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道易天下 > 第七百三十九章 道不可道

道易天下 第七百三十九章 道不可道

作者:被水煮的青蛙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易恒仅此轻微点头,在老聃眼里却像是得到万般赞赏,激动之下,双手变得微微颤抖。

他赶紧用双手死死握住木几边缘,却带动木几也跟着颤动,茶杯中的茶水,现出涟漪,渐渐溢出杯沿。

他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便听身旁传来感叹之声:“阔矣,广矣,再讲!再讲!”

这两声感叹在安静之极的院落中,犹如惊雷一般,将并没有听进去老聃话语的众人惊得纷纷扭头,惊恐地朝易恒看去。

易恒睁开眼睛,看向声音传来之处。

只见高台之上,老聃身旁那高大中年儒生手足舞蹈,显然仍是沉浸在老聃的话语中,此时还未清醒,这感叹不过是由心而发。

他自然不会干扰,再次朝老聃点头。

众人见他并无使出妖法之意,顿时开始放松下来,也渐渐沉浸在老聃的论道之中。

老聃得此鼓励,渐渐放开抓紧木几的双手,在胸口前缓慢比划着,声音越发洪亮:

“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

随着他洪亮的声音传遍院落,整个院落中的听众心神渐渐被他言语所吸引。

就算是姬伯服等人,也再难顾及易恒的脸色,开始回味他的话语。

“无边无际,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

易恒虽未有任何表情,但众人受他惊吓过深,此时尚未放开心神,唯有高台上那高大儒生,早已不顾外界之事,沉浸在宇宙之中。

“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是故,仙家道法,也必是气之所化,若能窥得其中窍门,施法布道又有何难?”

话到此处,老聃只顾侃侃而谈,却不知易恒猛地睁眼,精光四散,心里暗道,此人真不愧是太上老君化身之一。

有如此天资,想来他成就金丹巅峰不远矣,恐怕之后的成就,还要在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之上。

当年传道太上老君之时,便让他将太清之气一化为三,等三合为一之时,便是他成就巅峰之时,如今这凡身已是如此,更何况其他两身?

不过,理解归理解,若要冲破瓶颈,还得助他一臂之力。

“悠哉,妙哉!再讲!再讲!”

“等等!圣人对道之论断虚无缥缈,我等仅凭想象而观之,但是真是假,还得请圣人演示道家法术!”

“就是,就是,道必有法,无法之道,既行不远,也必不长久,听之何用?要之何用?”

“不错,要法术,要法术.....。”

......

沉浸在老聃构建的宇宙中,众人似乎已经忘却易恒的存在,渐渐开始回应起来。

此时,一些略有所悟得听众,纷纷嚷叫着。

老聃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天道领悟中,瞬间被吼声惊醒,但听清众人要求之后,又立即面现难色。

只听他支吾着道:“这,这,道法道法,道便是法,而道为智慧,术为技巧,有了智慧,自然有朝一日能寻到技巧,凡事若一味追求技巧,反倒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嘘!你就吹吧,总之我等除非亲眼见到你施展法术,否则便根本不信这天地如此之高厚,这环宇如此之广阔。”

“你等这是未曾听清楚么?刚才不是说了?仙家道法乃是气之所化,故而修道也叫炼气,我等只需学会炼气,自然便会仙家道法,不必呱噪,请先生再讲!”

身侧高大儒生被众人嚷叫声打断,很是不满,睁开双眼,大声喝斥道。

“你是何人?只见你手舞足蹈,莫非真有所领悟?”

“他乃鲁国孔丘是也,此番论道,也是他全力促成,却不料在此间得遇高人,此乃我等之幸也!”

高大儒生伸手抚须,略显得意。

众人一听,果然面露异色,但仅仅瞬间,便又再次问道:“无论是谁,除非能让我等见识仙家道法,否则虚无缥缈之事,我等怎能相信并且传扬?”

老聃和孔丘面露难色。

姬伯服等人则缓缓松口气。

场中气氛略显尴尬,方才一番论道之言,此时竟然不能亲自证明,又如何能让众人传扬出去?

姬伯服眼神偷偷扫过易恒,见他对外界不闻不问,仍是微闭双目,便朝身侧那两个随从略使眼神。

两个随从立即会意,开口道:“不错,此事却非我等为难史官,要知太子的道,可是看得见摸得着,而史官您的道呢?”

“就是,就是!”

“使出来......。”

......

顿时间,有心之人纷纷发难,看见老聃脸色由白变青,再由青变紫,双手又死死抓紧木几边沿,似乎随时要拂袖而去一般。

“本太子之道,便在人间,伸手可及,睁眼可见,活时可得享受,死后还可福泽后人,权势、财富、美色,虽简单,却得天下人认可,今次,却是你输了!”

姬伯服站起身来,似乎想要急着结束这番论道一般,眼神从老聃身上扫过,最终落在姬宜舀身上。

台下也跟着有数十人接连起身,正要发出哄笑之声,便见老聃浑身一震,缓缓抽出右手,抬在胸前,摊开手心。

众人虽不知他此举为何意,但哄笑之声却微微一顿。

只见他嘴唇微微蠕动,右手手指如幻影一般不断捏动,瞬息之后,手心之上虚空中竟然微微震动。

一丝光亮从虚空中散发出来,紧随而至的,竟然是指甲般大小的火苗。

易恒闭着双目,缩在袖子里的右手捏动指诀。

高台上,随着火苗而来的,是炙热之极的温度。

“不,不可能,啊,热......。”

高台上,一阵人翻杯倒的声音传来,下方众人只见台上数人四处奔逃,心生恐惧之下,正要准备逃走,却忽地又发现炙热的感觉已经消失。

定睛看去,老聃右手仍是停留在胸口,但摊开的手心上,又哪里还有什么火苗?

无数人用力揉揉眼睛,对刚才亲眼所见到的那一幕深表怀疑,只是身上仍是燥热非常,那火苗的出现又岂能是假?

众人看向台上的眼神有些畏缩。

姬伯服愤然起身,也来不及整理衣袍上的皱纹,刚才他距离最近,自然知道真假,见到众人眼神便知今日绝无可能再占上风,故而气急败坏威胁道:

“等父王与母妃从骊山回来,定要治你妖术惑众之罪!...。”

此言刚出,一直微闭双眼的易恒猛地睁开眼睛,犀利的眼神刺向台上,将他惊得后退数步,另外两人赶紧搀扶起他,飞一般逃去。

易恒见他逃走,也不留难,因为他知道,骊山上的烽火戏诸侯虽然才刚刚开始,但西周已经到此结束。

“妙哉,妙哉,先生论道在先,施法在后,道与法一一印证,实在是妙,但孔丘还有些疑问,道,究竟是何物?为何我虽有所领悟,但若要我告诉旁人,却又感觉无法言说?”

易恒见他不顾身上茶水打湿衣袍,双眉紧皱地发问,便知今日论道已然结束。

当下站起身来,转身便走。

一边走一边张口无声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他声音并未传出喉咙,但在后方高台之上,老聃双目发光,精神一震,像是听见他的话语一般,朗声诵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一日之内,老聃论道施法之事传遍整个镐京,更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但不过三日,天下万民的关注度便不再聚集在他身上。

因为第四日,镐京城外,骊山之上的某座烽火台,已经被点燃。

浓浓的狼烟,顿时直冲云霄,十里之外的烽火台几乎在同一时间,也跟着燃起烽火。

如此传递下去,不消一个时辰,整个大周王朝,皆知强敌来犯王都。

烽烟起,强敌至,都城有难,万侯来援。

此乃当年开朝武王所定下的规矩,故而短短两日,天下诸侯纷纷带兵来援。

但日夜赶路、筋疲力尽赶到的诸侯却未曾见到来犯的犬戎部落,见到的,仅仅是褒姒倾城一笑。

这一笑,是她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也是天下诸侯绝望的开始。

一年后,镐京城外骊山上烽火台狼烟第五次燃起之时,天下诸侯连看都未曾多看一眼,该干嘛还是干嘛,更别说带兵救援。

但这一次,来的却是真正的强敌,草原上的霸主,犬戎战部。

姬宜舀当日便被数位大臣救援逃走,并拥立为王,东周正式书写成历史的一页。

易恒站在镐京王宫顶上,看着镐京城中慌乱奔逃的人群,静默不语。

城外,全是攻破骊山最后防线的草原凶残兵马,城内,再无可用之兵。

破城,恐怕就在瞬息之间。

只是,是否真要当个历史的看官,任由犬戎部落残杀此城中平民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