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对西南用兵的消息,在晚上的时候,就已经传的满长安都是。
但是,很可惜,除了军方以及列侯们外,其他人的反应都很冷淡。
一则呢,现在八卦党的主力,游侠跟地痞无赖们,已经走掉很多了。
这些家伙跑的快的,甚至都已经过了辽东边墙,进入新化地界了,即使跑的慢一点的,也是蹭到了雒阳。
二则,西南那穷山僻壤的,能有什么?
有些关中的老人甚至还记得秦朝的时候,开发西南的事情。
“当年先父追随常将军,开发西南,修筑五尺道……西南那边穷啊,据先父所言,西南诸国之中,除了芋头,就是崇山峻岭了……”
当年,秦国为了开发西南,可是征发了数以万计的关中百姓,前去当地修筑道路。
西南地区如今的道路,基本都是秦国修筑的。
作为中国古典时代最典型的代表。
秦王朝,完全就是一个基建狂魔。
他的军队打到哪里,道路就要修到哪里。
山若拦我,我就凿山,水若挡我,我就挖运河。
对大秦帝国来说,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不能修路挖河的地方。
为了征服百越,秦军凿开湘江与漓江,让湖南与广西的水系合二为一。
为了北上草原,秦军在河套平原,建立起密密麻麻的烽燧台和军械库,更将直道延伸过去。
至于至今依然在联系着整个中国所有郡县和主要城市,让诸夏变成一个整体的秦直道,更是人类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工程。
然而,如此强大的一个基建狂魔,却在西南折戟沉沙。
面对西南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环境。
纵然强如秦朝这样的军国主义政体。也只能选择开凿一条仅能供给人马通行的不足五尺的道路,称为五尺道。
即使如此,这条五尺道。实际上到秦朝灭亡之时,也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设计里程。
勉强只能算略通五尺道。
而为了开凿这条五尺道。秦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万民夫永远长眠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大量的资源就向打了水漂一样,有去无回。
更重要的是——秦在西南,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关中人,从来就不怕死,也不怕困难!
哪怕是知名的文学大家,地方上有名的廉吏能臣,没有军功,哪怕有逆天的大才,也只能止步两千石,撑死了混个左庶长。
难道要一辈子都做这个驸马都尉虎贲卫都尉?
剧孟实在有些不甘心。
虽然,在四年前,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有朝一日,出入宫闱,侍从左右,让朝中上至丞相,下至九卿列侯,见了自己,全部都要拱手而拜,口称:某某见过都尉。
至于地方上的官吏跟家乡的父老,更是每年都大包小包的不要命的往他家塞。
这让剧孟感到非常满足。
但渐渐的,剧孟也开始感觉到空虚起来。
尤其是,当义纵远征千里,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陛前后,剧孟就更难以按捺自己心里的冲动了。
有了义纵这个对比,加上对列侯之位的渴望。
剧孟,终于做出了决定。
“诸君所言皆善……”剧孟站起来道:“某这就入宫,请见陛下……”
武将,终究还是要靠军功来证明自己。
况且……
剧孟觉得,哪怕这次不怕,那下次,他恐怕也要统兵出战了。
陛下的心有多大,剧孟很清楚。
这可是一位要鲸吞宇内,并有四海,雄霸天下的雄主啊!
甚至连匈奴,都只是今上征服道路上的一个路标而已。
在当今眼中,这个世界,凡他眼睛所能看到过的地方,统统要征服,全部要占领!
他想要完成的是一个三皇五帝也不曾完成的伟业,一个秦始皇也只能仰望的霸业!
而剧孟,对当今天子的心思,也非常清楚。
这位天子,对他的臣子,要求可是非常高的!
“不能跟上朕的脚步的人……”剧孟想起了曾经天子跟他说过的话:“朕不会停下来等他……”
“我必须努力跟上陛下的脚步……”剧孟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被淘汰……”
被淘汰的人,是失败者,是残次品。
而剧孟是死也不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的。
因此,哪怕是冒点风险,这次,他也要赌上一把了!(未完待续。)
ps:注: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生产一种又大又有水分的芋头,秦末之时,蜀郡的难民甚至一度以这些芋头为食。而卓王孙的作坊里,最开始就是用芋头给工人当食物。这些都记载在史记的西南夷列传和货值列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