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876章 它们急了!掀起芯片竞赛

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的投产仪式搞得规模那么大,当天晚上毫无疑问的登上了华夏台的新闻联播。

虽然这个事情没有冲上微博热搜前几名,但是在中关村在线等专业的媒体上面,绝对是占据了最热门新闻的位置。

整个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圈子里头,也都在讨论这个工厂投产的意义。

“王总,南山半导体这一次已经走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最前沿了。”

“我觉得公司可以考虑跟南山半导体接触,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售可以生产14纳米制程芯片的相关设备给到我们。”

“只有这个样子,我们才能最快的突破技术门槛,追上主流的步伐。”

“皮特,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都官宣明年要投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我们的无论如何都要在明年一季度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按照曹阳的理解,中芯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把28纳米制程的芯片投入到量产之中。

“这个时候,我们就算是愿意找南山设备购买光刻机,它们也不一定愿意卖吧?”

“如果国内有其他的芯片设备厂家想要购买类似的设备的话,也不用再纠结了。”

“芯片设计方面,14纳米制程对我们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公司早就可以基于这个工艺来对芯片进行设计了。”

这一次会比较被动,那是因为被南山设备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南山半导体的光刻机技术进步太快了。

但是这些案例却都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过。

只要保持这个节奏,中芯的影响力还是可以不断的提升,甚至取代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

一味地怄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郁金利只要有机会,都是想着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

“再往后,我们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应该也差不多研发出来了,新工厂可以考虑7纳米的制程。”

不过这种事情,潘金兴肯定不会直接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只是先邀请对方过来考察,然后自己立马就拉着章京一起去给曹阳进行汇报。

所以干脆也一并把自己的意见给表达了出来。

王静颇为期待的看着郁金利。

想清楚了这些,他很快就同意了杨兵宁的提议,让他亲自去跟南山设备那边沟通一番。

也很容易被阿斯麦等竞争对手抓住把柄。

这话听起来好像也是有点道理的样子,让那些接受不了南山半导体崛起的人舒服了很多。

“不过如果是三星和英特尔这些企业的话,设备的交付时间上面可以做一做文章。”

所以该如何去选择,王静也是心中没谱。

“不过良品率应该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大规模的量产。”

如果南山设备的最先进设备只卖给南山半导体的话,肯定会影响许多生意的。

皮特现在的心情跟之前相比是好了很多。

甚至许多清北的学生,在九十年代都是优先选择去这些高科技外资企业就职,工资比去当公务员或者进国企要高很多。

章京在旁边提醒了一下。

“你多跟三星、台积电等公司的人联系一下,问问它们什么时候可以生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

“然后中芯那边是正式的安排了采购团队跟南山设备那边接触,准备购买相关的生产线,要直接跳过28纳米制程的工艺,直接进军14纳米制程。”

……

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的投产,对国内其他的半导体企业来说,更多的是觉得佩服和羡慕。

“既然大家都觉得可以卖,那就卖吧。”

有的是劝说他留下来,有的是劝说他搬迁到他们国家去。

到时候14纳米的技术就更加没有那么敏感了。

毕竟指不定什么时候老二就会开始威胁老大了。

曹阳知道章京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并且很可能马上就会发生在南山设备上面。

“这个确实也是需要注意的,阿斯麦的一些做法,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

南山设备的产品既然可以对外销售,那么中芯作为华夏企业去购买,直接买到最先进的设备,似乎也不过分吧?

反正按照曹阳在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投产仪式上的发言,它们已经在研究7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了。

“它们要战,那就战!”

毕竟高端芯片的代工选择,其实是很少的。

所以很快的,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都正式的对外公布,表示自己的14纳米制程芯片工厂预计在2014年投产。

对于高通来说,短期内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好,但是长远来看,却是不见得是个好事。

“良品率刚开始投产的时候不是很理想,后面要慢慢的改进,这个也是行业正常的情况了。”

“我担心的是到时候人家已经把最新的芯片技术用在手机芯片上面了,而我们却是没有类似性能的产品,那就被动了。”

有意思的是这几家厂家都在拿良品率说事,还在官网上给大家科普良品率的重要性。

“那倒也是,搞技术竞赛,我们是一点都不怕的!”

这是因为他现在不觉得中芯能够有实力威胁南山半导体的地位。

“我觉得对方就算是表达了想要购买的意思,也得做一个心眼,不要把什么技术资料都给到它们。”

所以他干脆就做了一个好人,支持把最先进的设备卖给章京这个竞争对手。

“不过它们的工厂肯定是没有办法在明年投产的,后年能够投产就算是不错了。”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要不然我们就真的要被南山设备搞的活不下去了。”

“它们现在连28纳米制程的芯片都还没有投产吧?”

他现在还真是有这个底气。

“以前我们的底蕴那么薄弱都能够快速追上去,现在公司已经发展起来,一切都进入到了正轨。”

“各项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慢慢的形成了体系,今后十年应该是我们公司战斗力最强的十年。”

高通对于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是存在志在必得的心态的。

“不过我觉得倒也不用特别的担心,我们也不可能依靠一个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就真的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度变化。”

“从这个角度考虑,把设备卖给中芯倒也没有太大关系。”

“加工方面,主要是找芯片代工厂家代工,只要三星、台积电和中芯这些公司,任何一家投产了14纳米制程的工厂,我们都可以把芯片代工业务交给它们。”

而南山半导体自己也算是发展壮大了,可以进入到冲刺期。

毕竟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曹阳这样子的人存在。

卖设备对南山设备来说,肯定是好事,潘金兴那边不会有什么障碍。

虽然到现在为止都只是华夏本土的厂家在使用,英特尔这些阿斯麦的股东肯定是不会轻易使用的。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修建长安工厂,基本上2015你那长安工厂就能进入到大规模量产的状态。”

而就在曹阳和潘金兴它们讨论着这个话题的时候,高通那边也是紧锣密鼓的在准备着资料。

“谁来都卖!”

曹阳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显然是更加有利于跟对方的沟通。

曹阳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实早些年能够进入到高通这些高科技巨头的华夏员工,个人能力其实都还挺强的。

“它们就算是最近一个月可以确定下来设备订单,我们从开始生产到设备的交货,肯定也是要明年下半年了。”

克里斯托弗现在的危机感还是很强的。

甚至举了某家芯片公司的例子,说人家的工厂投产之后,过了一年多良品率才达到勉强能够接受的程度。

杨兵宁想要反超南山半导体,根本就没有可能。

毕竟这些智能手机厂家,之前大部分都是使用高通的芯片。

但是对于国际芯片巨头来说,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了。

这个速度,基本上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里头,也算是比较快的了。

郁金利觉得对于高通来说,芯片制程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

不像是2023年之后,大家的选择已经完全发生变化了。

现在高通要找英特尔代工芯片的话,还真是不确定对方是否愿意。

他肯定是倾向于支持把最先进的光刻机等设备卖给中芯。

虽然它们的发展速度也不能说是不争气,毕竟起步不是很高,想要很快就追上国际同行,那是很困难的。

“并且我觉得南山半导体都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英特尔也很快就掌握了的话,那么三星和台积电明年估计也是可以掌握的。”

国内谁买设备都行,给钱就卖。

曹阳这么说了,潘金兴就彻底放心了。

“曹总,我们初步调查统计了一下,现在是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三家官宣自己明年要投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

这是许多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中芯曾经是华夏半导体产业的老大,现在却是被南山半导体轻而易举的给超越了。

潘金兴在旁边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王总,其实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估计可以快速的让14纳米制程的芯片加工技术在行业内普及。”

郁金利这么一说,王静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想法了。

“美利坚那边现在对我们恨之入骨,是完全不允许它们的企业采购南山系企业的产品的。”

曹阳没想到中芯居然想要直接跳过28纳米,挑战14纳米,看来这一次是真的受到刺激了啊。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的高,但是潘金兴觉得提前确认清楚也不是什么坏事。

所以自己的东西被人偷走了,然后抢注了专利之后,我们自己人使用反而要给人家缴纳专利费。

“中芯想要直接修建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

“南山半导体能够率先投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南山设备那边提供了相关的光刻机等各种设备。”

曹阳心中快速的权衡着这个事情的利弊。

从中芯成立以来,在华夏都是受到了万千宠爱般的待遇,各种政策都在扶持它们的发展。

而杨兵宁的动作也是很快,当天下午就给潘金兴打了电话。

章京也不傻,自然能够感受到潘金兴和曹阳的想法。

但是形势比人强,南山半导体不管是在设备掌控还是人才布局方面,都比中芯做的更加优秀。

只能说,生活有的时候比都要更加丰富啊。

这些工程师都是从事跟设备维护和工艺改善等相关工作,对于阿斯麦的光刻机的技术升级来说,还是可以提供很多帮助的。

跟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厂家的客户没有太大的冲突。

一般的手机企业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指不定到时候高通华夏副总经理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现在王静明显是有点苦恼的样子,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能够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那绝对就是加分项啊。

大家都是华夏企业,你南山设备开门做生意,没有理由不做中芯的生意啊。

南山半导体要不断的开拓新客户,这个威胁反而更大。

“我们完全可以让中芯、三星和台积电等公司去找南山设备购买设备。”

并且力争在投产初期就实现良品率的大幅度提升,话里话外都是一副自己的技术不会比南山半导体差的意思。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是很重视专利这个东西,甚至国内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

“甚至我听说英特尔那边明年就可以投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到时候让总部把一部分芯片交给它们来代工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些年,中芯的发展速度确实也谈不上多快。

一直被自己把握的芯片技术,现在被南山半导体给追上来了。

“什么方法?”

“相关部门现在不是把南山设备捧得那么高吗?”

就在各个国际芯片巨头都把14纳米制程的芯片技术作为自己最近一年重点攻关的技术的时候,无形之中,一场芯片技术的竞赛已经拉开了。

“这个事情不好说,我觉得试一试还是可以的。”

“这么一来,在2016年之前,中芯的14纳米芯片工厂是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的。”

对于这个下属的能力,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现在连台积电都已经开始考虑从华夏购买一些芯片生产设备了,指不定将来人家连光刻机都会考虑南山设备的。”

“我们自己的工厂要让良品率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水平,基本上都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

有了几大芯片厂家的工程师帮忙,研发进度自然可以加快不少。

局面可谓是讽刺无比。

华夏的手机销量位居全球第一,自然也是高通非常重视的一个市场。

为了“高通税”,他们的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积极性也是非常的高。

“如果连28纳米制程的技术都没有掌握的话,我们就算是把设备卖给它们,估计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良品率提升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吧?”

这一点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这会对南山半导体的发展带来影响,需要评估一下影响度有多高。

“只要钱给到位了,都卖!”

“到时候厂房建设、设备安装什么,基本上就要去到2015年上半年才能投产了。”

这几天克里斯托弗的压力也是很大。

“现在它们估计是想要直接把这个工厂变为14纳米制程的工厂吧。”

国内外大家那么关注南山半导体的事情,章京自然是要给曹阳汇报一下。

中芯现在开始投资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的话,最晚后年应该就可以进入到量产状态了。

“如果它们不愿意对国内的厂家销售芯片生产设备的话,那就说不过去了吧?”

“不过在设备的交付时间上面,按照正常的日程去交付就行了,不需要特别的去进行压缩。”

南山半导体的客户,还是以南山系的企业以及华夏本土的客户为主。

“这么一来,虽然会给阿斯麦等厂家一些压力,但是作为初期的过度阶段来说,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

“它们这是着急了啊,全部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内公布自己的14纳米制程芯片技术方案和日程。”

一旦14纳米制程的相关设备能够追上去,皮特是有信心在7纳米制程的时候不会继续被动下去的。

中芯作为国内第二的存在,章京肯定也是比较关注它们的动态的。

只不过这一次是英特尔这些传统的巨头反过来追赶南山半导体。

这個事情肯定是很难接受的。

当然了,那些芯片代工企业,个个家大业大,也不是高通这边怎么建议,它们就会怎么去实施的。

杨兵宁这么一说,王安国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英特尔和三星、台积电都安排了一批工程师过来帮我们一起调试设备,一季度应该是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如果阿斯麦的技术一直都没有办法跟上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最终我们推出的14纳米制程的芯片时间,不会比南山半导体晚多少。”

“中芯那边没有经验,一年内能够达到不错的良品率就算是很厉害了。”

王静作为高通华夏的总经理,肯定是希望能够让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

“我也跟总部那边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跟英特尔那边也商量一下代工的事情。”

“它们连汽车零部件都不放过,就更加不用说光刻机了。”

不过,反超虽然不可能,但是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

“从二季度开始,我们就可以面向7纳米的工艺去开展研究,争取在南山设备还没有推出相关的设备之前就率先取得突破。”

“卖!”

不过潘金兴也是很敏锐的意识到了一点,追着问道:“曹总,如果是三星和英特尔这些公司找我们购买光刻机,我们卖不卖?”

“王总,从目前我们多方打听到的信息来看,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投产之后,确实是可以生产14纳米制程的芯片。”

到时候那些公司哪怕不是真的要买,肯定也会安排人过来试探一下。

不过作为一个想法,显然还是可以去聊一聊的。

高通跟英特尔的关系可是谈不上好,甚至可以说不是很好。

“什么关键的技术资料都不给你,爱买不买,不买拉倒!”

几个股东和主要的客户都在催着他尽快的交付光刻机,另外一方面它们跟当地提出了准备搬迁的想法之后,也有不少人陆续找到他做游说工作。

也就是苹果手机和荣耀手机这些厂家带了一个坏头,要自己去设计芯片。

“是的,按照我了解的信息,它们原本是明年上半年才正式的开始修建28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计划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之间建成投产。”

技术优势一旦形成之后,其他厂家想要突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投产时间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大规模的交付。

之前高通很是积极的拉着苹果和德仪等美利坚半导体企业去打压南山半导体,英特尔都是没有参加的。

特别是一个28纳米制程的芯片,就折腾了好几年都没有取得突破。

而他也要准备各种报告给董事会进行汇报和说明,看看最终公司的决定到底如何。

王安国的想法显然也是开始发生变化了。

“反正大家的客户群体还是有区别的,它们主要是给一些外资企业做代工。”

“那就抓紧时间,公司已经特批了一笔研发经费,不管是加班的补贴还是其他的补贴,都已经考虑的很充分了。”

早些年,华夏这边因为接待外宾的参观,可是没有少出现技术被人偷走了的情况。

再说了,针对南山半导体的崛起,人家肯定也会想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客户,不会轻易的被挖墙脚。

“而我们的工厂以自用为主,给华威海思等客户代工为辅。”

章京很是豪气的挥了挥手,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杨兵宁作为中芯的COO,这两年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南山设备掌握了核心的光刻机等芯片设备技术,南山化学等兄弟公司在材料方面又能提供很大的助力。

“没有问题的部分要加快生产速度,宁愿让设备在那里闲置等待,也不能拖延后续的交付时间。”

要不然也不会一直都给销售总监郁金利施加压力了。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跟英特尔还是三星,亦或是台积电等国际芯片巨头竞争,他都是有底气的。

要是放在三五年前,那个时候他还可能会心里发虚。

现在已经不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