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605章 新的篇章,华夏汽车零部件进入2.0时代

南山集团作为华夏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旗下的南山发动机、南山变速箱和南山汽车零部件有什么大动作,几乎整个华夏的汽车主机厂都会涉及。

各个零部件企业,自然也是或多或少的会听到一些风声。

特别是这一次南山集团的动作那么特别,将大量ECU(发动机控制单元)、TCU(变速箱控制单元)、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芯片进行了国产化替代。

这是过往任何一家供应商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虽然南山集团只是同步的对相关的零件进行了3%的降价,但是给不少主机厂和竞争对手却是带来了挺大的刺激。

“李总,魔都大众那边在问我们今年的年度降价可以达到多少个点?”

“有没有什么VA提案可以推进的。”

联合电子作为魔都大众的ECU、TCU等零部件的供应商,这一次自然也是感受到了压力。

作为博世在华夏的合资公司,联合电子在华夏各个主机厂里头都是比较混得开的。

可以说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的业务,他们都做。

相比大陆和电装等公司,联合电子的一些措施会显得更加灵活。

所以哪怕主要股东是博世,他们在华夏却是比博世更加受欢迎一些。

“我们供应给魔都大众的都是各种功能零部件,除了跟着新车型开发的时候做一些代际的变更,平时哪里有什么VA可以搞的?”

作为联合电子的销售总监,李嘉挺不喜欢被客户追问这类问题的。

因为这些问题他们并没有让人满意的答案可以给出来。

好在联合电子的竞争对手德尔福、日立和电装等供应商,基本上也是这个德性。

所以倒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原因而丢失订单。

但是现在有了南山集团,情况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魔都大众的这几个核心控制零部件虽然不是南山集团供应的,但是在魔都乘用车那边,相关零件却是南山集团供应的。

魔都大众采购部副部长就是魔都汽车集团安排的人员,隔三差五就会跟魔都乘用车那边有各种各样的交流。

所以南山集团搞芯片切换的事情,魔都大众这边自然就知道了。

甚至还被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要求降低成本。

“我也是这样子回复对方的,但是人家说南山集团都可以在量产中进行芯片供应商的变化,从而实现今年的年降,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唐子木这么一说,李嘉的心情就更加不好了。

很显然,南山集团将一部分零部件的芯片更换为自己集团内南山半导体生产的芯片的事情,他也是听说了的。

没想到客户那边那么快就有动作了。

“子木,这个问题我觉得你不应该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南山集团之前使用德仪、英飞凌和恩智浦等厂家的芯片,这些芯片都是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型号,价格也不是很高。”

“现在南山半导体自己开始生产车规级芯片了,所以他们就去切换。”

“背后的切换逻辑是为了支持南山半导体的发展,绝对不是降低成本。”

“甚至在我看来,他们的芯片切换之后,成本反而是有可能变高的。”

“像是衣服鞋袜之类的商品,华夏生产的会比德意志的便宜很多。”

“但像是芯片这样子的高科技产品,华夏企业自己生产的反而可能会比德意志的更贵。”

“特别是现在南山半导体才刚刚开始量产芯片,各种摊销费用都是比较高的。”

“别说是降价几个点了,就是不涨价我觉得都是他们自己内部吸收了一部分成本影响了。”

李嘉也是汽车行业的内行人,对于各种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的。

在他看来,这个时候搞芯片的国产化,这压根就起不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还VA提案了,这种提案根本就不应该和降低成本有任何的关系。

至少现阶段是这个样子的。

当然了,他也知道南山半导体这样子的企业刚开始量产的时候,肯定会把芯片的价格报的比较低,这样子才能体现自己的成本竞争力。

要不然的话压根就没有人用你,那么谈什么都是没有意义了。

对于李嘉的这个说法,唐子木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甚至他觉得主机厂的采购应该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但是最终南山集团给到主机厂的价格确实是有下降,这就把其他的竞争对手给将在那里了!

降价不是,不降价似乎也不合适!

当然了,联合电子这些竞争对手的郁闷之情,曹阳肯定是不会关心的。

甚至南山集团的竞争对手越是郁闷,曹阳的心情就越好呢。

“这个逻辑我们业内人士都是清楚的,南山半导体的芯片成本肯定是比英飞凌等厂家要高很多,哪怕就是以成本价出售给南山汽车零部件等兄弟企业,最终的售价也不会低。”

“除非南山集团专门拿出一些资金用来补贴这方面的零件,要不然就不可能有什么成本下降效果。”

唐子木这么一说,李嘉倒也没有直接反驳。

不过这个事情,终归不是他自己一个销售总监就能做决定的。

所以很快的,他就把这个事情正式的汇报到上层,并且还跟博世那边做了沟通。

博世作为奔驰、宝马和大众最主要的供应商,他们知道了相关的消息之后,自然也会有相应的一些动作。

“刘总,总部那边还是没有任何要在华夏购买芯片的计划吗?”

“现在可是不少客户都在找我们调查芯片的来源呢。”

“目的应该就是想要推进芯片的国产化。”

任彩作为博世的销售经理,自然是最清楚主机厂那边的一手要求。

不过这些要求她自己并没有办法做出什么决定,还是得拿回来跟销售总监刘振波商量着办理。

博世现在是把华夏当成了最主要的海外市场,非常重视这里的发展。

哪怕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博世在华夏的扩张步伐都是没有停下来的。

所以客户那边的要求,任彩也是比较重视。

“我们的芯片不是自己生产的就是找英飞凌购买的,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不可能实现国产化的。”

“客户那边搞的这种调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刘振波的这个说法,任彩自然是理解的。

但是她理解没有什么用,要客户也理解才行。

“刘总,我已经跟客户那边解释了,但是对方还是希望了解我们的芯片型号、供应商等信息,并且希望我们哪怕是现在没有办法国产化,也列出将来的国产化计划出来。”

任彩有点郁闷的解释了一下。

要是放在几年前,客户跟博世提出这样子的要求,任彩根本就不想理睬。

但是现在华夏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很多事情已经不能简单的按照过往那种强势的做法了。

一直不把自己当成是乙方的博世,也在慢慢的调整自己对待主机厂的态度。

要不然任彩根本就不会跟刘振波汇报这个事情,自己就拒绝掉了。

“你搞清楚了客户为什么突然有这些要求吗?”

“我们的报价方法一直都是一口价,不提供报价明细的,以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以后也还是如此。”

“那些客户又不是不知道。”

在汽车行业,主机厂的采购肯定是希望供应商的报价越详细越好。

最好就有材料费的具体明细,有各个工序加工费的具体计算方法,有各种外购件的具体情况。

还有包装费、运输费、开发费等各项因素的核算说明过程。

一般来说,比较弱势的供应商,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主机厂采购的话,把这些详细的情况提交上去。

但是对于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巨头来说,他们可不会惯着主机厂。

我的零件报价就是一口价,哪怕是给伱拆分,也只是简单的拆分一下,不可能有那么详细的内容的。

倒不是说他们没有办法拆分,作为零部件巨头,内部的成本管理肯定也是很到位的。

而是他们单纯的就不想告诉主机厂那么多的信息。

特别是一部分零件的价格是比较离谱的,一旦拆分出来,一定会出现一些价格说不清楚的地方。

就比如你使用的是普通的JSC270C的钢板,用量就是1公斤,但是你的材料费报价却是去到了几十块钱,你就是把嘴巴说烂了也是说不清楚为什么那么高的。

所以这些巨头干脆就什么明细都不拆分,你爱用不用。

因为同级别的供应商基本上都是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对付主机厂,最终就形成了一个奇怪也不奇怪的情况。

在同一个主机厂里头,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报价书的明细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刘总,我也打听了一下,这个事情应该是跟南山集团有关系。”

“甚至就是因为南山集团提出了芯片国产化的方案,说什么降低成本和保证供应,在跟不少客户汇报。”

“借着这个机会,客户那边自然是希望更多的厂家都能按照南山集团的做法,提供相关的芯片明细和国产化的计划。”

“甚至不少客户还把这个措施当成了今年年度降价的一个施策了。”

任彩这么一解释,刘振波大概是明白什么情况了。

不过,明白归明白,博世肯定是不会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主机厂的。

甚至说的不好听一点,有些零件是直接从德意志总部那边买回来再转卖给主机厂的。

这些零件的构成件信息,就连博世华夏这边也是不清楚的。

哪怕就是在华夏国产的零部件,不少构成件信息也是只有他们的生产工厂清楚。

销售部这一块是没有相关信息的。

想到这里,刘振波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解释的理由了。

就把这口锅甩给总部吧。

有本事你们找博世总部要去,反正这些信息总部是肯定有的。

如果总部愿意提供,那也跟他没有关系了。

……

就在不少一些主机厂开始找零部件企业商讨芯片国产化的时候,作为汽车之家的总经理,于鱼也觉得自己需要在这个事情上发挥一点影响力。

半导体事业是南山集团今后发展的重点,到现在已经投资了几百个亿了,并且还要进一步扩大投资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汽车之家肯定得想办法让自己为这个事业的发展做一点贡献了。

“何玲,你专门安排几个人好好的去南山半导体那边学习一下,了解一下芯片的生产工艺和应用场景。”

“然后我们做一个专题,重点跟大家普及一下芯片相关的知识以及国内国外芯片行业的发展情况。”

“通过这个专题,我们要让大家意识到国内汽车行业虽然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是我们的汽车上装的芯片,99%都还是进口的。”

“我们是汽车大国,但是距离汽车强国还有比较长的道路要走,距离芯片强国就更是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在专题的文章里头,我们得想办法引导大家支持芯片国产化的方案。”

“最好就是能够采访一些部委的专家学者,推动一些芯片国产化相关的鼓励政策出来。”

“也给主机厂那边提前预警一下,推演一下万一出现芯片危机,市场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也许现在5块钱就能买到的芯片,到时候500元一块都抢不到货。”

“这样子的场景,我相信主机厂都是不希望看到的。”

于鱼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虽然这个报道会让大家都感受到汽车之家对南山集团的半导体战略的支持,但是报道上的内容却是让人无话可说。

毕竟人家说的都是真话。

你就是想要反驳也是反驳不了的。

最关键的是汽车之家这一次也算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根本就不怕人家反驳。

甚至最好就是有几个名人跳出来反对汽车之家的观点,大家正好辩论一下,提高一下这个话题的热度。

“芯片的国产化率这么的低,甚至许多车没有一块芯片是国内生产的。”

“这个情况估计很多主机厂之前都没有意识到。”

“毕竟他们管理的零件清单里头,压根就没有芯片这种零件。”

“甚至他们发行的图纸里头,都没有详细到芯片型号这种级别。”

“我之前看过南山变速箱的TCU图纸,上面只会对TCU的一些壳体和主要的单元进行一些介绍,然后对一些主要的检测指标进行规定。”

“剩下的许多东西,在图纸上面都是看不到的。”

“比如芯片是用的什么型号,是从哪家供应商购买的,这些信息都看不到。”

“由于过去那么多年,芯片的供应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所以这个情况主机厂的采购也没有重视。”

“我们把这个话题抛出来之后,那么是做做样子,主机厂那边应该也是会有一些动作的。”

对于于鱼的这个安排,何玲也是能够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情况。

汽车上面的零件那么多,真正由主机厂设计的其实并不是很多。

大部分功能零件都是专业的供应商画的图纸,然后给到主机厂的设计承认一下,就算是最终的图纸了。

这种情况下,主机厂的采购对于零部件的具体构成情况,肯定是没有供应商自己熟悉的。

像是芯片这种东西就更是如此。

“没错,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哪怕是做做样子,对于南山半导体来说,也是好事。”

“至少各个主机厂对于南山集团提出的芯片变更方案,不会一直那么的抗拒。”

自己简单的一提,何玲就能明白需要做什么,知道这个事情的目的,这让于鱼觉得很是舒心。

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够得到领导的信任,往往都是需要具备何玲这种察言观色的本事才行。

要不然什么都需要领导自己操心,那么除非你背景强大,有领导需要的资源,要不然就别指望得到重用了。

而伴随着汽车之家的行动,在华夏汽车行业内,慢慢的也掀起了一股芯片国产化的讨论声音。

甚至因为汽车之家的报道,让许多人突然意识到国内的芯片产业居然是如此的弱小。

一千多万台汽车上使用的芯片,竟然几乎都需要进口。

去年华夏芯片进口金额超过原油的新闻也被人翻了出来。

这个话题自然是很快就上了热搜。

“朴总,我觉得公司除了在华夏投资生产内存之外,也可以把一些车规级芯片的生产线安排在华夏。”

“现在华夏对于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的事情似乎比较热衷,而这些芯片的工艺其实不是那么的高。”

“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在华夏生产之后,先进技术被人偷走了。”

李在林作为三星在华夏的第一家半导体工厂的负责人,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负责的业务能够发展壮大的。

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如果放在华夏,那么争议肯定会很多。

但是相对落后的东西就无所谓了。

“车规级芯片的工艺制程虽然不是很高,不少都还在使用200纳米的工艺。”

“这方面确实是没有什么泄密的风险。”

“但是车规级芯片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地方,这些技术门槛是华夏很多企业所没有掌握的。”

“如果我们把车规级芯片放在华夏生产,指不定很快华夏的其他芯片企业就能突破车规级芯片的门槛了。”

朴正熙把自己的担忧给说了出来。

车规级芯片和消费电子上使用的芯片,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

发动机舱内温度区间为-40°C~150°C,所以车辆芯片要满足这一较大温度运行区间,消费芯片仅要满足 0°C~70°C的运行环境。

加之车辆行进时会遇到较多振动与冲击,且车内环境湿度大,粉尘大,侵蚀大等问题远超消费芯片所需。

除此之外,手机的生命周期一般在 3年,最多不超过 5年,而汽车设计寿命普遍都在 15年或 20万公里左右,远大于消费电子产品寿命要求。

因此,汽车芯片的产品生命周期要求在 15年以上,而供货周期可能长达 30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芯片的一致性、可靠性,是车规芯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面是有很多know how的。

还有,手机芯片死掉可以停机重新启动,但一旦汽车芯片宕机就有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根本无从谈起。

因此,在汽车芯片设计时,首先要将功能安全放在架构设计之初就成为车规芯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独立的安全岛的设计,在关键模块、计算模块、总线、内存等等都有各种数据校验,包括整个生产过程都采用车规芯片的工艺,以确保车规芯片的功能安全。

“您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不过车规级芯片之前一直都不是我们公司擅长的,甚至之前基本上没有怎么涉及车规级芯片的生产。”

“借着华夏汽车行业芯片国产化的契机,我觉得是三星电子正式进军车规级芯片的最好时机。”

“这个时候,华夏的主机厂对于车规级芯片的要求应该也是相对比较低的,只要我们能够生产出来,就有主机厂敢去试用。”

“要是去找通用、福特这些汽车巨头推销车规级芯片的话,估计没有个五六年时间,都是很难完成各种各样的验证,然后最终搭载在汽车上面。”

李在林也算是把三星的一个薄弱项给提了出来。

一直以来,恩智浦,德州仪器和瑞萨半导体这些企业才是车规级芯片的巨头。

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特尔、三星、高通等芯片企业,很少有涉及车规级芯片的生产。

当然了,伴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到来,这些厂家统统都把眼光瞄准了车规级芯片,想要分一杯羹。

现在因为华夏汽车行业提前冒出来的芯片国产化热潮,算是给三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触动。

“你说的也有道理,下周你跟我回一趟总部,专门汇报一下这个方案。”

“看看是不是可以把南山集团种下来的这颗桃子给摘了!”

朴正熙很清楚华夏汽车行业的芯片国产化浪潮是谁搞起来的。

三星不下场,也许南山半导体可以吃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但是现在三星准备下场了,朴正熙觉得情况自然是要发生变化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