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 > 第9章 新领导班子

乡村风流傻子神医 第9章 新领导班子

作者:仲夏之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46:33 来源:笔趣阁_www.52wx.com

当温体仁到达乾清宫时,大殿外头已经来了好几个人。

除了早朝后聊过几句的杨嗣昌和李邦华外,还有从西山大营赶过来的孙传庭、黄得功、周遇吉,除此之外还有个身着飞鱼服的中年人,想来应该是早朝时提到的新任锦衣卫指挥使韩山河了。

王承恩见人都来齐了,请示了崇祯皇帝后,将人都召进了乾清宫东暖阁。

暖阁内烧着炭炉子暖烘烘的,众人见了崇祯后先后行礼,崇祯摆了摆手,示意都坐下说话。

温体仁和杨嗣昌对视一眼心中惊讶,大明皇帝召见臣子一般都是选择在天台,只有召见较为亲近的人时会选择乾清宫。

毕竟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得到召见的人也大多与有荣焉。

但这次不仅是在乾清宫,而且还是在东暖阁,东暖阁是什么地方,说白了就是皇帝睡觉的地方,是很私密、安全规格最高的地方。

温体仁、杨嗣昌、孙传庭还好,毕竟是文官,修养还不错,大老粗黄得功和周遇吉哪见过这场面,平日里基本就是打打杀杀、天天与大头兵们呆在一块,就是连皇帝也没见到过几次,是以两人穿着武官服扭扭捏捏的活像丑媳妇见公婆。

暖阁中摆着一张雕琢考究的花梨木长桌,长桌的一头放了张盖着锦黄色围子的大椅子,两旁各摆着四把四方椅,看这布局很显然也是崇祯临时起意。

“朕召你们来,是想就目前朝廷的状况,商议一下具体的对策,都坐吧。”崇祯说完自己坐在了顶头的大椅子上。

明朝时就算是在乾清宫议事,也基本是皇帝坐在龙椅上,然后大臣坐在大殿两侧的椅子上,基本没有说君臣都围着一张桌子坐在一起的。

事实上崇祯压根没想那么多,一来这么坐着像开会的样子,二来外头太冷,自己早朝时坐那龙椅就够别扭,实在不想开小会还弄的那般正式。

不过崇祯的这个做派着实让温体仁等臣子暖心,这代表着陛下已经将他们当做了心腹。

温体仁资历、官职最高坐在了崇祯的左手边,而其他几人则按照自己身份左右各自坐着,唯独空下崇祯右手边的位子。

“杨爱卿,来这边坐。”崇祯眉头皱了一下,指着自己右手边的位子道。

杨嗣昌吓了一跳,他现在的官职是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正三品,论官职的话虽然也不算低,但跟太子太师、内阁首辅温体仁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所以也没敢托大。

“谢陛下。”杨嗣昌谢礼后这才忐忑的坐在了崇祯的右手边。

“王大伴儿,你也坐过来听听,待会儿还有差事交给你。”见王承恩站在殿门口侍候,崇祯皱了下眉头道。

乾清宫周围他早已安排好了两百多个大汉将军,都是王承恩一一挑选出来的好手,他皱眉是因为王承恩这厮主仆观念太重。

“是,奴婢遵旨。”王承恩心里感激,踏着小碎步走到崇祯身后就不再动作。

最近几天王承恩一直守在崇祯身边,他发现崇祯是真的变了,这几天不但没有因为宫里的各种杂事苛责于他,时常还关切的嘘寒问暖。

今日又将他升任了四司八局十二监中最重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提领了东缉事厂提督,这是多大的信任,乃至于王承恩觉得这辈子就算为陛下战死也值了。

“朕叫你做下,那边不是还有椅子吗?赶紧的,还有要事要谈。”崇祯催促了一句道。

他不认为太监有多么卑下,在人格上也没觉得王承恩比其他朝臣低,事实上十年后京城城破时,东林官员都在给李自成写信劝进,唯独紫禁城内三三两两的太监还在跟闯军拼刀子。

都是一块上过吊的好兄弟,这厮基本是被封建思想给浸染透了,崇祯自己也没信心能将这厮调教过来。

“这……”王承恩是真的有点进退两难了,但被崇祯瞪了一眼后还是选择坐在了信任锦衣卫指挥使韩山河的旁边。

阉人本来就被文武大臣瞧不起,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他一开始迟疑也是因为这点,而且他分明从杨嗣昌等人的眼中看出了不经意的嫌弃。

“好了,人都到齐了,温爱卿先说下今日去任官员的情况。”崇祯率先开口道,他终于有了后世开会的那种感觉了,不过这次他是**oss,手两边全是他的打工仔。

“回禀陛下,经臣统计,今日共去任官员一百八十四位,包括内阁、六部的绝大部分官员,以及科道、五寺、督察院、翰林院的部分官员。

后续可能还有各行省布政使司等地方官员请辞,请陛下知晓。”温体仁沉声道。

情况果然如温体仁所料,除了内阁、六部那些东林老人外,其他衙门的中级官员大多没有选择请辞。

“怎么才这么点人?朕记得早朝时那阵仗,至少得有数百人吧?”崇祯皱了皱眉感觉自己听错了。

京官大约有一两千人,虽然品级低的官员没有资格入皇极殿站班,但每次早朝起码也有三四百人,皇极殿内固然装不下,但皇极殿外皇极门可每次早朝都排的满满当当的。

崇祯这话一说完反而轮到温体仁等人皱眉了。

什么话!敢情陛下是真想罢免所有朝臣吗?

“陛下,或许这些朝臣有其他想法。”温体仁只得回答道。

听闻此言崇祯哪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不就是贪图官位吗,心中不禁对这些东林党人更加鄙视,早上嗷嗷的那么响亮,下午就来真香定律。

“不管他们了,下面朕说下具体安排。”崇祯放下对东林党人的鄙视正色道。

杨嗣昌等人闻言各自都坐直了身体,因为他们都知道,属于他们的世代来了。

“王承恩准备拟旨,召三边总督洪承畴进京,提任兵部尚书、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

杨嗣昌提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建极殿大学士。

召陈奇瑜进京升任户部尚书、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

提任李邦华为吏部尚书,十日内补齐五品一下官员空缺,其余六部主官由温体仁、杨嗣昌、李邦华推举,各部侍郎则由各部主官推举。

召卢象升领天雄军进京,任兵部左侍郎,另做派遣。

京营提督孙传庭调任兵部右侍郎、以总督之职节制陕西、山西两省,新组建一支军队是为秦兵,兵额五万,三日后赴任。

提任石柱宣慰使秦良玉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云贵川三省总督,白杆兵兵额扩编至五万。

调任总兵曹文诏驻湖广、总兵贺人龙驻河南,周遇吉提任总兵衔兼领京营提督。

腾骧四卫营改组为勇卫营,黄得功以总兵衔兼任勇卫营提督,兵额一万二,入京城内城驻防。”

崇祯噼里啪啦一连串的任命压根没有给在座的几位思考的时间,王承恩则担任起了书记官,手里捏着根毛笔奋笔疾书。

他才不管这些任命有多少惊世骇俗,只要是崇祯的命令,他都会坚定不移的去执行,并且不打任何折扣。

最后还是年老成精的温体仁先反应过来,带着颤音低声的问了句:

“陛下,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

ps:新书幼苗,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啊,不要养书啊,养死了可咋整,嫌字数少的可以每天投下票,让我知道你们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