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科索夫斯基现在知道了德国人的想法,他的部队在反击的过程中,抓了不少的俘虏,有的是保加利亚人,有的是法国人,甚至有一些英国人。这让他知道了德国人这一次玩的是什么花样。
德军根本没有陷入真正的巷战之中,陷入巷战的是“八国联军”还有苏联自己。西部外围的一处军用火车小站的争夺,双方投入了差不多一万人的兵力,整个小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之后,苏军依旧没有能够守住这个斯大林格勒最西端的标志性地点。
残酷的战争让罗科索夫斯基备受折磨,他每天都要损失掉将近一万名士兵,如果换算成部队的话,差不多他每天都要有一个步兵师彻底被打成残废,根本无法继续作战必须要退出战场才行。
可事实上罗科索夫斯基选择的办法更铁血一些,他把新兵补充给这些老部队,然后继续让这些部队在二线休息几天,然后就再丢回到前线去,投入到无休无止的消耗中去。
战争打到这个时间,这个节点上,罗科索夫斯基才真正意识到了,原来真正的城市巷战是一把双刃剑,是未伤敌先伤己的自损打法,也是苏联部队无法承受的巨大消耗战斗。至少他的精锐部队,已经在漫无休止的城区争夺战中,疲惫和懈怠了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苏联有多少增援,这些增援能不能消耗掉德国人东拼西凑起来的杂牌部队——这关系到斯大林格勒是否能够坚守到半年的时间,把德国再一次拖入到漫长的俄罗斯冬季天气中去。
在成功的猎杀了十几名德军狙击手之后,苏军的狙击手部队遭到了德国特种部队和狙击手的联合绞杀,最终双方的战果打成了17比35,苏军的狙击手损失超过了德军损失的一倍还多。
“沿着河岸向两翼开始反击,增加我们控制的伏尔加河纵向宽度。这样才能藏下更多的运输船,来弥补白天我们没有办法运输部队带来的损失。”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说道:“至于敌人的狙击手,我们暂时只能硬着头皮无视他们。等上两年,我们的狙击手在实战中就会被锻炼出来,那个时候才是决一死战的时候!”
最近德国空军在伏尔加河上到处肆虐,摧毁了大量苏军用来运输的船只。一大堆等待运过伏尔加河的物资只能藏在河对岸等待,而几万名新兵也只能暂时留在伏尔加河东岸,无法进入斯大林格勒为罗科索夫斯基作战。
那些来自德国海军的飞机在伏尔加河上的俯冲轰炸准确无比,而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也让苏军补充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努力变得异常困难。不少铁路被摧毁,德军因为不会在短时间内渡过伏尔加河作战,所以这一次开始大规模的轰炸铁路与交通节点。
屠夫轰炸机的远程轰炸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苏军在防线后面几百公里远的地方,都被这种德国的四发战略轰炸机光顾过,整个苏军纵深地区一片混乱,增援斯大林格勒成了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作为指挥官,罗科索夫斯基只能多帮自己的手下畅想畅想美好的未来。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么,一个人不如意的时候不是喜欢畅想未来,就是喜欢回忆过去。
现在的罗科索夫斯基要么就在自己回忆过去,要么就是在给人画个未来的大饼——他知道自己过的日子不太如意,却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什么了。作为斯大林格勒的最高指挥官,他的选择并不多,只能和这个城市一起化为废墟。
在德军以优势火力缓慢推进,玩起几十年前曾国藩老爷子那套铁壁合围的战术来,苏军还真就没有多少能够扭转战局的手段,他们只能用自己更多的兵力去撞那些德军的铜墙铁壁,为自己的覆灭争取更多的时间。而作为苏联来说,现在最缺少的,似乎就是时间。
“近卫军的装甲部队向北展开反击吧。”罗科索夫斯基坚定了一下自己的信心之后,指着地图开始分配任务:“西面的正面防线上,由顶上去的新步兵展开对西火车站的争夺,务必要打到小站,守住阵地!”
他走到地图的另一面,用手向下一指,命令道:“新来增援的两个师负责向南进攻,夺取尽可能多的郊区阵地,我们能不能扩大夜间运输规模,就看这场战斗了。”
等着自己的手下们都走出这个有些略显昏暗的地下室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双手盖在自己的脸上,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浊气。他肩上的压力有多大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整个斯大林格勒会战已经脱出了他的控制,往一个他从未想过的方向发展着。
失去控制的感觉真的非常不妙,至少罗科索夫斯基他自己预感到了苏军有失败的可能——对于他来说,也许这才是最摧残人心的事情。
------------------
补更一章,谢谢大家的安慰,龙灵在这里拜谢了!有你们这些书友在,龙灵觉得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