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琛爷,你夫人又去天桥摆摊了 > 第096章 夜晤(4)

“大爷”,老金舔舔嘴唇,迟疑着说道:

“属下想说,其实您太小心了,咱们每年的供奉都不落下,流水价地往京城送。这次军功的封赏,按老规矩也会抽几分给兵部几位主事的大人,他们不会较真去查的。”

这句话他在心里琢磨了很久,到现在觉得不得不说出来,减轻一下海谅心里的负担也好。

“跟着我做事这么久了”,海谅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说道:

“咱们做事是什么规矩?别人不查就不做了?”

老金熟知自家大爷的脾气,虽然面上不显山不露水,但话里已然蕴着怒意了。

“大爷,属下办事您放心”,老金肃了神色答道:

“人头浅埋在山林那一带,剩下的部分就用车拉到远处烧了,也给埋了。”

“唔”,海谅颔首,不置可否。

他所说的剩下的部分,便是被砍掉头颅的身体,长时间对方在一处容易有瘟病,自然是按老规矩焚烧掩埋。

接到冯斯道的消息之后,突伦已经撤兵,东陵卫根本没有机会凭空制造一场大捷出来。

况且作为互有来往的合作伙伴,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和突伦人打起来,再将他们人头看下来收集起来向兵部申报军功。

说来也巧,那几日正好遇到大雪,临近村镇的饥民无处躲,便携老扶幼到东陵卫驻地暂避,这才让他们看到了时机。

老金清清喉咙补充了一句:

“为着以防万一,坑挖得很小,埋了几层。小一点的头颅全部都在下面,上面几层是成年人的。”

这便是老金的谨慎妥帖之处,海谅面色中的阴云稍霁。

此次汇报的军功,朝廷一旦有人要求复核,定然是要查看人头的。

上报的军功是斩除敌首两千余级,自然不能见到还有幼童的头颅,是以掩埋时坑挖得窄而深,将幼童的头骨掩藏在最深处。

两千颗人头,没有人会要求全部挖出来一一数了才算,只看在最上面的就足够了。

老金在掩埋时做的这些考虑已经足够了。

海谅想了想又叮嘱道:

“看紧参与此事的兄弟们,都把好口风别说出来,要是让老公爷知道了,我可保不住他们。”

“老公爷不会知道,他以为是真的打了一场伏击战。”

其实东山陵人烟稀少,日常生活里多有不便。

自第三代东海公起,府邸便搬往百里外的州府中了。如今的东海公海鸿蒙久居东海公府,军中一应事务都交与海谅打点,平时只以书信联系。

“不过……”

老金再度犹疑不定地觑着海谅的脸色,他心里还有一层隐忧。

“有话快说。”

海谅不耐烦地摆摆手,这人跟了他十几年,做事也算爽利,人也胆大心细,今夜怎的这么罗唣。

“属下是担心,时日久了,老公爷那些还在军中的老兄弟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虽然在海谅的刻意安排下,这次完成“大捷”任务的都是心腹之人,但人多了关系就复杂了,谁也没法保证大家能一直守住这个秘密。

毕竟大家常年同处军营,老公爷留下的那几位也都是老行伍人,阅历眼界说是在火里淬过的也不为过。

时日一长,难保不会嗅到些气味什么的,到时去老公爷面前一申诉……

海谅沉思一晌。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海谅本欲伸手去取衣架上的长衫,手又停了下来。

“所以我今日刻意在皇帝面前提到武川匪患之事,他当即命我带人前去平乱。”

老金皱眉略一思忖便道:

“原来大爷是想借这个时机把参与这次‘大捷’的兄弟们带出去?”

分开了更好,除匪患这种事,可周旋的余地很大。

剿匪容易,但不论是招安还是肃清,都很难,谁知道哪天才能肃清匪患撤回东山陵?

“不止如此,按照咱们以往的老规矩,兄弟们在武川也能发一笔财,再分些地。”

老金从海谅的话里听出特别的诱惑。

与东陵卫的老搭档们分开一阵,又在外发了些大财,大家还不把牙关闭得死死的?

谁会蠢到釜底抽薪,刻意去跟大爷作对把他拉下水,谁会跟钱财和好日子过不去?

大爷为人就是豪气,平日里谋到的大小好处都是大家伙人人有份。

想到这里老金嘿嘿笑了几声,脸上的疤在灯光里亮了一下。

海谅也未停下手里的动作,由老金服侍着穿了外袍,又裹了件大毛玄狐皮斗篷,独自一人骑马出了门。

“听说京都夜市好玩的紧,我自个儿出去逛逛,难得来一趟,我给父亲母亲和小弟买些东西带回去。”

出门前海谅对老金如是交代。

他新纳的小妾是突伦宗室女,平日里帮他与突伦来回传递消息。

他秘密加入玉带旧游,与面具人联络,密谋举大事。

这些都是他一个人的秘密,外人半个字都不知情。

此时他也弯了弯嘴角,这正是他想要的。

拼命带着大家捞好处,人的本性就是如此,好处越多就越割舍不掉越贪婪,如若有一天他人想要取他海谅而代之,东陵卫这些捞得盆满钵满的人大概会不愿意罢。

即便将来父亲海鸿蒙听到些什么风声,也为时晚矣。

法不责众,若他一人出事,定会牵连起一大片,父亲难不成还要将几代人传下来的东陵卫全部毁掉?

大家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如同任何一个京中的富贵公子哥一样,海谅悠然策马,往京中最奢靡浮华的地望行去。

走过椒兰巷口再向北行,过了三四条街他才勒马停下。

在街角一家酒肆门口栓了马,却未进门,海谅一身黑衣隐在夜色之中,轻身跃上房檐。

矮下身子沿着屋顶上的瓦脊向南掠去,穿过几座院落,又沿着幽黑曲折的小巷走了一段,眼前豁然开朗。

椒兰巷北,定隆河畔。

与先前约定的一样,果见一只寻常的木船,船篷上挂了一只宝光潋滟的琉璃美人灯。

海谅跃上船板,在船娘的眼色示意之下进了船篷内,果见一名紫铜麒麟面具的月白袍男子端坐其中。

海谅拱手道:

“多时不见,先生安好否?”

那次见面时,那人便是戴着这副紫铜麒麟面具,但海谅隐隐觉出此次见面之人与先前有些不同,却又说不出究竟哪里有所不同。

那人将手中正在摩挲的一张青铜虎头面具递给他,海谅向他含笑颔首,将那面具戴上。

“海大公子尚未见过旧主,今夜某带你见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