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二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

大清变 第二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番情绪激昂的鼓动之后,秦川当先出发,弓着身子一路小跑到树丛边缘,在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后蹲下身来。

侦察连的那一个班,紧随在秦川身后,迅速在秦川两侧找好掩蔽物,将背后腰间手榴弹袋里的四枚手榴弹掏出来,拧开后面的保险盖,拉出弹弦摆在身旁。

金九和他的几个手下都提着左轮手枪,弓着身随在秦川左右各自找好掩蔽物伏下身。

高继善也跟着秦川向前跑,那个负责保护高继善的秦川的卫士拦了几次都没拦下,只好一路紧随着高继善跑到秦川身后,这才有机会硬把高继善拉倒一颗大树后。

虽然被突如其来的炮击炸的乱成一片,不过日军很快发现,炮弹只是集中落在渡口附近,又听到山丘这面喊声阵阵,知道清军就在山丘这一面,于是大群乱成一锅粥的日军纷纷沿着江岸朝两侧冲去。

几百米的炮击区域很快就跑了出去,大群狼狈不堪的日军刚刚松口气,却不想从黑暗中“啪、啪、啪”射来一阵密集的子弹,密集的弹雨瞬时就打倒了几十人,在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晕头转向的日军慌不择路,前面的日军像一群马蜂一样,“嗡”地又转头向炮击区域跑回去,顿时又和后面冲出炮击区的大群日军撞到一起,大群衣衫不整甚至还有许多光着身子的日军顿时挤成一团。

“啪、啪、啪”在背后一阵紧似一阵的密集子弹射击中,日军又成片被打倒在地。

虽然两侧的仁字营官兵各只有三百来人,可他们手中都是一水的温彻斯特步枪,而且还是装弹七发的最新型号。虽然还是每打完一发就要拉动枪栓上膛,可这要比重新装填然后在拉拴上膛省时许多。这种多发装弹带弹仓的步枪,在这个时候被称作连发枪,射击速度大概是没有弹仓的步枪五六倍。

据说在欧美,这种带弹仓的步枪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因为他的射速高达每分钟28发,以至于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使用这种步枪的1600北军,在正面对射中,打败了由5500人组成的一支南军部队。所以,虽然两侧的仁字营官兵各只有三百来人,可子弹的密集程度倒好似有一千来人。

而日军的春田式步枪,就是每发射一发子弹都要重新装填的步枪,这种步枪的射速只有可怜的每分钟3发。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仅就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而言,北洋陆军要比日军先进的多。当然,大清的百万陆军并不是都能装备的起这种步枪的,甚至绝大多数部队,连那种老式步枪也没有几支。

其实,仁字营的装备在北洋陆军里还不是最好的,装备最好的是卫汝贵的盛军,盛军的步枪有一半是十三发装弹的步枪。

唯一让秦川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仁字营的人也和这个时候所有的清军一样,距离远远的就要开枪射击,如果把大群慌乱且毫无组织的日军再放近些开枪,还会给日军更大杀伤。

好在日军人群密集,仁字营的人虽然远远的就开枪射击,只要子弹能打到人群中,就会有人中弹倒下。

因为是慌乱中冲出炮击区域,日军不仅只有很少一部分拿着步枪冲出来,甚至许多人衣服都没来得及穿,虽然也有部分手中有武器的日军开枪还击,可大群日军的火力密集程度还是远远不如仁字营的人。

两侧仁字营的人在暗处,而日军身后就是燃烧着的营地,再加上在日军身后不断爆炸的炮弹的闪光,仁字营的人看日军很清楚,而日军却看不清仁字营的人在哪里。这就好像黑夜中一个人站在亮着灯光的窗外,黑暗中的人看他很清晰,而他要看到对方,就很困难。

许是仁字营的人打顺了手,枪声不仅越来越近,而且准头也大有提高,不管是趴在江岸上还是采用跪姿还击的日军,以及手中没有武器还在胡乱跑动躲避枪弹的日军,一会功夫就又被打倒一片。

只不过,日军到底还是训练有素,手中有武器的,都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抵抗还击,掩护着没武器的日军后撤。

在两侧仁字营密集的火力打击下,日军步步后退。不过,刚从炮击区域逃出来的日军也不敢再退回炮击区域,只是顺着炮击区域的边缘退向秦川所在的中间大路方向。一些手中没有武器的日军,甚至已经跑到了大路上。

见有日军冲过来,也不管对方手中是否有武器,随着秦川守在大路两侧的那两哨仁字营的人,不等秦川的命令,早已经“噼、噼、啪、啪”的开枪射击起来。虽然日军的背景火光闪闪,让黑暗中的仁字营的人能看得清楚跑过来的日军,可一是因为距离有些远,二是这些人的准头还是有些差,以至于虽然枪声不断,可倒下的日军并不多。

秦川想要制止,可看着那些打得正欢的仁字营的人,也只好一阵苦笑作罢。

不过,忙乱的射击虽然没有给日军造成多大伤亡,可见路口这里也有人拦截,空着手冲过来的日军又连滚带爬地退向渡口。只不过,他们只是退了一半就停住,因为再退就又要进入炮击区域,他们可是刚刚从哪里逃出来的。退进去,说不准就被那横飞的弹片夺走生命。

就在日军犹豫的这一会功夫,两侧退到中间大路上的日军人数越来越多,在两侧洛佩德、吴炳文带领的五六百人步步紧逼密集射击下,数百名残余日军很快就聚集到以大路为中心的很小一块区域,因为人员密集,以至于每一排子弹打过去,都会有成排的日军被打死打伤。

混乱中,日军人群里有人用日语大声呼喊起来。

秦川正在一边观察着战况,一边在心里想着如何全歼这个日军,一旁的金九突然对秦川道。

“秦大人,日军认为咱们这边人少,他们要冲咱们的山口。”

秦川一看,果然如金九所说,从两侧撤到中间那二三百个手中端着步枪的日军已经集结到大路上,看样子是要组织进攻队列,准备冲破山口脱离三面是敌的困境。

对于为什么日军突然选择沿大路突破包围的原因,秦川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这是因为,日军听到这个方向的枪声没有其它两个方向密集,认为这里清军力量最薄弱。不过,如果这数百日军一股脑冲过来,就凭附近这两哨人还真就挡不住,要知道,他手里现在可没有马克沁一类的自动武器。

秦川正有些担心,身后一阵响动,回头看时,却见徐桐带着人从小山上跑下来。

“马上集合你的人,都到大路两侧阻击日军。”

徐桐答应一声,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枚铜哨放在嘴上就使劲吹起来。

“嘟、嘟”

铜哨的哨音十分尖利,在“轰轰”的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中,哨音依旧听的很清晰。这样的哨子,盐团所有连长、排长人手一个,就是为了在战场上可以及时招呼自己的部队。

秦川本想把从山上下来的仁字营的人也安排到大路附近,可那两个哨长早已领着人对着已经开始冲锋的日军射击起来。

得到这四十来人的火力支持,这一面的枪声顿时密集起来。

虽然日军从枪声中能感觉到路口方向的兵力得到了加强,可这时他们已经进退维谷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反身向任何一个侧面发起冲击,这不仅是他们刚刚从那两个方向撤回来,而是此刻不管他们想向哪一个方向冲击,其它两个方向的清军都会立刻随后掩击。而且,时间越拖延,他们的伤亡就会越大,清军也就会把他们包围的越紧。

“叭、叭、叭”

想是日军指挥官很清楚此时所处的境地,匆忙间指挥集结起来的大群日军,来不及按部就班地组织,排着密集队形在二百米外就向路口发起冲锋。

日军的射击相对要准确的多,一阵阵密集的子弹打的秦川他们掩蔽的树林边缘的树木枝叶“噗噗”直落,被子弹集中的山石上更是火星乱飞。

几声惨叫传来,是几个打得高兴没掩蔽好自己的仁字营士兵中弹倒下。

“啪、啪、啪、叭、叭、趴”

密集的对射使双方不断有人中弹倒在地上,虽然大队冲锋的日军因为队形过于密集,在对射过程中冲在前面的士兵不断中弹倒下,可因为人数众多,又清楚只有拼死一击才能逃出生天的境地,日军并没有因为同伴不断死去的惨叫声而有丝毫犹豫,甚至他们顾不得擦去溅到脸上的同伴鲜血,也顾不得中弹倒地还没死去的同伴的大声惨叫,只是毫不犹豫地踏上同伴的躯体,义无反顾地向前猛冲。

秦川这边的两哨清军,在和日军相距较远时,还打的有板有眼,可随着身边不断有人中弹,看着那大群的黑影疯狂地猛扑过来,密集的枪声顿时显得有些凌乱。好在日军并不是想要冲进他们的阵地杀光他们,而是一心想着要夺路逃出包围,只是对着路口猛冲过来。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从云层中露出来,清冷的月光照在江岸上,让双方的视线都好转起来,日军趁此机会,射击的更加准确,仁字营中弹的人数也越加多了起来。

转眼间,日军已经冲到离仁字营的防线五十多米的距离,已经有个别仁字营的士兵准备掉头逃走,秦川终于大声命令一直没有开枪的徐桐那一排人。

“手榴弹。”

随着秦川的喊声:“几十个黑乎乎东西从树丛里、山石后凌空飞出,在空中翻滚着落到疯狂冲锋的日军中间,瞬时间日军密集的队伍中就爆发出一团团火光和爆炸声。

手榴弹的爆炸声虽然远比不得炮弹爆炸的声音,可盐团的手榴弹都是在壳体内部预制了破片槽的,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很均匀,在日军几乎人挨人的队伍中爆炸,杀伤效果并不比炮弹小多少,每一颗手榴弹横飞的锋利弹片,都会炸死炸伤十几个人日军。第一批四十来颗手榴弹爆炸后,立刻让日军死伤一大片。

这倒并不是盐团的手榴弹威力大得吓人,而是日军的队形实在是太密集了。

眼看着就要冲到路口,没想到清军竟然在这里还有几十门“小炮”,看着死伤一片的战友,没死的日军冲击队形不由一滞。就在这么一瞬间,又一批黑糊糊的东西又打着滚飞落到日军人群里。

随着“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被炸得血肉横飞的日军又死伤一片。

“打”

随着秦川的喊声,路口两侧六十多把驳壳枪突然射出一阵更加密集的弹雨,前面的日军大片大片中弹倒地。

徐桐的侦察排现在只有四十余人,可有一些是带着双枪的,这里面许多人驳壳枪玩的比秦川都要溜,虽然不敢说指哪打哪,可枪枪不脱靶还是都没问题的。五十多米的距离,正是驳壳枪的最佳射程,日军队形又十分密集,许多战士一个弹匣还没打完,日军就扔下一大片尸体潮水一样退了下去。

只是这时他们已经退无可退了,洛佩德和吴炳文已经带着仁字营的人从两侧冲过来,从三面把残余的日军围在爆炸区域外围。日军此时已经不再抱突出重围的心思,不管有枪没枪的日军都趴到江岸满是鹅卵石子的地面上,用他们手中的步枪,勉强和三面围上来的仁字营对射起来。

徐桐侦察排的人都是短枪,日军一退下去,就超出了他们手中驳壳枪的射程,此刻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仁字营和日军残余部队“噼、噼、啪、啪”地互相射击。

和日军一拉开距离,仁字营的人又安稳下来,射击也慢慢变得有序起来。

洛佩德、吴炳文两人带着几百人从两侧射来的子弹打得江岸上的日军抬不起头,被死死压在地面上。

日军掩蔽的江岸,比秦川他们这一边的地势稍低,是一个缓缓的斜坡,虽然坡度很小,二百米外依然比秦川这里低了不少,这让仁字营占了很大便宜,再加上他们手里的七发步枪,射击速度明显快于日军,居高临下的射击虽然准头不足,可在成排的弹雨里,日军不断有人被流弹击中。

本来秦川对于歼灭这一千余人的日军,并没报多大希望,只是想着尽可能多杀伤一些日军的有生力量,没想到战况如此顺利,现在看来,要想歼灭这股日军,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秦川在汉城和日军周旋了一个多月,可这样大规模的战斗还是第一次经历。对于日军的战斗力,他已有了充分的认识。

在秦川看来,日军虽然已经是一支完全西化的现代军队,可也是刚从旧军队中转变过来不久,这一时期的日军虽然训练相对有素,可还没有后世那么强烈的武士道精神,战斗意志并不是十分顽强。这也是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人数相等甚至还要少的清军,往往能和日军针锋相对进行作战,而几十年后,击败日军就能追着数千**乱跑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和日军的武器装备不是比清军精良有一定关系。

这次成功的出乎意料的夜袭,秦川并不想拖延太久,他对于这场已经相当于单方面屠杀的战斗已经没了兴趣。

秦川看了徐桐一眼:“别愣着啊,用你的掷弹筒给小鬼子来几下。”

因为掷弹筒弹药带的有限,每次作战秦川都只允许打几发,一听秦川有话,徐桐顿时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掷弹筒。”

其实,几个掷弹筒手一直跟在秦川的后面,听到徐桐命令,立刻冲出树丛边缘单膝跪在地上,一字排开,几个掷弹筒手一手托住掷弹筒,一只手平伸在眼前,用拇指比划着目测距离,随后,又拉住掷弹筒下面的皮绳。一旁的弹药手,则迅速把一枚枚弹药放入掷弹筒。

“预备,放。”

随着徐桐的口令,几发掷弹筒弹药“嘭、嘭、嘭”地发射出去,准确滴落在日军掩蔽区域爆炸。

掷弹筒弹药虽然威力不大,可对日军的震慑却是极大,掷弹筒弹药落在满是鹅卵石的江岸上,顿时炸起大片的碎石,锋利的弹片和碎石大片大片飞起,将附近的日军炸的浑身鲜血淋漓,有被炸瞎了眼睛的日军捂着血肉模糊凄惨无比的脸,痛的乱奔乱跳,只不过他只站起来一会功夫,就被子弹打得马蜂窝似的扑倒在地。

江岸上的日军被清军密集的弹雨压得抬不起头不说,还要承受着清军居高临下的打击,每一阵弹雨都会有十几人丧命,这时又有清军的小炮打过来,日军战斗意志很快就彻底崩溃了,换季的枪声也顿时稀疏下来,多数日军只是紧紧地趴在地上。

轻松下来的秦川,突然想起高继善,急忙四处寻找,一打起来就把高继善给忘了。

这半天都没听到高继善的声音,这个从没上过战场的文人,可别出什么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