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死抱成法

大清变 第一百九十一章 死抱成法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川拦住聂士成,倒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那些让他感到有些疑惑的高墙围子。qiuyelou

秦川看墙上那些青石泥土,还有那些环绕的壕沟土质还都很湿润,这些东西显然都是新构筑不久。

如果是新筑,那就一定是已经到了平壤一个来月的清军所为,可清军为什么要耗费许多精力修建这些巨大的围子呢?

对于秦川的疑问,不仅是聂士成,就是江自康、高继善,洛佩德、吴炳文、冯国璋、李纯、于光炘、辛得林等人也都感到愕然。

好半晌,聂士成才有些不解地告诉秦川:“鸣鸿,这些围子,在我们军中称作围堡,战时军兵藏身于此,敌军冲锋时可凭射孔射杀敌人,而敌人除非爬上这围墙,否则只有挨打的份。咱们这种围堡,自文正公组建湘军征剿长毛以来,就一直在使用,防守拒敌十分管用。有这五座大堡,再加上后面这条长城和两座炮台,这平壤南面防御定十分稳固,定可将敌拒于南岸,使日军绝难靠近江岸。”

聂士成所说的文正公,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勇毅侯,谥号文正。

曾国藩在太平天国时,以文人之身,投笔从戎组建湘军,历经大小数百战,旋扑旋起,力挽狂澜,最终攻灭太平天国。李鸿章初时也曾为曾国藩幕僚,后经曾国藩支持,自主淮军,方有后世成就。

曾国藩不仅在军事上是清朝中流砥柱,在理学上也声誉卓著,更以经济治世之道为官,建树卓越。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还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也就是秦川四处招募的留**童们。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

曾国藩也因此种种,在后世获得极大赞誉,被称为中国近代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晴四大中兴名臣。

顺着聂士成所指,秦川发现,在江北岸距离江边二三百米,离着平壤城墙差不多一里左右的距离,与城墙平行建有一条长长的足有二里长,一人多高的长墙。qiuyelou

那道长墙和大同江之间的空地上,有一处荒地早被平整的干干净净,四门75mm克虏伯山炮在空地上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南岸,只在空地后面有十几个号衣前缀有一个大大的毅字,显示这些兵勇是马玉昆所率毅军的人。除此之外,偌大的炮兵阵地再无一人。

至于另一处炮兵阵地,江岸上并没出现,想是设在了长墙里面。

而大同江南、北两岸清军阵地的联络,靠一条浮桥维系。

聂士成继续说道:“有此五座大堡,我军在南岸进可攻退可守,实是稳妥老成之策。”

见秦川愈发吃惊,聂士成问道:“鸣鸿,如此摆布,可有何不妥之处?”

秦川苦笑着道:“围堡之中可否另有布置?”

江自康洒然一笑道:“这围堡高大坚固,敌军冲来,我军自可躲在里面射杀,对方却奈何我们不得,这里面哪里还需要什么布置。”

秦川此时已经明白了这围堡的意思,说白了,这所谓的围堡,就是一道寨墙罢了。

只是,聂士成和江自康他们既然说这是出自曾国藩,秦川倒有些不好开口,只是在心中暗叹不已,感慨在这变换剧烈的大时代中,清军最精锐的部队里,竟然还是如此固步自封、冥顽不化,不思因时而异,还死抱着数十年前已有成法不放,实在是令人可悲、可叹。

只不过,秦川又不能眼看着这坏处极大过时的防御工事不说,思虑了半晌,还是决定要努力让面前这两个北洋高级将领接受自己的看法。

秦川叹口气道:“这种围堡,惜时对付长毛管用,那是因为长毛火炮较少,而且那时开花炮更加稀缺,多是实芯弹,加之那时火炮精度不好,射程又近,这种围堡对付那时的长毛步兵冲击效用尚可。可今时早已不同往昔,现在火炮不仅射程增加,火炮威力也大增,精度更非往昔可比。依我看来,如果开战,我方将军兵置于堡内,正好给日军集中攻击的大好机会。”

“日军只要炮弹足够多,即使不必使用步兵冲锋,也完全可以只用密集炮火轰击,就可尽情杀伤围堡内的我军,时间一久,堡内我军必会损伤殆尽,堡垒不攻自破。更不要说日军只要集中炮火轰击一处,很快就可以将一段堡墙击毁,那时再行发起冲锋,我方也就再无地形工事之利,这围堡又怎能持久?”

“唯一管用的,只有这外壕尚可迟滞日军靠近。”

秦川一席话,让众人不由面面相觑,这种围堡传自昔日赫赫有名的湘军,几十年来,和湘军渊源颇深的淮军不管是固守一地还是围城困敌,莫不如此,而且每每效用非凡,屡试不爽。可现在到了秦川嘴里,这围堡竟然不堪一击。细细一想,秦川的话又句句合乎情理,这些人不由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想了想,江自康轻轻“哼”了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

“秦指挥使多虑,先不说这围堡起自文正公,自那时以来屡试不爽,就说日本人哪里有那么多大炮?又怎能打得那么准。。。。。。”

江自康话说了一半,想起秦川前年在北洋武备学堂校阅时,就曾经施展过神炮绝技,几里外可是一炮就炸倒标志旗,那目标可是要比这围堡小的太多了,一时间不由语塞。

随即,江自康又不以为意地瞥了一眼秦川,淡然说道:“再者说,当兵吃粮,过的就是刀头添血的营生,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道理。”

江自康的话,不由让秦川心里蹿起一股怒火。虽说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这也不能就拿士兵生命当儿戏。

秦川想要发作,又觉不妥,江自康不仅是前来迎接自己,更是二品的衔职,还何况自己初来平壤,总要和这些迂腐不堪的北洋将领们搞好关系,只得强自压住心中怒气。

聂士成到没有注意秦川脸色不虞,心中想起了月前在成欢和日军一战的情景,呆怔了一会,语气凝涩地问秦川。

“鸣鸿,若不如此,又当若何?”

穿越三年多来,秦川对于这个时代人们口语中那半文半白的造句形式早已熟悉,知道聂士成的意思,就是问他如果不这么做,那又应该怎样做?

秦川深吸口气,努力忘却江自康带给他的不快。

“聂大人,依鸣鸿看来,应在南岸广掘战壕数道,沿壕事先置好射击阵位,再做十几处藏兵坑道,以粗大原木做盖,上敷沙包土石数层,以避敌炮。数道战壕间又以壕沟坑道相连,以为交通。如此这般,敌炮击,则兵藏,敌攻击则沿壕分兵射击,敌在明,我在暗,敌若想攻入战壕,非付出巨大代价而不可得。”

秦川又指着那座被围堡包裹住的小山丘道:“南岸这座山丘是一个制高点,可作为我方防线支点,在那山丘之上,亦可如此办理,多置兵力于其上。只不过,山丘上的战壕要于下面平地上略有差异,山丘上的工事中,可在壕内依山挖掘浅洞若干,以让士兵躲避敌炮。”

秦川就站在江岸上,一边观察周遭地势,一边指指点点,一一述说如何设置防御阵地。甚至对于江面上只有一座浮桥,秦川也指出不妥,建议应设置两道浮桥,以防万一一座浮桥被日军炸断,还有备用浮桥可用,以免南岸部队被隔于大同江南岸,无法救援。

这个时候,不仅是国内如此,就是在欧美,也还依然秉持拿破仑时期的战争风格,双方对阵,防守的一方多是依照地形地物遮挡,或是建造坚固堡垒守御。

若是双方决战,往往各自将兵力排成横列数道,先以炮火互相轰击,然后拉成散兵线一边互相射击,双方一边相互靠近,比拼的就是勇气、军纪,甚至双方大队已经接近到几十米的距离,还都是直着身子举枪瞄准射击,不是打倒对方,就是被对方无情射杀,甚为血腥,最后直至展开肉搏。

而战壕战术还要等二十余年后的一战时,才会得到大规模应用。

此时秦川所讲,这些人都是闻所未闻,除了江自康心中不屑,其余众人都有茅塞顿开之感。

聂士成神情早已兴奋至极,一把拉住秦川的手就往城里拖。

“中堂夸赞,绝非虚言。鸣鸿对战争胜负之道颇有心得,此番所言,让人豁然开朗,实让我辈军伍老卒汗然。”

“说实话,此前我对平壤之战并不看好,只想勉力以尽人事,听了鸣鸿此番话,我倒是对平壤一战信心满满。走,咱们城里细细述说,再报叶总统在平壤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