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06章 2000万?(求订阅!!)

单单只看单枚芯片性能提升的话,只是一倍的提升而已,似乎算不得什么。

但不要忘了,单枚芯片的性能提升,同时意味着李青松可以开发更为先进和智能的并行算法,在一台超算之中使用更多枚芯片。

由此,单枚芯片一倍的性能提升,造成超算,就是至少十倍的性能提升了!

这意味着,玉皇AI、神农AI、矿产AI、冶金AI、交通AI等等等等,李青松所使用的所有AI,性能和智能化程度都会再一次出现巨大的提升。

反应到生产效率上,便是李青松的工业实力在没有实现任何规模扩大,克隆体人数也未提升的情况下,再度凭空暴涨了至少一倍!

同时,伴随着大量专门用于科学计算、建模模拟的超算的投入,在科研方面,自己的进步速度也将再次提升。

李青松没有迟疑,立刻在调整了一番生产工艺后,以最快的速度将10纳米芯片量产。

10纳米芯片开始量产了,另一批芯片工厂也该寿终正寝了。

约10座专门生产100微米芯片的工厂终于关停。设备销毁,厂房推倒,土地则准备用于建设其余的工厂。

100微米制程的芯片实在太过落后,便连最简单的工业场景,譬如一台遥控器,一台洗衣机,李青松都有了更智能化,且成本更低的芯片替代,实在没有再生产它的必要了。

智能化进一步提升,工业产能进一步扩大,科研力量进一步增强,李青松终于将注意力放到了一个极为关键,且极为重要的领域上面。

核裂变二次加压推进模块的小型化。

一个核裂变二次加压推进模块包含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是核裂变反应堆,第二是内燃机系统,第三是二次加压模块。

李青松将这三个部分视之为一个模块,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后续研发。

现如今,李青松能制造的最小型的核裂变二次加压推进模块,其总质量都在3000吨左右的量级。

这个质量意味着它仅仅只能应用在大型飞船上。战舰方面,便连最大型的金星级飞船都无法使用。

一艘金星级飞船满载总质量都不超过一千吨,一台推进模块就3000吨?开什么玩笑。

但相比起传统的化学推进器,二次加压推进又实在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旦自己能做到将核裂变推进器装备在金星级和水星级飞船上,这两种飞船的机动性将能提升到多高的地步?

这,又会为飞船的整体战斗力提升多少?

这几乎是翻天覆地一般的提升。

于是,一边维持着工业体系的平稳生产,一边维持着其余所有学科的稳步推进,李青松抽调了所有的空闲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对这一模块的研究之中。

在更大力度的研究之下,再度有众多微小的科技进步出现。但在研究进行了三年之后,李青松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的人手似乎不足了。

这人手不足并不是说现有生产规模和科研体系无法维持。事实上,如果只维持现有水平,此刻的约3000万名克隆体——在来到木星系统之后,李青松又断断续续的本土产出了约1500万名克隆体——已经完全够用。

但如果李青松想更进一步,想进一步扩大科研体系,为每一个科研分支再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脑力,同时,进一步扩大工业体系,为科研端提供更多资源的话,现有的人手就不太充足了。

又因为核裂变推进器涉及到几乎每一个学科的缘故,这整体上的人手不足,便成为了限制核裂变推进器小型化的最大障碍。

“哎,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分支越来越多。

细细深究的话,一个数学,怕不是能分出几百上千个分支来。

代数、几何、拓扑、分析、逻辑、集合、概率、统计、数值分析……

这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之下又会有更小的分支,更小的分支之下还会有众多不同的课题……

整个科学体系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任何一个微小的分支都可能穷尽一名优秀科学家毕生精力都无法推进一步,任何两个微小分支之间又存在巨大的障碍,隔行如隔山一般,真难以想象当初的人类世界是怎么把科技推进到比现在的我还先进的地步的……”

现在,李青松也因为科学体系的复杂而暂时遇到了障碍。

必须要进一步扩充人手,才能有足够的脑力投入到愈发细分的每一个科学领域之中,并维持足够规模的生产,为这些研究提供资源。

粗粗计算,李青松认为,要达到足以支持核裂变推进模块进一步小型化,甚至于小型化到足以装进水星级战舰里,并令其具备实战意义的话,自己的最大意识连接数至少也要提升到1500万才行。

此刻自己拥有约3000万名克隆体,最大意识连接数提升到1500万之后,也完全足够使用。

事实上,李青松在生产克隆体的时候,就是大约按照这个数字来准备的。

“提升50%么?”

李青松默默的思考着。

此刻虽然遇到了障碍,但他并没有怎么忧虑。

原因很简单,伴随着前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以及最为重要的10纳米超算建成,具备了更庞大的算力,生物科技方面的突破已经近在眼前。

超算无法真正模拟现实。但在提供了足够多的参数之后,超算在模拟之中,却能为现实提供意义巨大的参考。

此刻,李青松专门训练出来的生物科技超算,女娲AI,便在克隆体们提供了足够多的参数之后,模拟计算出了一种几乎全新的基因编辑方案。

如果这种方案真的成立的话,那么,新一批的克隆体的脑部营养供给将更为充足,神经元数量更多,信号传输速度更快,身体素质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显而易见的,这种克隆体将会具备更大的意识连接数。

理论显示,他的意识连接数甚至会翻一倍,从1000万暴涨到2000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