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幸亏想得早

大清变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幸亏想得早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到张士珩,秦川心里不由热乎乎的,只是不愿表露出来,忍着屁股上一阵紧似一阵的钻心疼痛,笑着打起趣来。qiuyelou

“我说楚宝兄,你不在李中堂那里欢畅宴饮,这么早跑到我这里作甚?莫不是想看老子笑话?”

张士珩没理秦川,急着凑到近前看了看秦川屁股上的伤势,知道没有大碍,只是一些皮肉伤,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一甩手把热乎乎的毛巾扔到秦川手上。

“看你那一脸晦气的样子,还是抓紧时间擦一擦,说不得一会李和他们就会来看你的伤势,到时候你这爱兵如子的大英雄,灰头土脸的可不好看。”

秦川抓起毛巾胡乱擦了把脸,又把毛巾扔给楚云飞,眼睛却看向张士珩,嘻嘻笑着道。

“楚宝兄,你这四品大员给我递送毛巾,我可消受不起。”

张士珩白了秦川一眼道:“想得美,你以为本大人愿意。这是吴嫂给你洗的毛巾,偏偏你小子这伤的不是地方,我就勉为其难地给你拿进来了。要我给你端茶送水递手巾板,那得哪天上天开眼,等你发达了坐上督抚的座位再说。”

秦川撇撇嘴:“得啦,我也不稀罕什么督抚的位置,也更不稀罕你端茶送水,不过还算你有良心,看着我挨打找人搬了条凳子来,就是连条软垫都舍不得,害得我在那冷冰冰的凳子上冻了半晌。”

秦川这一说,气的张士珩直翻白眼,“呸”了秦川一口说道。

“哎,我说你小子还真没良心,有条凳子没让你小子趴在地上就不错了,还想着软垫?你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自己不晓,还有心思卖乖。”

听着张士珩的语气不善,秦川不由收住笑问张士珩。

“楚宝兄,德三进去后李中堂是什么态度?”

“什么态度?”

张士珩哼了一声,又忍不住开始数落起秦川。

“本来中堂是有意放你一马,可你小子却不领情,德三把你的话一说,那些丘八们顿时就炸了锅,纷纷骂你给脸不要脸,都撺弄着要中堂严惩你。”

秦川淡淡地问:“我问你李中堂是怎么说?”

张士珩知道秦川心里不痛快,叹了一口气道:“鸣鸿,你也得将心比心,你若是在中堂那个位置又会这样?”

见秦川只是盯着自己不说话,显然就是等着知道李鸿章的态度,张士珩苦笑着摇摇头。

“鸣鸿,这次中堂想是被你气急了,再没犹豫,直接就冷着脸当场说出就如你所愿,所以也就有了这五十军棍。”

见秦川神态并没什么变化,张士珩叹口气又说道:“中堂这话一出口,那些丘八们倒是多数喜形于色,可却把哥哥吓个半死。五十军棍虽然不多,可这要看是谁打和打谁了。那些行刑的督抚亲兵和戈什哈,各个都势力得很,你得罪了中堂这是其一;那些丘八们又和这些亲兵、戈什哈都是一路,打起来哪里会给你手下留情。更何况要是万一有那个混账王八蛋起了坏心,找到那些行刑的戈什哈做些手脚,那可就要出大事情了。那些戈什哈真要下重手,五十军棍只要有一两下偏上一偏,就足以要了你小子的性命。qiuyelou”

“要不是我急着出来找到那个相熟的领班戈什哈,塞给他500两银票,即便要不了你小子的性命,打你个半残那也就是举手之劳。”

“还有,你们方才说的话,我在门外都听到了,云飞说的不错,你小子确实没有挨上那么多棍子,我大致数着,也就二十来下,他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多报了数目。”

张士珩的话一说完,不仅是秦川心里热热的,屋子里的人看向张士珩的目光温度也都陡然升高,李明方首先对着张士珩就一个千打下去。

“张大人,虽是大恩不言谢,可这份恩情我们都是忘不了的,东家身子不便,我替东家谢谢你!”

一见李明方给他行礼,张士珩连忙去拉李明方。

“哎,我说老李,什么你们我们的,听你这话莫不是拿我当了外人?鸣鸿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哪里用得着你来谢。”

“鸣鸿,你说是吧?”

秦川心知张士珩一向贪财,今天为了自己一出手就是500两,这倒真是难为他了。

秦川点点头道:“楚宝说的是,他就是我秦川的好兄弟,都是自己人,哪里用得着谢来谢去的。”

秦川又转向张士珩,嘻嘻笑着道:“对了楚宝,还有那500两银子,那可是你自愿出的,我可不补给你。”

秦川在不知不觉间,连楚宝兄也不喊,直接就直呼楚宝。张士珩进士出身,又在官场里混了许多年,虽然是一字之差,可其中含义他却听得出,不由心中也是热乎乎地一仰头。

“老李你听听,还是鸣鸿说话让人受用,我可是一直想着就是这震旦的人。”

“对了,我看《东方时报》上已经刊载,除了说是鸣鸿要把身后财产都交给震旦大学校董会,以为教化民族、开启民智所用,还要把震旦下属的所有工厂都以股票形式上市交易。我可是准备着多买些股票,成为震旦的股东呢。”

张士珩嘻嘻笑着轻轻捣了李明方一拳:“老李,你要谢我,那就私下给本大人透个信,看看本大人都要买那个厂子的股票。”

张士珩话音刚落,一阵放得很轻但依然听得出很急迫的楼板响动后,高英推门进来低声报告。

“司令,盛大人领着贾总办、李和李大人,还有一个姓徐的总兵官来看你了。”

盛宣怀不比张士珩,张士珩虽然也是四品大员,可为人随和,就是和秦川手下的人在一起也都没什么架子。可盛宣怀却和张士珩不同,盛宣怀虽然表面随和待人亲热,可骨子里却有一股清高,总是让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秦川一边吩咐李明方代他迎接,一边示意众人都退出去。

曹茂祥他们这时候也已经把秦川的伤口包扎好,给秦川轻轻盖上被子,曹茂祥也领着朱汝淦、金大廷一干医学院的医师们随着众人一同退出,卧室里只剩下张士珩和秦川两人。

盛宣怀在秦川这里也是熟门熟路,只一会功夫,盛宣怀就一个人蹬蹬上了楼直接进了秦川的卧室。

盛宣怀一进来,趴在床上的秦川就笑着道:“盛大人,李中堂今日大宴部属,楚宝跑出来也就罢了,你这李中堂面前的红人怎么也跑出来了?”

见秦川神态,知道他伤势无碍,盛宣怀也放下心来,笑了笑道。

“我可不是什么中堂面前的红人,现在在他那里我可是不受待见。周大人关心你的伤势,正好海关上也有些事情急着要处理,就向中堂告了假,这才先到你这。”

盛宣怀看了一眼张士珩笑着道:“楚宝,亏你是中堂的外甥,鸣鸿这事你跑进跑出的没人敢在中堂那里嚼舌头,否则你日后这日子可是不好混。鸣鸿伤势无碍,想来是你使了银子吧?”

张士珩不在意地笑笑:“我这机器局总办的差事你也知道,那就是一个闲散差事,平素也不和那些丘八们打多少交道,也碍不着他们,他们愿嚼舌头就随他们去。我倒是确是担心鸣鸿,这个财神爷要是被打坏了,我到哪去找这大把白花花的银子来。”

张士珩虽然没有直接回答盛宣怀关于给秦川使银子的事情,可话里已经说得明白。

盛宣怀点点头对秦川道:“鸣鸿,还好有楚宝替你周旋,总算躲过这一劫,我和周大人也就放心了。还有,你可不要怪我和周大人,周大人要避嫌,不好当众替你说项,我则是不受中堂待见,说了也聊胜于无。”

盛宣怀两次说自己不受李鸿章待见,这倒让秦川有些奇怪,不管是穿越前看过的史料,还是穿越后所闻所见,这盛宣怀一直深得李鸿章赏识啊!又怎么不会受李鸿章待见?

虽然心里想着,却不敢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只是笑了笑道:“秦川先谢了周大人、盛大人对秦川的呵护之情,你们都一向尽力维护,秦川心里自是清楚,当时情势所迫,又怎会怪你们。”

又转头对张士珩说道:“楚宝,麻烦你去喊吴嫂,给盛大人上茶。”

盛宣怀摇摇手道:“茶我就不喝了,海关上确是有急事等着我去处理。你既然没事,我只说上几句话就走,再说徐剑农他们三个还在楼下大厅等着要见你呢。”

盛宣怀所说的徐剑农,就是现驻扎军粮城的徐州镇总兵、提督记名简放的徐邦道。

“对了。”

盛宣怀笑着看着秦川:“鸣鸿,你今天这光棍可是耍得好,我这一路来,在轿子里听街上不少闲汉、混混们都对你赞不绝口,估计再没混混们敢在你面前犯浑,就是到你这东街来,想来他们都得把花鞋脱了。”

秦川正想着“谦虚”几句,盛宣怀却收起笑容,看着秦川语气凝重地说道。

“鸣鸿,周大人说,如果你伤势无碍,他就过几日再来,让我先给你传个话。”

听说周馥有话,秦川也收起笑:“盛大人请讲。”

“鸣鸿,周大人要我告诉你:成大器者需要忍忍,个人权威由来,或者是杀伐果决、或者是恩威并施,这许多事情都是靠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所得,非是旦夕而至,一蹴可就。要你再不要学那些沽名钓誉的清流做派,如此取巧弄险可一绝不可二,当以此为戒,否则恐为终生憾事。”

周馥这话,分明是说,秦川是想以此收买军心。知道被人看破心思,秦川不免脸上微微一红。

见秦川有些发窘,盛宣怀呵呵一笑转身告辞,走到门前又停住脚,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又说道。

“鸣鸿,昨日周大人看过《东方时报》所载,就是关于你将身后财产尽数捐献《震旦大学》董事会的消息,还和我说过一句话,说你小小年纪,做事如此决绝,非有大智慧不能为之,日后成就绝非常人可比。今日你能躲过这一劫,想来和这件事也有莫大关系。”

秦川之所以做出如此安排,就是想要打消觊觎他巨额财产的人的念头,这也是为了自保。盛宣怀说他躲过这一劫和这件事有关,倒是不由让秦川心里一动。如果没有做出如此安排,只要他一死,他所有的财产就都是无主之物,那还不是任人宰割瓜分。

不,也并不都是无主之物,至少李经方、盛宣怀、周馥、张士珩、吴调卿这些有股份的人就会捷足先登,攫取到最大利益。

秦川不由暗自庆幸,奶奶的,幸亏老子想的早些,否则还真说不准这次就没了“老”命呢。

“哦。”

盛宣怀又换上郑重语气对秦川说道:“你在报上登了,说是你也要在租界里办了个和上海那边一样的股票交易所,出了正月你就要把你名下所有的工厂都发行股票,可以在那里交易买卖。你可记住了,买那些股票划算,可要先给我和周大人透个消息。”

“还有,知会你一声,我过几天就要去上海,为招商局和怡和、太古之间的轮船运输订立齐价合同;另外,被焚毁的上海织布局也要恢复,中堂已经奏请朝廷委我为督办。我走的时候会把准备购买股票的银子存到你的震旦银行,到时候你就替我买吧。”

看着潇潇洒洒走出卧室的盛宣怀背影,秦川疑惑地问张士珩。

“楚宝,盛杏荪说他不得李中堂待见,这可是真的?”

张士珩咧了咧嘴,苦笑着点点头。

得到证实,秦川更加吃惊:“又是为何?”

张士珩叹口气道:“也不知这盛杏荪发了什么疯,这半年来几次向中堂进言,不但非要把已经致仕归家的刘铭传请出来,还要中堂委刘铭传统带关外各路北洋部属重任。说什么辽东必有大战,一旦开战,非刘铭传不足以维持云云。中堂和刘铭传颇有些过节,自是不会应允。不想这盛杏荪还不罢休,又几次越过中堂直接上书朝廷举荐刘铭传,如此一来自是令中堂不喜。。。。。。”

张士珩虽然还有些话没说出口,可刚刚说过的这些内容却让秦川不由大吃一惊。他还真没想到,这盛宣怀不但看出和日本人必有一战,竟然还敏锐地看出,一旦开战,关外北洋各部没有一个有足够名望统一指挥的人在,那些北洋部队就是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

按照秦川的了解,中日海战,并非是北洋水师训练不足或者技战术的问题,那是确确实实是器不如人。可陆上之战,虽然原因很多,但北洋各部不服统带,则是其中很明显的一个主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