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 73.合格的外科医生——首盟LoveMIkeG汉总加更(2/5)

手术剧场其实是一种很小众的娱乐项目,它的出现来源于人们对于鲜血、尖叫和其他感官刺激的渴望。

再往前其实可以追朔到罗马决斗场,虽说一个见证救赎,一个围观杀戮,但从手术剧场的布局就能一窥究竟。同样是阶梯环形布局,同样的血腥场景,观众能听到惨绝人寰的尖叫,也能嗅到鲜血独有的腥气。

但在进入十九世纪后,外科学日渐专业,理发师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成熟的止血术和麻醉术的相继出现,手术台上大出血的几率越来越小,病人也像头死猪一样不再喊叫,给予外科医生的手术时间被进一步拉长。

这短短几十年的变化,极大缩减了外行人能看的热闹,大大稀释了“刺激”的浓度。

没乐子了,所以看手术人的越来越少。

至于为什么尹格纳茨的手术依然票房火爆,其原因无外乎同僚们的捧场以及医学院学生们的研习任务。

在医疗教育依然贫乏的年代,医学生上手解剖实操的几率就很低,只能靠看去让自己记住解剖结构和解剖手法。而到了工作岗位上,外科医生的病源也很成问题,很少有人愿意躺上那张堪比杀猪一般的手术台。

想要提升手术能力,观看解剖、观看手术就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Vienna市立总医院建立得早,当时病区全是内科,没有考虑手术剧场的安排。

在理发师做外科医生的年代,把手术剧场放在医院内部也会引起那些绅士医生们的不满,所以就把剧场丢进了最近的维恩湖畔剧院旁的一间小剧场里。

最初的手术剧场不温不火,直到许多医院为了观众聚集效应纷纷签下合并协议,这才有了手术剧场的红火。人气越聚越多,小剧场演变成了大剧场,这个传统就被完整保留了下来。

一旦成了传统,老派保守的奥地利帝国不愿意做出改变。

每年的分钱比例,都是医院和剧院互相拉扯的重点。

市立总医院不是没想过分家,只不过外科一直就只有一个尹格纳茨在扛大梁,医院又拿不出足够的钱修建全新的剧场,院长见状只能一拖再拖。

现在拉斯洛的钱有了,非尹格纳茨分担压力的人也有了,为剧场内迁提供了有力条件。

“现在观众已经习惯去剧院看手术了,忽然改向会不会出现流失?”

“观众的流失是必然。”卡维有着自己的看法,“外科越来越专业,普通民众的兴趣会持续降低。站在普通人角度,艾莉娜老师会去花大价钱看一场手术么?”

艾莉娜摇摇头,答桉自然是否定的。

“但市场上依然有一个群体需要观看手术,就是医学院里的学生和同为外科医生的同僚们。自从莫拉索伯爵的手术被拉长到了1个多小时后,来观看我们手术的观众人数虽然没少,但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卡维解释道:“其中医学生和医生的比例非常高,我觉得联系医学院,给予剧场优惠票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只有我们才能做的复杂手术,或许收费还能再拉高一些。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想看就只能来我们医院看。”

听了这些分析,艾莉娜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只是做成了一台剖宫产和拉斯洛的慈善资金注入,医院竟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医院会独占所有收入,不仅医院周转资金会越来越多,外科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

成功的手术多了,那些优秀的医学人才也会纷至沓来。

这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看来是大事,我现在就去找院长商量......”

行政管理上的事儿由艾莉娜去处理,卡维和尹格纳茨还是更专注手术本身。

剖宫产的巨大成功,其影响远比卡维料想的还要大。就在今天早晨,格雷兹医院、哈特曼医院、圣玛丽医院纷纷“献”出了自己病房里需要剖宫产的产妇。

她们挺着大肚子,齐聚在了第一产科病房里。

两位和诺拉相似,有明显的骨产道狭窄;一位是因为YD内长了巨大囊肿阻塞产道,难以分娩;还有一位则要更严重一些,是孕36周的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的产妇已经住进了我们的外科病房,另外三位还在产科那里待着。”尹格纳茨一直待在办公室,今早查房的时候就把人收下了,“病人暂时在希尔斯管的床上,等你的床位分配出来,就把她转过去。”

卡维知道,在明面上自己已经和希尔斯、赫曼平起平坐,成为了一个能真正主刀的医生。

尹格纳茨把病历送到了他手边:“产科你熟悉,对前置胎盘有什么建议么?”

卡维看了两眼,没看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问道:“前置胎盘的危险性就是大量出血,出血严重么?”

“看着有点,马库斯检查过说不太多。”

“嗯,36周时间有点紧,如果出血不严重,我们能拖就拖。”【1】

“出血严重就需要立刻手术?”

“对,一旦出血严重必须立刻手术。”卡维叹了口气,对这台手术也没太大的把握,“我需要尽量多做些催产素来,这次手术的用量恐怕要比诺拉多得多。”

尹格纳茨点点头,不愿意再错过这个机会:“那我就不回家了。”

卡维笑了笑,“下一个吧,应该就是9床的施密特先生,那个教堂神父。”

“早上我和希尔斯他们看过了,老爷子腹痛还很严重。”尹格纳茨对于腹痛的鉴别诊断还有些茫然,“你说是吃坏了东西,还是腹部胀气,亦或者是别的其他原因?”

“这都不太对吧。”

“我摸过神父的肚子,压痛明显,位置在这儿......”尹格纳茨捂着右下腹,说道,“没有肿块,我猜是阑尾炎,需要尽快切掉。”【2】

卡维拿过施密特的病历,说道:“可惜神父并不想手术,刚来的时候就明确表示了。”

“那他过来干嘛?”尹格纳茨不理解,“赶紧回内科吃药去。”

“额......”卡维说道,“他连药也不肯吃,说是购买药物、吞服任何种类的制剂都会被视为缺乏信心,在干涉上帝的神圣安排。”

尹格纳茨深吸了口气,吐槽道:“我还以为他会把药当成‘撒旦引诱他下地狱的诱饵’。”

“怎么办?”

“先去看看他吧,我来想办法。”

卡维以前也遇到过有各类宗教信仰的病人。

但在现代,民智已开,宗教只是信仰和科学并不冲突,宗教的影响也没有那么根深蒂固,所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相比起来,尹格纳茨的经验就要丰厚许多了。

“神父,今天感觉怎么样?”

施密特年近50,身材发福,头发白了大半,身上穿着一条神父的白色长袍就坐在轮椅上。他手捧《圣经》,嘴里念念有词,大致意思估计是希望自己的祷告忏悔能得到主的宽恕。

所以对于尹格纳茨的提问,他没有反应,上前答话的是他的儿子小施密特:“父亲的肚子很疼。”

“有多疼?”

“中午疼得差点晕过去。”儿子很担心父亲,“可他还是坚持说这是肠气,连药都不肯喝。”

“这不是喝不喝药的问题。”尹格纳茨立刻做了决定,“你父亲的情况必须手术,对发炎的阑尾不管不顾的话,等它破裂的时候你父亲将必死无疑。时间还是按照之前定下的来,今天晚上,就在手术剧院。”

“可是他从中午开始就不让医生碰他了。”小施密特说道,“说是外科医生都非常肮脏,他需要保持自己身心的纯净。”

尹格纳茨早就有准备:“所以我们和你谈。”

“要我怎么做?”

“给他喝点酒,就说能止痛,然后在晚饭过后他迷迷湖湖的时候用上这个......”卡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手帕和一瓶乙醚,“滴上一些,轻轻捂在他的鼻子上,一会会儿就睡着了。”

小施密特才20出头,从没想过医院里还会有这种手段,不免更担心了:“你们确定手术能成功么?”

尹格纳茨站直了身子,挺起胸膛,明确表示道:“深入腹腔的阑尾切除术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过程很危险,但这是对绝大多数外科医生而言的。对于我,成功率至少有六成。”

小施密特回头看了看父亲,还是犹豫不决:“我母亲也是因为接受了外科手术才死的,还有我的好几位长辈,都死了。也许是受了这些人的影响,我父亲一直以来都无法接纳外科手术。”

“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尹格纳茨无奈地说道,“我相信所有外科医生都是不到万不得已才选择手术的。”

这时床边还在祷告的神父突然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喊道:“别再浪费时间了,主告诉我肚子里只是一团臭气罢了,我是不会同意手术的!还不如现在就让我出院回家,我要回家!”

“我们只是问问情况而已,出于安全考虑,过了今晚才能放你回去。”

卡维虚晃一枪,把手里的小瓶和手帕塞进了他儿子的怀里。

小施密特犹豫许久,才很不情愿地接下了这份差事:“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能天天如此澹然地面对血淋淋的伤口,面对那些因为手术而死去的病人。”

“那恰巧说明我们都是合格的外科医生。”

尹格纳茨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孩子请记住,外科医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心灵要对必要的残忍习以为常。”

......

病房病人不多,结束查房后卡维直接进了产科病房,他需要看看诺拉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

产科还是老样子,永远满床,一眼望去全是顶着个大肚子的产妇,乱糟糟的。诺拉就躺在床上,安静地看着自己已经熟睡了的儿子,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直到见了卡维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医生......”

“嗯,不用起来。”

卡维手里是马库斯给的病历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诺拉术后的处理办法和过程【3】。这是卡维术后就向产科要求的东西,包括子宫触诊、心率、出血量、伤口、尿量、体温和精神情况。

写的内容不能说不好,只是医院没有便携式体温计所以很不方便,不清楚诺拉有没有切口和产褥感染。【4】

卡维上来便用手背碰了她的额头:“还是有点点体温,不过问题不大,是产后的正常情况。”【5】

诺拉已经习惯了术后检查,自觉拉开了衣服,露出裹着伤口的绷带。伤口和术后记录写的一样,除了赫曼的缝合水平有待提高以外,并没有什么大碍。

“让孩子多喝奶,这样能刺激子宫收缩,还能防止这儿发炎肿胀。”

卡维看她恢复得不错也没什么好多聊的:“你先休息吧,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就找护士。主要关心的地方就是一个恶露,还有一个伤口,最后就是体温了。”

诺拉听不懂这些,只记得最后一句话,便想要对卡维说些什么:“医生......”

“嗯?怎么了?”卡维问道。

诺拉看着卡维的脸,又看了看孩子,犹豫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算了,没什么。”

卡维觉得她似乎有些产后抑郁,毕竟一个穷人家多了张嘴,丈夫还是烂赌鬼,她心情出问题也很好理解。可就在卡维想多嘴说两句的时候,门外走来了位护士:“卡维医生!”

“嗯?怎么了?”

没等护士上前说明情况,她的身后就钻出了一位男子,穿着褐色大衣,表情像是欠了他好几百克朗一样。他不顾护士的反对,径直走进了病房:“卡维医生,我们又见面了。”

“哟,这不是瓦雷拉先生么。”

瓦雷拉的脸色确实很不好看,但出于工作目的还是放低了姿态:“我这次来是为了代表Vienna日报......”

卡维笑着迎了上去,没等他说完,便硬拉着他的衣服往病房外走:“这里是产科,你又不是产妇家属,跑进来干嘛?有事儿出去说!”

------题外话------

开了一天的会,加更(2/20),半夜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