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宝瞳 > 第九百四十四章 东陵遗宝(上)

宝瞳 第九百四十四章 东陵遗宝(上)

作者:东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9:59:03 来源:小说旗

ps:这个月东人乱七八糟的事太多,肯定没办法像上个月一样三更或者四更,不过东人会尽量保证不断更!等过了这段时间,稳定了,再满足大家多更的愿望吧!抱歉了!

第九百四十四章东陵遗宝(上)

……

乾隆的收藏之富在历史上堪称空前,单纯从收藏的数量来看,乾隆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皇帝。一份1816年的清单显示,当时有幅字画装饰着从紫禁城到察哈尔的皇宫,其中有2/3是1644年以后的作品。真的应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古话了,这不仅记录了那一时代国力的空前强盛,也深深打上了乾隆皇帝追求宏伟气象、艳丽繁复的审美情趣的烙印。

另外,中国历代以来的丧葬习俗便是‘视死如生’,所以无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在皇帝即位后修建浩大而又华丽的皇陵,以乾隆皇帝的秉性,他的皇陵修建六十多年,肯定是最华丽的,而陪葬品自然也不用说了!

绝对是中国500多位皇帝中最为丰富,甚至还是前几名的存在!

所以在1928年,孙殿英盗掘清陵的时候,第一个就瞄准了乾隆的裕陵!

没有人知道孙殿英从乾隆裕陵里到底盗掘了多少价值连城的珍宝,相比时间较近,有具体历史可考的慈禧定东陵,乾隆皇帝的陵墓里到底放置着多少宝物至今都是一个谜!

事发后,有媒体估算,孙殿英从定东陵、裕陵内盗得的宝物,价值2亿5千万两白银,几乎是当时清廷年收入的三倍!

但根据对两座陵墓陵上、陵下的宝物统计,实际上价值远远不止此数。

现在。孙殿英盗清东陵的经过已不再是悬念,而是所盗出宝物的下落。除了分给属下、私留以外,主要有五大去向:售卖、上缴、罚没、贿赂、秘藏。

前四个去向先不去说。单说秘藏,所谓的秘藏就是自留。那当然是要留下其中最好的,至于秘藏的清东陵宝藏到底有多少,除了孙殿英自己每人知道。

而这部分清东陵中最精华的宝藏到底在什么地方,孙殿英死后也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中!

现在刘东基本上肯定自己现在所看到的这些箱子中的藏宝,就是清东陵宝藏之一!

至于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藏在这里的,刘东不知道,也懒得去追根究底,反正这些无主之物都将是自己的!

想到这里。刘东挥手收起近百幅价值连城的古画,这些古画基本上都没有出现在《石渠宝笈》里,想想也是,要是被人知道它们随葬裕陵,估计乾隆皇帝的坟墓要被全天下惦记着!

所以历代以来皇帝下葬后的陪葬品从来不会留下宫廷档案,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东西被放到了坟墓中。

等到刘东打开第三个箱子的时候,尽管并没有光,但其中的珠宝玉器仍然让刘东感觉到耀眼无比!

据李莲英《爱月轩笔记》中记载,慈禧地宫中陪葬的众多无价之宝:(棺中)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

仅是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就有5000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除此之外,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内外的彩画共有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的盘龙,内壁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雕刻上,也全都筛扫红、黄金,说金碧辉煌绝对是货真价实。

所以此刻,看到堪比28寸行李箱大小的木箱中堆放的多达20尊的金佛、玉佛、宝石佛、翡翠佛,以及各种材质的项链、首饰放得满满当当!

看到这些珠宝足以引发所有人心底的贪婪,刘东也不例外!不过相比之下,他更看重刚才的书画和瓷器!

随着刘东一个箱子,一个箱子的打开,越来越多的宝物呈现在他面前!

等到刘东打开第50个箱子的时候,他的手里已经积累了将近489幅书画精品,过半都是元代之前,剩下的也是明清两代书画大家的作品!

除了书画上的惊喜之外,瓷器上的收获也给了刘东巨大的安慰,单是明清御窑瓷器就出现了357件,剩下的元青花和宋瓷更是上百件,珍贵的五大名窑和元青花人物图纹罐等最顶尖的瓷器在这里也几乎泯然众人,因为在它们的头顶上还有号称‘瓷器之皇’的柴窑!

柴窑是五代后周皇帝柴荣自创的陶瓷窑。

因对矿物内部组织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制作出集千般风情于一身的千古绝品。

柴窑器,集千峰翠色于一身,达到了古代青釉发色的最高境界。同时柴窑也被列为诸窑之冠。柴窑诸多传说和记载都离不开(格古要论)里这句: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所有人都知道瓷器收藏,宋代五大名窑是其中的绝世珍品,但是比五大名窑更珍贵的还是柴窑。

再加上柴窑烧造时间短,成品率低,所以这种五代后周的皇家御用瓷器便成了中国历代以来瓷器中的最贵者,俗语说‘片柴值千金’!

只是刘东从来见过。甚至没听说过谁收藏过这种‘青如天、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珍贵柴窑器,但如今他终于见到了!

在厚重的紫檀木箱里,刘东见到了一件半柴窑!

一件口径25厘米左右的笔洗。以及半件瓷盘!

那怕以清代皇家的百年搜集,也只有这一件半柴窑器。甚至剩下半件破损,乾隆皇帝也舍不得扔,而是把它陪葬到自己的裕陵中来!

感受着笔洗温润如玉的表面,刘东立即从芥子空间中拿出了一个强光手电,等灯光打到笔洗上的时候,清凉如玉的笔洗上立即散发出一层金黄的流光,就像磨亮了的铜镜,等刘东把灯光背过去的时候。一层银白光覆盖在笔洗上,就如高山静湖一样美丽绝伦。

“果然跟古籍上记载的一模一样!”刘东心中暗自激动道。

收起手电的刘东屈指轻弹,立时一声如钟如罄的清亮声音在耳边响起!

虽然这里没有天光,但手中柴窑青如天的釉色,以及表面细小的开片纹仍然在舍利元光下清晰可见!

而且,这件柴窑笔洗的底足并不是粗糙的黄土足,虽然比不上后来明清两代瓷器,但是底足的胎釉仍然非常细腻!

堪称柴窑精品,不过旁边只剩下半边的瓷盘在底足的做工上就差了一筹。

但尽管如此,不论是完成的柴窑笔洗。还是只剩下半边的柴窑瓷盘,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它们太少见了!

也许也就那些帝王陵中还有柴窑的存在!

把玩着两件柴窑,旁边多达9件的宋代五大名窑。以及‘竹林七贤’青花盖罐‘勾践无薪尝胆’青花梅瓶、‘汉武帝封将军柏’青花执壶,以及其他龙纹、缠枝莲纹、福寿纹等17件元青花御窑瓷再难吸引刘东的注意!

至于珠宝,对刘东的吸引远不如书画和陶瓷,所以刘东也没有细数,几百上千那是肯定的,不过里面精美的佛像却多达300多座,而且还有精美的玉山子,价值惊人!

乾隆皇帝痴迷于玉雕,现在故宫里最起码一半以上的玉器出于他的命令。最著名的便是重量超过5吨,高度超过两米。号称世界最大玉雕作品的‘大禹治水’玉山子!

当然,乾隆皇帝最喜欢的玉器肯定会陪葬在自己的墓里。所以也就有了刘东眼前这件巨大的玉雕!

准确的说并不是单独的一件!而是一套!

而这一套玉雕的内容便是赫赫有名的《乾隆南巡图》!

《乾隆南巡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国宝级书画珍品之一。全套共12卷,总长154.17米,描绘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当然,巨型玉料难寻,肯定不能像真实的《乾隆南巡图》那样,紧紧一个“驻跸姑苏”卷就长达21.7米!

在此刻刘东所见这块长达5米,高度近3米,重量将近20吨的巨型和田玉上,对《乾隆南巡图》12卷的故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最后完美的琢磨出来,不得不承认当时如意馆的皇家工匠们技艺高超,整块玉雕,结合圆雕、半圆雕、透雕等几乎所有的雕刻手法,把整个《乾隆南巡图》的情形表现的栩栩如生,而且在右上角还阴刻着‘乾隆御览之宝’和‘八征耄念之宝’两方印文,以及一首两百字的御制诗!

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工艺水准,这件巨大的《乾隆南巡图》玉雕都不次于‘大禹治水’,只是让刘东心疼的是,为了方便运输,这件精美的玉雕被人为的切成了四块,让一件完美的精品出现了瑕疵,实在是让刘东这种热爱收藏的人心中万分的遗憾!(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