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348章 南山集团的精准开发

电机不是什么新技术。

电被发现之后,电机差不多就被同步给发明了出来。

之前曹阳也跟公司的技术团队说过,南山集团的电机,要使用扁平线技术,最大程度的减少电机的体积,提升电芯的性能。

到现在为止,混动电机的开发,进度倒是比混动电池要快一些。

但是也没有完全定型下来。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NVH不达标。

传统内燃机车辆通过钥匙或按键由驾驶员操作启动或熄火,FHEV发动机是否介入到动力系统的输出,一般不受驾驶员控制。

它是由车辆控制单元依据车辆行驶状态来控制发动机启停,是否介入到动力输出。

这种启停往往在驾驶员没有预想到情况下进行,这会显著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能。

要是一般的经济型车型,NVH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消费者不会特别的关心。

但是星辰汽车要生产的是高端车型,自然是要把相关的问题都给最大程度的解决。

“曹总,目前混动使用的电机,NVH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动机频繁启/停引起的振动问题。”

“我们也做了一些改善,但还不是很理想。”

由于这个混动使用的电机是跟变速箱连接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是变速箱的构成件。

所以纪华也是亲自参与其中。

不过,对变速箱他很擅长,但那是传统的变速箱。

这种混动使用的变速箱,就相对没有那么厉害了。

好在曹阳对这个混动电机NVH改善的方案,倒是已经心中有数。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同时出发才行。”

“首先就是优化发动机启动转矩和缸内泵压性能。”

“启动转矩通过优化启动电机的力矩输出来进行平顺。”

“缸内泵压对启动振动的影响需通过调整进气阀门关闭时间也进行优化。”

“停止振动也可以通过以上两个调整方式来优化。”

“第二个方向就是控制发动机点火之后扭矩快速上升而引起的振动。”

“具体方法可以通过控制燃油喷射量以稳定燃烧。”

“延迟点火时间以降低扭矩。”

“同时优化气门提前角改善进气体积变化量。”

“这需要跟南山发动机配合进行开发和调试。”

曹阳一步一步的抛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南山集团的这些技术人员,不是水平真的不行,而是没有搞过这些东西之前,大家都不是很确定具体的改进方向在哪里。

只要明确了方向,剩下的无非就是多调试几次的问题了。

“第三,控制发动机初始曲柄角位置。”

“不同初始曲柄角下,发动机启动振动会有很大的不同,选择能使发动机启动振动最小的初始曲柄角。”

“当然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也可以进行同步的优化。”

“通过以上的几个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发动机启动和停止带来的震动问题。”

对曹阳来说,所谓的电机NVH问题,其实不是单纯的电机的问题,而是混动系统整体的问题。

需要从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各个方向,全方位的去找到解决的办法。

传统内燃机车辆中,很多噪声问题都被发动机噪声所掩盖。

而在混动中,当关闭内燃机后,一些特殊的噪声问题会变得比较突出。

这也是星辰三号开发过程之中,需要面对的。

当然了,有曹阳在,这些问题最终肯定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眼看着曹阳跟着技术人员一起讨论了几天,重新设计出来的零件,在仿真模拟的过程当中,表现就好了很多。

“曹总,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的嗡嗡声和振动问题,现在也不是很理想。”

既然已经摊开来讨论技术问题,纪华自然也是一点都不客气的把问题都给抛出来了。

当初他就是被曹阳抛出来的6AT自动变速箱技术给吸引过来的。

所以对于曹阳的技术水平,他是比谁都要更加的清楚。

“作为混动发动机,为了改善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的燃油经济性,需调整发动机的一些参数,使低速时产生更大的扭矩,但由于发动机低速运行时的扭矩波动这趋向于产生更大的车身振动和嗡嗡声。”

“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也是需要跟南山发动机那边一起商量解决。”

“回头你们两个公司可以连续组建一个项目团队,专门针对混动系统展开联合研发。”

“这么一来,一些问题就能更快的得到解决。”

南山集团现在也是家大业大。

不管是南山变速箱还是南山发动机,单独拿出去都是很能打的。

其他南山变速箱就更加不用说了。

一家企业就是百亿级的存在。

这种情况下,跟其他分公司之间的沟通,就显得不是那么顺畅了。

好在纪华也是反应很快,在曹阳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立马就表态后面会亲自跟进相关的事项。

“曹总,这混动电机的控制系统,应该也是要跟发动机、变速箱、电机一起配合开发,甚至需要跟混动电池和传感器配合开发。”

“我觉得是不是干脆几个领域一起抽调人员,组成一个联合的研发项目小组,专门跟进混动系统的研究?”

纪华看到曹阳似乎准备结束会议,要去参加其他零件的研发的样子,立马又提出了一个新方案。

他是知道混动系统将来不仅仅会在星辰三号上使用,以后的新车型肯定也会使用。

那么混动系统的重要性自然就被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特别是从这两天曹阳的行踪来看,电池的研发是他最重视的领域之一。

这种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将来混动系统的重要性也会同步的提高。

如今混动电池和混动电机都有了明确的技术改善方向,那么电机控制系统,他自然也是希望能够一起借助曹阳的力量,把研发进度往前推一推。

“没问题,现在研究的混动系统是南山集团第一代混动系统,以后肯定有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系统。”

“各方面都需要做一些改进。”

“至于动力控制单元以及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问题,之前也曾经讨论过。”

“像是IGBT这些半导体元器件,第一代产品的时候可以从国外采购,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们自己也需要制定详细的国产化计划,跟南山比亚迪半导体以及华威的海思那边多沟通。”

“看看哪些东西谁比较擅长。”

“只要能够实现国产化,也不一定就是全部都要我们自己的半导体事业部去解决。”

曹阳自然很清楚像是这种比较特殊的零部件,还是行业内技术比较先进的零部件,南山集团现在自己是没有办法马上搞定的。

但是一些前期的工作可以展开。

等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力的扩大一下芯片方面的研究,收购一部分企业,到时候就可以推出第二代产品出来了。

那个时候,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没问题,现在TCU上的芯片,其实也就是采用了类似的思路。”

“最开始的时候全部都是进口的,现在已经有一大部分都是实现了国产,只有最核心的控制芯片还需要进口。”

“不过按照现在海思那边的合作研发情况来看,明年也是有希望实现国产。”

虽然纪华不是专门研究半导体的,但是开发变速箱就避不开TCU的研究。

这里面也是一样需要用到各种半导体元器件的。

“据我了解,比亚迪也在开发混动系统,不过他们可能直接想要上插混。”

“你们也可以找机会跟他们交流一下,大家互相进步。”

比亚迪生产的汽车,定位跟星辰汽车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虽然彼此之间有一些竞争关系,倒也不至于有特别高的防备心理。

主要是双方现在的合作关系非常的紧密,正比亚迪的许多技术人员的印象之中,南山集团的技术水平是比自己要高的。

这么一来,对于南山集团的防备心理就降低了很多。

就像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技术不行。

所以当国外的人过来考察的时候,就很少会有警惕心理。

这样子就容易导致一些技术在不经意之间就被人家给偷学走了。

甚至因为自己没有注册专利,最终这种技术的专利反倒是掌握在了偷师者的手中。

不得不说,让人感到遗憾。

“我下周约一个时间,专门过去跟他们交流一下。”

“正好他们也在开发一些新车型,有一些涉及到发动机、变速箱等相关的调教工作,需要我们配合去做。”

纪华对比亚迪的人自然是很熟悉的。

对于曹阳吩咐下来的这个任务,他一点压力都没有。

不过,混动系统这边可以轻易的找到突破口,到了碳纤维这类瓶颈零件的开发的时候,大家就有点束手无策了。

“曹总,对于碳纤维后视镜和碳纤维的扰流板,我们准备从东瀛东丽那边购买一批碳纤维,然后再试着生产成相关的零部件。”

“不过目前跟对方的接触情况来看,他们只愿意出售一些初代的碳纤维给到我们。”

“这种碳纤维不能充分的满足我们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

戴汉彪有点发愁的看着曹阳。

南山汽车零部件现在需要研究开发的零件种类很多,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零件的研发都那么的顺利。

所以碰到问题之后,他倒是不怕跟曹阳汇报。

“碳纤维的研究方面,国内的情况怎么样?”

曹阳习惯性的想要从国内采购各种原材料、设备,这根现在许多人的想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华夏前几年才加入到WTO,对于国际分工理论,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哪像是曹阳,动不动好像就要跟国际市场脱钩一样。

“我国的碳纤维行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几乎和东瀛、美利坚等国家同时起步。”

“但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发展缓慢。”

“同时,东瀛、美利坚等国家对碳纤维核心技术形成垄断,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止步不前,无法满足国家重大装备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2000年以来,华夏加大对于碳纤维领域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将碳纤维列为重点研发项目。”

“伴随着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行业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程度快速提升。”

“但是目前主要是在一些比较低端的领域有突破,高端的碳纤维还是需要进口。”

“我们也在跟南山设备一起研究,看看能不能直接自己去生产碳纤维。”

戴汉彪显然也是能够意识到碳纤维的重要性的。

这么特别的东西,值得南山集团插手。

主要是这个东西不仅高端的汽车上可以使用,它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设施等领域都有应用的可能。

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

从集团组建南山特殊钢和南山化学这两家材料公司,戴汉彪就能感受到曹阳对特殊材料的重视。

毕竟像是南山化学这种专门生产特殊改性树脂材料的分公司,走的路线是跟南山特殊钢差不多的。

碳纤维这么特别的新材料,自然也是值得成立一家南山碳纤维去专门研究、生产。

“碳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纤维拉拔工艺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拉拔工艺决定了碳纤维的强度和性能,而且要求高度精确的控制。”

“在这个工艺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碳纤维纱线从高温炉中拉拔出来,保证纤维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我下周会跟南山设备一起,探讨纤维拉拔设备的自主研发。”

“除此之外,碳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纤维热解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热解过程中,高温下的纤维会发生化学反应,将纤维中的杂质和气体排除出去,形成高纯度的碳纤维。”

“然而,热解过程中涉及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碳纤维的质量下降。”

“这方面我也会想办法去找到一些技术资料,到时候我们直接去尝试改善。”

曹阳没法现在就直接给出一些技术参数,没有必要也很难解释。

所以到时候安排人去准备,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法。

至于这些准备的方式是什么,就不需要跟戴汉彪解释了。

“那太好了了。”

“我们早期在实验室里头已经有一部分的相关设备,不过只是实验状态使用的,没有办法量产。”

“如果一切都比较理想的话,那么我们的零件生产还是可以赶上最终的量产装车的。”

对于一些不是那么关键的零部件,早期样车的时候不装或者装的零件跟最终量产的不一致,其实也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不用等,碳纤维工厂的准备,可以开始动起来。”

“一部分比较普通的设备,受限于开发日程,我们可以直接从东瀛设备厂家那边购买。”

“对于一些比较关键的设备,则是通过南山设备自主研发的方式来解决。”

“碳纤维这个东西,我们是一定要掌握的。”

“甚至围绕着碳纤维制品,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业务,不局限于汽车零部件。”

“或者说你们将来可以去找法拉利、兰博基尼、法拉利等高端车企,看看能不能承接他们的碳纤维零部件。”

“就以我们将来自己掌握的碳纤维技术,欧洲那些碳纤维零部件厂家,完全不是对手。”

“哪怕是保持高额的利润,也能有足够的成本竞争力。”

曹阳对碳纤维显然是非常重视的。

这绝对是很有前景的一个行业。

虽然相对来说规模不是特别的大,但利润率却是不会低。

“没问题,我准备先在南山汽车零部件里头成立一个碳纤维部,将来可以拓展成为专门的碳纤维公司。”

虽然戴汉彪心中发虚,但是曹阳都那么说了,他肯定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

“对了,轮胎方面,国内还是没有哪个厂家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吗?”

曹阳自然也是知道星辰汽车的轮胎,都是从米其林购买的。

但是他并不希望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下去。

“曹总,国内的轮胎企业其实挺多的。”

“玲珑、回力、万里、双钱、风神、海大等各个轮胎企业都已经有不短的生产轮胎历史。”

“他们也给国内的一部分自主品牌车企供应轮胎,同时给一些商用车供应轮胎。”

“但是坦白的说,他们的轮胎不管是在静音性能还是刹车性能方面,都跟米其林有比较大的差距。”

“比如干燥路面100km/h-0的制动距离,我们自己做过测试,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等国外轮胎普遍可以达到40米以内。”

“而国产轮胎基本都超过42米,相差2米的距离看似不多,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星辰二号作为大型SUV,星辰三号作为跑车,对轮胎的要求都比普通轿车还要高很多。”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国内的轮胎企业,在五年内都不具备生产同等性能轮胎的实力。”

戴汉彪的这个认知,倒也没有出乎曹阳的意料。

轮胎这个东西,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

但是大家的材料配方不一样,生产的工艺参数不一样,结果就会很不一样。

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其实一点也不低。

特别是轮胎是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零件,消费者更加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它的一些差异。

这个时候如果要强行上自主品牌的车企,那是自毁长城的事情。

曹阳自然不会那么生硬的干出这样子的事情出来。

“借着我们新车型开发的机会,可以多跟米其林等厂家接触。”

“到时候让星辰汽车研究院和你们一起成立一个轮胎小组,除了负责测试轮胎之外,也要多考察米其林等厂家的生产现场。”

“甚至可以对轮胎的一些材料配方进行研究,将来可以考虑选择一两家国内比较有前途的厂家合作。”

“通过技术合作或者是产品代工的方式,让他们给我们星辰汽车配套。”

曹阳自然也是可以直接拿出比米其林现在的轮胎还要好的工艺配方。

但是没有一点掩饰,这个动作太过于突兀了。

再加上轮胎这个东西跟其他零部件不同,它的生产工艺还是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大量的设备厂房投资。

在国内已经有那么多的轮胎企业的情况下,南山集团再次的投资轮胎工厂,显然不是特别的合适。

倒不如找几家比较重视技术研究的国内轮胎企业合作,将来让星辰汽车能够用上国产的轮胎。

甚至借着这个机会,让南山投资也涉及一下橡胶方面的布局,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曹阳可是有点印象,今后有一段时间,天然橡胶的供需关系也是出现了逆转,价格暴涨。

这里面的投资收益虽然没有今年A股投资那么夸张,但也是不差的。

“没问题,轮胎行业国内还是有比较多的相关人才。”

“我们要组建一个轮胎开发小组,应该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只不过要真正的开发出媲美米其林的产品,可能需要有比较长的时间积累。”

有时候,了解的越多,懂的越多,心里面就越虚。

因为差距就摆在那里,你却是连改善的方向都有点搞不懂。

要不然国内那么多的轮胎企业,怎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几家拿得出手的?

别说给高端车企配套,就是大众、通用,现在也都不敢用。

甚至比亚迪、奇瑞这些自主品牌车企,除了备胎之外,目前大部分都还是使用的高丽、东瀛等轮胎企业的产品。

类似这样子的局面,在汽车上其他的不少零件上面,也都是存在的。

“万事开头难,只要研发团队组建出来了,找到了合适的配方,性能提升也不见得就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曹阳这么一说,戴汉彪自然不会去反驳。

不过,他心中的压力却是增加了不少。

很显然,从这个对话过程可以看出来,曹阳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去等个十年八年。

要是过个几年都还没有成绩,那么戴汉彪估计就要挪一挪屁股了。

这显然不是戴汉彪希望看到的结局。

南山集团的前途如何,他们这些人是最有发言权的。

看来,只能更加卷一些的干活才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