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清变 > 第九十九章 真实的现实

大清变 第九十九章 真实的现实

作者:云中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和声音有些低缓地说道:“鸣鸿,你方才和周大人的谈话,愚兄差不多都听到了。qiuyelou”

“不错,六年前长崎事件时,我们北洋水师不论在舰队吨位,还是舰队火力,甚至是训练水准等各个方面,都要远远强于对方,可你知道吗?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极大地刺激了日本人。在日本人看来,外国水兵喝醉酒在本国闹事,惹出事来最后竟然要本国赔款,这是极大的耻辱。”

“自那之后,大力发展海军就成了日本人的主流民意和国内共识。一定要打败定远,更成了日本海军的口号。就连日本孩子中最流行的游戏,也是击沉定远、镇远。”

看着呆若木鸡的秦川和张士珩,李和声音愈发冰冷地继续说了起来。好似他要把忍藏在内心深处的诸多不快,一股脑都吐露出来,以求解脱苦闷一般。

“你们知道吗?日本海军本来几乎和北洋水师一同起步,期间因为琉球事件、朝鲜壬午和甲申事件,日本人和咱大清都认识到海军的重要,在海军方面,双方始终呈现着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之势。北洋水师购买了超勇号钢壳撞击巡洋舰,日本人立刻买回同级的筑紫号,旋即又购买了从超勇改良升级的浪速号,看到日本购买了浪速,北洋又马上购买了从浪速改良来的穹甲防护巡洋舰致远,济远。可到北洋水师宣布成军后,这种竞赛就成了日本人一家的事情了。”

“而日本人,则一刻也没闲着。长崎事件结束一个月后,日本天皇即下令从内库拨出30万做为海防补助费,在日本天皇带动下,日本全国各地纷纷捐款,不到半年就捐款103.8万元。与此同时,日本内阁又通过了5860万的海军支出案。”

“此后几年,又连续提出海军扩充案,期间共购买、建造了千代田号、吉野号、秋津州号巡洋舰和八重山号通报舰。吉野更是当今世界上航速最快,火力最猛的巡洋舰。”

“这还不算,随后,日本人又购置了专门对付咱们定远、镇远两舰而筹策的严岛号、松岛号、桥立号三艘铁甲舰,日本人称这三艘铁甲舰为三景舰。qiuyelou这三艘日本人极为重视的铁甲舰,虽然在吨位、铁甲厚度、主炮口径等方面,还比不得咱们的定远、镇远二舰,可他的航速要比定远、镇远快,主炮的口径也相差不大,最为危险的,还是这三艘主力舰上装备了28门法国产阿姆斯特朗120mm速射炮,如果和定远、镇远开战,这些速射炮会对我们舰上的装甲薄弱处,尤其是人员造成极大威胁。”

“现在,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主力军舰31艘,仅最近两年服役的就有9艘。而咱们北洋水师的主力舰,现在则还是只有区区8艘,这还要算上愚兄的这艘岸防舰平远号。剧我所知,明年上半年,日本人还要再有两艘新舰下水。”

“还有,日本人不仅有在最近两年建造一万吨大舰的计划,去年日本伊藤内阁还通过了建造十万吨巨舰的方案,为此日本天皇今年初又发布敕谕,决定在其后六年内从内帑中每年拨出30万,并从文武员的薪资中抽出十分之一做为造舰费充实国库。。。。。。”

李和愈说越激动,脸色也越来越阴冷,更听的秦川和张士珩两人脸色也愈发苍白难看。

好半晌,张士珩才吃吃地问李和。

“平镶兄,这些事情你是从何而知?”

“你身为北洋水师管带,这些事情又可曾向中堂大人禀告?”

李和苦笑着道:“这些事情在日本朝野具知,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我是从一个旅日亲戚那里得知的,千真万确。至于是否禀报,这也不需楚宝兄提醒,平镶自知职责所在,岂敢不报。”

李和叹了口气道:“这些事情,不仅我早已向中堂大人禀报过,就是右翼总兵刘步蟾刘大人和丁军门也向中堂力陈过。刘大人认为我北洋添船换炮已到了刻不容缓之际。丁军门虽然还认为北洋水师比之日本海军稍有优势,可也认为北洋多是老船旧舰,比之日本相距已遥,且快炮未备,一旦有事恐难支撑。所以,他也上书中堂,建议购置舰炮、船只以备防御。”

“那结果如何?”张士珩急着问道。

秦川则一脸木然没有出声,因为他这个过来人早已知晓了结果。

李和神情有些凄惨地苦笑了笑道:“结果?”

“户部尚书翁同龢以经费短缺为由,极力压缩海军军费,两年内禁止北洋水师购买外洋舰、炮、器械,甚至连补充装备的费用都不给拨付。”

李和深深叹了口气,语气无比凄凉继续说着。

“自从北洋水师宣布成军后,那些不懂海军建设的各级衙门里的老爷们,以为海军建设已经一劳永逸,岂不知,海军是一个需要连续投入的军种。北洋水师现在除去不能远海作战的鱼雷艇、蚊子船、练习舰、运输舰,以及舰龄过老已经落伍的旧舰超勇、扬威外,只有八艘可战之舰。”

“更可虑的还有,北洋水师日常出巡任务及为繁重,我的平远舰还好,因为是岸防舰,所以只是往来于天津、威海、朝鲜。可其它军舰,每年都要执行从南到北、沿大清海岸巡逻宣示主权的行动,巡防区域最北至海参崴,中经朝鲜、日本各港口,最南达南海诸岛以及马来等地,长时间高强度使用,对军舰锅炉、动力系统损害极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航速多半都已不及以往。。。。。。”

李和讲完,张士珩苍白着脸愣了半晌,才又迟疑着问李和。

“翁同龢这个老不死的和中堂有杀兄之仇,自然百般阻挠北洋水师添置新舰,可中堂就不会找圣上去说?难道翁同龢还真能一手遮天不成?”

张士珩不提还好,一提起光绪,李和的脸色更加冰冷,好似裹上一层严霜一般。

“中堂怎会不找圣上,只不过中堂的折子倒是递上去了,可。。。。。。”

“圣上怎么说?”张士珩急不可耐地追问。

“圣上只在中堂的奏折上御批了五个字,该衙门知道了事,然后从此再无下文。”

既然涉及了光绪,张士珩都不好再说什么,秦川虽然对光绪毫无镜中的心思,可在这两人面前,现在他也不好表示出什么对光绪的大不敬,也没有出声,紧抿着嘴角默默地想着心事。

他万万没想到,现实的中日海军实力竟然到了这样悬殊的境地,这可和穿越前的主流说法相差太远。如果不是李和今日所说,秦川的心里也是一般的心思,还以为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失败,完全不是装备不如人的原因,而是。。。。。。

张士珩张了张嘴,谁都听不清他嘟囔了一句什么,再就频频叹起气来。

秦川虽然也不好当着这两个大清官员说光绪的不是,可在心里却腹诽不止。

光绪明明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命不凡,志大才疏的纨绔子弟,只不过他命好生在帝王家,有了一个在大清无人能比拟的尊贵身份罢了,真不知道后世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认为,如果光绪上位,这个国家就会早些振作起来。可在现在秦川看来,慈禧一直把持朝政,恐怕多半也是不看好光绪的能力,才迟迟不肯放松对权利的控制。

秦川长长叹息一声,在心里暗道:“堂堂中华,靠这些满人是不可能实现维新变革的,要让五千年大汉文明重放异彩,非得靠汉人自己顽强地再次站立起来不可,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秦川在心里暗暗发誓,奶奶的,你们等着老子来吧!

秦川挥挥手:“楚宝兄、平镶兄,咱们不要再说这些伤心事啦。走,你们二位随我进去,咱们兄弟好好喝上一杯。”

张士珩摆摆手止住秦川:“鸣鸿,光顾着说北洋水师的事情了,把正事都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