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笃行如众 > 矛盾感

笃行如众 矛盾感

作者:清幻sky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其实都充斥着一种矛盾感,只是或多或少的区别而已。

在军训的这段时光里,身为局外人,但同时也是局中人的我,总有些异样的感受……我总喜欢关注细微小事;我时常听见或看见,一句句短而精悍的言语,一件件细致入微的小事。比如说,这风有点小大啊;这天有点小冷啊……这些事件或言语,虽然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充斥着一股别样的矛盾感。

这些别样的矛盾感,不禁让我想起,一位十分特别的老师,他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看一个人是否优秀,要看他脑中是否两种截然不同并且互斥的观点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独立行动能力。

这一次的军训在我看来是因为有了这些矛盾感而变得与众不同。

这次军训我看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团结精神;坚定的集体主义精神……但除此之外,我看到了群体中个性的展示,我想我可以愈发坚定的认为个人主义是并没有错的,如果非要说错了,那就是个人主义容易过度,从而造成个人私欲泛滥……所以我想我更加能明白,荀子克己复礼的观点。

从孟子提出人性本善,到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这两个观点的出现其实相差了几十载。我想荀子并非不认可孟子人性本善的的观点,只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荀子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提出要用克己的手段让人回归善的发端从而达到复礼的目的。

这好似一个循环,一个人白白净净的来到这个世界,带着最纯粹的善良去面对这个世界,可因为世界的纷扰好与坏的影响,一个人逐渐变得矛盾,逐渐从善的本性转变成人性的恶。

在这个契机下,荀子顺应时势变化,提出人性本恶,要用礼制去克制人性中那些幽暗的欲念,从而达到复礼的目的。荀、孟两人的观点似乎是在提醒人们: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会逐渐陷入一个挣脱不断的轮回:人性本善—人性渐恶—回归本善。

中学时,我们就学习了一篇选自《礼记》的古文:《大道之行也》。其中就有先贤们描绘的关于“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我想即便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达不到那个程度,无法将美好的愿景变为现实,但这份穿越千年的精神食粮依旧鼓舞着每一位向善向上的中国人,在面对骨感的现实仍旧心怀期待,期待着在时间的长廊上,大同社会的愿景实现的那一天。

当下,我似乎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想身脱矛盾感,只管笃定地向前向上,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并坚信在千百年之后,后世的同行者们一定会有抵达天下大同的那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