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宝瞳 > 第一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书画奇珍

宝瞳 第一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书画奇珍

作者:东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7: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书画奇珍

……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这是虞世南的《怨歌行》?”看到卷轴中的内容后,刘东不禁惊讶道。

不过更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齐老,这……这是虞世南的《怨歌行》真迹?”

虞世南的《怨歌行》刘东很熟悉,也曾经临摹过这手五言古诗的字帖,但相比这首不过寥寥九十字的古诗,这幅卷轴上后人的提拔和钤印的字数和数量,要超过原作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其中还不乏苏轼、蔡京、董其昌、王时敏这样的名家手笔!从鉴赏的角度来说,这称得上是传承有序!

也足可见其珍贵!

“没错!这幅虞世南的《怨歌行》行书真迹到我手里有三四十年了!”齐老语带感慨的回应道。

刘东对于齐老的生平有所了解。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齐老没少因为书写而受到红卫兵的折磨,要不是身边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恐怕老爷子早已经不在人世了!而且这些珍藏的书画也早已经被付之一炬!

只是妻子早亡也是齐老内心深处无法弥补的创痛,多年来没有续弦也多因为此故!所以刘东明智的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问什么。只是在老爷子话落,轻点了点头后,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手中这幅书法卷轴上。

这幅长度不过150厘米,宽度接近0厘米的卷轴的珍贵程度无须多言。

虞世南,作为‘初唐四大家’之一。与薛稷、褚遂良和欧阳询并称于世。精于行书。笔迹圆融遒丽。外柔内刚,继承了二王的传统,备受后人推崇。

而且除了书法上的成就,在政治上,虞世南历经陈、隋、唐三朝,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综上而论,他的书法真迹能够流传一千三百多年,保存到现代可谓格外的珍惜!但就这幅《怨歌行》行书而言,放到全国无论那一个博物馆都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

“再看看这件?”

就在刘东欣赏虞世南的《怨歌行》半响,准备收起来还给齐老的时候,便见老爷子再次从箱子里拿了一副卷轴递到了他手里。

“再看?”刘东愣了一下,不过看着老爷子脸上肯定的神色,外加自己内心深处也对这三幅卷轴颇为好奇,所以也就没有拒绝!

不过在刘东展开之后,出现在眼前的却并不是他之前认为的书法。而是一幅山书画,画面的中心为‘两松一石’。两颗松树沧古遒劲,一颗青石立于松下,左出不过一丈之外,便是悬崖峭壁,映衬着远山苍黛,雄奇俊秀,当真是一幅好景色!

同时,从画面当中,刘东也感受到了一股北方山水的苍劲古拙和煌煌大气!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这是荆浩的真迹?”刘东忽然惊声道。

“哦,小东,你还没看到落款呢,怎么就认定这是荆浩的真迹?”刚才一直没有说话的齐老忽然笑道。

“呵呵,齐老,这你可难不倒我!荆浩的生平事迹我可是一清二楚!”顿了一下,略作编织后,刘东便继续道,“根据记载,荆浩生于五代后梁时期,因政局多变,退隐不仕,开始了“隐于太行山之洪谷”的生涯,自号洪谷子。因为山中人烟稀少,荆浩躬耕自给,常画松树山水。他与外界交往甚少,但同邺都青莲寺却有较多联系,而青莲寺主持大愚也曾多次向荆浩求画!”

“古人想来是诗画不分家,大愚和尚留诗一首,‘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而荆浩便根据这大愚和尚的诗句作画,作成之后便是这《松石图》,而这画上的诗句也是荆浩赠画时所留!”话音一落,刘东左手一推卷轴,果然后面出现了‘荆浩之印’‘洪谷子’两方印章!

淡然一笑后,刘东转头看着略带惊讶之色的老人道:“齐老,看来看来我猜对了!”

“啪啪……!”

掌声落下后,齐老爷子面带赞许之意的朝刘东笑道:“没想到你除了瓷器,在书画鉴赏方面也有了如此高的成就!”

“您老过誉了,我不过是多看了几本书而已!纸上谈兵,眼力跟您老还差得远!”刘东谦虚道。

“呵呵,你也不必过分自谦!这鉴赏之道本来就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懂得越多,自然进步!而且,以你现在的年纪能知道这些,已经很了不起了!”老爷子夸奖道。

“是!”刘东点了点头。

谦虚没有错,但过分的谦虚就成了虚伪!

见他如此,老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后,便再次把三幅卷轴中最后一幅拿了出来。

“你再来看看这幅!”

刘东不清楚老爷子这么做的目的,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很痛快的双手接了过来。

“看来这篇幅还真不小!”

看着手上卷起来直径不下8厘米的卷轴,刘东心中暗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原来是《千字文》,怪不得这么厚!”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几乎所有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对这三部经典熟读于心,而且也有不少文学大家和书法圣手拿来书写一番成为作品!而刘东手中这幅显然也是如此。

而且从这幅《千字文》飘逸俊秀的行法中,也可以看出其作者的不凡!最起码刘东看了一番,自觉与人家差的太远!

《千字文》共计九百九十多个字,刘东手中这幅卷轴长度也达到了1830厘米之多,而宽度也有80厘米左右,可谓是浩幅巨制!

“苏东坡?”

等他看到落款处‘苏东坡印’和‘铁冠道人’的闲章后,不禁惊呼出声。

苏轼,苏东坡的名号,任每一个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在这里也不多做介绍。不过这位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是堪称绝代大师级!跟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在诗词早就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文章上与欧阳询并称‘欧苏’,同时也是大名鼎鼎的‘唐宋大家’之一!

更难得的是这位还工于书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在政治上虽然后期不得志,但死后却被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的大臣一种谥号。在等级上仅次于‘文正’!宋代四百多年江山,能在死后赐封文忠的大臣只有苏轼、欧阳修、周必大、王尧臣、真德秀、富弼、张九成、江万里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同时也足见其珍贵,也更佐证了苏轼的不凡!几乎堪称诗书画、政治等方面全都达到顶尖的全才!

而他留下来的作品自然也就成了价值千金的国宝级文物!

刘东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这最后一幅行书《千字文》,居然是苏东坡的行书真迹!

“我这三幅作品怎么样?”

这时候,齐老看了刘东一眼后笑问道。

“每一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刘东毫不犹豫道。

虞世南,初唐四家!

荆浩,北方山水画派的鼻祖!

苏东坡,唐宋大家、宋四家之一!

三人每一个都是在各自的时代声名赫赫的人物,而他们的作品也是被后人推崇备至!传承千年能够留到现在的真迹,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奇珍!

像这样的顶尖艺术品,现代每一个收藏家得到后都会视若拱璧!这其中也包括现如今珍宝无数的刘东!

“既然你觉得它们珍贵,那今天我就把它们给你了!”

“嗯,啊?”刚点了下头的刘东猛然反应过来,‘唰’的一下转过头,满脸不可置信的紧盯着齐老道,“您老刚才说什么?给我?”

“对啊!怎么,看不上它们?”齐老笑问道。

“不不,全世界的人都能明白它们的珍贵,我怎么会看不上呢!不过真是因为它们太珍贵了,所以我才不能要!”刘东连忙摆了摆手后,语气急切道。

虽然刘东自问不是一个好人,但也有自己坚持的原则!那些跟他不对付的人渣败类,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巧取豪夺,甚至杀人夺命。但面对自己尊敬的行内前辈,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肆!

看着刘东情真意切的表现,齐老心中也颇觉安慰。感觉自己确实没有看错人,而且这些作品托付给对方也是自己最放心的处理方式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