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六十三章 经典名枪

大清变 第六十三章 经典名枪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川小心滴打开盒子,却猛然张开嘴,吃惊地呆在那里。qiuyelou

原来皮盒子里竟然是一支闪着幽蓝色泽的毛瑟手枪,也就是在后世国内大行其道的盒子炮,或者叫匣子枪,自动型的又称驳壳枪的正宗德国毛瑟手枪。

让秦川吃惊的是,这种在抗战中几乎堪称是中**队制式手枪的匣子枪,虽然据说在1891年就发明出来,应该是1895年毛瑟厂才取得的专利,快慢机制式的驳壳枪则要直到1931年才量产,可这个时候,这样一把在中国堪称经典名枪的驳壳枪,怎么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秦川一直很喜欢驳壳枪这个称谓,虽然手中的这把毛瑟手枪现在还只能称作盒子炮或者匣子枪,可秦川认为这两个名字虽然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名字吗,还是有些太土,他决定还是称这款现在还仅仅是样品的毛瑟厂正在推介的手枪,称作驳壳枪。

据说这驳壳枪中,驳壳二字的由来也很有中国特色,它的真正名称应该叫做自来得或者毛瑟自动手枪,因为它有一个加固的木盒子做枪套,可以把盒子装在枪柄上作为枪托抵肩使用,所以习惯叫它盒子炮,至于驳壳二字,则是因为木盒子上有BOX的英文字样,文雅一些的则把它称作驳壳。

有些让秦川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在皮箱里找到那个标志性的木盒子,只是在那个皮盒子里找到一个棕色的牛皮枪套。

强抑制住心中狂喜的秦川,一颗激动的心脏“砰砰”跳个不停,小心地握住枪柄拿起这把驳壳枪在手中查看。

秦川手中的这支驳壳枪,红色枪柄,烤蓝枪体,细长的枪管,全枪长288mm,重1.24kg,十发装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在还是单发射击。在秦川的记忆中,这种枪有效射程大概在150m左右,虽然射程不远,可这种枪威力大、动作可靠,是近战的利器,是最早的一款半自动手枪。qiuyelou

在秦川的记忆中,对于这种手枪最情有独钟的就是后世威名赫赫的西北军,西北军从军到旅,都有一支成建制的手枪部队,从连到旅建制不等,往往在战斗关键时刻成为决定胜负的杀手锏。注明的倒戈将军石友三就曾一次集中3000人的敢死队,身背大刀,人手一支这种手枪外加两颗手榴弹,几乎是西北军手枪队的标准配置。据西北军老兵说,有这样一把弹容量大,可以半自动射击的手枪在手,近战时一人干掉**个人都不难。

虽然秦川穿越前没有亲自打过这种枪,可据说这种枪射击时会枪口上跳,不易射击准确。除了中国外,这种优秀的手枪从来没有成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制式装备。不过,这倒难不倒中国人,国人在使用中发现,侧射可以避免枪口跳动,许多人还练就了绝技,他们甚至不用瞄准,只凭手感就能枪枪命中。

这种驳壳枪除了枪体过大,射击有弊端,没有被各**队选用的最大原因还是造价过高。秦川穿越前看过一份资料,驳壳枪在清末要五十八两银子一把,而普通手枪只有十几两一把,这样的价格即使是欧洲国家也装备不起。

“奶奶的,老子的部队以后就用这驳壳枪了。”

秦川一边想着,一边退出弹匣压上子弹,然后又哗地一声把弹匣推入枪身,一番手侧过枪身平举在眼前,瞄向窗外,体会着驳壳枪的感觉。

“笃,笃”。

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让秦川本能地倏地地转过身,黑洞洞的枪口早已准确地指向声音传来的地方,看着关的严严实施的房门,秦川不由哑然失笑。

“谁?”

秦川一边问着,一边迅速把驳壳枪放进箱子里,又把箱子推到床下。

门外传来徐桐的声音:“东家,李经理要我传话过来,要我告诉你,那个英国人亨利还等着您呐。”

秦川这才想起,还有那个英国建筑工程师亨利在李明方的账房里等着呢。

秦川急忙拉开门,回身小心地关好。

客厅里那几个工人已经在楼上客厅里装好电话下楼,秦氏正在拿着拖布擦着地板。

在李明方的账房里,秦川向亨利致歉后,就带着亨利和他的两个助手来到后院,在后墙边那早已挖好的长有五十多米,宽十五米,足有六米多深的那个大坑边站定。

这个大坑,是秦川领着那一百多护厂队在训练空余时间,足足干了十天才挖好的。

“亨利先生,我想在这里建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楼房。。。。。。

一边听着秦川的想法,亨利一边询问一些细节要求,亨利的两个助手则早已拿出铅笔,在一个小本子上飞快地连画再写,按照亨利的要求,李明方又喊来两个护厂队员,按照亨利的要求,在秦川想要进行建设的地方仔细丈量。

在染厂后院,秦川除了建这一座大楼,那是秦川要给护厂队做兵营的。他还想临时在这后院建个修械所和一个能容纳二百匹马的马棚。

另外,在前院围墙边挨着库房的空地上,秦川准备建几间大些的砖瓦房,要把食堂扩大,还要建几大间工人新宿舍专供加班来不及回家的工人休息。

染厂前面的院墙要都扒掉,在那里大门两侧各起一座二层楼,楼房的长度就以现有的院墙为基准。一侧的楼房一层都开成店面,秦川名下这些工厂的产品都要在这里零售展示,二楼用作办公。另一侧,秦川准备给他名下所以这些工厂都设一个戴套间的账房,客商来谈生意,就在那里谈,免得闲杂人在各个厂里乱窜。

还有,秦川现在算上还在计划中的这几个工厂,名下也有七八家工厂了,分头管理有些乱,所以秦川准备把他们都整合进一个股份有限公司里,这些新厂,不管是做什么的,前面都一律冠以震旦二字,新公司也就叫震旦公司,经理就由李明方担任,经理室就设在这新建的二楼。

染厂外面,从染厂东侧的大墙边,直到东面四里外,全都是荒地,这里的土质不好,属于盐碱地,都长着一尺多长的蒿草,李明方已经按照秦川的意思,把这长八百米,宽六十米的一块地皮买下。由于是荒地,地价非常便宜,差不多五万坪的土地只花了四千鹰洋。

秦川的规划是,紧挨着染厂建设精盐厂,制碱设备就在精盐厂里,只不过是两间厂房。再依次是制笔厂、制皂厂、屠宰场、罐头厂、皮革厂、卷烟厂。

这些工厂都要建成染厂那样的高大围墙,在里面用砖墙分开,然后在各个工厂里建设厂房,仓库、办公和供人休息的地方。不过,这些工厂的后墙实际上并不是靠着海河的那一道,而是在里面还有一道高墙。也就是说,这一片新厂区,在厂区后面被一道围墙隔开,两道围墙之间一里多地是联通的。按照秦川的想法,这里是留给他的团练使用的训练场。

在染厂的前面,秦川也买下来一大块地。

正对着染厂这一片,秦川准备建一座三层带地下室的水泥大楼,秦川要在这里开一家银行,名字就叫震旦建设银行。在银行旁边,建三座二层公寓楼,专供聘请来的德国技术人员使用。在公寓边再建几座四合院,秦川想把秦氏、徐子川一家,还有楚大柱和李明方的家都安在这里。

此外,秦川还要在这建一座中小学一体的现代化学校。

其它建筑,秦川倒没什么要求,不过他要求染厂后面的给团练使用的那座楼和银行大楼,都必须使用水泥建造,秦川要亨利算算需要多少水泥,他好抓紧时间找小威廉想办法从国外购进,秦川估计日本这个时候就应该有水泥厂。

听说秦川想要从国外进口水泥,李明方不由有些吃惊,诧异地张着嘴看着秦川,一副“你傻啊!”的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