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后人

大清变 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家后人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和那青年说着话的高英,猛然见到秦川走近,不由心中懊悔,自己这可是执勤时间,却丢下主子自己跑来和外人聊天,顿时窘迫万分。qiuyelou

“秦大人!我。。。。。。”

秦川却不以为意,只是看着那白衣青年,喊着高英的字问道。

“汉杰。这个小伙子是。。。。。。”

“秦大人,这是我堂。。。。。。”

想是被秦川盯视的原因,那俊俏青年脸上微微一红,随即落落大方地接过高英的话。

“秦大人,我是高英的堂弟,高淼,字泽州。”

听说青年是高英的堂弟,秦川对于招揽这个青年更加期望,笑着问道。

“哦,高淼,泽州,不错,好名,好字。”

“你读过书?能看报?”

秦川的话音未落,那青年顿时一脸不屑,正要开口,高英一脸羡慕地抢着说道。

“秦大人,我这堂。。。。。。弟岂止是读过书,他在租界里英国人开的教会学堂读了七年书,不仅能看报,他还向这个《东方时报》投书写文章呢。”

紧接着高英又一脸懊恼地道:“只可惜,当初叔父要给我出学费去那租界里读书,我父亲死活不愿。。。。。。”

教会学堂读了七年,应该是后世高中毕业的水平,还能给《东方时报》投稿,这更说明这个青年和一般的读书人不同,秦川愈发来了兴致,正要邀请高淼加入自己正准备开学的学校,身后的金立三插起话来。

“你们可是益德裕高家的人?”

高淼冷冷一笑,不屑地道:“哪里还有什么益德裕高家,十多年前高家长房就穷的不得已变卖了高家祖产,我们两家不但是高家旁系更是庶出,早早就被赶出高家。”

在津门八大家中,通过盐务发家的共有四家,分别是振德黄家、长源杨家、益照临张家、益德裕高家。因为高家经营很单一,只营盐务,不做它想,因而在TJ盐商中资格最老,是TJ卫盐商中名副其实的老大,在咸丰、同治年间就富甲一方。因为高家豪富,子孙生活奢华,家里每个主子都仆从如云,每每出行都前呼后拥,排场非常,就有如TJ卫的红楼梦贾府一般。

如果说仅仅是奢华,这倒也罢了,偏偏高家不知从哪辈子起,好上了“放生”这一出。qiuyelou高家有专人负责,甚至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道各省去高价收购奇异活物,然后让好善的主人放生,以此为乐。有时要放生一个动物,竟然会带着几十口人浩浩荡荡地走上几千里路。

高家除了放生,还迷上了名声,为了显示自己是有钱人,博得散财乐施的好名声,不仅高家过大年,让穷人过小节,高家庆寿,穷人不用饿肚皮,就是高家某人生日、祭日或者随便什么纪念性的日子,都要广设粥棚,沿街分发钱物。甚至突然那天几个高家的爷们打赌,谁赢了,一高兴就贴出告示,说是某天高家要进行施舍。到那一天,那人就会站在高大的台阶上,对着早就等着的百姓漫天撒钱。对于上门求助的人,高价更是从不吝啬,每每有求必应,有时一天就要接待十几拨。就这样,高家的子孙早早就把偌大家业败得精光,光绪初年,就不得不开始变卖祖产,十几年前就穷的不得不分家散伙。

只不过,对于这高淼是否是什么益德裕高家的后人,秦川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只是如何招揽这个青年。

“泽州,你给《东方时报》的投稿都是哪些方面的?”

高淼不十分在意地回答:“也算不得什么,偷得那些稿件,有西方列强历史、西方的国体民俗、西方神话传说,还有一些关于格物天文方面的浅显知识。”

格物就是物理,懂得物理天文知识的人,在这个时候就是难得的人才。

秦川热切地对高淼道:“泽州,我这里马上要办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小学联办的高级中学,现在缺少教师,你能否屈就先到这高级中学任教?待遇从优。”

听说邀请他担任教师,高淼先是一喜,紧接着脸色又不由暗淡下来,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吃吃地说不出话来。

高淼不说话,一旁的高英却脸色顿时焦急起来,连连替高淼推脱。

“秦大人,这可不妥。。。。。。叔父做生意离不开我这堂。。。。。。弟。”

见高淼只是低着头不说话,秦川不由有些失望,点点头转身要走。

一直低头不语的高淼却突然道:“秦大人。。。。。。”

见秦川回过头来,高淼又不由语塞,好半晌才红着脸对高英道。

“父亲托办的。。。。。。事,你。。。。。。”

一脸惶恐不安的高英看了秦川一眼,犹豫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地着低声对秦川说道。

“秦大人,我叔父在城里开了个小钱庄,他听在按察使衙门的一个熟人说起,咱们的朱雀银元成色好,做工又精致,就找我询问,正好您那日给了我们这些侍卫每人十枚朱雀银元,我就给了叔父一枚。不想叔父看后,认为咱们这银元要远好于鹰洋,今天听说来东街看热闹的百姓都会得到一枚朱雀银元,叔父就在东街口和我堂兄带人摆起了摊子,以每枚一块鹰洋外加五个铜板的价格向得到朱雀银元的百姓收购。可今日得到银元的百姓有许多并不愿马上交换,叔父只收购到少量朱雀银元。这才打发堂弟来寻我,想要我问问,看看能否从咱们银行里兑换一些。”

朱雀银元和鹰洋比较,重量差不多,可含银量却高了百分之三,金立三按照含银量定了一枚鹰洋加4个铜板兑换一枚朱雀的比价。

听了高英的话,秦川不由心中高兴,忙问高淼。

“你父亲现在就核计着兑换朱雀银元,这么说,他是看涨这朱雀银元了?”

高淼有些自豪地点头:“那是自然,我父亲眼光一向很准。”

提到高淼的父亲,高英也很自豪地道:“秦大人,听我父亲说,当年分家时,他们兄弟两只分得少许田产,也就是我家现在的田地,他们哥两温饱倒是没有问题,可要积攒些银子却是不能,叔父便把他名下的田地抵押筹得十两银子跑些小买卖,只这些年下来,十几万都赚得。”

凭着十两银子起步做生意,就赚得十几万,这高淼的父亲不愧是高家后人,到确实不一般,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秦川不由心里暗暗赞叹。

其实,为了让朱雀银元尽快流通起来,秦川和金立三早有计划,一个是下功夫把银元做得精致,另一个就是一定要保证成色。再有一个,那就是要有意识地逐步抬高朱雀和鹰洋的比价。正因为如此,除了大宗批发购买震旦产品时必须要换成代金卷,秦川还要李明方安排,在东街、租界和TJ城里设立了三处零售商行,专门销售包括色布在内的震旦公司的各种产品,而且有一条特别规定,那就是只收朱雀银元和震旦银行发行的代金卷。

朱雀银元的实际比价,按照金立三的估计,应该达到一块朱雀银元兑换一块鹰洋加五百个铜板的程度。

要知道,从道光初年起,银价猛涨,当时一两银子可兑换一吊铜钱,也就是一千文,到现在,已经涨到可兑换两千五六百文的程度。之所以一开始没有把这兑换比价一步到位,留下很大敞口,就是为了给逐渐太高比价留下空间。

可问题是,要兑换朱雀银元,现在只能到震旦银行总行来,金立三正准备在那几处商行附近设几个兑换点,然后由这些兑换点,包括总行和各地分行逐步抬高兑换价,只是银行初建,人手十分紧缺,一时还顾不到这些。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人和他们想到一处了。

心中暗喜的秦川看了一眼金立三,转头对高淼道:“泽州,你父亲想要换多少?”

高淼道:“除了放出去的钱,现在家里还能拿出十万左右。”

秦川果断地对高淼道:“这样。回去跟你父亲说,他有多少鹰洋都拿来,我都按一比一的比价兑换给他朱雀银元和一部分代金卷。”

秦川的话让高淼和高英都不由一愣,明明朱雀银元价值要高于鹰洋,这样不是明摆着要给人家白白送钱吗?

看着发愣的高淼,金立三笑着接过话头:“不过,我们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你父亲在租界里和城里我们震旦公司的商行附近,各开设一个朱雀银元和代金卷兑换处,要一块鹰洋加十个铜板兑换一块朱雀或者一块钱的代金卷,半月后就改成一块朱雀或者一块代金卷兑一块鹰洋加二十个铜板,以后每隔半月,都要提上十个铜板,我们震旦银行也和你们一样同步加价。”

看着还有些发愣的高淼,秦川轻轻一笑:“泽州,回去跟你父亲说,他开设这兑换点依然可以做钱庄生意,只是放出去的钱必须是朱雀银元,和鹰洋的比价也和兑换价一样,我也不给他工钱,只是他收回的鹰洋都可以拿到震旦银行找金经理,他都会以一比一的价格换给你父亲朱雀银元。”

见高淼还在发愣,有些兴奋的秦川微笑着对高淼道:“泽州,记住我和金经理方才的话,回去和你父亲讲,如果他愿意,就快些把兑换点开起来。”

“哦,还有,我想邀请你到我们震旦高级中学任教的事情,你也再想想,月薪100朱雀银元,如果表现优异,还可以再加。”

秦川说完,心满意足地带着金立三、容耀垣向染厂大门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