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735章 不是赫氏买不起,而是南山碳纤维更有性价比

波音和诺斯洛普·格鲁门的动作很快。

既然已经选择了跟南山碳纤维接触,那么说明他们就真的担心继续不用南山碳纤维,到时候自家的产品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的运用会落后于世界。

华夏的厂家在用,欧洲的厂家在用,就连北极熊这个竞争对手也在用。

如果就它们不用的话,到时候花了更多的钱去买赫氏的碳纤维,结果性能还不如南山碳纤维的产品。

那就尴尬了。

“陈总,美利坚那边对于南山碳纤维的制裁,相当于名存实亡了。”

“波音等公司都已经正式的跟南山碳纤维签署了合同,要采购一批碳纤维复合材料。”

“现在看来南山碳纤维T1200的成功研发,还是起到了不小的刺激作用。”

陈清详作为光威集团的销售部部长,对于碳纤维行业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光威集团是做渔具出身,前些年才开始进入到碳纤维领域。

之后跟南山碳纤维合作之后,发展才进入到了快车道。

不过,光威集团主要做的是T300和T400碳纤维,更加高端的T700和T800,华夏只有南山碳纤维能够生产。

至于T1100和T1200,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T1200都给搞出来了,实在是太厉害了。”

“当初南山碳纤维率先研发出了T1100碳纤维的时候,东丽和赫氏等国际巨头估计都是半信半疑,觉得不大可能。”

“但是后面的情况已经证明事实胜于雄辩。”

“所以现在南山碳纤维再一次的率先研发出了T1200的时候,估计大家都很快就选择了相信。”

陈梁对南山碳纤维的情况也是非常了解的。

当初光威集团生产钓鱼竿等渔具的时候,都需要从东丽等公司高价购买碳纤维原材料。

并且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人家最高端的产品。

那个憋屈……

光威集团会开始生产碳纤维,就是因为不想过那么憋屈的日子。

之后靠着光威集团自己的研发和南山碳纤维的异军突起,最终才改写了华夏碳纤维行业的历史。

如今,只要说到碳纤维材料,就没有办法避开华夏。

因为光威集团和南山碳纤维两家公司的碳纤维产能,就占据了全球产能的60%。

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的上升。

估计再过五年,全球80%的碳纤维都是华夏这边生产的了。

有技术优势,又有成本优势,华夏的碳纤维材料绝对是可以把国际巨头给打的丢盔弃甲。

“是啊,T1200碳纤维的出现,以及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规模量产运用,应该是给了波音它们挺大的刺激。”

“它们一直依靠的赫氏,在T800以内的产品上面还能保持技术优势,到了T1100上面就已经明显落后了。”

“哪怕是它们能够很快就研发出跟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类似的产品,估计市场也被南山碳纤维给占据了。”

陈清详太清楚那帮巨头的采购人员的想法了。

不涉及到核心利益的时候,什么都好说。

一旦大家的想法有巨大差异的时候,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美利坚赫氏跟波音等公司有很长久的合作。

但是一旦赫氏落后了,波音抛弃赫氏也是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搞采购的人都很清楚,这个世界上主要有两种采购模式。

一种就是东瀛和高丽走的跟供应商共同发展的模式,甲方和乙方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和共同发展。

哪怕是乙方落后了,甲方也会想尽办法的带着它一起走。

当然了,这种乙方不少都是有甲方的一些股份,或者是有其他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欧美企业的竞争模式。

你有某方面的优势的时候,我就把订单给到你。

一旦有更加有优势的厂家,那么他们立马就会抛弃你。

这两种方式很难完全说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不好。

只能说各有优劣,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南山碳纤维现在的产品既然已经能够出口到美利坚,那么这就意味着相关的制裁已经名存实亡,那么国际市场的需求就会很快的爆发出来。”

“到时候他们的产能也许又要不够用了,找我们购买碳纤维材料的厂家肯定也会变多。”

“看来公司也需要提前考虑一下新工厂修建的事情了。”

陈梁靠着生产钓鱼竿起家,如今把光威集团是彻底的做大了。

在南山碳纤维的帮助下,光威集团具备了T300和T400碳纤维的生产能力。

而陈梁也没有止步于此,他亲自带着研发团队,已经快要攻克T700碳纤维的技术了。

虽然这样子会跟南山碳纤维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大家的产品定位不一样,其实竞争关系不是那么的强。

就像是吉利、奇瑞也生产各种车型,星辰汽车也生产。

但是很难说它们之间有什么竞争关系。

光威集团和南山碳纤维也是如此。

一個是做中低端产品,一个是做高端产品。

哪怕是同样的T700碳纤维,性能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就像是后世的一些西药,同样的化学成分,进口的就要比国产的要贵不少。

并且客观的说,有时候进口的药的药效也确实是要更好一点。

因为人家的药的纯净度等各方面的的性能做的更好,最终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南山碳纤维的产品,情况也是类似的。

当波音等美利坚公司都开始采购南山碳纤维的产品的时候,原本心中还有一些顾虑的其他公司,自然就更加不纠结了。

“依巴特,你确定从南山碳纤维购买T800碳纤维的价格比从美利坚赫氏那边购买要便宜三成?”

保时捷总裁马赫特现在的压力也是比较大。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那边的情况其实是一直都没有完全恢复。

所以相关的跑车等车型的销量,增长有限。

但是公司的成本支出却是一直都没有怎么下降。

为了让财报更好看,他也是希望公司能够在采购方面做一些成本削减。

这么一来,采购总监依巴特的压力就大了。

“是的,这个价格已经再三确认过,是没有问题的。”

“并且我们跟技术部门也一起确认过南山碳纤维的材料品质,是完全符合我们的图纸要求的。”

“甚至我们之前的个别车型的扰流板,其实就是使用南山碳纤维的材料生产,通过它的兄弟公司南山汽车零部件出口过来的。”

“我听说法拉利那边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南山碳纤维的质量是不需要担心的。”

依巴特现在自身难保,肯定就不会去照顾美利坚赫氏了。

以前,保时捷的碳纤维材料有一半都是使用美利坚赫氏。

现在情况变了。

不是赫氏买不起,而是南山碳纤维更有性价比。

就连空客和诺斯洛普·格鲁门这种美利坚巨头企业都找南山碳纤维购买材料了。

它们一家德意志的汽车公司,还有什么必要坚持支持赫氏呢?

“既然如此,那就先切换一半的碳纤维原材料给到南山碳纤维吧。”

“不过在跟他们交易的时候,对于新车型的一些信息要注意保密。”

“毕竟它们的兄弟企业星辰汽车是我们直接的竞争对手。”

马赫特做这个决定,显然也不是一点顾虑都没有的。

找竞争对手的关联企业买东西,肯定是会有一定风险的。

“我们只是单纯的找它们订购原材料,材料是用在哪些零件、哪些车型上面,对方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担心信息泄密的风险。”

到了这个地步了,依巴特肯定是要让老大放下顾虑。

对于跑车来说,碳纤维原材料的占比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上面有大量的零件是使用碳纤维来生产。

甚至保时捷自己就有一家公司是生产碳纤维零件的。

一些大的零件就自己生产,小的从供应商那边采购。

这倒是跟四门两盖这些零件的模式有点类似了。

……

伴随着南山碳纤维将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出口给国外的各个客户,南山碳纤维自己的业务是蒸蒸日上了。

但是国内的航天科技和中航等厂家,心中难免就多了几丝担忧。

“赵总,相关部门如今已经允许南山碳纤维把自己生产的所有原材料都对外进行出口。”

“这么一来我们在碳纤维零件上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这对于我们的航空航天产品追赶甚至超越世界水平是不利的。”

“我们要不要一起跟南山碳纤维那边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对供应给国内的材料和出口的做一些区分。”

“最先进的材料,还是要优先供应给我们。”

“只有产能有剩余,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时候,才进行出口。”

钱俊峰作为航天科技的总经理,集团下面有那么多的公司使用了南山碳纤维的材料。

他也算是操碎了心。

以前是通过各种手段去国际市场买国家的T700和T800,关键经常还买不到。

这对火箭和卫星的研发来说,肯定是很不利的。

航空发射的成本是很高的。

你能够用更少的重量实现同样的功能,就能节约更多的发射成本。

所以各种卫星上面,基本上都是会大量的使用碳纤维材料来降低重量。

比如今年航天科技复杂研发和发射的某侦查卫星,就是使用了南山碳纤维T1100复合材料,性能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南山碳纤维好不容打破了美利坚的封锁,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去找它们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赵天灵作为中航的老总,考虑的东西有点不一样。

国内的航天产业其实跟国外的差距比航空产业更大。

对赵天灵来说,现在最需要的是航空发动机和雷达相关技术的突破。

目前来说,南山碳纤维哪怕是把最先进的碳纤维材料全部供应给中航,也是没有办法确保生产的飞机就是全球最先进的。

当然了,它也知道波音那些企业就算是从南山碳纤维购买了材料,也不会轻易的用在自己最先进的军用飞机上面去。

所以碳纤维出口对中航的影响比较有限。

“曹总是讲道理、明事理的人。”

“我们又不是不让他出口,只是希望南山碳纤维优先将先进的材料供应给我们。”

钱俊峰这话刚刚说完,赵天灵就说道:“如果只是这个要求的话,我觉得都不需要找曹阳,南山碳纤维肯定是没有意见的。”

“这点觉悟他们肯定是有的。”

听赵天灵这么一说,钱俊峰有点扭捏的说道:“这不是出口的价格和国内采购的价格不一样,到时候人家出的价格更高的话,南山碳纤维的想法可能就不同了。”

到了这个时候,赵天灵算是明白钱俊峰的想法了。

这是又希望优先使用先进的材料,又不想多花钱啊。

不过钱俊峰毕竟是一心为公,赵天灵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这个事情要是真的能够搞顺,对中航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相关部门在南山碳纤维那边是有联络代表的,我觉得这种事情让他们出面就行了。”

“我们直接跳出来,反而不大好。”

赵天灵这么一说,钱俊峰想了想,似乎也挺有道理。

最终才熄了要直接给曹阳打电话的心思。

不过他们的想法通过潘军转达到曾建英和曹阳那边的时候,曹阳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他要搞出口,并不是真的要去资敌。

而是为了提升华夏碳纤维行业在全球的地位,最终掌握碳纤维材料的定价权。

遍观所有的材料,没有几种材料的定价权是掌握在华夏手中了。

这种局面,曹阳是非常希望改变的。

碳纤维这个领域,就是他现在能够发力的一个行业。

要是能把东丽和赫氏的市场份额给吃掉一大半,那么南山碳纤维在全球就再也没有对手了。

到时候带着光威集团等其他的企业,大家一起制定一个碳纤维材料的价格规则,那样子挣钱就容易很多了。

毕竟,一流企业是做标准的。

曹阳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公司都是一流的公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