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失联牛航的幸存者 > 第321章 回到原点方亭

失联牛航的幸存者 第321章 回到原点方亭

作者:波历哈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16:29:54 来源:小说旗

(时间:19年6月12日)

日子又变得平稳起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了。

波历到山上去过几次,他经常会遇到一些女人上山或者下山。也就是说,上山探望孩子的事情又恢复了。

“游客止步”的牌子还在那里,但绿衣安全军人已经不见了。那个留下无尽的惊心动魄和痛苦的洞口那里的军人换成了警察,但不是他们这里那些蓝衣警察,而是穿着灰色制服的警察。警察的制服,样式是一样的。

有时候他看着那两个警察,他们也看着他。然后他转身离开了。

有一次他仍然往前走,在距离洞口还有十几米的地方,一个警察叫道:不要再向前走了,男人不得入内。

查尔斯仍然经常会把那几个笔记本摊开在他的办公桌上。可是他却会看着窗外发呆。

他的卷发已经从花白转向银白了。

他们的几个猩猩和猴子的状况再也没有改进。伊莎贝拉给了他和洛丽塔一些新的项目。可是哪个项目在他们这里也没有什么进展。

他们忽然觉得研究是一件索然无味的事情了。

至少他是这么觉得的。

每天唯一的乐趣是晚上到厂区去,跟三个孩子说话,一起玩耍,带着他们在厂区里野草丛中“放风”。他们几个人,也就是说,波历,洛丽塔和童城,每天教孩子们一些中文,也开始教他们写字,写中文。

孩子们睡觉后,波历通常会到欢乐世界里去。

他开始喜欢一个人坐着喝闷酒。有女孩子过来,说陪他喝酒,他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她们坐下了,没话找话地跟他说,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偶尔说两句,直到她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开或者被别的男客人叫走。

雨莲倒是经常过来陪他喝两杯。但她很忙,很多人找她,包括她的员工,也包括她认识的客人们。

这么娓娓写来,有没有给读者们一种流水账的感觉?

这日子过得真的就象流水,每天流动着,流走掉。索然无味。

有时候,他会想起来很长时间没有去看彼得了。于是他就会去看他。

他已经很少去看彼得了,可是四五次里有那么一两次还是会遇到雨莲。

时间,在雨莲那里也在流失着。

在医院里,他多半还是会去找一下索娃。

索娃会告诉他一些彼得的新消息。

是的,彼得有新的消息。

彼得的新消息他都是从索娃那里听说的。比如,索娃说,今天彼得手指动过;或者,今天彼得有一阵心跳得特别快,特别激烈;或者,彼得今天又说话了,说了一两个音节,梦话那种。他问她,是否说的是“心皮”。她说不知道,是护士告诉她的,护士没有听清楚。

可是,忽然间,日子就变得不那么平稳了。

应该说是几天前开始的。

几天前,他到医院去,见到了凯特和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个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的范加腾。

凯特看见了波历,对他点点头。然后他对范加腾说了什么,范加腾转过身来,向他走来,跟他握手。

他们走远后,他还呆在那里。

他记得,以前,他每次见到范加腾,他的命运就会出现一些转折。多半不是什么大的转折,但反正是转折。

当然了,以前在别的区见到他,是他来找他的。这回他显然并不是来找他的,而只是偶然地遇到了。

应该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可是,从那天之后,他们周围的环境忽然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里的人平时走在马路上,顶多打个招呼,比如点点头,说个什么“安”,走着的人,都象是单独的,很少几个人走在一起,更别说聚在一起了。如果要聚,也是在餐饮场所,而不是在马路上。

可是他忽然发现马路上,宿舍区,尤其是商业街区里,有不少堆人出现了。他们都在聊着什么。聊着聊着会把目光扫过来,也就是说,看着他或者看着他们。那是一种不那么自然的看,因为那目光会很匆忙地过去或者回去。

昨天,波历跟童城在商业街遇到了,刚说了两句话,他们又遇到了索娃。

在医院之外,他不记得他什么时候遇到过索娃。

他自然会问起彼得。索娃还有事,所以他们是边走边说话的。

就那么短短的几步路,他们就遇到了在街边聊着天的几堆人。所谓“堆”,意思是一个人以上的聚集。三、四个人叫“堆”,两个人也算“堆”。

奇怪的是,每一堆见到他们三个人,就都停止了他们或者她们的聊天,把他们的目光扫过来,再收回去。

而且,他还注意到一点:这些堆着的人的目光并不是像他习惯的那样,多半落在他的身上,尤其他和他们遇见的是女人。

他们的目光会分别落在童城和雨莲和波历的身上。有的目光还会挨着个地把他们扫描一遍,也就是说,在每个人身上逗留十分之一秒那样。

他说:我怎么觉得这几天这里的气氛有点不一样了呢?

童城说:这里?你是说我们三区?

索娃说:是的。你们没有听说吗?

波历说:听说什么?

索娃说:我们医院里的护士们在在议论什么。有一次我叫住了一个护士,问她,她们这几天鬼鬼崇崇地都在干什么。她说,没有啊,就是有一些传说。我问是什么传说,她说听说会有一批人被送走。我说什么人会被送走,送到哪里去,她说,没有具体的说法,就是有人说,东面来的人送到东面去。

波历说:东面,是我们这里东面的哪个区?

索娃说:好象不是这个意思。但我也不知道。可是什么叫东面来的人呢?是从东面哪个区过来的?我觉得说不通。我们三区的人一呆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也没有听说有从东面哪个区来的。我问她了,你们好象在议论我?她说:没有。就是有同事说,你就是东面来的人。那么,这个意思是什么?是从东欧来的,从东亚来的人?

童城说:你是说,东面来的人要回东面去?

索娃说:只是有这种说法,具体意思我也不知道。

波历说:前两天,凯特和范加腾到你们医院来过。

索娃说:范加腾?你说的是那位白发老人?我只听说他是岛本部来的,是研究院的领导之一。

波历说:是啊。

索娃说:我一直觉得奇怪。凯特几乎不到我们医院来。听说他看病也是在岛本部那里的大医院看。可是那天,他们俩要一个护士把我叫去。

波历说:叫你去哪里?

索娃说:还真是的,我忘记跟你说了。他们进了医院后直接去了彼得的病房。然后叫我也到那里去。

波历说:他们向你了解彼得的情况?

索娃说:是啊。我进去的时候,那个白发老人在说什么可惜了。我进去后,他们就问彼得的情况,他是不是会醒来。

童城说:彼得也是东面来的人。对,他也是东面来的人。

童城有时候脑子急拐弯的速度比我快。他居然一下子把彼得和传说里的“东面来的人”联系到一起了。

童城还在喃喃地说:东面来的人。东面来的人。

波历不记得什么时候见过他这样。怎么说呢?至少他的脸胀得通红。“东面来的人”这句话竟然让他这样激动。

索娃向医院方向走去后,波历和童城又遇见了曼珈、罗西姐妹俩。

曼珈说:你听说了吗?

又是一个“听说”。波历说:听说什么了?

曼珈说:大家都在说,东面来的人要回东面去。

波历说:区长也这么说了?

曼珈说:是的,我昨天走进区长办公室的时候,他正在说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他当时在打电话。

这下,波历也激动起来了。

彼得。

忽然在不聚堆的三区有了聚堆的人们,有了看着他和他们的奇怪的目光。

东面来的人,回到东面去。

这些不会是偶然的吧?

当然不是偶然的!童城叫了起来。

波历这才知道,他在心里独自给独自提的问题,从他的嘴里漏了出来。也就是说,至少他最后那句话是脱口而出,或者说脱口提出了。

然后童城又叫了起来:是偶然的,当然是偶然的!想什么呢?

他当时有点走神,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走神。

之后他想起当时,当童城和他遇到曼珈和罗西的时候,他的样子和他说的话有点反常。应该说是相当反常。前面一句说的是当然不是偶然的,后面一句说的是当然是偶然的。他这是怎么啦?好象后悔前面那句话,就象在手机上发出一条信息后急忙撤回,好象不紧急撤回就会酿成灾难似的。

他也有些莫名的激动。但他很快就不激动了。东面来的回东面去。怎么可能呢?

但他知道,他在期盼着。他一直在期盼着。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期盼着,虽然谁都知道任何的期盼都是虚无的,在这里,所有的希望都会落空。

可是,最无聊的流水账忽然就真的流了起来了。真正的流水是无聊的,因为那是永远不变的常态的流动。但一旦说到“真的”流动起来的时候,那流动着的就不是水了。至少不是常态的水。

今天,似乎就是证实这种真正的流动的日子。

因为,他又见到了人群,那种自从他到这里的最初的日子里被抢夺之日以来,他再也没有见到过的人群。而且,这人群就是聚集在了原本的地方,即曼珈当初带他来的地方,他们研究大楼和办公楼之间的那个圆湖北端那个方亭的周围。

这里聚集了那么多的人,是因为那么多的人都是得到了通知,让他们都到这里来。

这么多的人,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蝙蝠楼、蜘蛛楼和蜜蜂楼的范围,他见到了许多也许他见到过,但他不能肯定见到过的人。

当然了,所有的人都穿着蓝色的衣裤或者蓝色的工作服。

跟几年前的波历争夺占的场面不同的是,这回没有人举起六毒的图案,喊着各自研究室的口号,而是所有的人挤在了一起。

挤在一起的人有了动静,从办公楼那头开始,人群分裂开来,从那头开始分裂,一直分裂到方亭那里。

两个人从分裂开的人群中间走了出来,走上了方亭,站在那里,向四周的人群挥手。

是凯特和白发老人范加腾。

喧哗声瞬间平息了下去。平息到只剩下三三两两的鸟叫声。

凯特说:今天把大家叫到这里来,只是为了说几句话,非常简短的几句话。

然后他摊开手,看着范加腾,意思是让出了话语权。

他并没有介绍范加腾是谁。

范加腾说:大家好!今天,我代表岛领导宣布一个决定:我们生命岛将派出一批人到世界上去,或者说返回世界。我听说了,有人说东面来的回东面去。这话不准确,是以讹传讹。去东面,这是对的,其它只是传说。至于谁去,谁有资格去,岛上自有选择标准。

人群的喧哗声一下子就回来了,铺天盖地的那种回来。

他一摆手,喧哗声又一下子地没了。这还真有一种威力。显然,所有的人都太关心这件事了。

凯特又发言了。他说:大家听明白了吧?今天我们不多说。我只想说一句:标准是内在的,标准不会公布。

有人叫喊着提问了。叫喊的人太多,声音太乱。可是这两位领导已经转身向方亭下走去。

走在后面的凯特,在走下台阶前又摆了一下手。人群又静默了。

他说:我只说一点。看表现,重在表现。

没有人阻挡这两个,大家都主动地给他们让道。

直到这两个人完全消失了。圆湖畔方亭周围的人群才真地炸了锅了。

如果有人要回忆与描述当时的炸锅程度,只能这么说:当时只看到许多鸟被惊动了,盘旋着,乱飞着。但是,波历没有听到鸟的叫声,他相信也没有人听得到,即使有人抬头看到了那么多的鸟,也只知道它们一定在叫,一定在扯着嗓子地鸣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