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宝瞳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老的藏宝库(下)

宝瞳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老的藏宝库(下)

作者:东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9:59:03 来源:小说旗

( )第二百六十九章李老的藏宝库(下)

“好了,看完了陶瓷器,我领你去看我收藏的古画,它们的珍贵程度可是丝毫不逊色于我的陶瓷器珍藏喔!”

听完李老的话,刘东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期待起来。

不过接下来展架上却不是刘东想象中的书画,而是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箱子。

“来,小东,把这个箱子搬下来打开!”李老指着位于第三排垫板上最靠边的一个黑色的长方形樟木箱子吩咐道。

“哦!”刘东依言而行,很快便搬了下来。

“打开!”

随后,一卷卷画布出现在刘东的眼中。

见此,李老弯腰从中拿起一副,然后缓缓展开,随后一副精美的油画出现在刘东的眼中。油画不算太大,也就是60*80的样子,油画中的内容是两个持枪而立,相互扶肩而立,神色兴奋的年轻战士,战士的背后是一个窑洞。

看着两位战士略显相似的面容,以及刘东心中的那份熟悉感,当下不由心中一惊,转而问道:“李老上边的人是……?”

“上边的人事我和我大哥!”李老一脸追忆之色的继续道,“当时我们参军到延-安,正好悲鸿先生也在哪里,我们就求他给画了这幅画!”

听到这里,刘东没有再开口,想来其中一定发生了许多事,不过李老没有继续说,他也没有再问。

李老捧着这幅画看了两三分钟后,才回过神来。把这副油画收拾好放回去后。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画轴。

“八骏图!”刘东惊讶道。

再次打开的是一副国画。不过落款上仍然有着悲鸿先生的名字。

“呵呵,这是悲鸿先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时候我去求得!”仿佛是想起了以前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李老脸上流露出了丝丝笑容。

“李老,这箱子里都是悲鸿先生的作品?”刘东惊讶中略带震惊之色的问道。

“不错!不过成品的画作只有五幅,两幅油画,三幅国画,剩下的是我收集的先生平常画的素描、速写、书法、碑帖,加在一起有52件!”

“您老真厉害!”刘东由衷的佩服说道。

“哈哈。为了这些东西,老头子可是隔上几天就去一趟中-央美术学院!”说着李老脸上忍不住流露出了得意之色。

刘东知道徐悲鸿曾经担任过中央美院的院长,看着此刻李老脸上的表情,刘东就知道这老爷子没少去打秋风。

“那李苦禅大师的画您这里也……?”刘东试探道。李苦禅是国画巨匠齐白石的徒弟,成就不下于乃师,也是近代国画巨匠,大写意花鸟宗师,跟徐悲鸿一样都是中央美院成立时的教授。

“诺,边上那个黑色箱子里放的就是苦禅大师的作品!”

听着李老的话,刘东连忙站起身。从旁边的铁架上把箱子搬下来,打开之后又是一幅幅的画卷。

看着刘东的动作。李老在旁边说道:“苦禅先生的完整画作我这里有六幅,其他书画小稿,书法、碑帖,有64件!”

“对了,看完了这些,旁边还有吴作人先生的画作!还有李可染先生、潘天寿先生,傅抱石先生的书画作品……!”

接下来李老差不多把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说了一个遍。

“老爷子,您哪来的精力收集这么多名家画作,不会是你打劫了人家吧?”刘东听完后,先是看了一眼摆放在书架上大大小小的箱子一眼后,忍不住看着李老目瞪口呆道。

闻言,李老没好气的白了刘东一眼后,随即略带炫耀的说道:“什么打劫,净瞎说!老头子我交友遍天下,身在京城的这些名家都是我自己收集的,外面的都是让我的战友帮的忙!为这些我可是欠下了好大的人情呢!”

“那李老,您这里这些近代名家手笔的画作收集了多少?”刘东紧接着问道。

“人老了有些记不清了,不过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应该有两千五百多副吧!”老爷子敲了敲头后,皱眉道。

“咕嘟!”刘东咽了口唾沫。

虽然这两千五百多副作品大部分都是速写、书法、碑帖,还有书画小稿,但是真正成品的画作恐怕也有两百多副,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最起码也应该有几十个亿。

也幸亏是在那段特殊的时期,国家实行的是公有制,要是放到现在市场经济时代,恐怕再好的交情,都换不来这么多作品。

接下来,李老又带刘东看了看他之前收藏的明清古画和书法,不是太多,只有一百六十多副。

相比瓷器,古画和书法的保存要艰难的多,所以存世的本来就少,这一百六十多幅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小东,这个架子上收藏着我这里价值最高的二十二幅画和三十副书法!”李老说道。

闻言,刘东点了点头。

“这是您老收集的唐宋元三朝的名家手笔吧?”

听完刘东的话,老爷子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看着刘东一头雾水的样子,不禁笑了笑,“等下你就知道了!”

说完后也没用刘东帮忙,自己伸手把架子上一个木箱抱了下来,打开之后,里面放着三幅卷轴!

“我收藏的所有书画作品中就它们最为宝贵!”顿了一下后,“来小东,帮我打开,小心点!”

“知道,李老!”

李老首先拿起的是左边的一副,两人各自抓住一边后,一副已经极为古旧,泛着黄色的绢画缓缓展开!

“唐吴道子作!”看到楷体落款,刘东心中大惊。

“李老,这是……?”

吴道子,被尊为‘画圣’流传上千年,几乎尽人皆知。不过对于这位的画作众说纷纭,有的说他至今已经没有真迹传世,也有人认为现在世上还有吴道子的真迹,其中著名的便是徐悲鸿先生视若性命的《八十七神仙图卷》!

“先看看再说!”

听完李老的话,刘东深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惊,跟李老两人缓缓的把图卷展开。

这幅画虽然已经极为古旧,不过已经重新裱糊过,背衬极为结实,虽然没有桌子作为衬托,但也不予弄坏。

画卷很长,最后两人站在中间过道上才足以展开,刘东估算了一下,整幅画的长度在五米以上,宽度也有四十多公分。

画卷中描绘的是一副山水风景,高山、流水、舟楫栩栩如生,线条流畅,感觉就像一笔把整幅画画下来了一样。

“《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真的是这幅画!”画心旁边的题字,刘东心潮澎湃道。

这段时间刘东看过不少关于书画鉴定的书籍,对于画圣吴道子并不陌生,对这幅《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前后的故事更是清楚。

天宝年间,一天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

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

在此之前,大画家李将军(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数月方毕”,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

“李老这幅画是真迹吗?这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呵呵,这自然是真迹,我已经找过很多人做过鉴定,而且碳14鉴定也做过,是吴道子真迹,而且旁边还有提拔!”

“唐玄宗李隆基,苏轼,黄公望,祝允明!”只是一眼,刘东便在一连串的提拔当中发现了诸多名人的笔迹和印章。

最后刘东又用自己的异能查了一下,结果耀眼的红光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而脑海中‘吴道子真迹’五个字更是让刘东疑心进去。

“李老,这可是真正的国宝,无价之宝啊!”刘东忍不住感叹道。

看着刘东的表情,李老也是认同的点点头,这幅画在他手中已经有好些年了,看了不下百遍,但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

而这次两人足足欣赏了十多分钟,才重新把画卷起来,放回箱子里!

“小东,能鉴定出这是谁的书法吗?”当李老把手中的书法打开一半的时候,开口问道。

“颜真卿的《颜氏家训》!”刘东脱口而出道。

“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着李老脸上的诧异之色,刘东心中暗叫一声‘糟糕’,这可是他用脑海中的异能鉴定出来的,兴奋之下脱口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