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智械战争 > 第九卷人间滋味 第1167章 补贴大战

智械战争 第九卷人间滋味 第1167章 补贴大战

作者:写科幻不容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3-26 18:31: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天,姜思宇正在公司办公,突然收到一个匿名的短信:“姜总,有人COPY了你的包打听!”

短信的后面跟着一个地址。

姜思宇点开那个地址,果然要引导他下载一个叫“打听事”的APP。

他按照指引把这个“打听事”APP装上了,一看界面,确实跟他的包打听一模一样。

这是谁干的?

他点进去“我的”,找到“设置”,里面看见一个营业执照,他打开营业执照放大了一看,公司的名称叫“川都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赵勇。

他便打开企查查开始查询这家川都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里面除了赵勇之外,还有另外四个股东。

是谁把姜思宇的代码提供给了这家川都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他决定让法务部的人去法院起诉这家公司!

很快,他请的律师就在法院立案了,律师函也发到了这家川都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周后,川都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勇主动来找姜思宇,说他们已经把网站关闭了,要求姜思宇撤诉。

姜思宇问了一下律师,如果对方对侵权行为停止了,法院一般也会判对方败诉,由对方承担诉讼费。

但是他们主张的二百万赔偿,一般法院会给打个折,比如要求对方配个五十万。

姜思宇心想,不管赔多少,也得让对方陪。

于是他要求赵勇赔偿一百万!

赵勇说他手里最多也就有十五万。

姜思宇说如果不配,那就法院见。

这时候律师就劝姜思宇,即便打赢了官司也得不到赔偿,还不如先拿到十五万就算了。

姜思宇觉得律师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接受了赵勇提出的庭前和解的条件,答应赵勇,拿到十五万就撤诉。

这天,程序员小李给姜思宇发微信,说他又发现了一个叫“打听打听”的APP,与他们的包打听很类似。

姜思宇一听,头立刻大了!

怎么互联网上的这些抄袭和侵权的行为这么频繁?

姜思宇又登陆到打听打听APP查询,然后让法务部的人到法院去起诉这个APP的经营方,叫“川都宏伟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务部的人找律师咨询了一下,回来对姜思宇说,他们可能打不赢这场官司。

原因是姜思宇并没有对一些算法和有特色的设计理念申请专利,因此很难打赢这场官司。

姜思宇一听,脑瓜子嗡嗡的!

难道他就得眼看着他的网站被人家抄袭、复制吗?

他心有不甘呀,他立刻召开一个高层会议讨论这个事情。

大多数人都认为,现在能做的就是亡羊补牢,马上把能申请的专利都赶紧申请了,否则的话,以后也会不停低倍抄袭。

好吧,既然如此,亡羊补牢也得补呀!

他马上让曹晓月组织程序员开始编写专利申请所需要的技术交底书。

半个月后,曹晓月带着人一共整理出了一共三十二份技术交底书,姜思宇马上让他们找个专利代理去专利局申请,生怕晚了一步被别人抢了先。

不过,害怕什么就来什么。

专利代理在经过检索对比之后,说他们申请的三十二个专利有十三个与已有的专利重复度过高,基本上会被专利局驳回。余下的十九个也存在被驳回的可能。

卧槽,难道是那个不要脸的川都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他们之前也去专利局申请了吗?

姜思宇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一下子搞得情绪低落。

他一点也没想到,在软件行业里也有这么多黑暗,甚至比他过去从事过的废品收购、房产中介还肮脏。

反正事已至此了,那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了。

他让曹晓月把话传下去,以后凡是有任何新创意、新方法,一定要先申请专利,绝对不能再出现这么被动的局面了。

这天,他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突然感到手机一颤。

他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用母子解开指纹锁,他看见微信上有心消息。

他打开微信一看,原来是曹晓月发来的消息。

“辞职申请”

这就是他看到的曹晓月发来的消息的前四个字!

曹晓月要辞职?

他感到胸口有些憋得慌,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呀!

刚出现了专利申请危机,他的研发主管就要辞职!这难道是要老子命吗?

他没有继续往下看,他直接拨通了曹晓月的手机。

“晓月!有什么想不开的?不能跟我说说?”姜思宇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道。

“哎呀,姜总,是你想多了,我没啥想不开的,就是几个老朋友商量着要一起创业,我被他们说动心了!哈哈……对不起啦,姜总!辜负了您对我的提拔和重用!”曹晓月很流利地说了一大套,看来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台词。

“创业?……哦……准备在那方面发展呀?”姜思宇试探着问。

“这不,现在不是流行APP嘛,我们也准备搞一个APP!”她轻描淡写地说。

“既然出去也是搞APP,那还不如子啊我这里搞得了,我给你一些干股!”姜思宇心想,无非不就是为了赚钱嘛,我给你股份还不行吗?

“哈哈……姜总,真是感谢您这么认可我,可是我们已经商量好了,而且我是技术入股,占百分之十五。”曹晓月解释道。

百分之十五?

姜思宇心里一惊!这可不低呀!就凭这技术入股,就能占到百分之十五,他可是第一次听说。

他肯定不可能给曹晓月这么高的比例,其实他刚才也想过给曹晓月多少干股的问题,他最多也就能给她百分之三。

看来挖她的人是下了血本的。

“好吧!百分之十五确实很高,我都动心了,那我只好祝你们成功了!”姜思宇无奈地说。

因为曹晓月辞职了,他必须得找人接替她。

他首先想到了小李,于是便马上给小李打电话。

“小李,方便吗?”姜思宇客气道。

“方便,姜总!”小李说。

“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姜思宇说道。

“好的!”

不一会儿,小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小李呀,你听说了吗?曹晓月辞职了。”姜思宇笑着问小李。

“嗯……听说了!”小李点头道。

姜思宇一听,心里立刻一惊。

因为他问小李是否听说曹晓月辞职,完全是客套话。

因为按照常规,一个主管要辞职,通常是不会跟手下人说的。

可是现在,小李怎么比他先知道曹晓月要辞职了?

难道?……

姜思宇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小李,我想让你接替曹晓月的工作。”

“哦……姜总,我还没跟您说,我也准备要辞职。”小李略带愧疚地说。

“啊?……”

姜思宇被惊呆了!

他开始意识到,这个曹晓月可能已经提前做准备了,准备拉走一批骨干!

“姜总,我跟曹晓月去同一家公司!”小李压低了声音说。

“哦……是吗?”姜思宇极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新公司的股份吗?”

“有点,百分之零点五。”小李压低了声音说,“别告诉别人,那边不让说。”

“是哪一家公司?”姜思宇问道。

“宏伟。”小李说。

姜思宇一听是宏伟,那不就是在做打听打听APP的那家吗?

看来宏伟是想对他赶尽杀绝呀!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陆续有七个主力程序员提出辞职,这七个人都是曹晓月手下的得力干将,而且他们都是去宏伟。

姜思宇的情绪几乎被打击到了冰点!

他的创意被抄袭了,核心和程序员也被挖走了,专利也被人家抢先申请了。

这他妈都是因为曹晓月这个人面兽心的恶人!

为了稳定军心,姜思宇把一个姓翁,叫翁茯苓的资深程序员提拔为研发部的负责人,接替原来曹晓月的工作。

这个翁茯苓的水平也很高,只是比较有个性,与曹晓月合不来,因此这一次没有跟着曹晓月走。

曹晓月带走的七个人大部分都是研发项目负责人,因此,翁茯苓在接替了曹晓月的工作后,马上就提拔了五个新的研发项目经理。

老爸知道了姜思宇的研发队伍出现了大规模哗变之后,就劝姜思宇应该尽早学习化为公司,让员工持股,这样才能稳住军心。

姜思宇觉得老爸说得有道理。

因为这种科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化为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任总逐渐把自己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最后自己所占的股份还不到百分之一。

任总的做法,可以说是华夏国高科技企业的典范,是用真金白银来诠释什么叫尊重人才。

为了稳住军心,姜思宇给包打听的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

各位兄弟、姐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打听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发展了接近两千万用户,成为了移动互联网APP大军中的新生力量。

为了让公司能够有持久的发展动力,我决定逐步将我的股份分给大家。

具体的做法我们主要参考化为公司的做法,成立职工委员会,代表员工持有公司股份。

我的股份逐渐减少的速度要与公司的成长成正比。

也就是说,公司成长越快,我的股份减少的速度就越快。

最终,我所持有的股份肯定要减少到百分之十一下。

如果公司能发展成为向化为公司一样的规模,我肯定愿意把我持有的公司股份减少到百分之一以下。

空口无凭,我们可以先按照公司的营收增长率来计算我的股份减少的比率。

在最近三年,如果公司的营业收入每增长百分之十,我的股份就减少百分之五。

我减少的股份,就划拨给职工持股委员会。

职工持股委员会也效仿化为的机制,采取低价向员工出售的方式和奖励的方式相结合。

出售给员工股份所获得的款项并不归我个人,而是进入公司的账号,用于公司经营。

如此,公司就会逐渐变成大家的公司,大家就会成为公司的股东。

当然,我们也会效仿化为公司,建立一套股份出售、分红及退出的机制。

以保障大家可进、可退!

姜思宇

20XX年3月6日。

姜思宇把这封邮件发给大家后,便开始组织高层商讨具体的职工入股细则。

他先拿出来百分之十的股份,作为职工持股委员会第一批分配股份的资源。

这天,那个安全专家田野来找姜思宇,说他刚给打听打听APP做了安全咨询,现在曹晓月是宏伟的副总,主管研发这一块。田野建议姜思宇说,他们的代码必须要严格保密,否则以后会不停被剽窃。

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以后大部分研发人员都只能接触到一小部分代码,只有最核心的人员可以解除到全部的代码。

姜思宇说,这一次曹晓月带走的就是全部的代码,她等于用包打听的代码换来了在宏伟公司的股权和副总的地位。

姜思宇听了田野的警告后,感到后背直发凉。

这天,法务部的刘律师来找姜思宇,说市卫生局检验科的一个姓冯的科长起诉包打听,因为咱们的一个网管人员把他家的地址告诉了一个跟他有仇的个体户,那个个体户冲到他家,把他家砸了一个稀巴烂。

姜思宇就问刘律师,这个冯科长怎么知道是咱们的人把他家的地址泄露出去的呢?

刘律师说,那个个体户被抓起来后,向警察交代的,他说有一个自称是风中夜的人,回答了他的问题,把冯科长家的地址告诉了他。

警察经过调查,这个网名叫风中夜的人,是我们的一个研发人员。

我们这个研发人员是根据冯科长登陆的地址来逆推出他家的地址的。

姜思宇一听,这可是这个研发人员的个人行为,跟我们公司无关。

于是他让刘律师回复冯科长,这是那个研发人员的个人行为,他们公司不承担责任。

不过通过这件事使姜思宇认识到,搞这个APP的运营涉及的到各方面的问题太多了。

如果不严格管理,早晚要出大事。

于是他又把田野请来,把那个冯科长状告他们泄露个人**的案子对田野讲了。

他想让田野帮他出出主意,怎么能把公司的信息保密管理搞好。

田野建议姜思宇学习一下国家颁布的等级保护管理标准,他他也认为他们应该符合三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因为他们的手里有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一旦泄露,会造成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

这天,翁茯苓来找姜思宇,说现在打听打听开始对注册用户返现奖励,已经持续两周了,他们在这期间注册用户增长了五百多万。

“我们要不要也搞一下返现奖励,否则很快就会被他超越了!”翁茯苓显得有些焦急地说。

“好吧!返现就返现!我们返多少?”姜思宇问。

“新注册用户返现八元!”翁茯苓说。

“好!那咱们反十元。”姜思宇说。

他心想,如果增加一千万用户,他需要补贴一亿。

但是如果真能增加一千万用户,他肯定也就能过盈亏平衡点了。

干就完了!反正我手里还有两亿多现金。

不拼就得被对手干死,拼一把就有可能活下来,所以,只能拼了!

一个月后,姜思宇砸进去一亿补贴,拉来了一千多万用户,总用户答道了三千二百多万。

而打听打听还是只有一千五百多万用户,还是没有到达盈亏平衡点。

这天,翁茯苓来找姜思宇,说打听打听那边开始给每个新注册用户补贴十二元了!

姜思宇马上就让翁茯苓把包打听的新注册用户补贴增加到十五元!

他知道,虽然他这样补贴会用尽他手里的最后一个多亿的现金,但是他现在已经开始盈利了,他不怕!

除非对方在跟他搞几轮补贴竞争。

如果对方再次加码补贴竞争,他就只好去银行贷款了!

一个月后,他的用户达到了四千多万,而打听打听只达到了一千八百万,还是没有渡过盈亏平衡点。

为了应付打听打听接下来可能发起的补贴大战,姜思宇带着公司的介绍材料和营业执照,去银行申请贷款。

结果银行说姜思宇的APP盈利能力不够,不给他贷款。

这时候,田野给姜思宇支了一招,建议他去上海、深圳或者燕京找风投。

找风头,这对姜思宇来说确实是个新挑战。

他以前听说过,搞风投的那些大佬都牛逼得很,动不动就把创业者骂的狗血喷头。

他其实倒不是怕挨骂,他主要是琢磨,从风投那里拿钱,是不是跟他原来的职工入股计划矛盾呢?

因为他的战略是模仿华为公司,通过职工持股来激励员工,但是如果引进了风投,风投肯定会逼着他上市,如果他上市的话,会不会影响他的职工持股计划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召集了一些骨干开了一个会。

“我觉得引入风投肯定会影响员工持股,因为员工持股是吧员工跟企业捆绑的做法,而风投在上市后会找时机离场,这样公司就变成了风投套现的工具,也就是说,风投的追求的事短期利益,而持股的员工追求的是长期利益,这两种利益是矛盾的,肯定会爆发出来。”一个高管说。

“是呀,化为公司就没有引入风投,我们宁肯从银行贷款,也始终没有让外人掺和企业的管理。”另外一个高管说。

“我觉得公司可以向员工借贷!”翁茯苓举手发言。

“高利贷!”姜思宇一脸狐疑地看着翁茯苓。

“对,我的一个朋友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出来一百五十万,然后把这一百五十万借给公司,公司给他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二。他就赚利息差。”翁茯苓说。

“这样也挺好,因为员工如果把家底都交给了公司,这也是一种深度捆绑,无非是公司偿还利息的压力大一些。”一个高管说。

姜思宇一想,这样其实也对,向员工借钱,偿还的利息就相当于给员工的福利,还能把员工更深地与公司捆绑,这确实一举多得的好主意。

“行!那就这么办!”

姜思宇马上安排财务部起草向职工借贷的章程,号召大家都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人后把从银行借来的钱高息贷给公司。

经过与财务部反复商量,姜思宇决定给员工的利息是百分之二十一。

向员工借贷的公告在公司发出后,非常出乎他的意料,有意向参与的员工竟然达到了八十多人,估计能筹集的自己可以达到七千多万。

这个结果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真的能搞到七千多万,他就不担心对手再次发起一轮补贴大战了,因为他现在还有一部分利润进账,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

干就完了!

在姜思宇的包打听用户达到五千万的时候,他们召开了一次全员大会。

他在会上再一次强调了他们的经营战略,就是要学习化为公司,让员工持股。而且他当场宣布,他再拿出来百分之十的股份转入员工持股委员会。

有一些员工在看到公司的经营状况正在快速上升后,竟然向用房子的抵押贷款来购买公司的股份,不过他们给每一个员工的额度有限,普通员工一年最多只有三十万的额度,中层干部每年有五十万的额度,只有高管才有一百万的额度。

所以普通员工用房子抵押贷款,也只能借给公司赚利息差。

这天,翁茯苓又找到姜思宇,说打听打听疯了,又发起了一轮补贴大战,这一次他们给每个新注册用户补贴十六块。

姜思宇马上就决定,跟他们拼了,我们要给每一个新注册的用户补贴十八块!

反正他手里现在有八千多万现金,他就不信对手的钱包里永远有钱。

姜思宇又让广告部的人调整一下收费策略,如果提前预支现金,他们可以把广告费打九折。

他是想让广告费回流的速度尽量快一些,一边手里有更多的资金跟对手打补贴战!

这天,财务部的主管来找姜思宇,说公司的账上马上就没钱了!如果在继续补贴,恐怕这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姜思宇一想,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宣布停止补贴,那就等于这一轮的补贴大战打败了!

这样很可能就鼓舞了对手士气!

他绝对不能再这个时候让对手士气高涨!

他让财务主管不要管薪水的事情,继续补贴!

等到了发薪日的前一天,财务主管问姜思宇怎么办?现在账上的钱只够给大家阀一半的工资,而且只要发了这一半的工资,就没有钱补贴了。

姜思宇立刻给广告部的人打电话,让他们向广告的客户传达优惠政策,凡是提前预支两个月的广告费,他们给打八折。

同时,他让财务部的主管线停止发这个月的薪水。

他立刻召集了一个中高层会议,让各级领导挨个找手下人谈,争取得到大家的谅解。

结果,基本上所有的员工都能理解延迟发薪,大部分员工都说,可以容忍公司三个月不发薪水。

就在他们马上就要弹尽粮绝之时,突然传来了大好消息!

打听打听app宣布,停止补贴计划了!

他们终于胜利了!

MD,还敢跟我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