易写的有深度。

在进行情节的时候多注意埋下一些“暗桩”,对于以后的进程非常有帮助,比如在构思枯竭或者瓶颈的时候,情节里故意埋藏的暗桩会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启发点。

人物

丰满的人物是一篇成功的小说最具有亮点的地方,创造人物最重要的是不能重复,一旦重复,即会出现分不清人物区别的现象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双胞胎,当人物重复过多的时候,三大爷作二表哥,斯图亚特作安德烈,或者大菠萝成了祖玛教主,这些往往连作者都搞不清楚,疲劳很自然的就将读者的脑子搅乱了。

怎么才能将人物塑造的丰满呢?首先,应该避免“高大全”的存在,最好为每个人设定一个背景故事,这样纵使不把相关的故事写进去,最起码心中有数,未下笔时心里已然知道笔下的人物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下面说一下在一般情况中,男主角、女主角、主要配角以及npc的设定。

男主角作为带动情节的重要道具,其存在直接与故事本身挂钩,相比于其他角色,他所需要的文墨是最高的,写男主角的时候最好对比一下同类作品,在性格上应该有些许的差异,读者现在一般并不喜欢懦弱的主角,在初次尝试的时候塑造这样的主角肯定会吃亏不少,不过也有看起来比较冷门的人物受到了欢迎,一些优秀作品带来的胖子热至今未退,这也算是独树一帜吧!

女主角是一个戏眼,可以缺少,但是只要写,就一定要写好,写好一个不错的女主角的难度个人以为比男主角要大的多。塑造女主角的要素有:女主角一定要漂亮,读者所看到的也主要是这个,程灵素这样的女主角在现在的网文环境中是没有生存环境的;在多女角小说里(一拖n),女主角一定要是最突出的一个,如果女主角的塑造不成功,甚至女配角变成了女主角,这样带来的麻烦不是一般的多,读者难以认同,自己写着写着也会发现变味了。

主要配角的存在更多是作为绿叶的作用,他们的形象仅限于丰满而不重复,每个人所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轮廓,不要混淆在一起即可。

npc一般只用于过场,所以npc倒是可以减少一些要求。

手尾

一篇文章的尾部相当重要,一个结局就是一个交代,有时候,对于一部书甚至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的方式很多,可以总结的就有大团圆类、悲剧类、恶搞类等等,当然,烂尾就不用学习了。

现在的小说一般都是超长篇,经验不充分的作者写到最后往往就有一种有心无力之感,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越到这个节骨眼上,越不能心急,为读者和自己编织一个意犹未尽的结局是写到此处之时一个责任,也是一种策略。毕竟这本书长久以来已经聚集了不少资源,对于下本书相当有利,如果结尾工作草草而就,人们就有一个不可靠的印象。写诗有时在最后方显精彩,前面精彩最后平庸甚至发生烂尾现象,那样肯定会让读者大倒胃口,自己也会在心里留一个疙瘩,完全影响了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这里,网编就对新手提一个建议,平心静气,多研究一些经典作品的结尾,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写出经典,但是大部分人都有精力来写一个经典的结局,况且一直坚持到作品完成的,谁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感情呢?

大团圆类的结局是最常见,也最没有风险的。大团圆结局并非仅仅定义在团圆之上,而是尽量创造一个对于主角来说美好的,让人喜悦的结局,因为读者往往会将自己代入,也就是说,将剧中的主角当成自己(在男性读者居多的现在,男性作为主角的几率比女性主角多是很自然的,因为很难有人将自己代入成异性,换算在女性读者身上也一样),让主角顺利就是让读者顺利,读者因为顺利而高兴,这篇文章就可以顺顺当当的结束了。

悲剧类在一般的理解是比较深度,网编认为这并非正解,刻意的悲剧在读者看来未尝不是虐待,说回来,又有几个作者有莎翁的深度呢?网编经常浏览一些玄幻小说相关的论坛,经常发现一个论点:悲剧,不看!这未尝不可以说是读者的一种期望,毕竟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网文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一种消除紧张的工具,对于新手来说,注意照顾读者的心情会让自己收获的更多。

恶搞类在现在也是非常流行,不过感觉除了行文本身就是那种风格的才适合使用此类结尾,这样就不会感到突兀,如果觉得自己功力很高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