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第975章 星舰的第一次实验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975章 星舰的第一次实验

作者:爱喝红茶的兔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1:15: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登月的难度可是比把人送上空间站难多了。”

“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钱俊峰觉得自己还是提醒一下的好,免得到时候启明星科技被泼了冷水。

虽然航天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跟启明星科技也算是竞争对手。

但是双方之间的合作多过于竞争。

“所以我们准备先修建一座环月轨道空间站,把月球上面的大气环境和各种情况给搞清楚了再进一步的进行登月之旅。”

曹阳肯定不会因为钱俊峰的劝说就改变主意。

登月和修建月球基地,这是启明星科技很早以前就已经规划好的项目。

如今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慢慢的成熟了,自然不用继续拖下去。

华夏的整体工业实力经过了那么多年的积累,现在已经到了爆发的阶段了。

特别是有了南山系的企业加持,这方面的趋势就更加的明显了。

“曹总,你们这个步子迈的是不是有点大了?”

眼看着曹阳似乎完全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钱俊峰也是有点着急。

到时候要是启明星科技失利了,影响的也是整个华夏航天产业的发展呀。

这肯定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多谢钱总提醒,我们在正式的登月之前,肯定是会进行各种技术确认,在有足够的把握之前才会行动。”

曹阳不想跟钱俊峰深入的探讨这个话题。

事实胜于雄辩。

现在说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钱俊峰也不傻,知道自己说不动曹阳。

所以也没有再纠结。

不过,他不纠结了,并不表示其他人不纠结。

太平洋那边,NASA的局长格兰芬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帮人坐在会议室里头开会讨论着这个事情。

“启明星科技要开始星舰的测试了,这個进度比我们快了很多。”

相对来说,马斯柯更加在意星舰的发展情况。

反倒是环月轨道空间站的事情,马斯柯没有那么在意。

因为他的目标一直都是火星,而不是月球。

不过,格兰芬却是更加在乎月球那边的情况。

特别是启明星科技表示将来要登月,并且在月球上修建基地。

这个事情就让他很紧张了。

启明星科技的登月活动一旦成功,必定会让人把前面几次的登月行动联系在一起。

美利坚和北极熊当年都是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宣传功夫。

但是凡事就怕对比,一旦对比的多了,一些问题就掩盖不住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美利坚这边再一次的实现登陆,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想办法去掩饰了。

这显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启明星科技的星舰只是开始进行测试,距离首飞估计还有比较长的时间。”

“但是他们的环月轨道空间站却是在今年就要正式的进行组建了,下一步肯定就是登月了。”

“这个进度是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的。”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批准NASA再次组建空间站,我觉得登月的计划也有必要再一次的启动才行。”

格兰芬并不觉得启明星科技的星舰能够那么快的搞定。

毕竟那么特别的火箭,过去也是没有哪个国家搞过的。

关键是这还是一款可回收利用的火箭,这个难度就更高了。

“空间站的发射和组建,问题不是很大,但是登月方面,我们的技术积累就基本上为零了。”

马斯柯实话实说,没有打算隐瞒什么。

毕竟启明星那边的时间搞的那么紧张,它们根本就不可能弯道超车。

到时候大家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期待太高的话,他的压力就很大了。

“登月方面的技术积累,我们NASA是有的。”

“不过具体的技术方案,还需要重新讨论一下。”

格兰芬现在也没有想好如何说服相关部门通过登月的计划。

毕竟这个项目的花费绝对不会小。

但是它的经济意义毕竟难衡量。

“我觉得相比登月,星舰的开发是不是更加有必要?”

“启明星科技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是我们现在才完成猎鹰重型火箭的开发,星舰同类产品的开发都没有正式的开始。”

马斯柯知道这个时候要是不好好的争取一下,那么今后就要按照格兰芬说的发展方向去努力了。

这种大方向上的事情,一旦决定了,想要调整就非常困难了。

最关键的是调整的代价会很大。

“星舰的开发自然是很重要的,毕竟它不仅可以用来探测火星,也能用来探测月球。”

“将来如果需要建设月球基地的话,星舰也是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一次性就将大量的物资运输到月球。”

格兰芬没有完全否认马斯柯的说法,这也算是一种谈话艺术。

要不然别人说什么你都否认,那么转过来想要说服对方的时候,显然也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前往火星也好,前往月球也好,最好就是在太空之中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甚至是在月球有基地,从月球出发。”

“这些在之前的技术验证当中都是被证明过的。”

格兰芬显然还是想要按照自己的逻辑,先搞空间站,进军月球,然后再说火星的事情。

一定要搞火星,那么发射几个探测器过去就行了。

短时间内,还是跟月球打交道来的靠谱一些。

“月球我们在几十年就已经登陆了,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探测意义了。”

“但是火星不一样,那里很可能有大量的水源,只要确认清楚这一点,将来很可能会成为适合修建基地的一个星球。”

虽然无数的科学家都认为在茫茫宇宙之中,一定还能找到跟地球类似,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但是宇宙太大了,现在人类连太阳系都走不出去,说其他的东西实在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算是几万光年之外的星球上面有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那又怎么样呢?

从出生开始出发,到死了你都还在路上,根本就没有办法到达。

所以在有更多充满想象的技术突破之前,前往太阳系之外的星球定居,是完全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但是火星不一样,跳一跳,努力一下还是能触碰到它的可能性的。

所以马斯柯才非常的积极。

他是真的希望自己这辈子能够死在火星上面,成为第一批移民。

“相关部门能够给出的经费支持是相对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同时支持登陆火星和登陆月球两个项目。”

“现在华夏人在全力的向着月球进军,我们不能落后啊。”

眼看着说服不了马斯柯,格兰芬也是有点烦躁。

NASA现在的实力已经大幅度的下降,单纯的依靠他们自己是没有办法搞定那么多的事情。

所以格兰芬希望能够获得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支持,双方一起发力,把探测月球的事情给搞定了。

奈何马斯柯一直兴趣不高啊。

“我们没有落后啊,几十年前我们就已经登陆月球,但是华夏现在还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呢。”

马斯柯的这个说法,让格兰芬不知道如何去反驳。

总不能告诉马斯柯,当年登陆月球的事情,真真假假,有不少东西都是不适合宣传的。

要不然一不小心露出了马脚,那就很尴尬了。

最终这个事情肯定还是没有谈拢。

NASA只能自己先去考虑登月的事情,或者后面再劝说马斯柯。

而就在美利坚这边因为启明星科技的动作而烦心的时候,欧洲航天局那边也在纠结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约瑟夫,你觉得有门有没有可能跟启明星科技一样,自己去建设空间站,展开登月行动?”

韦尔纳作为欧洲航天局局长,肯定是要为机构的长远发展做考虑。

眼看着世界航天领域开始新一轮的竞赛,欧洲这边不可能无动于衷吧。

“地球轨道空间站我们都难以独立的去开展,如今已经跟启明星科技展开了合作。”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跳过地球轨道空间站,直接自己去修建月球轨道空间站和登月,难度太高了。”

“各个成员国估计也不会支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去开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的技术。”

约瑟夫虽然有点不甘心,他也是希望欧洲宇航局能雄起,奈何事实就是那样子。

作为技术中心主任,做不到的事情他不敢乱说。

要不然以后就有无数的坑要填了。

“哎,确实如此,登月这种事情,以前只有北极熊和美利坚搞过,现在华夏也搞。”

“但是欧洲这边想要搞的话,太难了,不如跟华夏那边好好的合作一把。”

2015年的时候,华夏跟欧洲这边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哪怕是美利坚那边想要拉着欧洲去打压华夏,效果也还不是很好。

所以韦尔纳也是愿意跟华夏展开合作的。

或者说他其实没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只有华夏正式的对外公布要登月,并且不仅启明星科技要搞登月,航天科技那边也在搞。

可以说,华夏有两家机构在搞登月行动。

这个事情放在全球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现在已经跟嫦娥号空间站有合作了,后面继续合作月球轨道空间站和登月项目,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

“并且早点沟通,也许还能获得更好的条件。”

“启明星科技那边对于各种国际合作,似乎也不是很拒绝。”

听了韦尔纳的话,约瑟夫心中有数。

自家老大的想法跟自己是差不多,那就好办。

现在的重点就是如何参与到启明星科技的行动之中。

“正好我们跟嫦娥号空间站的合作项目很快就要正式启动了,我们过段时间去启明星科技那边交流一下,顺便谈一谈环月轨道空间站和登月的合作。”

“虽然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单独完成这些活动,但是一些设备或者仪器还是可以提供给对方,发挥一下我们的作用,到时候宣传的时候也更加好看。”

韦尔纳觉得既然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办,那就赶紧行动吧。

要不然到时候指不定被人抢了先呢。

同样是有着类似想法的,就要数北极熊联合火箭航天公司了。

“德米特利,你说华夏那么快就要修建环月轨道空间站,然后要在明年考虑登月的事情了。”

“这跟我们之前共享一些火箭发动机技术等东西给他们是不是有关系?”

格罗京现在的心情很是复杂。

一方面,他很羡慕启明星科技那边高速发展的局面,希望北极熊这边也能有同样的境遇。

另外一方面,他觉得对方的发展那么快,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自己资敌了。

特别是之前因为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采购对方的产品,使用了一部分的技术来兑换。

当时觉得那些技术对于北极熊来说没有特别巨大的意义,给到华夏也没有那么快的可以使用起来。

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对方似乎很快就把自己这边共享的技术给利用起来了,并且还做了创新。

这就很让人郁闷了。

“现在还不好说,毕竟启明星科技只是公布了一些计划,并没有具体展示他们的各种技术。”

“但是或多或少,应该是有一些关系的。”

德米特利自然是知道格罗京为什么会这么问。

在全球的航天产业圈,启明星科技官宣的那几个事情,全部都是大事啊。

2015年的火箭发射次数要超过200次。

这几乎是去年全球所有国家的火箭发射次数的总和了。

然后马上又要展开星舰火箭的测试工作了,虽然距离正式的投入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也算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突破了。

再有就是环月轨道空间站的修建,这也算是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

至于接下来紧随其后的登月和月球基地的事情,就更加充满了玄幻般的感觉。

月球上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人类的足迹踏入了?

启明星科技作为华夏的一家民营企业,居然要发展登月,甚至修建月球基地。

想一想都是匪夷所思啊。

偏偏还没有几个业内人士敢跳出来否认启明星科技的计划。

毕竟过去只要是启明星科技吹过的牛,如今都已经慢慢的实现了。

那些业界的大佬,也不想被打脸啊。

“在这个事情上面,你觉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合作态度?”

一个星链卫星系统,就已经耗费了联合火箭航天公司非常多的经费了,短时间内是绝对不可能去修建月球轨道空间站和登月行动了。

这一点,格罗京是非常确定的。

所以他也没有提自己公司要独立发展这些项目的内容。

“要么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在国内的宣传上面也淡化这个事情。”

“要么就是想办法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我们手中还是有一些技术是启明星科技那边感兴趣的。”

“只要我们愿意拿出一些核心的技术出来,应该还是可以获得合作机会的。”

德米特利这么一说,格罗京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在那里思考着这件事情对北极熊的利弊。

双方的关系,这几年是不断的变好,所以大环境上肯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

但是只要联合火箭航天公司选择了这个合作,今后在想着自己独立的去发展环月轨道空间站和登月行动,恐怕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这个影响,是格罗京需要考虑的。

“我们先跟相关部门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借着这个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那么我们就拿出新的合作方案去找启明星科技沟通双方合作的事情。”

格罗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人家启明星科技现在已经走在前面,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技术的稀有性,一下就下降了不少。

他手中的牌,变少了啊。

……

有些企业可以合作,有些企业却是心中很清楚自己没有合作机会。

天竺空间研究组织那边,就很清楚启明星科技那边不可能跟自己合作。

之前他们想着跟启明星科技接触,但是没有获得任何的回应。

完全就是被人家给无视了!

“夏尔玛,你们要加快研究速度了,我们不能被华夏人给拉的太远了,要不然没有办法在国内交差。”

拉哈尔作为天竺空间研究组织的负责人,此时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原本他以为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天竺的航空航天技术跟华夏的差距是越来越小了。

但是现在却是感觉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这肯定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果只是发射一颗卫星去探测月球的话,那么过个几年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要修建空间站的话,难度太高了,十年之内都是很难完成的。”

“至于登月,载人登月的难度也是同样很高,但只是利用环月轨道卫星去发射一个登陆月球的飞行器的话,十年内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夏尔玛对天竺的航天技术的水平还是非常了解的。

不管承认不承认,差距肯定是非常大的。

人家的空间站都已经在那里接客了,但是天竺的空间站却是连相关的规划都没有定下来,更加不用说什么时候可以修建起来了。

一座空间站动不动就要上百亿美元,甚至几百亿美元的资金。

就以天竺现在的经济实力,也是完全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的资金去修建空间站。

这一点,夏尔玛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虽然很想好好的吹嘘一把,但是在懂行的上司面前,还是当了一回老实人。

“事实也许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们不能跟相关部门如此汇报,也不能在国内这样子宣传。”

“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让大家看到天竺在航天产业上面的快速发展。”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像是德意志、东瀛和高丽,它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都是跟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的。”

“我们要把客观的一些情况,好好的调整一下去宣传。”

拉哈尔这么一说,夏尔玛就算是秒懂了。

我不说谎,但是我可以选择性的说一些真话。

天竺的航天技术比东瀛好,比高丽好,比德意志好,这些都是事实。

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是很强,知名度很高。

天竺在航天领域比这些国家的实力要强,隐约之中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天竺的实力比这些国家要强。

这种宣传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我明白,等会就专门安排一些人员去讨论下一步的宣传问题。”

技术搞不定,那就从宣传方面去想办法了。

不过这些东西,曹阳都不关心。

因为此时此刻,启明星科技要正式的开始自己在新的一年当中的第一个大项目了。

那就是星舰火箭的静态测试。

说是静态测试,其实也不是单纯的对火箭的各种尺寸进行确认,而是要把火箭固定在露天的台架上面,要正式的对它的发动机进行点火试验。

可以说,除了火箭不飞上天,各种测试的过程跟首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我们的星舰,第一级高约69米、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的超级重型助推器。”

“二级则是直径达9米,长50米,配备6台猛禽发动机的星舰飞船。”

“跟启明星九号比起来,完全是大了一个数量级,并且载重方面启明星9号可向近地轨道运载约23吨货物,而星舰可以运载100-150吨货物。”

“如果发射星链卫星的话,启明星九号每次只能发射60颗左右,星链二代卫星出现后每次发射不到50颗。”

“而星舰可发射360颗到400颗。”

“成本控制上,星舰没有点火后废弃的二级火箭。”

“因为像是刚刚介绍的那样,星舰火箭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顶部是飞船船舱,可重复利用。”

“而启明星9号只回收一级助推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与此同时,星舰采用的燃料采用液氧、液态甲烷,这比启明星九号的液氧,煤油便宜。”

“星舰没有整流罩,而启明星九号的整流罩有时回收有时不回收,就是回收也有操作成本。”

“所以只要星舰成功了,它绝对会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火箭产品。”

今天是星舰的第一次测试,启明星科技这边非常的重视。

不仅曹阳过来参观,其他不少关联企业的负责人也都出席了。

甚至华夏台那边也专门安排了记者团队过来采访。

这种情况下,赵思宇肯定是要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这款划时代的产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