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太后赐牌,祭月封禅

未央宫后殿。

宽敞的大殿内,只有四人,却门窗大开,显得冷清。

然而幸好,灯火通亮,倒也没有那种深宫冷殿的阴气。

并且未央宫前大殿,正在举办盛宴,影影约约一些歌舞声、诗唱声飘来,添了分烟火气。

此时,大离皇太后独孤氏,端坐在后殿首座的珠帘后方。

瞧不清面容。

殿内有几把椅子。

赵戎,顾抑武和李明义,分别坐在独孤太后下首的左右。

殿门外,一些赵戎颇为熟悉装饰的弦月离女们,静立守着。

而不远处,连接前殿的行廊上,每隔十步也有侍卫把风。

赵戎发现,这后殿似乎被人用仙家手段布下了法阵,那些殿外之人,无法听见殿内的话语声。

不过她们却可以瞧见后殿内孤独太后和赵戎一行人的情景,虽然殿外的这些人都是目不斜视……

大殿最高处,珠帘后的白服女子开口道:

“赵先生和顾先生千里迢迢赶来寒京,一路辛苦了。”

她声音虽然端庄冷疏,有种久居上位者的语调习惯,然而此时的语气,却也是尽力缓柔,带着些关怀。

赵戎摇头,“不辛苦,分内之事罢了,吾等在书院读书,也当为书院解忧,何来辛苦一说。倒是太后娘娘辛苦了。”

他笑了笑,最后一句话一语双关。

珠帘后的白服女子,似乎在仔细瞧着下方的年轻儒生,安静片刻,摇首:

“只是命苦罢了,先帝一走,就独留哀家与陛下孤儿寡母,这大离王朝的偌大家业是先帝辛苦打下的,哀家与陛下怎敢掉以轻心……”

她轻轻一叹,似是低头抹泪。

赵戎和顾抑武对视一眼,一齐拱手行礼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太后节哀。”

一旁,李明义面色正经,摇头,“皇嫂太多愁善感了些,皇兄虽仙逝,但本王还在,皇嫂嫁入我李氏皇族,岂能让外人欺负了?那些接机造反的乱臣贼子,本王定会一一收拾,竭力为皇嫂和皇侄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明义一身蟒袍,背手而立,一番话语铿锵有力。

惹赵戎与顾抑武侧目。

独孤氏似是破涕而笑,欣慰连连,“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哀家与陛下苦命,以后就仰仗皇叔了。”

“皇嫂这是何话,折煞本王。”李明义轻轻摇首。

旁听的赵戎挑挑眉,忍不住瞧了眼这位大离摄政王。

你这些话说的可谓是耐人寻味啊。

把独孤氏和李氏皇族分别摘了出来说……

所以独孤氏以前是外人,至于现在吗,可能是外人也可能不是外人,不明说,但是你李明义肯定是代表李氏皇族的,而小皇帝也姓李,这座王朝也是李氏皇族的……

虽然不知道这李明义的话语是潜意识的,还是故意的,不过赵戎觉得这都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如此这番,赵戎看好戏似的,观摩了一会儿这嫂慈叔睦的一幕。

只觉有趣。

随后,独孤太后巧妙的转开了话题。

“说起来,若是求贤若渴的先帝还在的话,能见到赵先生和顾先生这样厉害的读书人,定会开怀大笑,扫榻相迎。”

顾抑武出声道:“太后客气了,大离先帝的事迹,我书院儒生在山上亦有耳闻,未能见一面,也是吾与子瑜之遗憾。”

独孤氏又恭维了一番林麓书院与赵戎这些儒生们,言语亲近。

赵戎与顾抑武二人亦是客套回复。

同时,二人也主动提出了,明日先去大离先帝目前停灵的宫殿祭奠,独孤氏颔首应许。

不多时,大殿内心思各异的四人,默契安静了片刻,终于说起来正事。

独孤太后询问道:“赵先生,听说这次封禅大典的具体流程事宜,都是由你来安排指导……”

赵戎颔首,“承蒙同僚不弃,封禅之礼确实是大多由我定调,不过最终的流程与细节,还是要在下拿出个方案后,再与抑武兄等同门仔细商讨,再最后一起拍板。”

独孤太后和李明义纷纷颔首,目光都落在这个年轻儒生身上,心里了然,主事人……就是他了。

赵戎微微垂目。

其实对于这次封禅之礼,队伍里的大多数正义堂学子是不看好的,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当初在孟正君的眼皮子底下,他们纷纷上台,除了讲了讲义气,力挺赵戎与顾抑武以外,还有对那位古板学正压迫的反抗心气。

所以眼下被孟正君‘罚’来大离操办封禅大礼,他们大多对于最后的考核结果与分数,带着悲观态度的。

除了封禅大礼等难度外,还有孟正君可能会有的吹毛求疵。

这也是当初顾抑武看见自家学堂学子一起胡闹上台后,生气的原因。

不过虽是如此,顾抑武和正义堂学子们对那日自己上台的行为并不后悔,如今想起,犹然觉得畅快解气。

就当是下山一趟‘带薪’旅游。

队伍里众人这种咸鱼心态,赵戎是颇为忧郁的,不过他也没有灌什么鸡汤鼓气,只是后来主动挑起了制定封禅大礼方案的重担,

他带抑武兄和众学子们下山的,他便要负责。

而顾抑武和正义堂学子们对此,亦是欣然同意……

这时,独孤太后身子微微前倾,凝视赵戎:“那么请问赵先生,是否已经有了大致方案,可……可否一说?”

赵戎瞧了瞧她,微笑不语。

似是山人只有妙计,但就是不说。

卖着关子。

紫色的珠帘后,蒙面纱的独孤氏,秀美微微皱起,顿时有种不怒而威的上位者气势。

不过下方的赵戎等人瞧不见,而且旋即她也松开眉头。

这儒生…哀家刚刚还觉得他挺正经的,还道是木槿和雪蝉描述的有些差落……独孤氏前倾的柔躯微微恢复,心里暗啐一声。

此时,她脸色不变,玉音缓了缓:“不瞒赵先生说,对于封禅大典,朝廷上的诸公与礼部官员们都是一头雾水,没有经验拿不准……在大离之前,前面几个朝代,都未有类似的大礼可以参照。”

独孤太后顿了顿,一叹,“望阙北部诸国,除了那几座古老旧王朝外,对于封禅大礼方面也是一片空白,而前者也定是不会轻易将这种涉及国势气运的重礼仪式,告诉我朝的。”

赵戎点头,气定神闲。

她看了眼赵戎,垂下眼帘,嘴里继续道:

“在赵先生来寒京之前,礼部也尽全力做了些准备,相关典籍翻遍,各种大礼道礼器祭祀物都准备妥当了,只是也不知符不符合赵先生的计划,赵先生可否……说说。”

赵戎还是轻轻点头,不置可否,只是笑语了句:

“嗯,有劳太后,与礼部的兄台们了。”

“…………”

紫珠帘后的白服女子抿了抿不抹胭脂,却粉嫩欲滴的唇。

“赵先生可是有不便之处,嗯,是哀家心急了,赵先生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即可,不用顾及哀家。”

她善解人意道。

赵戎微笑点头。

场上气氛一时间有些沉凝与尴尬。

一旁,顾抑武忍不住看了眼子瑜,只见其一副‘你教我做事啊’的霸道儒生的模样。

不过他也没觉不妥,子瑜与他们本来就是书院儒生,不归这大离管,哪怕眼前这位不露容貌的女子是站在大离权力最高处的存在。

而且眼下不还得仰仗他们吗?

不过子瑜还是厉害的啊,能把这大离太后和摄政王的心态拿捏的死死,这两位可不是心智寻常之辈……顾抑武暗道。

其实咱们那里有什么好的方案和妙计,昨日问子瑜,他还是苦笑耸肩,不过眼下,先配合子瑜把这两人震住了再说,嘶,子瑜这从容不迫的演技可以的……

魁梧儒生心里洒笑,暗叹了一番。

“咳咳。”

下一秒,一道咳嗽声在大殿内回荡,独孤太后、李明义而人移目看去,只见顾抑武面色正经,认真唤了句:“子瑜,”

赵戎没看他,不过随后却点了点头:

“这样吧娘娘,这几日我与同门一起去礼部走一走,将该准备的东西说一说,给些小意见,如何。”

独孤氏目光露处欣喜色,“如此甚好。赵先生,封禅大礼的事情,哀家和摄政王,还有朝廷诸公一定全力配合你操办,在封禅大礼结束前,这大离一切……”

她顿了顿,“一切合适的事宜赵先生都可以便宜行事,官员与仙家的遣派,宝物与资源的调用,都听从先生的,若是有人从中捣乱作梗,或是不配合,赵先生与诸位先生们,可以直接来找哀家,哀家来替你们出面解决。”

赵戎略微意外,嚯,这给的权力可忒大了些,那强抢民女什么的,岂不是随随便便,嗯,到美人云集的乐坊司去抢都可以。

他心里玩笑了句。

不过这‘为所欲为’的权力确实可以让赵戎借此做些事情,当然了,当下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筹备封禅大礼,不是胡闹。

心里有了些思量,赵戎点头承情道:

“多谢太后娘娘。”这是真话。

“是哀家要仰仗赵先生才是,赵先生,哀家这儿有一枚弦月银牌,你且收下,在这大离境内,见这银牌如见哀家,望赵先生妥善使用。”

赵戎颔首。

独孤氏转头轻唤:“木槿。”

一位赵戎熟悉的宫装妇人,从大殿某黑暗处垂目走出,将一枚古朴银牌递给了他。

赵戎接过这枚他还没完全意识到权力有多大的银牌。

他瞧了几眼,想了想。

“嗯,在下真的调用大离的任何人或物,查阅任何典籍,去寒京任何地方这些都行吗?”

年轻儒生一边收起银牌,一边面色诚恳的朝那女子确认道。

“当然………”独孤氏刚要应声,便心中忽然警觉,卡住了话头。

她忍不住瞧了眼台阶下方那个年轻儒生的真诚笑容。

独孤氏之前还觉得赵戎可能礼貌正经,不过经历了刚刚那一番谈话,再加上木槿与雪蝉和她汇报过的事。

刹那间,思虑念头极多。

紫珠帘后的蒙面白服女子,贝齿轻咬,突然有点后悔直接给他弦月银牌了。

这儒生的眼神为何这么讨厌,直直的看着哀家,不是有珠帘挡着吗,他看什看……是了,这姓赵儒生好色且贪婪,在星子镇就已经收下了两位绝色离女,但收礼却不松口办事,态度模凌两可,今夜又轻佻傲慢,着实可恶。

她心里轻语,泛起些厌恶感,只不过很快便淡去了。

珠帘后的女子眼眸古井无波。

这些年来,又不是没有见过这些男子们的目光,收到过太多了,比这还惹厌恶的目光多的是,只不过这个赵子瑜似乎更加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而已。

这世间的男子都一样,她早已看淡,渐渐无感,不再为其影响心情与理智。

只不过,林麓书院怎派了这样一位轻佻儒生来,那位守礼的孟先生当时不是说,要派来一个十分看好且与她很像的正直后辈,来主持封禅吗。

就是这个赵子瑜?

与那位孟先生很像的正直后辈?

独孤氏暗暗皱眉,不过眼下有求于人,她也不是那种喜形于色的率性小姑娘。

面纱下,她的俏脸努力绽出一些洽淡的笑容,继续道:

“当然都是随赵先生安排,哀家信任先生,能够合理安排大离的人力物力,筹备好封禅大典,至于去任何地方……想必守礼如先生,一些不合适或不合礼的地方是不会踏足的……对吗,赵先生?”

赵戎哪里知道他诚恳老实的目光被人误会了。

此时微愣。

额,比如你的寝宫?还有先帝那些妃子们的寝宫?你不拐着弯强调,本公子还没想到这茬呢。

他心里吐槽了句,脸上一本正经道:“这是当然。”嗯,除非忍不住。

年轻儒生心里撇嘴,难不成你宫里还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不成。

独孤氏哪里知道赵戎心中的吐槽,这时有些放心的颔首。

几人随后又聊了会儿关于封禅的事宜。

某一刻,赵戎忽点头道:“其实,在下这封禅的计划安排,眼下倒也不是全不能说。”

独孤氏明知他在卖关子,却还是不禁柔躯再次微微前倾。

“哦?赵先生可有愿意说的,哀家愿闻其详,替先生参考一下。”

她凝视着下方这个微笑儒生。

“听说大离境内,有座最高的山。”

李明义平静接话道:“赵先生说的,是祭月山?”

“正是。”

赵戎点点头,扫视场上一圈。

“嗯,就那儿了吧,瞧着风景不错。”嗯,雷也挺响的。

他语气轻描淡写。

紫珠帘后,蒙面白服女子眼眸闪了闪,随后眼帘垂下……

“祭月山……自是都听赵先生的安排。”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