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秦川的苦恼

大清变 第一百六十二章 秦川的苦恼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年初七,这一天是一个罕见的好天气。qiuyelou

天津卫初七的早上,天虽然依旧寒冷,可连续刮了几天的料峭北风却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大早,一轮火红的朝阳就把温暖、明亮的阳光洒满天津卫的大街小巷,一些没来得及清扫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奕奕闪着刺目的光泽。大街小巷里,到处洒满花花绿绿细碎的鞭炮纸屑,空气中也仿佛还散发着淡淡的硝烟气息。

新年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是仅仅是除夕这一天,而是从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原则上说,都算是过年。

俗话说,没到十五,就不算过完年。

在这半个月里,不管是公务缠身的达官贵人还是终日劳作的农夫,甚至就是平日里整天走街窜巷的小贩,除了必要的应酬外,都会慵懒地呆在家里,尽情地放松着身心。

在这些天里,达官显贵们自不必说,富商绅士或者家境优渥的人家也不需说,就是家境贫苦的人家,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平日里舍不得吃喝的好东西都拿出来,一家人尽情欢乐享用。

只不过,这样慵懒消闲的好时光,却是和秦川这个现在天津卫最富有的人毫无半点关系。

一身戎装外罩黑色皮大衣,脚上穿着闪着黑亮光泽高腰马靴的秦川,站在他的小洋楼前清扫的干干净净的院子里,正仰头眯着眼睛望着蔚蓝蔚蓝的天空出神。任凭在他身后十几步外静静站着的也是全副武装牵着六匹鞍鞯俱全战马的高英和四个卫士,以及在院子里匆匆走动忙着工作一脸喜气的工人们那诧异的目光在他身上扫来扫去。

过年,别人都会尽情享受阖家团圆和消闲轻松的乐趣,可这个春节却把秦川累个够呛。

这倒不是因为盐团的事情,盐团的这些小伙子们虽然绝大多数都不是本地人,不可能回家过年。甚至盐团也没有像北洋各部那样,在春节期间许多人都可以放假回家过年,留在军营里的人也可以尽情喝酒赌博。

盐团官兵的新年,却是这些一水二十岁左右、质朴的农村小伙子们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充满了新奇乐趣。

从大年初一开始,秦川就下令所有官兵只在早上出操,军官下午和晚上进行军事学习,除此之外的时间里,士兵都可以在营区里自由活动。所有士兵都可以有一天的假期出去游玩,当天没有轮到出军营的士兵,也可以在军营里参加除了赌博以外的各种娱乐活动。qiuyelou比如说,猜谜、趣味投掷和趣味射击,甚至还有官兵们自己编排的各地地方戏曲表演。

最让这些年轻人喜欢的,还是足球、篮球和排球比赛。

在军营里开展足球和篮球这两项体育活动,主要是秦川想让这些小伙子们在训练学习之余多一些娱乐活动。

开始的时候,秦川还想着亲自来教授足球,可让秦川有些意外的是,足球这项英国人发明的现代体育运动,在天津早在1860年就出现了,在1864年,天津卫甚至还出现了一支名为“辫子队”的民间足球队。就是在这个时候,也是常有天津卫的民间人士自发组成足球队大租界里和洋人比赛,德崔琳甚至还为此开过几次赌盘。

在这么一个有着如此身后足球底蕴的城市,在他的军营里那就更加好办,秦川直接从天津城里找来十几个懂的足球的人做教练。

而篮球这个两年前才在美国流行起来的体育运动,经过秦川的完善,也在军营里推广开来。

至于排球,算是秦川首开先河,因为后世的排球运动,还要在两年后才在美国出现呢。

这三项体育运动在军营里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了这些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们的极大兴趣现在,现在盐团的各个连队都有篮球队和足球队、排球队。

篮球和排球倒是好说,场地就设在盐团司令部大楼的地下室。可足球就不好办了,即使是现在这大冬天,也只能在室外踢。虽然如此,一有空闲,这些小伙子们就争前恐后地上场踢球,料峭的北风中依然踢得满头热汗乐此不疲。

大年初三那一天,秦川甚至请高林出面,联系了租界里的洋人,由周大经带着盐团挑选出来的球队到租界踢了一场“友谊赛”,而且还引来了不少天津卫的老少爷们们围观。

所以,过年这几天里,盐团的事情倒没用秦川操心。

让秦川这些天里一直不得闲的,都是因为除夕那一天他安排布置的那些震旦集团的各项事务的缘故。

首先是震旦大学校董会的事情,原本秦川是打算都推出去,可大年初一李明方和唐国安就联袂来找秦川,说好了的李明方任校董会主席的事情李明方说什么也不干,坚持只同意任执行主席,主席这一职务还要秦川担任。

其实秦川何尝不想担任这个中国第一所大学的董事会主席,可那样的话,这个大学的资产就依然属于他秦川,这绝对是违背秦川的初衷的。只不过,秦川心中所想的,又不能跟这两人说的太直白。最后秦川只好折中,答应担任名誉校董会主席,这才勉强安抚了李明方。

吴调卿、宁星普、杨少农这三人,对于秦川邀请他们担任震旦大学校董,都很高兴,毫无悬念地都欣然接受。而让秦川感到十分意外的是,天津卫八大家之一的益德王家的二代家主王奎章,从《东方时报》上得知震旦大学要筹办校董会的事情,主动捐献一万两银子也要求进入校董会,同时他还代表天津人、现在贵州学政任上的严范孙捐了一万,还顺带着领着自己的两个孙子和严范孙的两个孙子也来学校读书,这让秦川不由大为兴奋。

在秦川的记忆中,这个严范孙和王奎章的儿子王益孙两人,正是日后南开大学的创办人,有这两人在,秦川对于校董会能否正常运作已经彻底放下心来。

忙完了震旦大学校董会的事情还不算,剩下的这些天里,秦川整天呆在他的小洋楼里,忙着和走马灯似的来向他汇报和各家外资银行签订合同、购买几个他“蓄谋已久”的新工厂设备的事情的李明方、金立三、潘斯炽等人商议汇总情况;在租界里筹办股票交易所和震旦下属各个工厂发售股票的事情,也都在这几天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在凌源建厂、在锦州买地、在锦州开办货栈、修建关外铁路,还有和花旗银行建立协作关系以及和汇丰商议由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发行债券的事情等等,这么一大堆事情,秦川往往是吃饭都是和这几个前来汇报情况的人边吃边商议,片刻都不得闲。

忙完了这些,到了晚上他还要忙高淼给他安排的“任务”。

原来除夕那晚,秦川从修械所的靶场回来,会客室里联迷大会正是进行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只不过震旦集团这些工厂、银行学校的春联还都没有写。秦川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徐子川坚持这些春联只能由秦川这个“下凡的星宿”自己动手。

秦川只记得住几个趣味联,哪里会写什么春联,最后还是高淼主动请缨,又好在徐子川竟然破天荒地痛快答应高淼可以带笔,这才让秦川躲过一劫。

让秦川没想到的是,这个年轻俊秀的高淼,不仅一手漂亮的瘦金体毛笔字写的钢钩铁划一般,才思竟然也极为出众,十几幅春联竟是一挥而就,博得众人一至赞誉,徐子川这个老童生自不必说,就是张士珩这个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也对高淼赞誉有加,一连声地劝着高淼参加大考,搏个出身。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才华横溢的高淼,对于什么科考并不上心,倒是缠着秦川索要钢笔字帖。

高淼的理由是,现在不仅震旦集团内大量使用钢笔做来往文书、合同,包括记账使用,震旦大中小学的学生也都在使用钢笔,因为没有钢笔这种硬笔字的字帖规范,学生和老师只好还是依照毛笔字体的笔式书写,写出来的字体五花八门啥样都有,继续一本标准的钢笔字帖规范。而这个重任,只能由秦川这个在天津卫堪称钢笔字祖宗的人来完成。

对于高淼的要求,徐子川和李明方、徐熙芳,还有秦氏、范氏、刘氏这几个女人都极为支持,逼得秦川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这些天,每天都要写到半夜,忙了这么久,好歹是把一本千字文用钢笔字工工整整抄写一遍。

秦川穿越前不仅练过硬笔书法,而且还颇有功底,一片千字文硬是让他用钢笔写出五种字体。唯一的缺憾,就是秦川这本字帖里,大量出现了简化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些繁体字不仅读起来晦涩难辨,书写更加费时费力,秦川也正好想着推广简体字呢,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只不过,让秦川感觉很苦恼的是,不知为什么,一有闲暇,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高淼,这让秦川很是无奈。秦川甚至想过,虽然高淼这个小伙子长得俊俏,可他怎么说也是个大男人啊!莫非老子不喜欢异性?也是。。。。。。

最近这几月,高淼倒是经常来染厂,或是来看高英,或是想自己请教化学和格物问题,每次和高淼在一起,秦川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那种愉悦淡淡的,若有若无,让人抓不到意思头绪。

秦川独自出了半天神,心绪轻松了不少,回头看看高英一干人,迈步向染厂大门走去。这些天一直在天津机器局忙着造船的王得胜,昨晚打来电话,新船已经造好,准备今天试航,要秦川过去观摩。

除了染厂大门,宽敞整洁的青石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已经有了不少人,因为东街的买卖铺户逐渐增多,现在东街已经是天津城、租界之外最为繁华的地方,购买东西和逛街的人每天都很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