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十一章 灾民归心(一)

大清变 第十一章 灾民归心(一)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月的天津正是好季节,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处处焕发着温暖和生机。qiuyelou

第二天一大早,在暖洋洋的阳光照耀下,结束了晨训的护厂队排着已经有了些整齐模样的队伍,在石峰磕磕绊绊腼腆的口令指挥下,从后院出来,在护厂队的房间前才停下解散。

在石峰的安排下,八个护厂队员有两个去厂门口替换下夜班的队员,两个回到后院巡视;两个队员来到前院通往后院的两个大门前站定,主要是阻止外来人员进到后院生产训练区;剩下的两个,则分别来到两侧的仓库前来回走动巡视。

其余的队员在石峰的安排下,有的进屋休息,等着替换在院子里值守的同伴,有的就在院子里等着一会开库帮着工人们搬运坯布、染料和其他染整需用的物品。

跟在后面的秦川,见石峰安排妥当,这才喊上楚云飞、楚云涛和值夜下岗的护厂队员,走进小食堂,洗脸吃饭。

这个小食堂,平素并不负责供给工人午饭,只是负责夜里留在工厂里值守人员的早饭,以及秦川、楚家兄弟的早午饭,工人们也都不会在这里吃,基本上都是从家里自带些饭食,中午就在染厂后面的锅炉房外,专为工人们蒸饭或者热饭用的气锅里做好。

这种热饭蒸饭的汽锅,在秦川穿越前,因为节能原因,国内早都已经禁止淘汰了,这样的汽锅,秦川小时候在县城的工厂里可是见过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染厂东家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会在这食堂里里吃饭。现在基本上只有秦川、楚家兄弟和几个护厂队值班的队员在这里吃饭,而且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再有一个,就是给秦川收拾小洋楼卫生的佣人吴嫂。

如果再增加工人,后面的汽锅恐怕就不敷使用,看来汽锅还是要再改造一下。

至于这个小食堂,秦川也在考虑是否免费供应工人午饭,至少也要在周日免费供应检修维护机器的工人们吃饭。

不过,秦川每次在这里吃饭,虽然只有他们几个人,坐在一桌都宽宽绰绰,可秦川依然只跟楚家兄弟单独坐在一桌。

这倒不是秦川嫌弃其它人,而是秦川有意为之的。

秦川有他的考虑,按他现在给人感观的的年纪,要想迅速在工人中和这些护厂队员的心里树立起绝对权威,那就必须要和他们保持适当距离。

早饭端上来,主食是白米粥和馒头,再加上两碟腌制的小菜。

北方的大米因为只有一季,米香味很重,吃到嘴里香甜无比,秦川每次只要闻到,都感觉心里很舒服。

透过玻璃窗,秦川看到李明方和一些工人陆陆续续从大门上一扇门板上开的小门走进工厂,秦川看看表还差二十分钟才到开工时间。

这个时候可不像后世那样,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定工作时间,现在上工都是早上七点开工,甚至还有六点的,中午只休息半个时辰,下午收工一般都要在晚上七点。就是后世一向标榜人权的西方,这个时候也是如此。秦川虽然是穿越人士,可他现在也不想做的太过另类。qiuyelou

一进工厂,李明方和随后进来的李师傅简单说了几句话,李师傅就开始招呼工人们分头开始准备起来,等着李明方一打开库房就开始向外搬运坯布,准备开工。

楚云涛见状,急忙胡乱吃了几口,和秦川打个招呼,就匆忙跑了出去,喊来几个护厂队员,守在存放助剂的那间库房外,他自己拿出钥匙打开库门,独自一人进去又从里面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的。

秦川前世在部队中养成的习惯,吃饭时间很有规律,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他吃完早饭带着楚云飞走出小食堂时,正好是七点。此时后院已经准时响起了机器转动的轰轰声。

安排完早上上工的事情的李明方,此刻正和石峰带着十几个护厂队的人站在大门前,看着两个护厂队员费力地将去了门栓的两扇沉重的木门缓缓拉开。

原本要回楼里冲个淋浴,再把身上汗津津的短衫换掉,然后去车间转转的秦川,却猛然被大门外的景象吓了一跳,不由停住脚步。

只见大门外不知何时黑压压地站着一大群人,足有二、三百人之多,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多是衣衫不整甚至有些褴褛的短衣打扮的普通百姓,从衣着看就知道都是来天津卫讨生活的外地人。

在这大群人的后面,还有三十几个衣着光鲜,穿绸裹緞的商人模样的人,这些人被挡在人群后面,个个都是探头探脑伸着脖子向厂里看。在更后面的街道边,还停着几十辆黄包车和大车,二三十个短衣小帽伙计模样的人和一群车夫站在街边也在向这边观瞧,来往的路人也有许多停住脚步,询问着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门一开,堵在门外的人群就一阵骚动,都争抢着要涌进工厂,看来李明方早有准备,几个护厂队的年轻人不等人群涌进来,早已在大门口排成人墙,奋力拦阻才堪堪挡住人群。

看情景李明方也有些发急,大声吆喝着:“大家不要挤,不要挤,别挤到孩子。”

这么多人一大早就堵在厂门口,这是要做什么?

是饿着肚子讨口吃的?

讨吃的也没有这么多人一同来的啊?

莫非是染厂里的那个工人招惹了什么麻烦?让人寻上门来讨公道?

一想到这,秦川心里就不由咯噔一下。

真要是厂子里的工人惹了什么麻烦,那还真得他这个东家出面。

“老李,出了什么事情?”

秦川一面喊着李明方,一面紧走几步向大门方向走去,楚云飞早已绷起脸,挽挽袖子紧紧跟了上去。

李明方回头见秦川过来,忙迎上几步,有些尴尬地向秦川解释。

“东家,是这么回事,按照你的意思,昨天傍晚我去白河渡口那里招人,因为去的晚了,没见到几个等着找活做工的外地人,就找了个熟人,让他帮着找三十个外地工人,今早到工厂来。可没想到,听到消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一大早就都堵在厂门口,早上上工的时候我已经见到他们了,他们都是陕西凤翔一带的,遭了灾出来逃难,都是老乡,得到消息,互相一传就都来了。”

李明方说完,不由苦笑着摊开手。

知道这些人是来找工作做的,这让秦川放下心来。不过他还有些不解,用下颚点点人群后那些商人模样的人。

“那些人是做什么的?”

李明方见秦川问后面的人,又来了兴致,笑着低声道:“东家,那些人除了两三个我不认识,其他的人都是咱们天津卫大大小小的布铺掌柜,估计都是来进货的。”

秦川点点头:“这些人都堵在门口也不是办法,让他们都进来说话吧。”

秦川看着人群中老老少少神色焦急忧虑的难民:“咱们现在要不了这么多人,不过这些人都是拖家带口的,这样,工人还按我们需要的人数招,护厂队再多招些人,要保证今天来的这些人中每一户至少留下一人,一家有这么一个人做工,全家就有点依靠,马上就有了活路。”

原本招工人,都是要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尤其今年来天津讨生活的灾民多,随便一招就是一大把,可秦川首先想到的是这些灾民的生活,这让李明方在心里对秦川不由肃然起敬。

秦川看着骚动的人群后面又道:“还有,老李,你让人把那些布铺掌柜的都请到会客室去,等处理完这些工人的事情,你再去答对他们。”

李明方喊来账房里平常负责进货采买的小三子,一个二十多岁长得瘦小精明的青年,让他负责把那些布铺的掌柜请进屋去,又让石峰招呼他的护厂队的人,把人都放进来,按户分开。

看着这些灾民在前院小广场上一家家聚到一起,李明方提高声音。

“乡亲们,在我身后站着的,就是这里的东家,我们东家姓秦,大名一个川字。”

李明方回头看了看秦川,接着对灾民们说道:“原本我们东家只想找三十个工人,可东家体恤你们拖家带口的逃难讨生活不易,虽然我们暂时用不了太多的人,可东家还是想要尽可能多地在你们这些人中招些人,东家已经说了,不管身体强弱,每家至少招一个人,这样你们每一家在这天津卫的生活,也就算有了着落。”

李明方话音一落,已经静下来的人群顿时又骚动起来,站在人群前面的一家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一袭破旧青色长衫、五十岁左右私塾先生模样的老者,他身后站着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一个十七八岁身材高挑的小伙子,看眉眼和老者有些相像,多半是老者的孙儿。那老者神情尤为激动,转过身用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的声音喊道。

“乡亲们,咱们凤翔遭灾,我们这些乡亲迫不得已逃难来到这天津卫,一路上咱们穿州过府无数,甚至还到过京畿之地天子脚下,你们说说,咱们何时遇到过这样的好人?这样的好人简直就是活菩萨,就是我们这些凤翔人的大恩人。”

老者转过身时双目已经发红,面对秦川。

“恩人,我徐子川代表这些乡亲们谢谢你,请受老朽一礼。”

说完,许子川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老者这一跪,老者一家也紧跟着跪下,后面的二三百多老老少少也都呼啦啦跪下一片。

前几天工人们給秦川鞠躬行礼秦川都受不了,何况这一个老者带头给他下跪。慌得秦川几步跑过去,伸手将老者强搀起来。

“使不得、使不得!大家都快些起来,我有话说。”

灾民们都起身后,秦川后退几步,站到小食堂的台阶上高声道:“我姓秦。你们知道吗?秦姓这个姓氏据说有几个起源,最早的上古已有之,可是现在不管是中原还是直隶一带的秦姓,多半都是出自关中,我秦川虽然早年随父母出洋,可据家父讲,我祖上就是从关中迁到直隶的,几百年前我的先祖就和你们的祖辈一同生活在关中那片沃土上,从这一点说,我和你们也是乡亲手足。”

“父老乡亲们,既然我们是乡亲手足,感谢的话就不要再说了,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凡是留在工厂里的,都要认真做事。另外,虽然暂时我还不能给你们剩下的人都安排一份工作,可近期我还准备要开新的工厂,那时候需要人手,我会首先安排我们染厂工人的家属,那时候我秦川欢迎你们都来我的工厂做事。”

秦川的话让灾民们又是一阵不小的骚动,秦川赶紧示意李明方赶快挑选工人,他可不想一会再有人给他下跪感谢。

徐子川的儿子名叫徐熙芳,孙子叫徐桐,李明方首先把这两人挑选出来。趁着李明方选人时,秦川让楚云飞领着徐桐去小食堂里搬来两把椅子,拉着徐子川坐下,和徐子川一家攀谈起来。

徐子川是个老童生,屡试不第早就死了晋身的心思,家境本就不好,没有田地,只好在家乡做了私塾先生,勉强糊口。徐熙芳和他父亲一样,在科举上毫无建树,也是个童生。徐桐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也读了些书,只是徐桐对科考毫无兴趣。凤翔产酒,烧酒作坊很多,徐熙芳、徐桐父子都在酒坊里帮工。

徐熙芳虽然只有三十五六岁年纪,可沉稳中透着一股精明劲,秦川注意看了他的双手,虽然也略有些粗糙,可明显不是整天靠力气吃饭的样子,以他识文断字的身份,想来即便给人帮工,也是帮着东家打理些事情的。

徐桐面向清秀显得有些文静,可那两道不卑不亢的眼神,却让秦川明显感觉得到,这个小伙子有一股桀骜不驯的性情。

真心感激秦川的徐子川很健谈,又向秦川介绍起其余那些灾民的情况,从徐子川的介绍中,秦川知道,其余的这些灾民,多数都是没有田地给人帮工的。

从徐子川的谈话的语气中,以及那些灾民看向他的感激的目光里,秦川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浓浓的真挚感激心情,有这样一群对自己有着真诚归属感的人在身边,绝对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不行,绝对不能把这些人轻易放走,秦川在心里想着。

秦川开始在心里暗暗盘算着,是不是要抓紧时间先把制造精盐的工厂开起来,这样就会把这些人都留在身边。

正在心里琢磨事的秦川,突然被一阵抽泣声惊醒,有些惊愕的秦川急忙抬头查看,想知道又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