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捧着晁错进献来的一卷薄薄的小册子,恭敬的呈递到刘彻手中。
刘彻接过来,翻开来仔细看了看。
公孙弘的文字功底,自然是极好的,字也写的非常漂亮。
读起来,居然还朗朗上口。
而且,看得出来,这些日子,公孙弘用了不少心,最起码,把吕氏春秋和管子什么的啃了一遍。
讲出来的道理,看上去还是很能忽悠人的。
“只是,儒家色彩还是太浓厚了一些……”刘彻将这个册子放到一边,心里想着。
不过,也不能怪公孙弘。
现在,哪怕是汲黯,也料不到,刘彻这个过去一直对商贾喊打喊杀,极尽打压之姿态的皇帝,居然会在心里有一个扶持甚至鼓励商贾的念头。
所以,表面上,刘彻还是装出一副很喜欢的模样,道:“此子所论,颇合朕意!尤其是‘国不益赋,海内用饶’八字用的极好!”
刘彻对晁错问道:“御史大夫,此子如今安在?”
“回禀陛下,此子目前正在殿外……”晁错恭身答道。
刘彻闻言,呵呵的笑了一声。
在心中给晁错点了赞。
原本刘彻还有些担心,贸然将公孙弘这么个没关系没背景没资历的家伙丢到主爵都尉的位置上,会让人说闲话,甚至,可能导致以后工作没法开展。
但有了晁错跳出来配合演了这场戏后,之后再启用公孙弘,就顺当的多了。
御史大夫举荐的人,难道还不能升一级,简拔一下吗?
当然,刘彻自也知道。
估计公孙弘的老师胡毋生。
其实,上一次列侯串联,也把刘彻吓坏了。
作为穿越者,刘彻哪能不知道王莽跟王安石的下场呢?
这个世界上,可并不是你有道理,你想做好事,你就一定能成功。
尤其是政治之事。
官僚跟权贵们,可是有一万个办法,把皇帝玩的欲仙欲死。
所以,在经过上次之后,刘彻就知道了。
就目前来说,在没有扶持起一个能取代现有官僚集团和利益集团的势力前,他还将继续跟这些旧式官僚旧贵族们虚与委蛇。
甚至,很多时候,他得后退几步,做个样子,换取这些人的合作。
不然,逼急了这些家伙,他们明着干不过你,难道还不会拖后腿吗?难道还不会变着法恶心你吗?
刘彻可不认为,他能一个人就斗的过全天下!
好在,刘彻一直以来,维持的形象还不错。
最起码在国家大政跟朝议上,刘彻这个皇帝,从未有过独断专行,从来都是先争取意见,赢得多数支持,然后才开始推行。
所以,尽管目前,刘彻跟官僚权贵们出现了些裂痕。
但影响不大,而且,刘彻还时不时的拿了些东西出来收买官僚权贵们。
于是,今天这场戏,才能得以继续演下去。
而且,因为谈的是商贾的事情,跟多数列侯勋贵士大夫,完全没有什么利益联系,最多就是个理念跟政见的问题。
群臣很给刘彻这个皇帝面子。
尤其是列侯们,纷纷站出来,响应刘彻的号召,畅所欲言。
反正无非就是骂商人为富不仁,囤积居奇嘛。
这谁不会?
倒是士大夫们想的更深远一些,主人翁意识也相对列侯们更多一些。
毕竟,汉室天下,商贾兴盛了几十年了。
商贾大兴,带来的利弊,都是摆在世人面前,被人评论和思考了几十年了。
跟所有事物一样,任何事情,只要存在的时间久了,那自然,就会有人去思考,这个事情的存在是否合理?有益?
汉室政坛和舆论界,对商贾,虽然主流是持否定意见。
但,却也不是没有为商贾说话的人。(未完待续。)
ps:今天坐了一天车,脑子昏昏沉沉的,十点半才下车,到家后马上开工,总算写出了点,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