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210章 比亚迪来求助,出人意料的决定

华夏早期研发不出合格的乘用车发动机,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就是技术积累不足。

发动机的研发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借鉴,像是ECU的参数设定,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是设定不好的。

而国内早期在发动机技术方面缺乏足够的积累和经验,因此难以研发出合格的发动机。

第二就是资金投入不足。

发动机研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领域,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推动技术的发展。

而国内早期在经济方面投入的发动机技术较少,有限的资金,很多企业宁愿用来拿去直接购买发动机,也不愿意去研发,这么一来,自然就研发不出合格的发动机。

再有就是人才缺乏。

发动机研发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国内早期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导致优秀的人才缺乏,这也限制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当然了,管理水平落后,也是一个原因。

发动机涉及的零件很多,研发需要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而国内早期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导致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了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过程。

原本比亚迪想要一上来就打破行业惯例,自己搞发动机。

不过,梁传庆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王福,这事短时间内搞不定。

这么一来,比亚迪的选择就不多了。

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王福和梁传庆来到了南山。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王福他们要见到曹阳,自然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曹总,我今天是找你求助来了!”

王福见到曹阳的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的把自己的目的给说了出来。

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大家又有信任关系,说话就不需要拐弯抹角了。

“王总,比亚迪和南山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什么需要互相帮忙的事情,你直接说!”

“只要南山能够帮忙的,一定全力支持。”

“南山现在搞不定的,我们也创造条件去搞定!”

漂亮话谁都会说。

曹阳现在对这一套也是非常熟悉了。

本来就有意跟比亚迪合作推广南山的各种全新零件,他自然是希望比亚迪的F6能够成功。

王福过来找自己,无非就是F6项目碰到了课题。

这一点,曹阳不用多问也能猜到。

“有曹总你这话,我就放心很多了!”

“不瞒伱说,我们的F6车型的发动机研发,日程方面严重落后。”

“虽然已经制作出了一批发动机样机,但是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过,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也发现南山生产的那些零部件,性能非常的优秀。”

“不管是ECU还是曲轴轴承,亦或是起动机,没有任何一个零件掉链子的。”

“就是不知道南山有没有自己研究发动机,或者是跟比亚迪合作研究发动机的计划?”

王福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比亚迪现在搞不定发动机项目,需要南山协作。

这还真是瞌睡就遇到枕头了。

南山去年的业绩那么好,完全是得益于变速箱项目。

而作为汽车上最重要的零部件,发动机项目要是能够搞起来,到时候说不定比变速箱项目还更加充满期待。

所以曹阳是有在考虑立项搞发动机的。

只是没有想好要搞什么发动机而已。

“王总,你这真是来对了,南山的发动机项目刚刚立项,正想着怎么寻找潜在客户去推广使用呢,没想到你们就有这方面的需求。”

曹阳不想跟比亚迪搞什么合作研发。

你要发动机,我卖给你就是了。

当然了,他也知道发动机这种零部件,以后各个主机厂肯定都是会自己搞的。

这笔钱能够挣多久,就看南山的发动机有多先进了。

“真的?”

“南山已经在搞发动机了?”

王福愣了一下。

这个消息,他是今天才听说。

其实,不仅王福愣了。

其他几个南山的高管也愣了。

公司什么时候立项发动机了?

自己怎么不知道?

心中很是疑惑的纪华,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曹阳,发动机没有那么好搞。

“王总,曹总,其实这搞发动机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研发的呢。”

“首先就是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控制,这个过程是决定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控制燃烧过程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性能是发动机研发的重要难点之一。”

“别的企业都是靠几十年的积累才慢慢的有了今天的成绩。”

“再有就是磨损和腐蚀的控制。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需要在高温、高压和腐蚀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因此如何控制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是发动机研发的重要难点之一。”

“这里涉及了许多零件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工艺,想要模仿都没有那么容易模仿。”

“甚至明明看上去一样的两个零件,性能却是完全不同。”

纪华这么一说,坐在对面的梁传庆疯狂点头。

这话他太有体会了。

有些零件他们一比一的高精度测量后进行生产,但是性能就是不达标。

耐磨性方面尤其的突出。

“再有就是动力传输效率的提高。发动机产生的功率需要通过动力传输系统传递到车轮上,如何提高动力传输效率是发动机研发的重要难点之一。”

“至于降噪和环保,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发动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和废气排放,如何降低噪声和实现环保排放是发动机研发的重要难点之一。”

“最后就是成本控制,只有研发出来的发动机有成本竞争力,才能活下去。”

“发动机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因此如何控制研发成本是发动机研发的重要难点之一。”

“我觉得发动机项目,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纪华这话虽然是对着王福和曹阳说的,但是大家都清楚,他其实是对着曹阳说的。

“纪教授说的也确实是挺有道理的,不说能不能研发成功,只是把发动机上各个零件的模具开一遍,几千万,甚至上亿就花出去了。”

“要是零件需要重新设计,很可能许多模具还得重新开。”

“研发一款发动机,哪怕是扔进去几个亿,也不一定就能成功。”

潘金兴在旁边也插了一句话。

虽然公司去年的业绩非常的好,今年预计也会更好。

但是开销也会越来越多。

设备中心有那么多机床一起在研究生产,南山工业园三期工程又在建设,潘金兴也是担心公司的摊子铺的太大,到时候影响了现有业务的发展。

“曹总,纪教授和潘总说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我们的局面其实也没有那么的悲观。”

“像是一些比较大的零件,我们比亚迪已经开模并制作了样件。”

“只要零件没有大的变化,调整一些精度或者材料配方什么的,是不需要新开模的。”

“我们比亚迪也愿意跟南山合作,一起来把这个项目搞下去。”

“不管是作为发动机零件的供应商,还是作为合作方,都是可以讨论的。”

梁传庆生怕曹阳听了纪华和潘金兴的话之后,放弃了发动机项目的研发。

他也知道,如果南山要搞发动机的话,那么今后肯定就不会只跟比亚迪合作,要不然台数支撑不起一个大项目的发展。

这种情况下,南山应该不会考虑跟比亚迪合作搞这个发动机研发。

所以他也退了一步,愿意让比亚迪作为南山发动机的供应商的形式,配合推进发动机项目的研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然了,他能接受这个方案。

是因为比亚迪本身也没有放弃发动机的研究,只不过是在自己的产品研究出来之前,想要找到可以使用的发动机而已。

如果曹阳还是不能同意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去找航天三菱或者东安动力寻求合作了。

“曹总,不瞒你说,我非常看好F6这个项目。”

“目前的F6外观也是参考了本田海外上市的最新款雅阁做了调整。”

“到时候月销过万不是梦,完全可以支撑贵司发动机项目的发展。”

“一台车上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零件也是我们在努力的。”

“目前比亚迪自己的精力有限,又不想简单的从外面采购没有任何特色的发动机,所以想要看看南山这边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王福在旁边补充了一句,隐约之中也提醒大家,比亚迪不是没有路走了。

只是觉得南山这条路,更加合适而已。

“王总,比亚迪的F6,计划什么时候上市呢?”

曹阳心里面是有答案的,不过有些事情也要问清楚。

免得到时候日程对不上,那就尴尬了。

“原本我们是想要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推出来,但是现在看来,估计要等到今年底了。”

“相当于我们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做最后的准备。”

“考虑到上市之前需要做的一些试验,最晚搭载量产使用的发动机的样车,在今年9月之前需要生产出来。”

“要不然就只能推迟到明年上市了。”

王福颇为期待的看着曹阳。

他们搞汽车项目,也是对华夏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做了一番调研。

整个华夏,就没有任何一个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比得上南山的。

“研究一款发动机耗费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哪怕是所有的图纸都是现成的情况下,单单各零件的开模就至少需要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各种测试,没有半年时间是连像样的样品都组装不出来的。”

“而我们现在虽然对一部分发动机零件有研究,但是一台发动机涉及的零件非常多,我们也只是研究了一部分。”

“大部分的零件,是没有现成的图纸数据可以参考使用的。”

“这种情况下,今年9月就需要生产出可量产的发动机出来,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纪华再一次的在旁边发表了意见。

曹阳想要搞发动机,他已经感觉出来了。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所以他也不好一直反对。

可在时间上,他肯定是要提醒一下。

免得到时候曹阳直接同意了比亚迪的日程,那就尴尬了。

后面的压力肯定是非常大。

“发动机的研发,也不一定是所有的零件都是由我们自己去出图。”

“可以充分的借助一些供应商的力量,采用他们的标准产品的话,不仅不涉及到出图问题,就连测试之类的事情都可以节约不少项目。”

“虽然日程确实是比较赶,但是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梁传庆的表情略微有点尴尬。

纪华说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

正常情况下,他也觉得让南山参与这个项目是不靠谱的。

奈何自家老总觉得这个事情有商讨的余地。

“南山研究发动机零件,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

“对于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零件的要求,也都是有一定的了解。”

“特别是ECU的研究过程当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曲轴轴承和起动机等零件的研究过程中,更是安排了缓慢的样机进行测试。”

“所以要在9月份之前拿出可量产的发动机出来,并在今年年底正式的进入到大规模量产,也不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不过各方面的准备工作现在就要开始了,包括组装线的建设。”

“而一些大型的压铸件,短期内需要考虑从外面寻找合格的厂家。”

“要不然所有的零件都自己生产,显然是不现实的。”

曹阳这么一说,王福和梁传庆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曹总,我们之前已经联系了一批潜在的供应商,到时候我们可以把这方面的信息跟南山共享。”

“像是一些大型的压铸件,国内的厂家还是具备实力去生产的。”

“只要我们把图纸画好就可以了。”

梁传庆很是及时的给出了自己的助攻,尽可能的解除曹阳的顾虑。

新的一月,祝大儿童们节日快乐~顺便求个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