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从锁龙井开始的进化游戏 > 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天执道张天师

沉默,

无声。

四目相对,张道陵的眼中满是好奇跟审视,莫不是自己之前感觉错了方向,这冥冥中仿佛苍天相助送来的帮手,居然并不是那些早就诞生的诡神,而是刚刚单身的山川之灵?

如此,方能解释对方怪异的穿着跟身体之上,自然散发的那股淳朴,稚嫩的味道。

但解释了这一出,那缠绕在面前山川之灵身上的血光却又无法解释了,这么浓郁,几乎化实质的血色,以及无数亡魂集聚起来的诅咒可不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山川之灵能够承载的。

毕竟,山川之灵虽然是地脉显化的造物,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不遇到什么意外,这些山川之灵最终大多都会成为本地的山神。

但在彻底成型之前,不论本地发生了什么,亦或者干脆就是天灾**使得万物凋零,但这般罪孽也不会被记在山川之灵的身上。

这就像是一个尚在母胎孕育当中的婴儿,你能说因为母亲是一个杀人狂魔,就判定他一生下来就应该遭到同样的惩处吗?

情理上或许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法理上并不参考这些无端的揣测。

天地无情,但也是有其自然规律的。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都说不通的情况下,张道陵一时间倒是有些恍惚了,甚至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因为炼制金丹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导致自己现在提前进入了老年?

而与此同时,站在他对面的张珂也是一副古怪,难明的神情。

不是,无不无聊,一直说,烦死了!

这烂梗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揭过去啊,但凡遇到一个年纪大点儿的人族长辈,亦或是九州仙神,总是喜欢拿血脉这方面说事儿。

可张珂私下里嗅了无数次,也没从自己身上找到哪怕一丁点儿的乃香。

要不是看他们一个个有理有据,不似做假的模样,张珂甚至都怀疑这些老东西在私下里又达成了什么勾当.

被张道陵这么一打岔,张珂满脑子都是积蓄的郁气。

缓了好一会儿,他才注意到,自己的视网膜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悄然浮现了当前副本的基础信息:

【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四日,丰县阿房村,张大顺于睡梦之中见天生紫气,有一神光射破苍穹直冲大地,落入家中房屋之后隐匿不见,遂从梦中惊醒,隔日怀胎十月之妻诞下一子,因梦中异象,结合祖宗之志,故给儿子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从其学者千余人。但常叹息所读之书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弃儒改学长生之道。张道陵26岁时曾官拜江州令,但不久就辞官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汉章帝、汉和帝先后征召其为太傅、冀县侯等职,均辞。】

【后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

【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期间游大汉西南,见民生哀苦,诡神肆虐,心生怜悯,上天有感,~~~~传授炼丹符篆之术,雌雄宝剑以伐妖魔。】

【检测到时间线变动~因九州后续时间线变动等原因,副本时间线略有更改,张道陵先入蜀地成五斗米教,立正一道盟,后炼金丹——】

【伐山破庙】

【任务:

1.伐山破庙(正/邪)

山中三年,金丹乃成,服丹半粒以增法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自龙虎金丹功成那一刻起,整个正一道盟上下磨刀霍霍,准备一改大汉风气,服者盟之,不服者斩之。

身兼九州神位又具备上古血脉的人物,恰好来到了这个风起云涌的节点,究竟是选择遵从时代的变换跟人族的愿念,还是紧守旧日的荣光,维护诡神地位,正负皆在一念之间。

交涉祖天师张道陵,加入/协助正一道盟,伐山破庙,扫荡大汉十三州,任务完成进度 50%

离开龙虎山,远赴蜀地,纠结诡神,以抗正一道盟,扭转诡神命运之败局。

基于人物选择线,将开放后续主线任务线

2.支线任务:汉皇之衰,诡神之乱,世家之险.无数的险恶推动着这个古老而强大的朝代逐渐走向末路,汉失其鹿天下共逐,汉失其鹿九州不复,后续数百年的动荡与蛮夷的占据,是九州衰败的罪魁祸首。

基于人物先前抉择,已为人物规划当前最恰当的路线选择(拯救大汉),人物可屏蔽游戏自动规划路线,自主选择;基于人物在当前副本选择路线,游戏将更改支线任务内容,并形成奖励。】

【注:仙神均可完成任务,不影响任务完成,只涉及副本结算。

主线/支线任务完成度相对独立,推动任意一条路线满足进度要求,均可以选择提交结算,彩蛋并不算在任务进度之内,请谨慎选择。

因副本时间线异常,环境波动,当前副本具备更多的彩蛋跟支线任务,奖励很丰盛,挖掘需谨慎!】

【任务奖励:玉髓,神位,装备,技能,随从】

不能说毫无新意吧,但大致的内容张珂也已经猜到了。

只是游戏的灵活性给了他更多的选择,但已经习惯了玩救世主那一套的张珂懒得再去规划新的路线。

当然了,太熟悉,不好下手也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如果都像是五胡乱华那样,被蛮族占据,九州生灵几乎被按到了角落艰难求生,张珂也不会学某位姓易的穿越者之耻,搞什么不破坏历史的正常进展,这种脑干缺失的奇妙操作。

什么是历史?

无外乎一个时代的一群人,正在做的一些事,被那些喜好写写画画的史官们记载下来,流传到了几千年之后罢了。

而你在未来时代的一举一动,也会被人记录下来,在更加遥远的未来,供后人观赏,背诵。

当然,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被书于史册的资格的,要知道,哪怕是历史有名的神童,牧守一方的宰执也不过是寥寥一点笔墨罢了,而芸芸众生,唯一能够出现在史册上的机会便是祈祷你家的族谱能够流传到后世,且被人发掘.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那些篇幅主角身边,微不足道的,连一个名字代号都不配有的龙套罢了。

如此,所谓历史不过是不同的时间,不同人的生活记载罢了。

不愿更改历史的话,只不过是怯懦者给自己的逃避找的一个理由罢了。

张珂没那么多的顾虑,看到不顺眼的那就改,看到有利可图的,他也不介意收入怀中,帮忙丰富一下自己。

可惜,时至今日,副本的时间线内,大汉虽然已经有了倾颓的迹象,但终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更何况,别看这大地上一副民不聊生的样子,就真以为大汉衰弱了,不信的话,跨过云海,迈步到苍穹上面看看,试试看,天庭中那些尚未讲仁德的仙神们会不会拉着张珂去聊一些家长里短?

他没兴趣去拯救那些被世界抛弃的诡神。

更何况,他虽然掌握权柄,也是仙神,但实际上仍是人族,身躯之中流淌着来自上古的灼热血脉,跟这些欺压良善,贪图血食的诡神他根本没多少好说的。

一并屠了,还能给自己涨点儿任务完成度。

倒是支线任务那边,汉皇跟世家听起来就相当麻烦,不过张珂也不在意。

虽然任务摆在这里,注定了张珂跟张道陵是一路人,但即便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他帮张道陵解决诡神之祸,那么作为本地人的张道陵,不也得为张珂的任务做点儿什么?

当然,即便这老道士什么都不做,张珂的心中也已经有了想法。

或是驱逐诡神,让祂们来帮忙解决一些难题,或是调用权柄,直接粗暴通关,毕竟他张道陵是天选的时代之子,但他张珂也不弱多少,人虽没去过天庭,拜过码头,但天庭众帝之中却流传着他的传说。

了不起,再乱一场咯!

总好过汉分三国,然后司马窃魏的原版。

一段沉思之后。

寂静的山顶逐渐杂乱起来。

先前因为阴云聚集,雷海弥漫,而带着徭役们下山避难的道士们,如今见到头顶的天空云淡风轻,纷纷带着徭役们从低洼的凹陷处赶了回来。

这些徭役都是附近郡县官署指派来,为山上修建道观跟山路的。

正常来说,汉时的徭役种类很多,但并不包括为道士修建宫观。

但奈何他们在来这南扬州的第一件事就是扫清了附近盘踞的诡神,为了感谢,官署便挪用了一部分徭役的名额,让百姓来山上帮忙。

虽然爬上爬下的苦了点。

但终归是在家门口,没有奔波异地的苦,也吃好喝好,每日还有工钱拿,比在山下给世家,地主种田的日子可好太多了!

无需奇怪,毕竟道士这个职业,在张道陵创立正一道盟,并且四散开花之前,一直都是家世高端,生活无忧的良家子才有资格涉足的道路。

即便是张道陵,也是留侯的子孙。

家产富足的情况下,才有资格求仙问道。

如此,一些粮食跟钱财又算得了什么,随便抽两个不同姓的弟子,写两封家书就能轻松得来的零碎罢了。

而在弟子们继续看护徭役的时候,一个个在正一道盟中,辈分都比较高的道士们,踱步走上了山顶;他们十分好奇,自己的师兄/掌教在三年苦等,跟电闪雷鸣,龙腾虎跃的大场面之后,究竟炼出了什么品级的丹药。

虽然明知道,这丹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但耐不住一众道士们的好奇心。

于是,山顶之上,人越聚越多。

虽然看到张道陵跟张珂之间怪异的氛围让这些道士们有些不敢插嘴,但百余人,举手抬足,窃窃私语的声音对于他们双方而言,不亚于面对面的大喊大叫。

“不介意的话,山灵先去搭好的殿里稍作等待,贫道换一身干净的道袍,之后你我再畅聊,如何?”

看到张珂点头同意的动作之后,张道陵朝着身侧几个年轻的小道交代道:“别慢待了客人,去,添两盏新茶,再拿些瓜果点心来。”

虽然张道陵的心中仍有些不解的困惑,但他相信自己的感觉不会出错。

因为,在朝夕相处的三年间,他不止一次的感觉到了,自那玄妙之处透露出来,针对诡神,甚至于针对山下世家贵族们那浓郁且深重的恶意,那是比自己还要理所应当的否认跟厌恶。

即便对方的真实身份有疑虑,但必然是跟他志同道合的天然盟友。

伐山破庙路上的同行人。

只是,刚才看到血海沉浮之后,就动作匆匆的关闭了法眼,虽然知道张珂足够强,但对他的真正底蕴张道陵仍有几分存疑,究竟是助手,还是臂助,这很值得考究。

当然,当务之急是先换个衣服。

先前的战斗虽然算不上是剧烈,但终归造成了一些麻烦,一身玄色的道袍上处处是破口不说,连下摆都缺失了相当大的一块儿。

而且金丹已成,也是该暂避他人,服下一半儿,先产生了效果,提升了本质,他才能更好的跟张珂,以及跟后来的诡神去谈条件。

交代了一番,张道陵匆匆离去。

而张珂则是在两个中年道士的带领下,走进了刚刚建好的宫殿里。

虽然比不得后世龙虎山那庄严华贵的场景,但入眼,殿内的环境还是让张珂哑然了一会儿,尤其是随着阳光洒落,殿内的砖石,墙壁,以及梁柱上,都若隐若现的浮出了一些文字。

看那古怪的模样,似是最初版的符篆载体,隐约间,还能看到一些广为人知的神灵名号一闪而逝。

在张珂观看这些文字的时候,这些文字也在观察他。

肉眼可见的,这些龙飞凤舞的符篆文字,在视线的注视下逐渐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或慈眉善目,或狰狞凶恶的身影,双眼之中透露出些许善意。

“贵客,还请吃些点心茶水,掌教稍后就到!”

正在整个宫殿的文字都因为张珂的到来而逐渐变的玄妙而神异,化作一尊尊古朴神像的悬浮在宫殿里的时候,门外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

下一瞬,周遭诸多神像瞬间烟消云散。

连最开始的那些符篆文字也迅速隐没于宫殿的各个角落中消失不见。

而就在一切恢复寻常的时候,一个穿着简谱道袍,面如冠玉的粉嫩小道,端着几碟点心跟一壶茶水从门外走了进来:“掌教交代了,您乃山川之灵,恐喝不惯我们常饮的煮茶,便用山泉水煮沸调以蜂蜜简单的冲了些热水,若有怠慢之处还请您见谅!”

小道士有些心虚的说道。

从将托盘放在桌上后,他的一双眼睛,就一眨也不眨的看着张珂。

看着茶盏中清澈透明,散发着一丝丝甜味的茶水,张珂笑着回应:

“无妨,这样就好!”

对于本地人而言简陋,怠慢的举动。

对于张珂来说,却是再好不过了。

要知道,九州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大约经过了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等几个阶段。

煮茶兴于汉,煎茶法多流行于唐代,点茶法盛行于宋代,泡饮法出现在明代,当然,作为后世之人,一般常见的也是出现于明的泡饮法,至于之前的三种,虽然仍有复兴,但并不广为人喜。

(茶叶的发展史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然后简单品尝一下)

不提后几个种类,在副本所处的汉朝,广为流行的便是煮茶。

说是煮,也真没亏待了这个煮字,把葱姜蒜盐跟橘皮等物跟茶叶一锅炖煮,经过一番十分具有仪式感的操作过后,一盏热气腾腾的茶水便新鲜出炉了。

在本地人看来,相当隆重的待客之道,但对于张珂而言,他真的很难分清这茶水跟咸汤的区别。

自从上次在陆判那里享受了一遍煮茶之后,张珂就对这玩意儿敬而远之了。

好在,张道陵将自己误会成了山川之灵。

小道士带来的茶水跟点心都是偏清淡的那种,并没有重口味的古怪添加剂。

嗯,不得不承认,做这些点心的厨子手艺相当不错,饶是以张珂这位龙宫曾经的座上宾,在品尝这些零嘴的时候,都有些流连忘返的意思。

甚至端茶送水的小道士跑了十多趟,张珂才感觉略微垫了点底。

只不过看着气喘吁吁的小道士,有些不太忍心继续折腾对方,便罢了这种大吃大喝。

而无聊等待的闲暇,抿着加了蜂蜜的茶水,张珂的神念透过下方的山体,开始探索龙虎山周围的区域。

经过了这些道士们的来回扫荡,在加上先前金丹引起的那一场雷暴,这山峰周围方圆十里都看不到一点儿邪祟的踪迹,甚至于百里之内,都极少有诡神活动的迹象。

然而,就当张珂准备继续拓展视野,准备扫视一下整个扬州的环境时。

门外突然有一道仓促的脚步声响起。

接着,更换了崭新道袍的张道陵走入宫殿。

虽然身上仍是一套玄色的道袍,但总归是耗费了一定时间。

将自己打理了一遍的他身上不再是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浓密的络腮胡紧贴在下颌上,头顶束着一顶玉观,雌雄宝剑背在身后,一举一动虎虎生风.整个人颇有一种仙侠话本中,那种恣意剑侠的风采。

尤其是,张珂没有动用任何跟双眼有关的法术神通,但随着张道陵的一举一动,仍有无数的神光从对方的身上散发出来,他能感到,无数的视线从天穹投射而下,聚焦在了这个老迈的道士身上。

尤其是他背后的雌雄双剑,弥漫的凌冽气息让张珂想起了自己的虎魄。

只是张珂扫视了三遍,都没有看到象征着张天师的另外两件宝物。

看到张道陵,张珂也一改了之前靠在窗前松散闲适的状态,站起了身拱了拱手:“恭喜天师金丹炼成,成仙了道近在咫尺!”

好话么,多说两句又不碍事儿。

而本欲开口的张道陵,此时却将话语强行按了下去,目光从张珂的身上扫视而过,若有所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