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朕,没钱 > 60.春风不度雁门关

朕,没钱 60.春风不度雁门关

作者:阪泉大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军班师回朝。

“陛下,末将...突破了。”

“嗯?”

赵政惊疑的看着一身轻甲,神采奕奕的蒙重,这家伙连受两次重伤,修为不退反进,本来是二品,这么一突破,不就是一品了吗?

“末将,已是一品。”

蒙重说着,散发出一缕气机。

一品,境界相当稳固。

“恭喜将军。”

赵政贺喜,无论如何,大乾多一个一品,总归是好事,而且他属意让蒙重镇守盛乐城,管理大漠,一品修为正好威震宵小。

他想弄明白原因,蒙重突破没半点天地异象,征兆也没有,太反常了:“蒙将军是因为攻守易形,边军转守为攻,又灭了宿敌北濛,念头通达,胸中一气平顺,所以突破了?”

恭青山重回一品其实就是类似的原理,凡人修胸中一口“气”,硬练也能升级,但更多时候,证一个念头通达一气贯通,才能达到高层境界。

蒙重摇了摇头:“雁门之战,转守为攻,末将当时胸中郁结之气散开,伤势痊愈,半步一品,灭北濛倒是没什么感觉,养伤养着养着,就突破了。”

一边的赵延连连咂嘴,挨两次毒打就能突破,我给自己来次狠的,是不是也能突破了?

“气运。”

公孙起忽然开口,两个字后,便没有再多言。

气运?

赵政心中已然明白,这应该就是小王子临死前最后捏碎噶啦宝石印信,散尽北濛气运,所造成的后果。

北濛气运尽失,再难复国,但气运归于天下人。

蒙重应该就是巧合分了一丝气运,刚好突破。

赵政琢磨着,这么一来,濛人更好管理,草原也可以彻底归入大乾治下,但北濛气运为天下人开了一个口子。

日后入品的人更多,高手更多,气运分到自己人身上,倒还好,分到六国余孽,或是大庆四氏头上,敌人就更强了。

“是好事啊!”

入品的人更多,可不就代表着大漠淘金者更多吗?打工人能力越强,当老板的赚的越多!

至于敌人变强了....

无所谓,朕藏的钱也更多了!

大军很快便行至雁门关。

城墙已随白云去,此地空余雁门关。

道路畅通,适合通车。

“开发旅游业也不错啊!”

赵政又在心里盘算,长城没了,驿站建起来,旅游也方便了。

雁门关,长城遗迹,抗击北濛旧地。

榆木川,将士冢,埋骨地。

盛乐城,五十年前的城池,名胜古迹。

狼居胥山,北濛圣山,乾皇遗字....

斡难河、黄金台,这可都是天然景点!

恭青山和三千白发兵,看见雁门关,这些最低都有七品修为在身的老头子们,颤颤悠悠地将长枪杵在地上,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腿软跌倒。

他们抬起手,指着城关上隐隐约约的“雁门关”几个字,张着嘴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赵政见此一幕,放下心中乱七八糟的想法,策驴至阵前,也指着关上的牌匾,道:

“你们当年,就是从这儿出塞的吧?”

“老兵当归家,道路崎岖路难行,朕当亲自率军来迎。”

赵政下马,对着恭青山与白发老卒们躬身一礼,十二卫大军见状,亦是纷纷垂首,献上一礼。

苦守孤城五十年,满城尽是白发兵,当得起如此一礼。

“陛..陛下....”

恭青山开口,乌发朱颜的老头儿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现在是大乾的兵,大乾的宣武卫,可当不起皇帝一礼。

赵政笑着摆手,回身伸手,一剑将雁门关的牌匾削断:

“十五从军征,八十方得归,长城都没了,还守什么?”

“大乾宣武卫,今天解散了。”

“五十年的精锐老卒,最低都是七品,朕可发不起饷银!”

“不妥。”公孙起出声,这些白发兵也就是年纪大了,体力差点。

可实力顶尖,云气凝实,绝对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精兵,隐隐形成军魂,若是放在他手上,绝对是一支恐怖的战力,哪能就这么解散了?

还有这裁军的理由,就算说男子不能当兵,他都能捏着鼻子信了,发不起饷银?你能找个更搞笑的借口吗?

赵政挥手将公孙起赶到一边,他的声音越来越大:

“长城边军,今天也解散了!”

“戍边多年,大漠风霜,吃得苦够多了,都回家吧!”

边军将士,这些个高大粗犷的坚毅汉子,戍边多年未回家,每逢佳节思乡心切,都不会哭出来,但今天,久久未流的眼泪,从饱经风霜的糙脸上,淌了下来……

忽然一阵微风,飘着大漠特有的干燥粗糙,轻轻地吹拂着将士们的面颊与发鬓。

吹动了雁门关城头的大乾龙旗。

这面旗帜指引的人,才会来到大漠,这面旗帜也会指引那些人归家的路途。

风吹动了赵政的战袍,他顺势单手一挥:

“归家!”

....................................

“鲫鱼有没有,给俺来两条,现杀!”

“诶,好嘞!”

老汉熟练的抄起两条鱼,左右开弓,低头宰杀起鱼来。

“爹....”

“啊?”老汉一愣,望着眼前的大汉,怔住了。

还没被拍死的鱼,尾巴一弹,拍着老汉的手,老汉吃不住痛,刀都落下了,但仍旧恍惚。

半晌才有了声音,两手一摊,侧了侧头,显得极其不知所措:“儿...儿啊....”

五年前,老汉的儿子入伍从军,戍边五年,一次没回过家。

“爹!”魁梧汉子一把抱住了老汉:“北濛灭了,漠北没战事了!”

“来碗豆腐脑,咸口的。”

“年关将至,北边打仗,今年又是不回来咯!”卖豆腐脑的小贩嘴里絮絮叨叨的,擦着桌子,忙不过来,听着喊声,头也不抬对着伙计道:“给这位爷来碗豆腐脑,咸口的。”

“不行,现在就要。”

小贩皱眉,天子脚下,还有人成心找事儿?

他抬起头,就见着了一个无比熟悉的面孔:“老二?你不是在戍边吗?怎么回来了?”

小贩扔下抹布,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一瘸一拐的往前凑。

汉子呵呵笑着,将抹布捡起来擦着桌子:“回来了,以后都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边上卖小笼包的看着羡慕,自家也有个戍边的儿子。

“来一笼包子。”

“好咧!”

“这一笼怎么才五个??”

小贩重复着早就熟练的借口:“南方的才俩呢!”

客人很缠人,一直低着头:“多给两个行不行?”

小贩一脸不耐烦:“怎么有你这种人?一分钱一分货,哪还有多给的道理?”

“现在也不行吗?”客人站起身来,凑近了脸。

小贩双手悬在空中,右手一挥,两掌一拍,各种不自然,眼里亮晶晶的:“几个,要几个吃几个,多吃些,都瘦了....”

武家村子,单腿的老卒,还是在那棵槐树下。

他摆了一个小桌,桌上半壶酒,靠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小酌。

“陛下打去漠北了,算算时间,是不是赢了?”

“不知道北濛灭了没有。”

“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老卒摆上四个碗,一一倒满酒:“回来了,跟咱一样,解甲归田当个乡老,官儿呢!”

说着说着,一碗酒端着嘴前,眼泪滴进了碗里:“你们啊,榆木川有什么好呆的,哪里比得上家里!”

“这槐树,那年投军时种下的,都这么高了!”

“看见了吗!家里要有个胖大小子,可不得整天爬着玩哩!”

一阵风吹过。

槐树落下几片叶子。

四个倒满酒的破碗,空了。

老卒怔了怔,带着刀疤的脸庞,罩上了一层僵硬,再倒上酒,几片叶落,又空了。

他实在绷不住,一连串泪水,沿着一条条皱纹,无声地流下来。

“漠北,安定了....”

少年去,暮年归,万古千魂把家守。

今天,春风吹度了雁门。

老卒抹着泪,一瘸一拐捡起地上的槐树叶,发现叶片边上槐树根底,隐约有什么东西。

伸手掏了掏,掏出一锭银子。

他登时就乐了,也不抹泪了,咧着嘴:“自家弟兄,回家了,还带什么银子,这不生分了嘛!”

顺手擦了擦银子,揣进怀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