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道易天下 > 第七百三十七章 伯服太子

道易天下 第七百三十七章 伯服太子

作者:被水煮的青蛙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易恒听见吼声,便停在书生身后,扭头看去。

只见人群中站立四五个衣着华丽官员模样的人,此时几人死死盯着台上,并未看他半眼。

台上老聃身侧一雍容华贵年轻人上前一步,面露不愉之色,刚要开口,却被老聃抬手止住。

那年轻人似乎对他很是信任,见他手势,便不再多言,眼神里闪出一丝愤色,却又回退一步,隐在他身侧。

老聃双目微微扫视那几人,却也不回话,再次朝易恒看来,朗声道:“先生真乃奇人也,与李某不谋而合,只是台下座位皆满,不如请先生上台?”

“李史官!长官问话,安敢不答?莫非你欲造反?”易恒正要答话,却听见刚才那四五人中又有吼声。

他此次并未扭头看去,而是对台上老聃淡然一笑,眼神中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老聃真名李耳,乃是周朝末期管理史籍的官员,其实就是图书室管理员,并无多大实权在手,镐京之中,随便来一个官员,恐怕都比他大个数级。

“今日不以官职位尊,乃是以论道会友,若是李大夫想要得到尊重,便请与李某论道一番,否则,请回朝堂之上。”

老聃面色微怒,言语如同眼神一般,开始犀利起来。

“好,好,好一个以论道会友,不以官职位尊,果然妖言惑众,以欲造反,安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你以为这里便是不法之地?”

“哼!道之所在,岂会受哪家律法所困?若是如此,又何须论道?不如让在座之人,让天下之人都遵循李大夫之道如何?”

此话却是诛心之言,料不到老聃发起狠来,竟然如此犀利。

那李大夫闻言,脸上瞬间变得涨红,右手抬起,颤抖地指着他,半响说不出话来。

在场千余人大多面露畅快之色,刚要高声叫好,却听身后传来一声暴吼:“伯服太子驾到,闲杂人等退避三尺!”

暴吼之后,身后便传来兵刃出鞘声音,一阵“唰唰”声传来,从洞门外冲进两队军士。

四五十军士猛地冲进大院,甲胃亮丽,刀兵出鞘,带着杀意寒光的两队军士瞬间直冲台下。

一路之上,凡是挡在军士前面的人群全部被踢打开,明晃晃的刀光之下,纷纷朝两侧翻滚而去。

一时间呼声顿起,杀意冲天。

台上老聃对于军士冲到台下并未任何表示,略微扭头,扫过身侧年轻人一眼之后,便眯着双眼,朝洞门之处看去。

“噤声!”

军士从洞门到台前二十多丈距离,清理出一条通道之后,便站立两旁,腰刀横在后方,将人群中传来的惶恐声音喝止。

“你等...,唉!说了多少次,不可扰民,不可粗鲁,本太子出行,一向低调,以德为先,以礼为重,你们却......。”

两旁军士站定之后,洞门出闪出三个人影。

居中一人身着黄色太子服,面色倨傲,口中却连连责怪两旁之人。

“是,是,伯服太子一直以德为先,以礼为重,这大周朝万万子民,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就是,就是,但太子出行,该有的排场还是得有!”

两旁之人连连躬身回答,才人中间那人止住责怪之话。

“你俩说得也是,哎呀!”这时,三人一边旁若无人地说话,一边快步从军士中间走过,快到高台之时,中间那人夸张地大声道:“这,这不是我的兄长,前太子殿下么?”

易恒抬眼望去,老聃身侧的年轻人面色微微涨红,不知如何作答,身体微微发抖,但显然不是害怕,而是被气的。

“还有,你这小小史官,说什么不以官职位尊,那今日本太子来此,莫非也要让我坐在台下,更或者,就让我坐在地上?”

老聃面色瞬间凝固。

易恒见他宽大素青色衣袍之内,还穿着周朝官服,显然此时并未完全抛开身为周朝官员之自豪。

但太子此话更是诛心,稍有应付不好,恐怕不仅仅是丢官摘帽,更会有性命之危。

“太子言重,请上台就坐!”此情此景之下,老聃不得不拱手躬身道。

“不敢,您有圣人之名,岂能出尔反尔?我坐在台下,坐地上便是,这汉子不也说过,甘为流水,朝低处流么?”

易恒料不到他竟然敢扯到自己身上,微微有些愣住,不过瞬间便已释然,这里之人,谁又见过仙家道法?

距离封神之战已经过去三百多年,恐怕那些斗法之事早已被当成传说,又有几人会当真?

再说,现在自己不就是一副凡人模样?

故而他并没有任何回应,仅仅迎着太子扫来的眼光,微微一笑。

只见他说完,便真的要就地而坐,这可吓坏身旁两人赶紧搀扶,一边大吼道:“李耳,汝等如此不识趣,莫非真要此地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才是?”k

台上年轻人面上微微动容,似乎知道此事当真可能发生,便求救似的看着老聃。

老聃心里自然也恐慌不已,赶紧道:“太子不可,太子驾到,我等未能亲迎,实乃我等之罪,请太子责罚!”

他说完此话,立即急急忙忙带领台上六人从高台左侧下来,在太子面躬身作揖。

“当真要我责罚?”

“请太子责罚!”

“哈哈!”伯服太子仰头大笑,“这就是你的道?不以官职为尊?看来,你的道也不怎么样嘛!今日,看在我兄长,前太子的面上,便饶你一次,来,扶我上台!”

伯服太子两次提到兄长和前太子,但都未曾正眼向看。

老聃身侧年轻人越发气愤,躬着的腰身似乎快要扼制不住颤抖一般,不断筛动。

直到身后一高大中年人轻轻碰触他后背,这才让他稍稍稳住身形。

老聃无奈之下,走上前来,扶起他,缓步朝高台走去。

“道,何为道,这就是道,强权、兵马、官职、金钱皆是道,这是我的道,也是我大周朝的道,哈哈......。”

伯服太子见他搀扶得甚是敷衍,也不责怪,只是一边走,一边高声大笑。

老聃佝偻着身子,面色渐渐发红,眼里现出不屑之色,似乎觉得他这论断是对大道的侮辱一般。

上了高台,伯服太子自然毫不客气地坐在正中太师椅上,双手一挥,道:“你等也坐下,本太子以德为先,自然不会独断专行,今日便与你论道一番,看看在座各位是以你的道为道,还是认可我的道!”

老聃等人无奈,便只得分两旁入座。

本来七人的座位,现在伯服太子等占了三个,便只剩下四个。

老聃座在太师椅左侧第一个,那年轻人坐在他右侧,高大中年人坐在最下首。

太师椅右侧则是与太子同来的两人,而最后一个位置,竟然无人敢坐。

老聃回首望去,之前在他身后,要与他同台论道的名人异士竟然一个都不敢上前,他也不勉强,仅仅轻轻摇摇头。

伯服太子坐定之后,见还空着一个位置,微微思索,便知缘由,故而面露得意之色,笑道:“看来,还是我的道是大道呢!哈哈!”

他双眼朝下方扫视。

刚才那四五个华服官员见他眼神扫来,不由面带激动之色,眼神期盼,微微躬着身子,一副愿意为他赴汤蹈火的样子。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他眼神一扫而过,竟然移到高台右侧那高大的身影之上。

“这位汉子,你不认可我的道?你若认可,便可上台来坐,否则,只能坐地上了!”

伯服太子眼里带着嬉戏之色,不断打量着易恒。

易恒被他打量,被全场人打量,也不惊慌,反倒是心里暗叹一声,这周朝到此为止并非无因。

这伯服太子定然就是褒姒的儿子,姬伯服,而台上那年轻人却是周幽王的长子姬宜舀。

历史上记载,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故而废长立幼,导致周朝内部不稳。

而西周至周幽王结束,东周从高台上的姬宜舀东迁都城开始。

“太子费心,我的道便如水流、如清风,去留随意,来去自如,而这天下,没有水不能流过之处,没有风不能吹去之地,所以...。”

老聃双目再次发亮。

伯服太子眼神猛地凝固,沉声问道:“所以什么?”

他右侧两人对着下方军士作出手势,显然只带易恒说出不认可太子的道,便要立即挥刀将他斩杀。

瞬间,整个院落空气凝固,众人像是马上要看到他人头落地、鲜血横飞一般,屏住呼吸,眼中现出兴奋之色。

“不可.....。”老聃低声呼道,却被伯服太子扭头制止,再次问道:“所以什么?”

易恒轻笑一声,对于前方像是要猛地挥刀斩来的军士不以为意,低声道:“所以,我便如清风水流一般,这场中位置,没有我不能坐之处!”

“狂妄!”

“放肆!”

台上两人瞬间大吼,老聃刚松口气,却又马上将心提起。

“哈哈,好,好,除了父王与母亲之外,我还未曾听见何人如此大胆和自负,你且说,你想坐哪里?”

伯服太子怒极反笑,老聃身旁年轻人目露异光,高大中年人坐直身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