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我在现实世界单机种田 > 0145 给市长画大饼(求订阅)

“年吞吐量1000万箱的深水港码头?”

“在温市沿海搞?”

此话一出,在座的温市市长和林秘书都露出了几分愕然的神色。

身为温市的大领导,这两位可是对全市的大局观细致到了若指掌的程度。

全市有多少人口,各个区县的年GDP是多少,就业形势如何,包括有多少所大学,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码头等等重要基础设施,那都是每一位地方领导上任前就得掌握的基本功课。

像陈绝提出的能够装卸集装箱的深水港码头,在这幅规划图上并不是没有,而是以乐清湾港区、状元岙、大小门岛三个核心港区,共同构筑出了一个国家级的重要枢纽港‘温市港’。

温州港共有206个生产性码头泊位,货物吞吐量达到了每年7052万吨。

可是这大部分走海运的货物主要以铁矿砂、煤炭等大宗散货为主,也就是温市地区必需的生产原料。

真正涉及商业进出口的集装箱业务只占吞吐量的很小部分。

就拿状元岙的集装箱码头为例,最早的设计初衷是达到年吞吐500万箱,可是布局多年也才勉强突破百万箱而已。

这对一个拥有黄金海岸线,以及发达轻工制造业的沿海大城市而言,压根就是不合格的成绩。

因为深水港码头的船运业务,也就是年吞吐量数据越高,对于整个城市的经济推动的作用就越大。

就拿魔都的洋山港而言,身为世界第一大港,它的年吞吐量已经在2023年突破了2500万箱,创造了年均22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

每年光是靠配套的物流运输、产业链、供应链、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业务等等,洋山港就能为江浙带来每年362.51亿元的GDP产值贡献。

要知道,这还只是江浙这边拿小头,把嵊泗县洋山群岛租借给魔都来运营的结果。

围绕洋山港每年产生的GDP预计达到了4400亿,大头可都是被魔都给瓜分走了。

由此可见这集装箱业务一旦达到一定规模,这其中产生的GDP效益有多么恐怖。

相比之下,温市港那年吞吐勉强突破100万箱的规模,真是连人家的小零头都拍马赶不上!

这时候如果有人提议要在温市沿海地区修一座年吞吐量千万箱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那身为一方主政领导,这明晃晃的政绩没有一个不会动心的。

“市长,您觉得这个港口要是落在瑞县飞云江入海口这个位置,会怎么样?”陈绝见两位领导的神情,从愕然开始变得多了几分兴趣,就开始站起身走到地图边上用口胡的方式画起了大饼。

当然了,他这个大饼不仅仅给这两位温市领导画过,就连瑞县的王副县长也差点给自己画过一回。

在看见魔方工厂那匪夷所思的预制基建技术后,王德隆可不止一次幻想过在飞云江入海口搞深水港码头。

“小陈总,你这玩笑可不能乱开!超大型的深水港岂是说修就能修的?”

“你想为家乡发展经济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级别的基建业务,可不是你们方块科技能碰的。”林秘书摇了摇头率先开口制止道。

他想打断一下陈绝异想天开的画饼思路。

毕竟身为温市领导,林秘书和市长两人的时间都极为有限,每天排的行程都很忙。

不单单要处理公务,还要频繁出去考察走动。

能抽出一点时间来接待陈绝这个企业小老板,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哪能像现在这样,偏离原本的主题去聊这种不切实际的深水港口梦!

“没事的小林,让年轻人多发表一下意见。”

“现在咱们温市经济虽说稳中向好,但是城市群的建设依旧缓慢,需要全新的动力和活力注入刺激。”温市市长在旁哈哈一笑,在见识了方块科技那不可思议的抗台直播后,他对陈绝的关注度和兴趣可是尤为强烈。

因为他也在期待,期待自己管辖的区域里能真正成长出一匹杀出温市的新兴独角兽企业。

“谢谢市长!”

见领导都发话了,陈绝的卖弄就更大胆了一点。

他先是在这规划图上,将魔方工厂所在的那片滩涂地圈了出来。

再把之前为滩涂淤泥地打地基的3D模拟视频给搬了出来,配合魔改的超级工程船为切入点,给两位领导画出了一个速建深水港码头的技术可行性大饼。

“等一下小陈总!”

“你说最快能在1年时间之内就完成这个深水港码头的建设?!”一听到这不可思议的基建速度,市长就有点坐不住。

要知道,温市并不是躺平摆烂不想搞这种大规模的集装箱码头。

而是受制于地理因素、产业配套,以及最重要的更上头提前的布局规划的限制,没办法大规模注资集装箱码头。

就拿之前提及过的温市的S1、S2两条轻轨线而言,温市明明富的那么早,喊了几十年要修地铁。

结果愣是从国内互联网萌芽的PC时代,拖到了现在的智能手机时代才被勉强审批修建两条架设在偏僻路线的轻轨下来。

一座大型深水港口的新建,比起地铁而言投资更大,回本速度更慢。

像这种国家级级别的基建项目,往往都不是一个地方领导能决定的,而是要层层上报审批。

就拿洋山港举例,它从1995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规划布局,一直到2002年才开始正式分四期进行兴建。

期间陆续投资总额达到了700亿的规模,耗时20多年时间不断完善,才有今天创造世界第一港口的中国奇迹。

如果换做是温市港务部门来操盘,不说这个项目能不能顺利推进,有没有这个雄厚的储备资金做支持。

光是20多年的时间,就够把在座的这些大小领导们给通通熬走的。

这种不可预期的时间成本因素,就成了抵挡在港口项目前最大的拦路虎!

所以当听见陈绝画的大饼,居然能在1年时间内就完成这种超大级别规模的集装箱码头,没有任何一位温市领导能够不动心的!

“如果资金和材料充足,可能甚至都不需要1年时间。”陈绝拍了拍胸脯打包票道。

只是没想到,市长在听完陈绝这自信满满的发言后,还是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过来:“小陈总,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实话实说,我并不看好在瑞县安插一个这样的深水港项目。”

陈绝闻言脸色一变:“为什么?”

市长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因为即便把你想象的超级港口建起来了,我们温市也没有那么大的业务进出口量!”

说完,市长就拿着林秘书递来的一份PAD上显示的资料继续解释道:“洋山港能靠集装箱起来,是因为魔都周边拥有最发达的水路、铁路、陆路运输。能够将货物以最低廉的成本投送至长三角地区。”

“而宁市舟山港能发展起来,最早是靠大宗的石油、天然气的输入储存。包括你提到的日照港,背靠的是大宗粮食进出口贸易。”

“还有南边发达的广市港,自古就是靠纺织品、瓷器进出口发展起来的。”

“那我们温市呢?靠什么产业去支撑起千万箱级别的集装箱业务?”

这个疑问一抛出,陈绝立马咧嘴一笑:“市长!您忘了我们温市过去的另外一个称呼了吗?小商品制造之都!”

今天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