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琛爷,你夫人又去天桥摆摊了 > 第130章 抱月

琛爷,你夫人又去天桥摆摊了 第130章 抱月

作者:夏日粉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1:43:06 来源:笔趣阁_www.52wx.com

一月十五日,大宸出使土奚律使团归京。

时值京都上元,满城红灯高悬,彩带翻飞,士人贵女盈街塞道。

京中已尽知使团成功促成互市,加之朝廷有意夸功,使团入城后有专门的禁军侍卫仪仗引导巡游,鼓乐喧闹,彩旌猎猎,京中一时万人空巷,道旁民众夹道欢呼,只为一睹使团风采。

京都民风开化,逢此大喜之事,民众中便有妇人小姐将簪花、帕子往众人身上投去。

越往城中去,两旁聚拢的人群越多,民众的热情也更盛,连神情淡漠、风姿半老的林世蕃怀里都落了几朵花,他脸上露出些许微笑以示感谢,稀薄的笑意让他近旁的李冲心里一阵寒颤,李冲赶忙转头避开。

身后不远的钱成显然是禁军队伍里的香饽饽,此时怀里已抱着各色的绢花丝帕,乐得嘴角直要咧到耳根。

李冲嘴里啧啧,“没出息的小子,都稳重些,马上还要去见皇上呢。”

然而整个队伍中最被瞩目之人却并不在使团中,而是前方的仪仗队,队首是刚升为正五品仪卫的万吉。

他面容白净,身姿挺拔修长,此时骑马行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脊背挺得笔直,身上金甲映得他面容更加清亮,唇角微扬让人如沐暖阳。

此时路旁的人群中,小童阿侯骑在一名小厮肩头,轻易便在人群中发现了他,顿觉与有荣焉,兴奋地拉着身旁容色娇美的青衣少女,大声喊着“大哥哥,大哥哥”。

童音稚嫩,在如浪的人群呼喊声中快速被淹没。

两个时辰后,天子大驾幸皇极门,接见归来的使团众人,宣读圣旨嘉奖众人。

使团中的官员和护卫各有封赏,其中林世蕃仍领吏部尚书衔,加授上柱国将军;费文理补礼部尚书之职,傅制自兵部主薄升直兵部右侍郎,李冲升任京都侍卫营统领。

咿?

跪拜谢恩完毕后,众人还有些愣怔,圣旨这就念完了?

跪在后排的低阶官员有人小声议论,卫承晔和娄阿小功劳都很大,竟然只有封赏没有升官?

李冲目不斜视,偷偷用眼角余光看跪在身前的林世蕃和费文理,皆是面色平和郑重。

他心里哦了一声,自己的直觉没错,前面这两位老狐狸肯定也猜到了,以天子对卫承晔的信重,再加上这次出使的功劳,圣旨中不提,自然是另有任命,且极有可能是重要的任命。

承晔、傅制因提前回京,是以并未虽使团巡街和见驾,宣读圣旨之时,承晔还在卫府家中叹气。

三晖堂内,卫老太太守着一面大镜子坐着,伸直脖子面色焦急。

“换好了吗?”

隔着衣架传来几声催促。

承晔翻个白眼不做声,一脸老大不情愿地伸着手臂,衣服已经试了一个时辰了,他觉得浑身乏力,比骑马还累。

迟妈妈和两个小丫头正忙着给他穿外衫,听到催促一迭声应着“就好了,就好了”。

这是一件玉色云雁纹镶狐坎毛大氅,宽大的长毛衣服让人平添三分矜贵,承晔长高了不少,此时卓然立在堂上,清雅面庞在暖色映衬下更有几分出众的少年英武之气。

卫老太太将孙子上上下下看了多遍,只觉得天上地下唯有幺孙一个别致人儿。

承晔嗷地一声挨到卫老太太身边,头贴在她身上蹭着,“祖母,孙儿没力气了,累坏了。”

卫老太太抿抿嘴,在他背上拍了下,这才由迟妈妈扶着自去梳妆易服。

上元夜宫中夜宴,百官及命妇今夜入宫同乐。

之后老太太着盛装,由承晔扶着出了门,将老太太扶上马车,承晔自己跳上后面的一辆马车。

门前光线昏暗,承晔方要打开车帘,忽地眉头一皱,整个身子快速钻入车内,一只手借着往前倾的瞬间向车壁一角抓去。

只听咕咚一声有什么东西撞在车壁上,接着便是一声低叫,“二爷,是我是我。”

小禀义吃痛求饶,“疼疼疼,手要断了,断了!”

承晔放开手,没好气道:

“疯丫头,装神弄鬼躲我车里干什么?”

口里虽然这么问,但是心里清楚她是为了多凑些热闹,因此不放过每一次出门的机会。

小禀义果然避而言他,“二爷,听说使团立了功,你和阿小没有授官升官啊?”

承晔抿嘴不答。

小禀义接着一连串发问,“皇帝不是对你很好么?他忘了?这不仗义啊!”

言罢嘿嘿嘿鬼笑几声,见承晔仍是不答,只得摊摊手,“好吧,我也就随便问问,估计要给你什么大差事做了。”

承晔这才哼一声,白了她一眼,伸手在她头上轻推一把,“歇歇嘴巴,别没话找话。”

小禀义再次嘿嘿嘿几声鬼笑,清清嗓子道:

“暖晴小姐,额,是我看今天使团回来了,怎么阿小没有一起回来呢?”

承晔一笑,“暖晴托你问我的?”

“当然不,我很崇拜阿小哥,这么久不见很是想念他,想着等他回来拜他为师学功夫呢。”

承晔也不刻意拆穿,“舅舅和费老派阿小出去打探些消息,这几日想必就回来了。”

小禀义连声哦哦,一面掀起车帘往外看,口中仍然话不停,从京都风物扯到土奚律牧人家的烤羊腿,絮絮叨叨说个不停,承晔几次想提着她衣领将她丢出车外去。

“每回喊你小禀义,我都觉得对禀议叔不太尊敬,怎么样,我给你想个名字?”

哈!小禀义兴致被提起,连连点头,“好啊好啊,我的名字要少年侠客威震天下无所不能的那种……”

“江默。”

“墨,倒是很文气啊。”小禀义点头,也无不可。

“默然无声的默”,承晔拍拍她肩膀,“二爷如今对你,只有这点期许,不要辜负了我。”

小禀义大叫一声,便要扑过来打人,被承晔全都避开,叉着手犹自愤愤,忽地瞥见车外一个灯火璀璨的所在。

哈哈,小禀义面色大转,喜上眉梢,“我到了我到了,二爷告辞!”

承晔连声啧啧她面色转换之快,见她下车只得叮嘱道:

“别瞎逛,京都你不熟,别走丢了。”

又让随行的管事指了一名小厮跟着才罢。

这时长长舒了一口气,一个人呆着真好啊!

宫中夜宴在抱月楼,楼上由皇帝宴请百官,楼后隔着湖水的一处偏殿内是女眷们宴会的地方,太皇太后带着嘉和公主在此处陪同女眷。

皇帝早吩咐内监抬了辇子,卫老太太坐着辇子去往偏殿。

承晔一人独行至抱月楼,楼下及园中的双湖周围已被挂上各色花灯,远远望去光影浮动,辉色接天与一轮满月相映,热闹不失雍容。

近处凭栏看去,湖面倒映宫阙楼台,灯火照着波光粼粼,耳边听得钟鼓丝竹乐声阵阵,另有一番惬意舒畅。

只是……承晔扫视人群,神色各异的众臣大多已就坐,延陵王正在和身旁的人热络地聊着什么,不时爆出一阵大笑……此外除了上首的林世蕃和文九盛,还有沈迟等一众老臣。

郭孝义与一众武将坐在一处,看到承晔时温然一笑,承晔咧咧嘴,心下有些黯然,孝义叔的确憔悴许多,和同辈的江禀义比起来老了不少。

他的目光在一个白须及胸面色温和的老者身上停了一瞬,三朝户部尚书,如今致仕在家的祖法成也来了,看来……他往末位的坐席上睃寻,果见祖雍垂着头坐在一角。

他挑挑眉,凑齐这么多神仙,今夜的宴会想必不会那么其乐融融。

吉时到,皇帝御驾入席就座,鼓乐声大作,宴会开始。

皇帝依礼举杯祝祷勉励,众臣跪拜叩谢,礼毕,乐曲歌舞,自有能臣口吐莲花凑趣引起笑声阵阵……一切如常进行。

一曲歌舞毕,“啪”地一声响起,似是酒杯被重重顿在案上。

来了。

承晔并未抬头,只听声音来处便知是谁。

“年年都是这些歌舞,无趣得很!”延陵王粗豪的声音,太熟悉了。

皇帝神色如常,只有嘴角略微扬起,席上众臣有些神色不变,有些则面露不屑、惊讶之色,但并无人接话。

延陵王见众人的目光已被他吸引过来,这才眯起眼睛看着皇帝,“本王听闻,当年明宗爷在时,有位宫娥曾凭借一舞艳惊四座,一跃成为宠妃……”

他刻意停顿一刻,目光转向宫娥舞女们,“不知如今宫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美人?”

承晔暗暗咬牙,卑劣又无聊!

他话中所说的宫娥便是当年的息嫔,当今太皇太后。话中的挑衅意味谁都听得明白。

眼角余光一瞥,见坐在正中上首的皇帝仍然神色不动,似是未听到延陵王的话。

承晔暗暗点头,朝臣当中聪明人很多,连祖法成这样老奸巨猾的人都刻意前来赴宴,向皇帝表忠心为君分忧就在此时,自会有人主动跳出来言语回敬延陵王。

一个面色较黑花白胡须的老者挺直脊梁,眼光看向皇帝,“历来上元节天子赐宴,只为施恩与臣,普天同乐,这是老祖宗的规矩”,他转头看向延陵王,声音中自有一股威严,“王爷许是醉了,所以忘了?”

呵,承晔咧嘴,老爷子还是一出口就刺人啊。

延陵王的母亲徐淑妃当年见罪于明宗,很早就去往藩地,极少回京,上元节的夜宴还真没参加过几次。

这说话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正,明宗皇帝当年亲点的状元,主持过多次科考,座下门生很多。老爷子为人清正刚直,官声极好。

“这个皇上要多多体谅”,祖法成也捋着一把白胡子,声音轻柔。

“王爷毕竟回京的时候少,我记得有一年,王爷准备为明宗爷舞剑祝寿,明宗爷怕回京路远颠簸,没让回来。”

席间有些人在偷笑,这二人说话一个比一个刻薄,但延陵王仿似未觉。

“嘿”,他一拍桌子,眼睛闪闪,“舞剑不错,座中谁人能舞剑助兴?”

他将目光投往几位武将身上,一人提醒道:

“天子在上,座中都是朝中股肱,舞剑恐伤了人。”

延陵王并不以为意,随口一说,“既是天子,必然不会被区区舞剑所伤。”

这话极无礼,座中有大臣纷纷出声:

“王爷慎言。”

“舞剑万万不可。”

延陵王仍是一脸大不以为然,但终究是闭上了嘴巴。

此时皇帝开口赐酒,便由张平带着几个小内监向席中布酒。

不远处的侧殿忽地想起一阵喧闹,文九盛笑笑,“太皇太后和命妇女眷那边,看来是有高兴事。”

便有小内监跑出去打听,不一会儿回来向皇帝低声禀报:

“是太皇太后封林家小姐做了郡主,平昭郡主。”

皇帝眼光微微一晃,立即笑吟吟地将消息说了出来。

承晔坐在舅舅林世蕃身后不远处,见他面色一丝无奈,仍然诚惶诚恐地俯身谢恩,又将肝脑涂地以报君恩的话说了一堆。

承晔暗暗叹气,舅舅如今可算是第一大权臣了,同时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手中又掌握着西南路军权,太皇太后不可能愿意更加做大林家的权力。

封表姐为郡主,表面看是恩典,实际也是积怨了,官场从来都是登高跌重。

之后以郡主本分为由要求表姐留京,基本也就切断了她接手西南路军的可能。舅舅之后,西南路的统领权自然不会给表姐。

况且,承晔看了眼皇帝,见他面上的怅然几不可察,大宸祖制,皇后必采自平民,秋表姐如今都是郡主了,太皇太后怕是在提醒皇帝吧。

耳畔人声嗡嗡,几个同僚都在向林世蕃道贺,林世蕃也谦逊回礼。

不和谐的声音果然又响了起来。

“咿”,延陵王道,“久闻林家小姐武艺超群,何不请新晋的郡主舞剑助兴?”

承晔眉毛一跳,他才不信这老贼真的莽撞愚蠢,今日这连篇废话句句找茬刻意添堵,实在可恶。

他与皇帝对视一眼,方才不理会是大度,但他若一直这样挑衅,不理会就难免让人误会了。

“哈?”林世蕃语气平静又带着寒意,“小女不会舞剑,只会用剑杀贼。”

延陵王咂咂嘴,神情有些惋惜,“身为女子,只会打打杀杀总归是……”

看,延陵王句句针锋相对,摆明是在挑衅!

哪里是愚蠢莽撞言语无忌,分明是老奸巨猾心思歹毒。

“论领军杀敌,我不如表姐,但舞剑或可一试。”

承晔起身,向皇帝行礼道,“臣请舞剑一曲,为诸位助兴。”

皇帝哈哈一笑,“承晔定然可以。”

座中李冲等武将也纷纷出声,一脸期待:

“卫大人身手好,我等也多有不如。”

有内监将取来的剑递上,承晔步入厅中站定。

厅中的乐声早已停了,此时有乐师十分乖觉,琵琶弦落,几声铮铮,便有了刀戈之声。

他锵啷拔剑,寒光闪过,拧身一跃,剑走如游龙探渊,肆意洒脱,却杀气隐隐。

座中有人喝彩,延陵王嗤声。

承晔剑势一荡,锋刃刺出如疾风,寒光裹挟着破空风声,一阵强似一阵。

叮。

一声脆响。

文九盛声音温雅,潜藏豪气,和着琵琶铮铮之声,徐徐念道: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

承晔心中一恸,卸下胸中沉郁和愤懑,只将一心一念系于此身此剑,少年傲气当者披靡。

众人眼前的少年,衣袂翻飞之间,挥剑之中有风雷奔涌,战马嘶鸣。

皇帝眼睛亮闪闪,忍不住拊掌交好。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承晔眼风扫过,张平走向延陵王案前,手持酒壶,躬身呈上。

就是现在。

他袖中手指翻动,紧接着剑势一阻,长臂前探,一剑横扫,带着凌厉之气向延陵王面上刺去。

众人不及惊呼出声,却听叮铃一声,金石相撞,余音回荡之间,剑尖自一把乌银镂花壶耳中穿过,稳稳停在延陵王身前。

剑尖和挑着的酒壶犹自颤动,壶盖翻落坠地,壶中的酒沥沥洒洒流出,低落在延陵王身前案桌上,衣襟上。

座中诸人很多并未看清究竟发生了什么,只知张平忽地手一松,酒壶失手落地,被承晔手中的剑阻下。

承晔惊慌收剑负于身后,向延陵王施礼:

“方才一心怕酒壶砸到人,不成想只接住了酒壶,没止住酒水洒出来。”

张平这才惊醒过来,跪地喊道:“罪过罪过,王爷恕罪,是小人失手跌落了酒壶,小人有罪。”

左手在袖中握住仍然酸痛的右手腕,暗自咬牙,他当然是被暗算才失手松开了酒壶。

延陵王抖抖袍摆,起身盯着承晔,毫不掩饰愤愤之色。

“无妨,本王将衣服换过就是了。”

说罢敷衍一礼,大摇大摆地走出殿门外。

承晔目光湛然,收剑入鞘归还给皇帝。

自舅舅林世蕃身前经过,他抿嘴拍拍承晔道:

“快去洗洗换件衣裳,一身臭汗的不像话。”

手收回之时无意碰到承晔的手,低声说了句:

“臭小子一点亏也吃不得。”

承晔挑挑眉不说话,这个亏就算是吃了,延陵王也不会变的温和恭敬,还不如不吃呢。

他摊开掌心,那里有一颗极小的翡翠,是镶在发簪或冠子上的小块,在白色手掌中散着绿莹莹的光。

方才掷出打在张平手腕上的,被舅舅捡到了。自己这点小动作也没打算瞒别人,他眼风仿似无意扫过不远处的郭孝义和李冲,果然目光一对上,便收到了然笑意。

又向皇帝看去,微微点点头便走出殿外。

抱月楼一旁临时围出一块区域,专供休憩梳洗,此时能听到其中的延陵王犹自愤愤抱怨的声音。

不远处凉亭旁植着一株芭蕉树,阔大的蕉叶随风轻摆,在凉亭高高挑起的檐角上垂下黑影。

能看到他身旁站着一个面色木然的黑衣男子,那人忽地耳朵一动,向芭蕉树后一挥手,又凝神细听,这才放心地重又站在延陵王身旁。

而就在此时,那凉亭檐角上垂着的黑影好似会流动一般,一点一点自檐角滑下,沿着亭中的柱子,极缓慢地向下流动,直至落地变成一团漆黑的影子。

漆黑的影子逐渐变成弓着腰的人影,无声无息地向凉亭后退去,在经过湖边的太湖石之时,被忽然出现的一双手拉住,消失在太湖石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