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七十四章 先进理念

大清变 第七十四章 先进理念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 奉上今天的,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不等秦川解释,盛宣怀就得意地对克林德道:“克林德先生,这是一种秦先生发明的新式消毒剂,在车间里喷洒这消毒剂,就是要防止制作罐头的肉类染上。qiuyelou。。。”

“细菌。”

见盛宣怀叫不出秦川说的细菌这个新鲜名词,一旁的张士珩急忙提示盛宣怀。

“对,就是细菌。秦先生说,在空气中会有许多细菌,有的细菌对人有益处,有的就会使人生病,这些小东西都会不同程度地让我们制作罐头的生肉腐烂变质,如果不杀死这些看不见的细小东西,这些肉类就会被染上,搞不好就要影响罐头的保质期。”

这个时候,在欧美对于细菌的认知还十分初级,只是在最近这几十年才基本知道空气中会有微生物,就是细菌这个名词在西方也只是三十年前才出现。至于病菌能致病,现在在西方还根本就没什么概念。

秦川把手在空中划了一下解释道:“公使先生们,细菌你们都应该知道,为了保证制作罐头的肉类不沾染或者少沾染上空气中的细菌,延长肉类的保质期,保证食用我的罐头的人的身体健康,我发明了这种消毒液,就好似你们西方用于杀灭牛奶里的细菌那样的巴氏消毒液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我这种消毒液,不能添加到罐头中,只能用于喷洒,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美国公使顾盛疑惑地问盛秦川:“这种消毒剂,我们怎么没听说过?”

秦川不懂英语,只好看向盛宣怀。qiuyelou

盛宣怀得意地用英语告诉告诉:“这是秦先生独自发明出来的东西,现在只在我们大清有这东西,还没有在你们那里申请专利,你们自然是不知道这种消毒剂的。”

“哦。”洋人们发出一阵唏嘘声。

盛宣怀愈发得意,不用秦川引路,自己就领着这些人进了车间,第二道门,进了这道门,才算真正进到生肉加工车间。

秦川设计的这个生肉加工车间,面积并不大,长有五十多米,宽有十一二米,室内的墙壁上挂着水泥面,地上铺着洗刷的干干净净的青石板,唯一的不同就是吊着顶棚。不仅是这里,罐头加工车间也是如此。

车间里,两个二十多米长,一米多宽的长长的案板后,一排站着二十来个穿着工装带着套袖和白色的桶帽的工人,这些人人人脸上扣着一个纱布口罩,手中挥舞着雪亮的剔骨钢刀,正在将案板上猪肉、牛肉剔骨取肉,再将剔下的肉和油脂、骨头分开放进身后的三个不同的竹筐中。

在这些工人身后的通道上,有几个工人推着小板车,先将装在竹筐中的肉、骨、油脂分别放在不同的车上,然后再推到车间的一端用清水冲洗。

顶端的墙壁上有五扇厚实的木门,骨头和油脂推进边上的木门,肉类则按种类装到不到两平米大小分成六层的铁皮架子车上,然后推到余下的四扇向外冒着热气的门内,再牢牢把门关紧。

两排肉案中间的过道上,不断有人用小车将刚刚屠宰退毛去皮的猪肉牛肉,再分送到空出来的肉案上。

四十多人的车间里,井井有条,除了“乒乒乓乓”的剁肉剔骨声,再就是哗哗的水声。

秦川告诉这些公使、洋行经理们,他的这个车间每天能处理一万斤生肉,如果需要,产能还可以翻一番。肉类的分解清洗分类都在这个车间完成,肉类通过那几扇冒着热气的木门直接送进隔壁的罐头厂,罐头厂的各个车间是要严格消毒的,门里的热气是隔离消毒间,就是避免细菌进入罐头厂车间。至于油脂,暂时只能先冷冻储存,剔下的排骨和带肉的骨头,一部分自留供给工人午饭食用,一部分拿到市场出卖。

紧挨着屠宰厂的罐头厂就要清净许多,院子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泥瓦匠在做着收尾工作,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不时在一个新建的厂房里进进出出。

对于进入罐头生产车间,要洗手洗脸,还要换上干净的胶靴和雪白的长衫,这样的情景让参观过屠宰厂并大加赞赏的各国公使洋行经理们又感到新奇万分。秦川通过盛宣怀告诉他们,这也是消毒净化措施,目的就是一个,严格保证外界的细菌不被带入车间,避免室内细菌不超标。

而且为了保持车间内的环境,这个罐头生产车间,秦川只允许盛宣怀领着那些公使们进去,那些洋行经理只能等在外面。

这个车间要比屠宰厂的厂房宽大许多,这是因为秦川准备扩大生产预留了很大面积。

在租界时,秦川从德国订购这套罐头加工设备,只付了一万定金,订购了一套,因为他没有多余的钱,其余的五千马克他都买了化学实验仪器和小型化工制造设备,有些现在西方也没有的化工产品,他只能自己在染厂的空库房里和楚云涛自行制造,那个库房不仅是秦川和楚云涛的实验室,也是他制造化工产品的小作坊。

这个罐头加工车间更让这些公使们震撼,那就是整个室内干净整洁的几乎让他们下不去脚,所有的工人都身穿白色对襟长衫,头戴白帽,脚穿胶靴戴着口罩,长长的车间里,从紧靠屠宰厂那一端开始,肉类蒸煮、搅拌加入各种调料、进入装罐机器装罐后,马上就会被人及时分送到等着封口的一排排案板上,那里有人用手动封罐机封口后,还要在铁皮封口处涂上一薄层石蜡。

在封口涂上一薄层石蜡,是秦川担心手动封口机封装不严,二采取的保险措施。

让这些公使们感到惊异的,还是一种在肉食搅拌过程中加入的白色粉末状晶体,这些晶体在温水中迅即溶解再加入肉食中。

盛宣怀告诉这些公使们,这种晶体也是秦川的发明,是用来延长罐头保质期的,现在是秦川这罐头厂的秘密,他的罐头能保存这么久,全凭着这种白色的晶体。

参观完罐头厂的各国公使、以及听了出来的公使们惊讶的讲述的洋行经理们,都震惊地议论起来,他们万万没想到,在大清还能有比欧美各国都要先进的工厂。

说到先进,倒并不是说秦川这两个工厂的设备如何先进,而是说秦川的这两个工厂的布局、设置和理念认识更加先进。比如消毒技术、还有防腐技术,这都是现在欧美,更不要说日本这样的二流国家所拥有的。

在这样的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怎会不好?

何况,他们还都品尝过这猪牛两种午餐肉罐头的滋味。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