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192章 以点击面,先难受死你

羊城夏天的酷热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白天,天空中的太阳像烈火般燃烧,气温高的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烤炉中。

空气中充满了闷热的气息,让人喘不过气来。

汗流浃背是常态,即使在室内,稍微动一动,汗水也会不停地流淌。

不过,南山的焊接机器人样机生产线,此时却是一片忙碌。

虽然不是大规模量产的生产线,但是全部产能发挥出来,一个星期也能生产个20台左右。

这个产量,要用来占据市场,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要用来跟人抢订单,让其他厂家难受,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数据,2002年全球焊接机器人的产量为 37,270台。

其中华夏地区的销量,大概只有4500台。

而这些销量,大部分都还是发那科、库卡这些外资机器人巨头卖出去的。

国内的厂家占比很少,哪怕是有,也是做的一些相对低端的产品。

南山的NS-Roboter 100,不管是从哪一项参数来说,都算是媲美外资巨头的高端产品。

它的出现,注定会给机器人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这一年,焊接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逐渐得到认可和普及。

不过,这些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和机械等行业中,在食品、制药等其他行业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这对南山来说,反倒是好事。

要打击对手,基本上只要在汽车行业内发挥好,就能达到大部分的目的了。

“曹总,济二机床厂不是在推自动化TDM生产线吗?”

“我觉得是不是先从他们那边着手,把济二的机器人订单都给拿下来?”

要推销产品了,自然就到了曾婷婷带领的销售部出马的时候了。

而作为智商155的人物,曾婷婷自然不会无计可施。

“把济二机床厂作为机器人使用的突破口?”

曹阳右手手肘撑在桌子上,手掌托着下巴,思索了一会道:“还真是可以。”

“济二现在力推大吨位TDM生产线,一般都是四五台压机连线进行冲压,压机与压机之间需要有两个人,甚至四个人在那搬运零件。”

“这些人完全是可以使用机器人来代替。”

“这么下来,一条线如果是双班倒,自动化改造之后可以节约12个人,甚至更多人。”

“效果应该还是非常不错的。”

曹阳快速的测算了一下这个方案的效果。

虽然现在的人工没有那么贵,单纯的经济账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但是自动化产线带来的先进感,应该还是可以让很多客户心动的。

“没错,我正是这样子想的。”

“甚至不仅济二的新订单上可以考虑推进自动化改造,像是现在各个主机厂已经量产中的冲压生产线,也是可以推进自动化改造。”

“这跟工业强国的路线应该是完全符合的,各个车企肯定会有兴趣。”

“特别是我们的机器人相比发那科那些厂家便宜了一些,之前主机厂面临的成本压力也会小很多。”

看到曹阳同意自己的推进方向,曾婷婷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按照这个方向,其实不仅济二供应的冲压线可以推进自动化改造,所有主机厂的冲压线都可以检讨推进。”

“哪怕压机是舒勒或者会田他们提供的,也不影响自动化改造啊。”

南山现在跟各个主机厂基本上都有联系,除了春城丰田这些少部分厂家之外,其他厂家的合作整体还是比较愉快的。

对于量产冲压线的改造,完全就是跟主机厂一起联系来检讨推进。

“如果这样子的话,那么其实可以再拓展一下,不仅对主机厂的冲压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他们的焊装车间,应该也还有挺多焊接工序是使用人工焊接的。”

“我们要是能够推动他们进行自动化改造,那么对于焊接机器人的需求就非常的大了。”

曾婷婷举一反三,提到了机器人在主机厂最主要的几处运用。

作为大规模工业化产品,汽车生产线是典型的流水线生产。

各个工序里头,有不少都是具备自动化改造的可能。

后世比较先进的汽车工厂,一个焊接车间用到的焊接机器人就有几百个。

更加不用说冲压车间和涂装车间也有机器人的需求。

“嗯,我觉得都可以去检讨。”

“最好就查一查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要是有的话,结合这些政策一起跟主机厂推动自动化改造,那就最好不过了。”

“我相信很多主机厂应该是感兴趣的。”

“除此之外,像是羊城爱机和羊城艾派克这些冲压件厂家,对于焊接机器人的潜在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这一阶段就先把重心放在主机厂和他们的冲压件供应商上面去。”

曹阳倒也没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把最肥的一块肉咬下来一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以汽车行业为点,重点推进,让其他机器人厂家难受。

汽车行业目前是机器人用量最大的行业。

特别是焊接机器人,更是七八成都用在汽车行业。

曹阳选择这个“点”来打击发那科那些对手,绝对是够恶心他们一把了。

“没问题,我亲自去各个主机厂那边跑一趟。”

“不过,最麻烦的其实就是我们以前没有做过机器人,哪怕是我们的各项参数都比人家的要好,也很难让他们相信这一点。”

“毕竟对于机器人来说,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注点。”

“偏偏这一点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证明的。”

曾婷婷很清楚自己接下来面临的困难点在哪里。

南山的各项产品,不说比国际巨头先进多少,至少都是不会比人家差的。

所以技术上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

只是怎么让别人也能放下担心,这就很考验技巧了。

“如果客户有这方面的担心,我们可以提供一台机器人试用,相关的成本在下一批正式订单里头再支付。”

“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里头,这种方案应该是可以考虑的。”

“比亚迪不是跟我们有各方面的合作吗?”

“我觉得他们应该可以接受这个方案的。”

南山现在客户那么多,总有一些关系好的。

曹阳还真是不担心自家优秀的机器人会没有任何人愿意先试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