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雷的威力

大清变 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雷的威力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那刚刚升起放射着无穷热量和耀眼光辉的朝阳,秦川不仅在心中暗暗赞叹,这个日军军官不简单,竟然想到利用阳光的优势发起攻击。

不过想一想也不奇怪,日军的军官都是掌握现代文化知识的人,有知识的人头脑总会更丰富,也更加富有想象力。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就比不的日本人,在中国施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虽然在施行初期,甚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治国理正的国家大计以有力的保障,可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先人的思想思维产生无形禁锢,把人们的思维都禁锢在四书五经和华章佳句之中,对其它知识一概冠以“奇巧淫技”。

而日本人因为历史极端贫乏,甚至欧美人也一样如此,因为历史文化贫乏,他们的思维、思想也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们一个极大的优势,他们的思想思维空白处很多,他们的新思维、新思路也就更易形成,甚至也会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比如,同样是学习西方,日本人就更易接受,而国人接受的过程就极为缓慢。因为读书人都好在“奋勇”挤在科举这条显然更加“光明的大路上”。以至于,在这个时候的国人中,知道四书五经的人多,而了解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却少之又少,说是凤毛麟角也不为过。

“司令,那咱们马上行动吧?迟了,恐怕盛军会吃亏。”

随着徐桐的话音,在苇荡边缘观察的一个侦察排战士从苇丛的缝隙中迅速钻过来。

“报告,日军在苇荡里留下一个班看守船只,其余部队分为两路,每路一个中队。两路日军中,一路沿着江边向西,目标应该是炮台;另一路直奔长城,这一路人数较多差不多有三百人。”

对于日军巧妙利用阳光的优势发起对清军的攻击,不仅徐桐、洛佩德、于光炘、辛得林他们焦急,秦川心里也是一样,不敢再多耽搁。

“徐桐,你带一个班去解决看守船只的那一个班的小鬼子。”

“老洛,你带两哨人尾随攻击炮台的那一路日军。”

“其余的人,随我衔尾攻击进攻长城的这一路。”

徐桐和洛佩德低声应着,匆匆带着队伍在苇荡里消失,秦川这才伸手从卫士手中接过他那两只驳壳枪,搬开枪机,一挥手,带着两哨仁字营的人和三十来个侦察排的战士猫着腰钻出芦苇荡。

因为日军早已发觉盛军发现了他们的行踪,所以一冲出芦苇荡就展开了攻击队形。

这个时候的日军进攻队列,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凶猛灵活,这时还是很呆板地沿袭着拿破仑时期的横列战术,一小队为单位拉成一排,两路日军都以以数列横队,挺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小心翼翼地逼向各自的目标。

进攻江右清炮兵阵地的那路日军,因为距离目标较远,为了和攻击“长城”的这一路同时打响,所以攻击速度较快。而在秦川正前方进攻“长城”的这一路,因为距离目标较近,很快就会进入“长城”里面埋伏的人的步枪射程,所以相对较谨慎,攻击队形保持的也较紧密。

这就给了秦川以足够时间,因为考虑到一旦打起来,没有时间构筑工事,所有的人只能就地卧倒射击,否则就容易被对面盛军的人打过来的流弹打伤,秦川把所有人拉成一排,侦察排的人分散在他的左侧,其余两哨仁字营的人则是在秦川的最右侧。

秦川这么做,主要是因为日军如果想要回头突围,必然会逃向江边夺船过江,所以必然是他的左侧靠近江边这一面承受的压力会最大。另一个好处是,在双方交战的最初,秦川这一面所有人都能有开枪射击的空间和视野。

秦川看着前面几百米外密密麻麻的日军刺刀上的闪光,弓着身加快脚步紧紧追着日军,他要尽可能在战斗打起来之前,靠近日军,否则他们的火力无法对日军构成威胁。

虽然早已经感觉到沙袋掩体后有清军埋伏,而且那些清军也已经发现他们,似乎就是早有准备,可眼见着离清军的阵地越来越近,甚至都能看到掩体后清军黑洞洞的枪口,可迟迟就是不见清军开枪,这让日军不由有些胆怯,前排攻击的脚步也不由慢慢放缓。

日军离清军掩体的距离越来越短,可清军依旧就是不开枪。

三百米,二百五十米,因为这时已经进入步枪射程,带队的日军中佐再不犹豫,举起手中的军刀猛然高喊一声。在他的命令下,所以日军瞬间直起身急速跑动着冲向沙袋掩体。

就在日军中佐下达命令的同时,秦川也快步疾冲。

秦川脚步一动,侦察排马上紧紧跟了上来。而仁字营那两哨人就要滞后许多,等到他们加快速度跑起来时,已经和秦川以及侦察排的人拉开了十来米的距离。

秦川带领这二百多人一跑起来,顿时声音大作,日军中佐听到身后有声音,急忙回头观看,顿时脸色惨白,知道自己落入清军圈套,当下再次转过头,举起军刀声嘶力竭地高喊起来。随着日军中佐的呼喊,全体攻击“长城”的日军,瞬时间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着清军掩体义无反顾地猛冲过去。

可以说,日军中佐的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如果他停下来回身突围,必然会在开阔的江岸上遭到清军的前后夹击,而不顾身后决然突击前面的清军,就有可能一举突进掩体,那时再以掩体为依托反击后面的清军,则胜算会更大。

“轰、轰、轰、轰”

突如其来的连续几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烟尘中冲锋的日军就好像是稻草人一般被猛烈的爆炸卷起的冲击波狠狠地抛上空中并撕裂,数不清的日军残肢断臂和碎肉弥漫在爆炸区域的空中,然后又混合着灰尘和污血纷纷扬扬洒落在被爆炸震得晕晕乎乎的幸存日军身上、脸上。

这五枚水雷那可是用来炸浑身上下都是精钢铁铸的军舰的,炸血肉之躯又怎能承受得住。

要炸沉一艘皮糙肉厚武装到牙齿的军舰,一枚水雷的装药量比数十发炮弹都要大,更何况是五枚水雷一同爆炸。而且,大量炸药同时爆炸产生的威力,远不是分散爆炸的几十发炮弹爆炸的威力可比。这五枚水雷改造的地雷爆炸产生的烟雾,瞬间就将冲锋的日军队伍完全遮盖住。

“卧倒。”

在爆炸声响起的瞬间,秦川高喊一声就顺着前冲的力量扑倒在地。

在布置任务的时候,秦川就已经下达命令,只要爆炸声一响,所有人必须卧倒。因为几百公斤重装药量的水雷爆炸,波及的范围那可不是一颗炮弹几十米杀伤范围可以相比的,这么大威力的爆炸,破片和炸起的碎石,飞到百米外都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侦察排和仁字营的两哨人都及时卧倒掩蔽,可炸起的碎石和泥土还是“哗哗”地落了众人一身,甚至秦川都感觉到“嗖嗖”的弹片、碎石从头上飞过。

原本应该在爆炸声一起,“长城”里面的盛军就应该开枪射击,可爆炸响起很久,秦川都没听到枪声,这让秦川大感奇怪。

抬头看时,秦川才搞清楚,原来那些躲在掩体后的盛军都被这爆炸的巨大威力吓得呆住了,好半天都没缓过神。

盛军如此,身处爆炸中心的日军更加不堪,大群的日军在爆炸过后再不见一个站立的人,这倒不是日军在爆炸中都伤亡殆尽,因为身处爆炸中心的日军吗,要么被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撕成碎块,要么就被爆炸产生升的巨大冲气浪高高抛起又狠狠甩在地上,再要么,就是被气浪远远地掀飞。

这样的场景,就是见多识广的秦川也不由有些愕然。

眼见着有些被气浪掀飞的日军在地上颤颤巍巍地爬起身,而这个距离又不在秦川等人所处的位置的步枪射程,秦川不由急的对着对面的盛军大喊。

“射击。”

可秦川连喊几遍,不仅对面的盛军没有反应,就是身边的侦察排和仁字营的人也没有一个人开枪。

秦川正要发作,却猛然间感到自己的耳膜嗡嗡作响,这才想起这么巨大的爆炸声,早已将众人震得发晕,耳膜即便不被震破,听力也至少是暂时失聪。

情急之下,秦川抬手举起驳壳枪对着那些刚刚爬起身来的日军就打。秦川这一动,那些仁字营的士兵也反应过来,这才对着日军“噼噼啪啪”地射击起来。只不过,仁字营离日军过远,基本都在射程边缘,虽然枪声响的很密集,可就是不见那些爬起来的日军再有那个倒下的。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仁字营一开枪,对面的盛军也醒悟过来,对着那些爬起来的日军就是一阵乱枪。虽然清军在惊惧之下匆忙开火,准头几乎没有,可几百人的一阵乱枪,不要说那许多大活人,就是一只兔子都跑不了,立时又有十几个日军被打倒。

被巨大爆炸震动后,人的思维都要有一段时间反应迟钝,就像这个时候的日军,许多人几乎没想过会遭到清军的射杀,没死的日军颤悠悠地从地上爬起身,完全就是本能的反应,即便身边的人不断被射杀也不为所动。

应该说,现在已经不是双方激战,而只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全歼过江的日军,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轰、轰、轰”

江边又传来几声巨响,秦川看向江边,攻击炮台的那一路日军也同样被冲天而起的烟尘遮盖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