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智械战争 > 第四卷此起彼伏 第132章 火星计划

智械战争 第四卷此起彼伏 第132章 火星计划

作者:写科幻不容易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月后,那几个提出联合起来反创新者倡议的国家,果然对全世界发表了联合声明,号召全世界联合起来一起抵制北魅的创新者。同时也呼吁北魅人民与背后操纵国家的创新者机器人进行斗争。

但北魅官方并没有对此进行任何回应。

……

这天,姜岳升接到上级的指示,让他在月球的南之极和北极之间再建一条容量更大的隧道,而且深度要超过一百米,具备防核打击的能力。

姜岳升立刻组织专家开始进行项目预研。

这一次他们打算把新隧道的路径设计在第一条隧道另一侧,挖通了之后,便会形成一个绕月球一周的环形。这一次,他们扩大了隧道的容量,洞内直径将达到十五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四车道公路,下层为双向高速铁路。

由于在月球的岩石层里没有液体形态的水,所以在月球建隧道基本不需要为了防水和防塌方做隧道内衬。

还有就是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铁路和公路路面的强度只需要达到地球的六分之一即可。比如在地球上的铁轨需要用高强度钢材,而在月球上只需要用普通钢材,而且尺寸可以适当缩小。

在地球上需要考虑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的影响,而在月球下面一百米的隧道内几乎是恒温的,永远是二十度左右。

因此,如果不考虑材料运输的费用,在月球建隧道的成本只有在地球上的不到五分之一。

也就是差不多不到两亿元就可以建造一公里。

如果不考虑材料运输成本,这样一条五千公里的隧道只需要不到一万亿元。

而现在,在姜岳升他们的努力下,建隧道需要的绝大部分建材都可以在月球上就地解决,因此,总成本真的可以控制在一万亿元以下。

姜岳升还要求设计部门在隧道沿途规划预留出一百二十个通向月面的堡垒出口,还有五十个休息站的出口。

为了把月球基地和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渐规范化,姜岳升还让设计部门制定了月球基地建设的规范文本。对月球基地建设的一些关键要素进行了统一规范。主要的原则概要如下:

第一、重要设施的施工深度需大于一百米,具备防核弹的能力。

第二、要把有人区域与无人区域分开设计。有人区域需要密封环境,保持气压不低于地球正常大气压的百分之六十五,氧气含量不低于地球大气含氧量的百分之五十,环境温度在二十度左右。无人区域具备与有人区域联通过渡的密封系统,无人区域内用无害气体填充,无害气体的气压不低于正常大气压的百分之三十,含氧量可以为零,人在不带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十分钟左右。如果带氧气面罩,不需要穿宇航服既可以工作。无人区与外界真空环境也需要密封隔离的联通区域。

第三、为了降低成本,整个月球工程大多数区域都规划成无人区域,可以满足机器人长期工作的环境,具备充电、照明和交通的能力。气压可低于半个大气压,无氧气供应,使用的无害气体为一些经过净化的工业废气。

……

这天,江玉给姜岳升打电话,说要让他看一样东西。

姜岳升知道,妈妈叫他去办公室八成是有不一般的东西要给他看。

尽管他有心理准备,但是还是被妈妈的展示惊艳到了。

妈妈给他展示的竟然是登陆火星的方案!

人类探索火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在六十多年前,有一个大亨叫埃隆马斯,自费把一批志愿者送上了火星,但是后来由于经费的问题,这个项目中断了,那批志愿者被无情地扔在了火星上,据说大部分都已经死了,成了人类探索火星的一个悲剧。

探索火星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运输费用的问题,飞船载着一吨重的货物从地球飞到火星需要用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费用至少要十亿元。而要在火星上建立起工业基础,要至少运过去十万吨的货物,光运费就是百万亿数量级的。

关键是花了一百万亿也见不到什么效益,就算是火星上遍地是宝石,要想运回来,宝石的价格也会超过地球上宝石的价格。

所以,开发火星的意义只有在地球遇到毁灭性灾难了才有意义,否则就是白白地扔钱,不会产生任何效益。

而现在江玉又重新拾起这件事,难道江玉不知道曾经发生的故事吗?

其实江玉很了解埃隆马斯的故事,也很清楚开发火星面临的困难,但是时隔六十年,情况已经不同了,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可以从月球基地起飞飞往火星,比六十年前埃隆马斯从地球起飞的成本可以降低十几倍。

这主要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小,而且没有大气层,再加上可以用激光给运载火箭持续地输送能源,从而提高了运载火箭的效率。

江玉设计的火星飞船,需要用一架在月面垂直起降的空天飞机送入月球轨道,然后飞船与空天飞机分离。空天飞机返回月球基地。

飞船在月球轨道调整姿态后,与月球南之极的激光能源供应站联络,开始由激光能源供应站用激光为飞船提供电能。

飞船调整好姿态后,便开始用电能驱动霍尔推进器加速,速度达到要求后,便脱离月球轨道向火星飞行。

向火星飞行的路途中,一直用月球南之极的激光为飞船供电。

江月还设计了一个慢速的方案,就是中途用太阳帆加速。直径一公里的太阳帆由超轻的纳米材料制成,利用太阳射出的射线的推力加速。

飞船飞到火星引力区后,开始向火星靠近,最终进入火星轨道。待轨道稳定后,将舱内的火星着陆器取出,放入轨道。

火星着陆器启动减速火箭,降低飞行速度,开始朝着预定地点着陆。

飞船返回月球基地,返回的电能依然依靠月球的激光提供。

第一次着陆,火星着陆器的舱室内携带着发电装置,比如核聚变反应堆发电装置,或者太阳能发电装置。同时携带几名高智能机器人。由高智能机器人对着陆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

第二次着陆,火星着陆器的舱室内装载炼铁装置、冶金设备、机床、激光挖掘机等设备。机器人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加工铁器、钢筋、钢梁,用于建筑房屋或者地下基地。

第三次着陆,火星着陆器的舱室内装载水泥生产设备,用于生产水泥。

接下来就是通过一次次的运输,让机器人能够在火星上建起人类可以居住的基地。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五十年。估计费用在六百万亿以上。

如果能让在月球居住的机器人或者人类具备能从火星起飞随意返回月球的能力,至少需要一百五十年。

姜岳升听了妈妈的描述以后说:“妈妈,这么大的开销,我们人类非要去火星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地球不毁灭,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地球还能生存,哪怕是满天都是核阴云,其实生存的环境也比火星强。”妈妈笑着回答。

“那妈妈你费这么大的力气制作这个方案的意义何在呢?”

“意义就在于,可能过不了多久,创新者就有可能去占领火星,机器人在火星上生存比人类容易得多,他们不需要氧气和食物。只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所以,他们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便会开始向火星迁移。”

“妈妈,你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去与它们争夺火星?”姜岳升目光灼灼地看着妈妈说。

“不是,我们的地球那么好,为什么非要去火星呢?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创新者机器人去火星,给它们找一个容身之处,可能就会减少机器人与人类的冲突。”

姜岳升听了妈妈的话,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非常有道理,火星上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难以生存,但是对于机器人来说,却是非常理想的环境,它们可在火星上开采矿藏、发电、制造配件,即便以后它们有了觊觎地球的想法,由于路途遥远,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姜岳升回到家中,越来越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

现在人类没有能力对机器人赶尽杀绝,机器人也没有能力消灭人类。人类为什么不能给机器人一条出路呢?这样说不定真能化解人类与机器人的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