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六十章 办报理念

大清变 第六十章 办报理念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旭日初升,东街上早已人流涌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大小商家早早都摘去门板开张营业,人人脸上都露着笑容,许多商户掌柜的见了面都要笑逐颜开地议论起昨天傍晚秦川和杜宝中、李玉田大战混混的事情。

因为昨天的事情,在大街上走过的大车店的车夫、脚夫们,也都不停地有人热情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车夫脚夫们也都心情畅快不住和人吆喝着,这些车夫脚夫各个都挺胸昂首,走起路来都轻快了许多。

街上议论的人们,每每提到秦川的名字,都忍不住脸上挂上敬佩神色,甚至还有许多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成群结队地跑到染厂大门对面的街边,羡慕地看着大门内穿着挺括威风制服的护厂队员们。

负责在门口执勤的护厂队员,也个个脸上放着光,身板也比往日挺得直了许多。

院子里,秦川正从他的小洋楼里出来,陪着一个洋人和一个穿着灰色粗布长袍,手里提着一口藤箱的中年人在院子里一边慢慢地向外走,一边低声说着话。

洋人正是汉恩,汉恩今天身着一身暂新的蓝色西装,扎着紫色领带,下巴上的胡须刮的干干净净,昨日那一头乱发梳理的板板整整,脸上挂着欣喜的笑意,整个一个人显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另一个长袍中年人,胡须长出老长,显然许多天没刮,脸上也是神色憔悴,多少显得有些潦倒寒酸,唯独一双带着血丝、显出旅途疲惫之色的眼睛里,闪着旺盛的兴奋光芒。

这个中年人名叫艾筱枚,汉口人,十五岁就高中秀才,只是此后再无建树,屡试不第,早就绝了科举进取之心。按理说,像艾筱枚这样的“老秀才”在家乡开馆授课安安分分地度过一生也就完了。

可这艾筱枚偏生就是个不安分的人,由于才气颇高,他在各处做过许多官员的幕宾,甚至还做过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艾筱梅生就愤世嫉俗,不仅看不得官员贪腐,就是官员们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无聊的应酬,他也嗤之以鼻,往往搞的主人尴尬不堪,这样的性情,使他在各处都是做不了多久就不得不离开。qiuyelou

前几年,艾筱梅在汉口找人资助开了一家报馆,出版了一份叫做《昭文新报》的报纸,可不久就因为针砭时政,触怒了当地官府,还是看在他做过张之洞幕宾的份上,没有拿他问罪,只不过,艾筱枚却从此再没了资助,不得已报纸只好停刊。

艾筱枚的这《昭文新报》,是国人出版的第一份报纸,在业内很有些名气。

秦川在租界时就打听过这个人,现在想要办报,这才安排李明方找到艾筱枚,艾筱枚是昨晚半夜时分才乘船到的天津,一大早就来到染厂见秦川。

因为秦川知道艾筱枚的行程,所以昨天也把约见汉恩的时间定在今天一早。

秦川这是刚刚和两人大致了商定办报的事情,报馆的选址就在英租界里,这样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好周旋,具体地址还要汉恩出面租借。报纸的用纸秦川想要有所改变,他可不喜欢现在的那种但也印刷的毛边报纸,秦川要求不能使用国产的毛边纸,而要用国外进口的新闻纸,版面也不能像现在国内报刊那样的小版幅单面印刷,而是要大版面双面印刷。包括版面的设置,几个副刊的安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向足足交代了一个时辰。

甚至包括,报纸的零售价,给商家刊登广告的价格,秦川都有想法。只不过看看时间不早了,秦川怕汉恩和艾筱梅让人撞见,这才匆匆将两人送出来,只是感觉还有很多话没有交代清楚,一边走着,还在抓紧时间和两人交代,一路上几乎都是秦川自说自话,汉恩和艾筱梅只是仔细听着,不住点着头。

秦川认为,国内商人现在还不习惯在报上做广告,所以国内商人的广告费要比外商的广告低一半。好在现在就是洋人也不会有什么人向后世那么张嘴人权闭口人权的,不会有哪个洋人来计较这些。

秦川边走边低声说着:“咱们这份报纸,名字就叫《东方时报》,要以不私、不盲,不锦上添花、不落井下石、不与人共厉害做为咱们这份《东方时报》的办报宗旨。除此以外,还要以摒弃歪曲捏造、抵制低俗趣味、崇尚公众喉舌这十八个字为咱们报纸的办报总的方针。”

“咱这报纸,不仅要刊登时政要闻,还要有系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樯之苦。在新闻报道上,一定要注重真实性。新闻版面的稿件、社论、时事、评论等等,事情都要简而能详,文字通俗。凡是有关事关国家政治要闻,民族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以及一切可惊可喜之事,都可刊登。”

“还有,要注重反应现实社会实际生活。比如上海洋人办的《申报》,过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最后披露了冤案真相。”

“还要重视副刊发表的内容不仅要有可读性,还要让大清国民再不要以老大中央帝国自居,要每天都有专刊介绍西洋新闻事件,西洋科技要闻,西洋各国历史及现状。还要有文艺副刊,要鼓励作者踊跃投稿,稿酬要丰厚。当然,还要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咱们的这份报纸一定要使用白话文,包括文艺作品也是如此。不仅让文人士大夫能欣赏,要让工农商各行各界也都能通晓。”

“当代有许多可以做传的事情,但大都淹没不彰,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被加以记载传播。中国古籍虽有许多,可记载的都是前朝的事情,且文词高古,一般百姓看不懂。古籍中虽然也有小说、博物志一类,可内容大多荒诞不经,只能作为文人清谈的材料,不能雅俗共赏。”

“咱们的报纸,就是要以肩荷社会先驱和推进时代为责任,使社会进入合理的常轨,并民族臻于兴盛与繁荣为己任。”

“此外,还要注意和上海的英国路透社分社保持联系,欧美的新闻咱们暂时还不能派驻记者自行采编,那里的新闻就只能依靠他们了。”

“咱们的报纸还要专门开辟一个商业版面,不仅要刊登外汇兑换比率,以便洋人和咱们国人进行生意往来,还要刊登天津卫当天市场上的肉、鱼、蔬菜、水果的价格这些和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情。还有天津大小码头船只到港、出港的时间,以及装载的货物,包括代理洋行的信息等等。当然,这是要他们付费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有人投稿,发表时可以用笔名,但投稿时必须是真实姓名。”

秦川郑重地可对艾筱梅道:“你要记住,没有我的话,言辞激烈的文章,尤其是针砭时弊的文章暂时还不要发表。”

艾筱梅叹了口气,点点头道:“秦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记得的。”

秦川定时了艾筱梅半晌,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以及一张单据递给汉恩。

“这十万元,是你们开办报馆的经费,这份提货单是租界里瑞记洋行的,报馆需用的印刷设备以及购进的新闻纸货款我已经结清,这印刷机和新闻纸都是瑞记洋行从上海搞来的,那边已经发货了,货一到我会通知你,你们自己去提货。再有,你们把报馆开起来后,也要装一部电话,我这里这一两天就要装上电话,没有特殊事情,我们就通过电话联系,尽量少见面,明白吗?”

汉恩使劲地点头答应,艾筱枚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彩道:“秦先生放心,我想说的,你都说了,咱们是不谋而合,原本我还想看看再说,不满意今晚我就回汉口,可听你方才这一说,我也想明白了,以前我倒却是有些迂腐了。现在我也彻底放心了,我们一定按照秦先生说的去做,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把这份报纸办成大清一流的报纸,办成不输于西方那样的报纸。”

方才三人是边进早餐边谈办报的事情,为了避免日后麻烦,秦川又不敢让汉恩和艾筱枚在他这里呆的太久,许多事情吃饭时都没有谈完,这才一边送两人出来,一边向两人交代办报的注意事项。

送走汉恩和艾筱枚,还没等秦川回到小楼,就听到大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