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六十四章 书办很有钱

大清变 第一百六十四章 书办很有钱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川这次去的,是天津机器局的西局。qiuyelou

天津机器局分东西两处,设在城东贾家沽的称东局,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设在城南海光寺的称西局,以制造军用器具、开化炮弹以及布置水雷用的船只和挖泥船为主。

天津城南门外三里的海光寺,是康熙四十四年一位法名成衡的高僧,因见此处河网纵横、坑塘密布,颇具泽国水乡南国风貌,是一处风水绝佳的好去处,因而在此化缘修建一座宝刹,取名普陀寺。因寺院周遭地势宏阔,普陀寺尽显气势轩昂,以致香火极盛。康熙五十八年南巡驻跸天津,兴之所至,赐名海光寺。乾隆元年,乾隆路径天津,题匾额“瀛蠕慈荫”。

因海光寺得康熙、乾隆二帝青睐,着实为海光寺带来许多好处,官商纷纷捐金、百姓时时香火供奉,一时间名声鹊起,由此大肆扩建。扩建后的海光寺不但殿宇弘敞,还于寺外半里,开凿环寺明渠两道,内渠宽八丈,外渠两丈,深约六尺。两渠北通城濠,南接海河。又在周边植柳万株,一时间,海光寺风物大变。

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即是在此签署,海光寺也由此被称为签约寺。

所谓西局,是由铸铁厂、锤铁厂、锯木厂、洋枪厂、枪子厂、机器厂等十余个工厂组成,这些工厂环寺而建,大小房屋数百间,工匠近千。西局的造船能力尤为值得称道,早已能自造小火轮,还能制造舟桥船、挖泥船,甚至还造出了类是潜艇的水底机船。这也是秦川的新船,之所以在西局制造的原因。

在去西局的路上,虽然道路上走亲访友的人还是很多,可秦川却少了许多烦恼。

方才秦川一离开染厂大门,就有许多行人和商家店主站在路旁抢着和秦川打招呼拜年,搞得秦川一路穷于应付,直到出了东街走上大路,这才清静下来。

因为路上行人很多,虽然秦川心里急着想要见到他的那艘新船,可也不敢放马奔驰,只是耐着性子带着缰绳让大黑马迈着碎步一路小跑着,跟在秦川后面的高英和四个卫士,都把皮套里的驳壳枪插在腰间的皮带上,这样一旦有事便于迅速拔枪。

过了海光寺外明渠上的西平桥,就是西局的厂区。

西局机器厂的大门在这些工厂里最为气派,是一座大大的牌楼似的样子,远远地,秦川就看到大门前站慵懒地站着两个挂着腰刀的军兵,斜靠在门柱上一边打着哈气,一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qiuyelou除了这两个站岗的卫兵,偌大一个机器厂周遭,竟然再没见到一个守卫,全无一点军机重地应有的警觉,看的秦川不由微微皱眉。

秦川一行到了门前,那两个卫兵也只是散漫地看了秦川等人几眼,就拢拢袖子,插着双手继续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不等秦川下马,大门里的门房里早已匆匆跑出来一脸喜气的王得胜,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着袖口翻着棕色狐皮、黑团花缎面马褂,头戴黑色水獭暖帽,体态微胖,面色红润的中年人。

看到王得胜身后那人,秦川心里不由一动,心道:“怎会是他?”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次闵成俊遇刺时,他在租界里见到的那个和石川五一在一起的人。

不知为什么,秦川自从在利顺德第一次见到石川五一,就从心里对石川五一有着很深的戒备,以至于这个和石川五一来往密切的人也让秦川不由自主地产生出戒心。

秦川跳下马,把缰绳回手扔给一个刚刚跳下马背的的卫士,不等他开口,喜滋滋的王得胜笑着就给秦川施礼。

“大人,咱们的新式机船已经完工,就等着你来验看呢。”

看着王得胜清瘦的面容,秦川伸手重重地拍了拍王得胜的肩:“辛苦了。”

秦川的动作和话语,让王得胜心里不由一暖,眼睛也有些湿润,忙笑着道。

“不辛苦,不辛苦。大人,咱们还是去看看咱们的新式机船吧。”

秦川伸手拉住急着就要迈步的王得胜,看着一直站在一旁不住眼打量着秦川的那个中年人:“老王,这位是。。。。。。”

王得胜这时也想起自己忘记了给秦川介绍,忙歉意地冲着那中年人小小道:“大人,你看看我这人,这一高兴就把正是给忘了。”

王得胜拉了一把那个中年人对秦川道:“大人,这是机器局的书办刘芳刘先生,是张大人特意安排刘先生今日来听候大人支应的。”

不等秦川说话,刘芳早已笑着一个千打下去:“大人万安,刘芳拜见大人。”

刘芳这一施礼,倒让秦川有些不好意思,回身示意高英,高英急忙从斜背在肩上的棕色牛皮公文包里掏出一封红纸封着的朱雀大洋递给秦川。

秦川转回身伸手拉住刘芳的手,顺手把那一百朱雀大洋放在刘芳的手里,笑着说道。

“刘书办不可如此,不要再大人大人地叫,我这还只是一个候补官,并无实职。倒是今日秦某来的不是时候,打扰了刘书办,害的刘书办大过年的还得跑来这局子里,抱歉!抱歉!”

秦川方才拉着刘芳的手,就感觉手中握住硬物,一边说着一边把眼角余光瞟向刘芳的右手。却见刘芳的右手拇指上,戴着一个闪着绿莹莹光彩的翠玉扳指。

虽然秦川不喜欢佩戴这时时兴的扳指、玉佩一类的饰物,可见的官宦商贾人物多了,也大致能分辨得出一些玉件质地好坏。这种颜色的翠玉,他倒是在盛宣怀的身上见过,只不过盛宣怀身上的那块翠玉不是扳指,而是一小块玉佩。

盛宣怀的东西那是定然价值不菲的,此时这个刘芳手上的扳指,可要比盛宣怀的那块玉佩要大了许多,这个书办倒是很有钱。

刘芳倒没想到秦川的心思,摸着硬邦邦的那一封银元,笑的眉眼都挤到一处,神态也更加恭谨,一边向怀里揣着那一封银元,一边连着声地道谢。

王德胜见自家大人并没有自持身份冷落了刘芳,也松下一口气来。

“大人,刘书办深得张大人信任,咱们造这新船,在东局里一应事务都是刘书办办理,不管是所需物料还是工匠人员,都是紧着咱们来,这也才有咱这新船这么快就拾掇下来的事情。”

刘芳摇着手道:“老王你可千万不要这么讲,秦大人和张大人交厚,张大人早有叮嘱,我又怎敢有些许轻慢。”

为造这新船,秦川可是给了张士珩一万银子工本费,当时说好如果费用不足秦川还要再添,现在听这刘芳的口吻,这一万银子估计是让张士珩贪墨了。

就是不知,这刘芳不知是否也能分杯羹?

想着心事的秦川,和刘芳又寒暄几句,便随着刘芳、王得胜进了院子。

秦川心里想着他的船,一路上也无心多看,只是有一搭没一落心不在焉地和刘芳说着话。

机器厂因为要建造各种机船,自己有一个小型船坞,由一条人工开凿的水道和海河相连。离着老远,秦川就看到一个三十来米长,上面涂着灰色油漆、没有桅杆,镶着明晃晃玻璃的桅楼又较矮,但船体却有尖尖的两个船头的新颖的铁壳船,静静地停在船坞外面还没封冻的水面上。

秦川心中欢喜,不由紧走几步,和王得胜一前一后顺着一条跳板上了这艘双体船。见高英也要带着几个卫士上船,秦川挥手止住高英。刘芳额识趣地没有跟着上船。

这艘双体船虽然有两个船身,中间却是有舱室将两个船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尾舵就安置在这个起着连接两个船体作用的底舱里。两台安在船体尾部舱室内的德国最新型柴油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推动螺旋桨提供动力。这两台柴油机的传动轴上还都带动一台发电机,为船舱里提供照明电力。

这两个船体,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空壳,而是都设有带有间隔的三个水密舱,主要是为了防止船体漏水。在这六个隔舱里,都各自设置一个水泵,在漏水时向外排水用。

桅楼虽然看着不高,可却有上下两层,下面的一层有十五米长,十米宽,里面还没有布置隔舱。上面一层较小,这是驾驶舱和船长室,里面镶着柚木的舵轮显示安上不久,还没来得及刷上油漆。

虽然有两个船体,这艘双体船有足够的宽度,可船上并没有前后通行的甲板,人员从船头到船尾只能从一层的船舱里通过。

按照王得胜的介绍,这艘铁壳船船体都是焊接,经过试航,船体稳定性极好,只等内部再经过装修后,就可以顺着海河开到大沽出海进行海试。

看着心仪已久的这艘双体船,秦川心情激动到极点,舱里舱外逐一检视,哪里都要摸摸看看,好半晌才在驾驶舱里交代王得胜。

“你今天就张罗着把船开回到咱们染厂后院的船坞里,剩下的工作都在那里完成,有没有困难?”

在西局机器厂对船舱进行装修,人原材料都是现成的,回到染厂后院,在修械所那里做这些就要麻烦许多。

王得胜试探着道:“大人,按你的交待,我只是说这是一艘大人自制的游艇,再没人知晓别的。”

见秦川只是态度坚决地看着他,王得胜也不好再说,想了想道。

“大人,开回去在咱们那里做后面的工作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

王得胜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人,东局有两个德国工程师和三个技师,他们过完年和北洋签署的合同就到期,他们技术都很好,又不想马上就回国,很想到咱们震旦的工厂里工作,如果有他们在,这船就好办多了,不知。。。。。。”

听说有送上门来的洋人工程师和技师,秦川哪里肯放过,大手一挥:“就让他们都过来,那两个工程师的待遇就比照你们,那些技工,你和陆德彰合计办吧。”

正说着,就见把着东局大门的一个兵丁匆匆走过来,对着刘芳说了些什么,一旁的高英脸上顿时变色,不顾秦川不让他上船的命令,顺着跳板几步冲上船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