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闻昔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召公用政,天下安宁。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今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然朕不敏,不能远德,是以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
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畿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不能远达也。
间者累年,旱蝗风水,侵略中国,多害农耕。
士大夫列侯公卿又不能喻朕内志,所施方略,或有遗漏,更重吾之不德也。
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或忘于心。
于是乃欲重修召公之政,立甘棠之校。
自诏之后,凡四百石以上官员佐吏升迁任免,皆前至甘棠,听文学,习律法,稽参政务,祈进民心。从此往后,不历甘棠,不得升迁。
郡国皆如令!”
当平陆候刘礼将天子的要求传回去后。
虽然目前大都都以为袁盎是被冤枉的。
但实际上呢?
谁知道?
“大概晁错、先帝还有袁盎自己清楚……”周亚夫心里想着。
空穴未必无风,汉家政坛上贿赂成风。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周亚夫自己也曾经给人说过情,行过方便,当然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
所以,周亚夫也没有对袁盎有任何成见。
毕竟,在周亚夫眼中看来,袁盎虽然可能有些缺点。
但总的来说,跟他一样,都是希望这个国家,这个王朝能更加强盛,强大。
看着袁盎的眼睛,周亚夫笑着道:“太仆早知道结果,何必再来问某?”
当今天子的优势太大了!
朝廷内部已经没有能制衡他的人存在了。
即使是群臣全部反对,但假如天子一意孤行,也照样能推动。
且老刘家的秉性,向来吃软不吃硬,认准了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况且,周亚夫觉得这个甘棠之政很好。
虽然不大清楚,这所谓的甘棠之校如何运作,对入读的官员会不会有倘若不合格就惩罚的规定。
但毋庸置疑,它将改写游戏规则,将大量的滥竽充数的草包和纨绔甄别出来,更能强化中央威权,加强对国家的控制。
这样的好事,周亚夫当然支持。
事实上,三公九卿里就没有不支持的。
但周亚夫很清楚,廷议上通过,不代表就能落实。
真正的阻力,将来自地方和地方上的列侯、官宦家族。
在过去,他们把持着全国除关中和河南、蜀郡外的几乎所有基层官职,将之私相授受,视作自己天赋的权力。
想要他们认同并支持这个政策,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假如只有中央甘棠,而无郡国甘棠的话。
那这个政策就等于是失败了一半。(未完待续。)
ps:妈蛋呀~这老天爷玩我呢,昨天说好今天一万字的,但尼玛,早上起来就感冒了,一直在咳嗽,胸膛里感觉怪怪的,难受的紧,再加上吃了药,脑子有些不清楚,思维混乱。
就只写了这么点~
真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