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梁约战司浩然。
这绝对是轰动文坛,不,轰动全国的头条大事件!
以往也有作者被质疑,但大多属于过度借鉴或抄袭的案例,基本都是权益受损方作者直接起诉,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连晒稿件、出证据都鲜有,更遑论这种公开证明。
可以说,因被不相干人等纠缠质疑,作家选择接受公开考核论证的,这还是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
考虑到这个作家还是前途无量的超级畅销书名家、年度作家权势榜前列的常客,考虑到现场考核的极端被动和不确定性,考虑到证明自己作品是自己所写这件事本身的滑稽可笑……很多作家同行第一次听到后,都完全震惊失语!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是疯了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子?!
好奇之下就去了解。待捋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到那些所谓“证据”,以及那些“证据”链背后所隐藏的某些巧合和阴谋,看到事件的另一个主角邓海老师气得躺进了医院,最后再看到那个司浩然在微博上发动的“诛心一击”,大家伙在理解邓铮愤怒的同时,感同身受之下,也都出离愤怒!
操纵舆论硬逼一个原创作者证明自己是原创者……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天理?!
就好像你带着自己家宝贝儿子在外面玩,宝贝很可爱,特招人喜欢,突然就蹿上来几个人指责这儿子不是你生的。还煞有介事的从体脂含量、头发浓密程度、脚趾甲形状、鼻屎耳屎月平均产出量……论证以你的资质和能力绝生不出这样的儿子来,除非你能给出证明!这已经不是糟心了,这tm是缺德!
金梁这么有前途的一个年轻作家。此举明显冲动欠考虑,但要不是被逼的实在无奈了,谁会出此下策?!
值此之时,中国武侠小说协会,第一个站出来发文支持邓铮,同时强烈谴责司浩然和英喆见不得别人好的“无理无耻举动”。
随后,很多类型小说名家。包括很多传统作家,甚至部分省、市作协都针对此事发表看法。尽管大多数人没有直接谴责质问谁,只是比较理性地建议选择更温和平顺的解决方式,但从字里行间还是感觉得出来,立场明显是站在靠邓铮这一面的。他选择在这里公开论战,那就是没把我放在眼里,那就是登门挑衅要砸我的脸面。既然如此,好,那我少不得就得好好教育教育他。”
英喆悄悄翻了个大白眼,谁不知道谁,搁我这儿装,装你麻痹!
……
而邓铮这边,则罕见的,遇到了身边几乎所有人的强烈反对。
尤以顾伟元、李海洋为甚。
这二人为了说服他改变主意,专程从粤州飞过来,直直在他家里住了三天。所担心的跟英喆所依仗的,大同小异。
作为行业资深从业者,加之自身都有过创作经历,所以很清楚作者对于自己作品,其实远没有普通人想象中那么熟悉。创作主题主旨等大方向或许还好,但具体的很多情节或者构思都是一时兴起,甚至很多某天偶尔看到直接拽文引用的……所以许多作者在各地做演讲时,都曾遇到过对于自己早期某部作品的具体写作时间和经过不是十分肯定,而对于一些具体细节的东西和内容,更是表现出明显的不熟悉,不得已只得用“我忘了”或者“我不记得了”来解释。
但是这种平时看来很正常的情况,如果出现在公开论证现场,那就是解释不清,那就是显而易见的疑点。
而以他们从业多年的经验来看,原创作者被自己书的某些细节问倒,几乎是必然的!何况还是这种上杆子让人故意挑刺的场合?简直就是千里送轮!*的轮!
更遑论他的《射雕》《神雕》文史典故超级密集,里边有些东西是平时的积累,并不一定准确知道出处,但搁在论证现场,就会是对方重点攻击的所在!
好嘛,你说这是你写的,但问一个你不清楚由来,再问一个你不明白出处,一来二去的,还证个屁的明?!
邓铮苦于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有引擎绝对不会记错任何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告诉他们前世有门学科叫“金学”,金庸小说里所有的文史典故都被人解构梳理的清楚明白点滴不剩,就英喆和司浩然临时抱佛脚做的那点功课,还真就不够瞧的……他只能一再解释自己有分寸,绝对不会出问题,但是看得出来,二人唉声叹气的并不信服。
不过见他确确实实心意已决,而针对眼前局面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去振奋精神,商量……善后事宜了。
司浩然接受在岭南大学“浩然大礼堂”作为论战之地后,邓铮提出“彩头”:如果证明自己作伪,当场封笔并向公众道歉,同时捐献所有作品的全部版权给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如果对方输掉,要向父亲、顾李二人以及自己公开道歉,并代替自己为去年底选好的两所山村小学,各配建一座图书馆、一个标准足球场。
这种大家风范慨然气度,当即又赢得喝彩声阵阵!
司浩然胸有成竹,自不肯服输,当下回敬:如果确能证明冤枉了你,除了道歉、图书馆和足球场外,我二人退出文坛!
英喆听闻后差点一口老血喷出三尺,我日你个嘴跟棉裤腰似的老夯货,劳资啥时候说要退出文坛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