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陈须兄弟后,刘彻的心情也很不错,于是,决定去御花园散散心。
但谁知道,来到御花园后,刘彻的脸色就变了。
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
走到御花园中的一个花圃前,刘彻蹲下身子凝视着那些已然悄悄抽出些嫩芽的草木。
头顶上艳阳高照,仿佛让人以为如今已是孟春之月,万物复苏之时。
但,现在却依然是冬天。
“今天是几号?”刘彻问着旁边的一个小宦官。
“回禀陛下,今日是十三日,辛卯日!”那个小宦官答道。
“十二月十三啊……”刘彻掰了掰手指头。
现行的颛顼历,是夏历,而非后世的农历。
两者的差别,刘彻感觉大的有些像农历跟西历之间的差别。
然而,即使如此,现在的气温,也有些暖的过了头了。
刘彻站起身来,眼睛看向远方,心里的危机感不断攀升。
“这样的暖日,已经几天了?”刘彻又问道。
“回禀陛下,大概四五日了……”那个小宦官继续答道。
“暖冬啊!”刘彻站起身来,长出了一口气,沉淀在记忆里的某些回忆浮上心头。
对于暖冬,汉室一点也不陌生。
在十几年前的太宗孝文皇帝六年,曾经出现过一个异常温暖的冬天。
史书记载:六年冬,桃李华。
当时,在严冬季节,关中的桃树和李树却反常的开花。
可见当年冬天,关中气候暖到了什么程度。
《汉官仪》之中更是明确规定:大用以司农,小用以少府……田租刍藁以给经用,凶年,山泽鱼盐市税,少府以给私用。
这充分说明了,在秦汉两代,大司农及其前身治粟内史与少府共同掌握了国家的全部财政收入以及各项支出的分配工作。
由大农令来负责国家开支,少府保障宫廷开销。
虽然在刘彻上台后,这个规矩貌似翻了过来,少府多次出皇帝的小金库补贴国家工程建设和军费支出。
但基本的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皇帝假如同时召见大农和少府。
就跟天朝boss忽然把发改委和计委的头头喊过来开会一样。
必然是有一个重大政策或者命令将要下达。
命令迅速的就被传达下去。
而且,因为少府和大农衙门,其实都在未央宫的宫墙旁甚至就是在未央宫宫内。
所以,大农直不疑与少府刘舍来到的速度非常快。
“臣等叩见陛下,未知陛下急令臣等面圣,可有圣命吩咐?”两人一见到刘彻立刻就恭身行礼。
“免礼!”刘彻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
现在,依然还是一个艳阳天,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朕得天启!”刘彻背身对着两人,缓缓的说道:“天示朕,数日后,关中将有雷雨绵绵,地方汪洋成灾!”
刘舍跟直不疑闻言,立刻就吓了一大跳。
见面就放大,哪怕他们两个自认心理素质非常不错,也被吓了一大跳。
当今天子有天命的事情,这在天下,都是公认的事实。
作为周之成康后,唯一一个能自证天命的天子,没有人敢怀疑刘彻所说的话,是否有假。
任何一个敢怀疑的人,首先就要先证明,汉鼎和去岁江都风灾的问题。
更何况,身为皇帝,哪怕刘彻没有任何证明自己的事实,也没有人敢怀疑皇帝身负天命的这个真理。
所以,刘舍跟直不疑闻言,立刻就跪下来,叩首恭贺道:“泰一嘉惠,社稷之福,臣等伏维陛下神圣圣明,为天下贺!”
“事态紧急,关乎生民,朕也就不跟两位爱卿废话了……”刘彻转过身来,一脸郑重,若是时间充沛,刘彻自然不介意再演一次神棍一条龙,以弥补去年夏天日蚀,他却没有得到神启这个小bug。
但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关乎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记的人民今年的收成以及全家的命运。
所以,刘彻也懒得啰嗦了,直接就下令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