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24章 分离式核爆发动机

要让星际导弹具备足够高的机动性和加速度,依靠化学燃料很显然是做不到的。

唯一可行的方案是,把二次加压推进器安装到导弹里面去,让它来推动导弹前进。

可是一枚星际导弹,最大的不过五六吨的样子,最小的不过几百KG。将二次加压推进器安装到如此之小的箭体里面,几乎不可能做到。

在之前做到了将二次加压推进器小型化到足以安装到水星级飞船后,李青松仍旧在孜孜不倦的进行着关于它的小型化研究。

这段时间之中,李青松确实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再度优化了它的性能,缩小了它的质量和体积,但是距离装到一枚导弹里面还是差得远。

或许伴随着自己的技术进步,在未来可能做到这一点,但很显然,短期内绝无可能做到。

“那就不做了!换一种方式!”

李青松咬了咬牙,决定冒一冒险。

他打算采取一种全新的推进器构造。

分离式核爆推进器!

核裂变电站和发动机,采取的都是可控的核裂变方式,让它在受控的方式下,以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释放能量。

不可控的核裂变便是核爆了,也即原子弹那种方式。

现在,李青松打算在两者之间做一个折中。

控制铀235或者钚239裂变速率的一个关键要点,是中子慢化剂。

控制了中子,便能控制核裂变的速率。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把达到了临界质量的武器级的铀或者钚放置到导弹发动机之中,用大量中子慢化剂来减缓它们的裂变速度。

但这样做,最多只能减缓,而无法令裂变反应彻底停下。也即,一旦开始裂变,它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一直到最终的,以原子弹的形式轰然爆炸。

不过就算只是减缓也已经足够。

正好,李青松也不打算做什么二次加压过程,直接就以对应的工质作为冷却剂,在将核裂变反应堆能量带走,为其散热的同时,将自身直接加压到普通化学燃烧远远达不到的压力和温度,再直接从喷射口喷射出去。

李青松构思之中的这种导弹甚至连战斗部都不需要。

因为它的发动机本身就是一枚核弹,只不过是被削弱了裂变速度的核弹,一部分的裂变能量被拿走,用于加速自身了而已。

等到它到达了加速末期,工质耗完,中子减速剂也耗完,它便只能像是一颗核弹那样爆炸。

既然是这种构造,那么平常时候,这种导弹发动机内很显然是不能存放裂变燃料的,要在发射的时候再临时补充燃料。

这便是所谓的分离式构造。

再加上其最终必然以一次猛烈的核爆作为结尾,加起来,便是李青松构想之中的,分离式核爆发动机!

这种星际导弹以前从来没有人构想过。李青松认为,就算是具备比自己更先进技术的外星文明,应该同样不会有这种导弹。

原因很简单,它是自己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因为过于急切的战略需求而开发出来的一种临时应急产物。

更先进的文明应该会有更先进的技术,不必像是自己这样使用这种缺陷多多的构造。

此刻,遵循李青松的构思,第一枚采取了分离式核爆发动机为动力的星际导弹便出现在了李青松面前,然后被带到了太空里。

这玩意儿一个弄不好就会变成原子弹,可不敢在地面进行实验。

这枚星际导弹的外形整体上看起来像是一颗半球,和传统的导弹模样丝毫不沾边。

不过太空中又没有空气,无需做空气动力学优化,造什么模样都无所谓,只要便于推动即可。

达到了临界质量,但被分成三份的铀235被机器人取出,小心翼翼的安装到了发动机里。

之后,实验设备立刻撤离。

从远方看着它,李青松开始了倒计时。

他知道,虽然有中子减速剂充斥,但中子数量仍旧在发动机之中慢慢提升。很快,它就将开始加速了。

倒计时五十秒之后,果然,这颗半球的底部喷射口之中喷射出了蓝色的火焰。

一开始时候火焰还比较微弱,仅能推动着它慢慢前进。但伴随着裂变反应速度的进一步提升,释放的能量越来越庞大,那火焰便由蓝色转为了赤白色,且喷射的愈发猛烈。

半球形导弹的速度越来越快,猛烈提升,不到一分钟时间而已,其加速度便暴增到了10米每平方秒,且还在迅速提升之中!

这时候,就算是李青松希望它慢一点,或者停止加速,都做不到了。

因为链式反应已经开启,李青松也没有办法让它停下。

李青松最多只能做到改变一下喷射方向,略微改变一下它的轨道而已。

这枚半球形导弹就这样在太空中飞行了约半个小时的时间,足足飞行了10多万公里的距离,然后,在速度达到最高峰的时候,链式反应的速率终于彻底失去了控制,几乎所有的裂变燃料都在大量中子的撞击之下参与到了裂变反应之中,庞大的能量在一瞬间之中释放出来,轰然炸裂,化作了一团巨大的火球。

这时候,它的速度甚至高达每秒钟80公里!

已经远远超过了李青松当初制定的每秒钟40公里的底线!

“这玩意儿好是好,就是有几个缺点。”

李青松叹了口气:“一,一旦开启加速没法停止。

二,一枚导弹就得消耗宝贵的20KG以上的裂变燃料。

三,初始速度较慢,需要一段时间的加速才能到达足够的速度,而这段时间是最危险的,容易被摧毁。

四,这玩意有点太危险了,要是在还没发射出去的时候就炸了,那乐子就大了啊……”

一枚原子弹近距离爆炸,连地球级战舰都顶不住,立刻就会被汽化。

不过……

想了想自己的战争体系,在“远距离、大威力”武器的生态位上,李青松实在找不到可替代的武器,便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种武器。

“大不了我好好迭代优化一下,尽可能的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