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袖里青锋秋水寒 > 第三部 江南风雨 第三十二章 夕阳斜诗若斗玉蝶

夕阳西下,太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距离真正的天黑还有段时间。气温一如既往的炎热,而人心的冰冷如北疆的寒冬。

蔡文峰和夏玉蝶隔着咫尺的距离,对峙着杨潜和拓跋诗若,目的是逼迫杨潜说出卢循遗腹子的下落。

双方紧张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其实杨潜根本不把蔡文峰放在眼里,他真正顾忌的是蔡文峰身后的夏玉蝶。不管怎么恨,始终是自己的母亲。杨潜的眼神是冷的,心是冷的,流淌着的是热血。

蔡文峰似乎对此早有察觉,所以有意无意的靠近点夏玉蝶。而夏玉蝶眼神比杨潜还冷,盯着亲儿,寒芒迸射,握紧剑鞘。

拓跋诗若虽然不喜欢杨潜,但更讨厌抛弃亲儿的夏玉蝶。面对蔡文峰的企图,挺身而出。持剑率先动手,直扑夏玉蝶。

夏玉蝶利剑出鞘,一式“猛虎下山”,剑身架住拓跋诗若的剑。四目相对,拓跋诗若的眼神中充满了鄙视。夏玉蝶恼羞成怒,连续数个转身,如同移动的风车般,刮退拓跋诗若。

拓跋诗若不断招架,接连后退。眼见身后是一堵墙,一脚蹬上墙,如壁虎般游上墙头。夏玉蝶紧追不舍,也踏着墙跟着上了墙头。两人在墙头方寸之地,互相争锋,一时间难分胜负。

另一边,杨潜和蔡文峰遥遥对峙。迎着湖面吹来的一丝凉风,杨潜手中拂尘的毛随风摇曳,直到交锋的一刻。

风停,人动,寒芒闪。

蔡文峰腰间软剑出鞘,伴随着拔剑之声,数道寒光笼罩向杨潜的周围。

杨潜身影腾挪,侧身、翻滚、后仰、前屈,尽数避开寒芒。

“这小子为何一味闪躲,心里究竟在盘算着什么。”蔡文峰心生困惑,手中的剑没有停,弯、挑、刺、点发挥出软剑特有的优势,灵活多变,处处封锁杨潜的退路。

饶是如此,杨潜依旧能游刃有余。如同闲庭信步般,穿梭在密集的剑网中。

相比于杨潜的避而不攻,拓跋诗若这边却是全力进攻,两女从墙头打到屋檐,又从屋檐打到地上。一人似北疆寒风,冷冽异常。一人似峰顶寒雪,寒彻入骨。同样的寒意,不同的境界。

至极的交锋,交织着太多复杂情感。也许是同样身为女人,对夏玉蝶做法的不耻;也许是拓跋诗若鄙视的眼神,刺痛了夏玉蝶原本脆弱的心灵;也许是亲儿在旁,身为母亲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嘶吼。

眼见夜色将临,杨潜不愿再战。拂尘一扫击起扬尘,遮住蔡文峰的视野。身影瞬动,眨眼间已到拓跋诗若身旁。拂尘带着内劲旋转,如同旋涡般搅住夏玉蝶的剑。夏玉蝶拼命握住剑柄,使劲扯着,想把剑从杨潜的拂尘毛中拔出来。不料杨潜卸掉自身劲力,惯性使夏玉蝶向后仰。

“我们走……”杨潜携拓跋诗若飞身离去,消失在渐浓的夜色之中。

蔡文峰心有余悸道:“真想不到杨潜的武功,要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光凭刚才的闪躲,已足以证明他的武功在我之上。”

夏玉蝶道:“不要把心思花在这些小事上,你该想的是,杨潜为何没有出手,而是一味的闪躲。”

“这点,我也想不出原因。”蔡文峰愁眉深锁,想不明白原因。

夏玉蝶眼神中闪过一丝鄙夷的色彩,心道:“当初以为他比孙岸书要强,直到今天才发现,也不过是脓包一个。我是不是该放弃他,另选高枝呢。”

“夏玉蝶,你在想什么呢?”蔡文峰见夏玉蝶半天没有反应,警惕起来,言语试探夏玉蝶。

夏玉蝶反应神速,解释道:“我是在想,杨潜和拓跋诗若为何从那个方向来,也许他们发现了田小瞳的藏身之处。”

蔡文峰顺着夏玉蝶望着的方向看过去,那个方向是田小瞳藏身的马府。紧张道:“十有**是被发现了,不过看杨潜空手而归,八成是没有从田小瞳手上讨到便宜。”

夏玉蝶建议道:“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再在苏州待下去了,这里除了难缠的杨潜和张麒朝,还有老谋深算的张宗舟。我们应该立即回徽岛组织力量,再伺机反扑。”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明天就离开这个鬼地方。”蔡文峰对此行空手而归,心中充满了不甘心。

张府的大门口,挂起了大红灯笼,照得大门也是红彤彤的。

张麒朝和韦嫣在门口等着杨潜他们的回来,距离他们最先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张麒朝不放心,连晚饭都没有吃,就和韦嫣一块儿在大门口等着。

苏州城被黑夜笼罩,又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

浓浓的夜色中,走来两个人,不是杨潜和拓跋诗若,还会是谁。

张麒朝高兴的迎了上去“你们可算回来了,看你们的样子,今天肯定是不平静的一天。”

拓跋诗若笑道:“岂是不平静,应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不过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我肚子好饿,我们先吃饭,边吃饭边聊。”

“我们也没吃饭,正好一起吃。”韦嫣笑道。

四人围着桌子,早已饥肠辘辘的他们,吃起来真是如风卷残云。说好的边吃边聊,变成了只吃不聊。令外围坐着的张宗舟等人,哭笑不得。这些长辈大概都忘了,桌上都是一群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晚饭吃完,漱完口,喝杯茶,真是惬意啊。

这时,杨潜和张麒朝各自说着自己的收获。在场众人认真聆听,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最后,张宗舟总结道:“也就是说,姬俶已经没有拉拢的可能,以及蔡文峰肯定会离开苏州。”

这时,张麒朝捧出厚厚地一本名册,放在众人眼前。

“明天,我们就开始研究这本名册,看能否从这上面找出蛛丝马迹。”张麒朝翻着名册,兴高采烈的说道:“大家也不用害怕,有冯公公这位服务数十年的前校事卫指挥使在,我们事半功倍。”

杨潜瞥了眼名册,他是最讨厌枯燥乏味的工作,开始给自己找借口,不用参加。

“我这两天想好好休息一下,可不可以不参加。”杨潜假装捶了锤自己的肩膀,表示很酸痛。

拓跋诗若一瞧,看穿了杨潜的把戏,起身攥紧拳头,走到杨潜的背后。

杨潜感到一阵寒意,猛地回头“你想干什么?”

“你不是肩膀疼,我给你一拳,就不疼了。”话音刚落,拓跋诗若一拳下去,重重的砸在杨潜的肩上。

“哎呦~哎呦~”杨潜痛得连声叫唤,再也不敢说自己有事啦。

拓跋诗若拍了拍手,道:“他没事了,我们明天仔细研究这本名册吧。”

夏瑾梅看着侄儿的惨状,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心道:“真是‘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潜儿被拓跋姑娘制得服服帖帖。”

忙碌了一天,都很疲惫。商议出大概后,各自回房休息。名册由张麒朝亲自保管,带回了房里。

回房后张麒朝在认真的看名册,而韦嫣则在铺床。

“相公,你有没有觉得拓跋姑娘和杨潜很般配啊。”韦嫣边铺着床单,边聊天。

“是很般配,只不过拓跋姑娘很讨厌杨潜的作风。更何况……”张麒朝想起了远在南疆的梅彦歆。

韦嫣背对着丈夫,听他没了下文,道:“这世道本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觉得拓跋姑娘可能是因为久在北疆,对男女婚姻观念,还没有形成。”

张麒朝道:“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不过这不是很重要。杨潜也不缺人喜欢,我觉得那个田小瞳就不错。将来等江南六岛平定,他们还可以在一起。”

“我看很难,虽然没亲眼见过,听你们说,我也觉得杨潜和田小瞳不是一路人。”韦嫣已经铺好床被,“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看名册呢。”

“好……”张麒朝吹灭了蜡烛,跟着上了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